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建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91-11493
[目的]研究不同片烟醇化方法和储存条件对片烟醇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自然醇化和人工醇化片烟样品取样分析,对片烟外观质量和吸食品质进行鉴定,分析影响片烟醇化的主要条件以及国内片烟养护工作的现状和趋势。[结果]研究得出,2012年10月人工醇化的片烟样品颜色分值最高,2012年7月人工醇化的片烟样品吸食品质鉴定总分值最高。同时,对当前片烟醇化养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结论]研究可为我国片烟醇化和储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氧气含量对复烤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氧气含量下醇化烟叶感官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常规化学成分影响较小,但对其可用性指数(CCUI)、多酚、色素类潜香物质和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变化影响较大,氧气体积分数越高,多酚、色素类潜香物质的降幅越大,当烟叶醇化60 d后,50%~60%、90%~100%氧气下多酚和-胡萝卜素的变化差异逐渐缩小;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的感官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氧气均不利于烟叶感官质量的提升,复烤片烟醇化40 d左右,烟叶的感官质量最佳;综合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氧气体积分数为50%~60%、醇化40 d左右,复烤片烟的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3.
利用精密色差仪测定板栗果实褐变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使用精密色差仪测定板栗果实色差,从而快速、准确地评价板栗的果实褐变程度。并使用精密色差仪对7个品系的栗果煮熟前后的褐变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H7-1和D3-21的△L值变化较小,褐变程度较低;D7-65褐变程度最高。并将采用传统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的栗肉褐变程度与利用精密色差代测定的栗肉色差指标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以利用精密色差仪测定的△L值准确评价板栗的褐变程度,当果肉偏绿色时以△a值为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不同产地的片烟制定适宜的库存量与合理的库存结构。[方法]于2002~2005年,研究云南、贵州、福建、辽宁4个产地的片烟在自然醇化过程中,外观质量、吸食品质的变化规律,确定这4个产地的片烟在福建厦门气候条件下的最佳醇化期及适宜贮存时间。[结果]各产地的片烟在不同取样时期,其闻香、油分、色度、总体质量状况均有所不同。[结论]云南罗平C3F、贵州长顺C3F、福建泰宁C3F、辽宁北票C3F的最佳醇化期分别为:25、28、21、24个月,适宜贮存时间分别为:21~30、15~30、17~27、18~29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不同类型片烟在充氮气调时不同氧浓度条件下醇化品质的差异,为密封气调醇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种香型(中间香型,贵州遵义C2F;浓香型,湖南郴州C2F;清香型,四川会理C2F)片烟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氧浓度(21%、6%~8%和2%)密封养护方式醇化,分析20个月醇化过程中片烟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片烟在厦门的最佳醇化期和使用期。[方法]观察云南和贵州黔南复烤片烟B2F、C3F和X2F在厦门自然醇化过程中香气和口感特性的变化,研究其最佳醇化周期。[结果]香气和口感特性均经历了优化—最佳—恶化3个阶段。香气特性在醇化的第8~16个月普遍达到最佳状态,综合状态在第16个月普遍达到最佳。云南下部烟的最佳醇化期为14个月,其余均为16个月;上部烟的最佳使用期均为醇化的第10~22个月,下部烟均为第6~18个月,云南、贵州中部烟分别为第10~22个月和第6~18个月;贵州下部烟的最大醇化期限不宜超过24个月,可能是受样品单一性的影响,其余均不宜超过36个月。最佳醇化期较之前的研究最长可缩短20个月,最佳使用期前移2~16个月。[结论]该研究为沿海和南方卷烟厂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柠檬冻干片褐变产物的提取工艺,同时探索大孔吸附树脂对其分离纯化的效果。[方法]以褐变度为指标,通过对柠檬冻干片褐变产物提取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6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结果]研究表明,柠檬冻干片褐变产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 L),乙醇浓度70%,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60℃,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为D4020,其吸附率为74.04%,解吸率为86.94%。[结论]该研究可柠檬冻干片褐变产物的分离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4年龙海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DEM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共设计7个模拟尺度,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对试验区有重要贡献的10种驱动因子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并对龙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龙海市模型的最佳模拟尺度为125 m×125 m,在该尺度下耕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模拟精度分别为:82.73%、76.65%、69.52%、88.49%.龙海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各驱动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高程、人口、可达性因素是决定龙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因素,可为研究龙海市未来土地利用动态模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和演变,乡村人才振兴是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而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则是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和结果.基于乡村人才振兴视角,理论分析影响山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关键要素,运用多项分类Logistic计量模型,采用贵州省9县(区)、45乡(镇)、315个行政村的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样本公司为2006年和2007年沪深两市所有新增加的ST公司以及它们的配对公司共计200多家.用于构建模型的样本指标包括流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等8个财务指标.本文首先使用Logistic和Fisher统计方法构建模型对训练样本公司和测试样本公司分别预测,然后在统计模型预测的结果之上借助Matlab工具构建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对统计模型的处理结果进行修正.实证表明:这种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够取得比统计模型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陈化时间和不同温度、湿度、真空度等陈化条件下烤烟烟叶中氨基酸含量和颜色的变化,并探讨烤烟褐变与氨基酸含量变化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烤烟云烟85和翠碧在有氧陈化条件下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氨基酸含量越低,褐变度越大。因此烤烟在陈化过程中适当保持低温、低湿和隔离空气可减少烟叶褐变。  相似文献   

12.
准确识别和定位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为机械手提供运动参数,是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棉花成熟期,棉花表面颜色与背景颜色存在较大差异的特征,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色差信号进行棉花识别的视觉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完成棉花的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生切烟醇化期致香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个叶位的生切烟,对生切烟丝自然醇化期间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醇化的生切烟丝多数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并在醇化至10~15个月时主要致香成分多数出现含量峰值,以后随着醇化时间延长又开始下降。醇化时间过长对生切烟的品质不利,适宜的醇化时间为10~15个月。  相似文献   

14.
自然陈化过程烟叶香味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不同陈化时间烟叶样品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烟叶的自然陈化过程中主要香味成分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陈化过程中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醇类和酮类香味成分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香味成分在陈化初期呈快速上升趋势,中期陈化的增加趋势缓慢并达到最大值,而后期则出现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5.
温湿度对烤烟陈化过程中质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智能恒温恒湿培养箱通过控制温湿度条件,研究了不同温湿度处理对烟叶陈化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各种有机酸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其中大部分酸性物质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如苹果酸、柠檬酸、草酸、亚油酸等;而硬脂酸、琥珀酸等少部分物质的含量在陈化前期表现为上升,后期表现为下降;只有肉豆蔻酸含量在陈化期间却一直在增加.2)在温度或湿度较低时,陈化进程中烟叶内酸性物质的分解速率较小;温度或湿度较高条件下则加快一些酸性物质(如丙二酸等)的降解.3)不同温湿度处理相比较,总非挥发性有机酸降解幅度表现为中温(20℃)中湿(65%)>高温(30℃)中湿>中温高湿(75%)>中温低湿(55%)>对照>低温(10℃)中湿;高级脂肪酸总含量降幅为中温中湿>中温高湿>高温中湿>对照>低温中湿>中温低湿.总体而言,温度20℃,相对湿度65%处理最有利于非挥发性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烘烤变黄温度对烟叶变黄变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变黄变褐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烟草K326品种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变黄温度条件下烟叶变黄程度、变褐程度、淀粉、蛋白质、干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变黄加快,同时加快了烟叶变褐;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淀粉、干物质降解加快,蛋白质降解减慢;相同变黄程度高温变黄淀粉、干物质降解水平较高,蛋白质降解水平较低,变褐过程烟叶淀粉、蛋白质代谢紊乱、含量差异不显著,变褐的烟叶淀粉降解程度为82%~90%,蛋白质降解程度为45%~60%,干物质降解程度为15%~25%。  相似文献   

17.
烤烟陈化过程中多酚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陈化15个月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烟叶等级B2F总酚含量整体上变化幅度不大;C3F绿原酸含量在陈化后较陈化前升高,B2F绿原酸含量陈化前后变化不大;芸香苷含量在整个陈化期间变化幅度较大,C3F陈化前后芸香苷含量呈现不同的特点,B2F在陈化后较陈化前有明显的下降。在整个陈化过程中B2F多酚含量要高于C3F。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条件对陈化期间香料烟内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香料烟陈化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叶内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在陈化前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陈化后期这种差异逐渐缩小。还原糖含量随着陈化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陈化前期温度越高还原糖的下降幅度越大,在陈化后期温度越高还原糖上升的幅度越高。总氮含量受陈化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温度越高,总氮含量上升越快。烟碱含量在陈化过程中有较大幅度地减少,但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烟碱的下降规律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烟碱含量的降低。评吸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陈化烟叶质量的改进较为缓慢,在高温条件下烟叶陈化前期变化较为激烈,但达到一定陈化阶段时烟叶的评吸值趋于下降。不同处理相比较,以20℃温度条件下陈化烟叶所形成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微生物在提高烟叶品质和生产天然香精香料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究了烟叶中分离出的产香菌株的产香特性,以及菌株的应用特征。以期为该菌株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应用烟叶浸提物培养基对醇化初期的烟叶表面细菌进行了分离,并通过发酵产香筛选得到1株具有明显香味的细菌M-5,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产香菌株M-5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发酵液的香气成分。结果菌株M-5被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进一步分析菌株M-5利用烟叶发酵液的香气成分,其所产生的香气物质较多,主要有2,3-丁二醇(23.89%)、苯乙酮(9.04%)、苯乙醇(8.13%)、丁酸乙酯(6.07%)、乙酸丁酯(4.46%)和棕榈酸(2.82%),这些物质在改善烟叶品质和香精香料中都有应用。结论M-5菌株不仅在烟叶醇化中被用于提高烟叶香气、改善烟叶吸味等,还在制备烟叶香料香精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烟叶质量特点,以及在分级实践中对烟叶成熟度的误判情况,最后给出成熟度在烟叶分级中正确的判定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