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解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以1年生桢楠幼苗为材料,设置5个氮水平CK(0)、N1(5.7 g·m-2·a-1)、N2(11.4 g·m-2·a-1)、N3(19.0 g·m-2·a-1)和N4(38.0 g·m-2·a-1),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均促进了株高、地径和叶面积的增长,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和叶面积均以N3处理最高,分别为CK的3.93、1.51和1.33倍;不同施氮处理均提高了幼苗的生物量,各施氮处理下整株鲜重分别较CK提高了22.15%、31.53%、96.45%和45.82%,以N3处理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幼苗的总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均先升高后降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N3处理的桢楠幼苗质量最佳,说明适度氮沉降能促进幼苗生长,但更高水平的氮沉降可能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晓伟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4):32-33,41
为了比较不同氮用量水平下中国北方地区油松幼苗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为10 nmol·L~(-1)时幼苗最高,为1.44 m,在施氮量为20 nmol·L~(-1)处理下,油松幼苗基径最粗,为37.45 mm;以不施氮肥的处理根生物量最大,为120.21 g;随着浓度的增加,茎生物量逐渐降低,5 nmol·L~(-1)处理的茎生物量最大,为192.41 g,施氮浓度为10 nmol·L~(-1)处理下叶生物量最大,为37.13 g。  相似文献   

3.
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一年期间,对处于华西雨屏区境内的瓦屋山开展了模拟氮沉降实验,模拟氮沉降水平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CK,0 g N/(m~2·a)),低氮(LN,10 g N/(m~2·a)),高氮(HN,25 g N/(m~2·a)),探讨了模拟氮的持续输入对凋落物量的影响。在实验1a后,于每月20日左右及时收集各样方的凋落物样品,为期12个月并测定了凋落物量。结果表明:(1)在1、2、3月凋落物总量最低,4、5、6月凋落物总量最高,在7月至11月凋落物量持续增加,12月又开始降低。凋落叶在3月至5月凋落量较高,12月至2月凋落叶凋落量较低,但6月也较高。凋落枝在冬春季节凋落量较低,在夏秋季节凋落量较高。(2)各处理年凋落量均落入热带、亚热带森林年均凋落量范围内(300~1444 g/m~2),均高于寒温带和暖温带森林的平均凋落量(350~550 g/m~2)不同浓度的氮沉降下。(3)高氮对凋落物总量影响相对较为显著,对各个部分凋落量差异不显著;低氮对凋落物总量影响不显著,对各个部分凋落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舒兰市人工造林的蒙古栎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对照(CK,0 kg·hm-2·a-1),低氮(LN,50 kg·hm-2·a-1)和高氮(HN,100 kg·hm-2·a-1) 3种氮浓度处理,模拟自然氮沉降,揭示蒙古栎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随氮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蒙古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LN处理下,蒙古栎幼苗的苗高和地径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8.68%和23.34%,叶绿素相对含量较CK升高了13.17%。在HN处理下,蒙古栎幼苗叶片的气孔导度(Gs)较LN处理下降了37.81%,最大羧化速率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较CK及LN处理均显著下降(P<0.05)。说明LN处理提升了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n,从而促进了幼苗的生长,提高了幼苗的光合生产力(G);而HN处理则引起Gs的下降,削弱光系统电子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学》2021,57(4)
【目的】研究不同CO_2浓度、不同氮素形态及供应量条件下闽楠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表现,探索氮肥施用调控闽楠幼苗光合下调现象的方式。【方法】以1年生闽楠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开顶式气室进行CO_2浓度处理[自然浓度(350±70)μmol·mol~(-1),升高浓度(700±10)μmol·mol~(-1)],施用不同量硝态氮及铵态氮(中等用量每株0.8 g,增加用量每株1.2 g)培育闽楠幼苗。【结果】与自然CO_2浓度处理相比,长时间高浓度CO_2处理(88天)后施用中等量硝态氮闽楠幼苗净光合速率降低26.93%(P0.05),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以及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苗高、地径净生长量均显著低于自然CO_2浓度处理(P0.05),说明闽楠幼苗出现光合下调现象并最终影响生长是因为光合关键酶活性降低而非光合产物积累抑制;长时间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增施硝态氮或施用铵态氮闽楠幼苗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变化(P0.05),其Rubisco以及RCA活性、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苗高、地径净生长量均提高或无显著变化,表明增施硝态氮或施用铵态氮可以缓解长期高浓度CO_2条件对闽楠幼苗光合及生长产生的不良表现。【结论】长期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增施硝态氮或铵态氮可提高闽楠幼苗光合关键酶活性,增加有机物含量,最终促进闽楠幼苗生长以缓解其对闽楠幼苗生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施用不同的氮、磷肥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氮磷沉降研究的背景下,在满足油松生长所需的氮磷元素条件下合理施肥,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3年生油松播种苗为试材,根据辽宁省大气氮沉降量和我国大气中磷的年均总沉降量,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模拟研究氮磷沉降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施磷或氮磷共施均提高了油松的苗高和地径,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0.5 g·m-2处理的苗木苗高最高25.75 cm;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1 g·m-2的苗木地径最粗5.56 mm;氮磷添加对根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地上部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0.5 g·m-2为油松幼苗最适氮磷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7.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梁政  王加兴 《绿色科技》2023,(15):140-144
为研究持续增加的N沉降对次生林不同凋落物组分归还量的影响,自2020年7月中上旬起,在凉山州美姑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次生常绿阔叶竹林中随机开展了模拟N沉降试验。模拟的N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组0N[CK,0 g/(m2·a)],试验组低氮[LN,10 g/(m2·a)],试验组高氮[HN,20 g/(m2·a)]。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的每月上旬,利用各样方布置的凋落物框收集凋落物,随后将其分为润楠叶、石栗叶、桤木叶、其他树种叶和凋落枝5个部分,分别记录分析了每部分干重。结果表明:不同施N水平下,次生林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分别为613.7±42.3、606.0±113.4、650.5±22.9 g/(m2·a)],凋落物量的增幅为4.01%~16.22%。次生林的凋落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与自然状态下所表现的季节动态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9.
应用PLFA方法分析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指标。本研究选择磷脂脂肪酸法( PLFA)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短期氮沉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预测氮沉降后土壤性质及植物生长的变化趋势,为氮饱和条件下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微生物参数和指标,对氮沉降的即时调控和实时治理具有指导意义。【方法】2013年5月,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约1 hm2的杉木幼龄林中建立30个1 m ×1 m 的样方,在30个样方中进行5种氮沉降量[N0(对照)、N1(20 kg·hm -2a -1)、N2(40 kg·hm -2a -1)、N3(60 kg·hm -2a -1)、N4(80 kg·hm -2a -1)]和2种氮形态(NH4+-N,I和 NO3--N,II)的模拟沉降试验,沉降1年后用土钻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磷脂脂肪酸提取方法为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酯化法,以十九烷酸为内标,采用 Agilent 6850N 测定,用Sherlock MIS4.5系统分析PLFA图谱,脂肪酸含量换算成每克干土中的含量( nmol)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到PLFAs 72种,其中特征脂肪酸36种。分析特征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可知:各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原核微生物为主,不同氮处理样地中以磷脂脂肪酸总量表征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范围20~44 nmol·g -1。沉降铵态氮时,土壤中 PLFA总量、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对照样地,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的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均为随着氮沉降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最后再升高,NH4+-N N4处理土壤微生物 PLFAs的数量最多,NH4+-N N2处理土壤微生物 PLFAs的丰度值和多样性值最高;沉降硝态氮时,土壤中 PLFA 总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PLFAs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 NO3--N N2处理达到最大值。细菌和放线菌的标记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NO3--N N2处理微生物脂肪酸量最多,NO3--N N4浓度下微生物 PLFAs多样性值最高。根据典型性相关分析,得出铵态氮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含量影响较为显著,土壤中硝态氮和含水量对细菌含量影响较为显著。【结论】当氮沉降量小于80 kg·hm -2 a -1时,铵氮和硝态氮处理均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但增长幅度不同。铵态氮的最高氮处理和硝态氮的中氮处理,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增长,铵态氮的中氮处理和硝态氮的最高氮处理,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铵态氮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含量影响较为显著,土壤中硝态氮和含水量对细菌含量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氮添加对杨树叶片光合特性、各器官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探讨过量氮添加下杨树的生理生态过程响应机制,为未来氮沉降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黑青杂交杨中‘金杨7号’扦插苗为材料,以NH4NO3为氮源,设置CK(0 g·plant-1 a-1)、N3(3 g·plant-1 a-1)、N6(6 g·plant-1 a-1)、N9(9 g·plant-1 a-1)4个氮添加梯度,连续2年测定氮添加后其功能叶光合特性、器官间生物量、碳同化物和氮分配的变化,并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同化物分配的调控过程。【结果】1)连续2年氮添加后,中金杨幼苗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变小变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降低。2)中低剂量氮添加下顶梢叶片光合作用显著受到库限制,侧枝叶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高氮处理下叶...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柏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年生墨西哥柏幼苗为试验对象,以NH4NO3为外加氮源,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其生长和光合生理对氮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幼苗在高氮水平处理下其生长不断受到抑制,而在中氮水平处理下,幼苗生长不断得到促进.随着施氮浓度增加,墨西哥柏幼苗的根质量和根长均降低,表明氮处理抑制根的生长,分配到根部分的生物量下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随氮处理浓度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中氮组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而高氮组开始逐渐下降.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氮处理水平增加而增加.说明短期内中氮水平对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最显著,而高氮水平对幼苗光合色素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在东台林场模拟氮沉降固定样地(2012年4月开始施氮)中进行了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在经营模式、立地条件相同的7,11,18年生的3林龄杨树人工林样地,设置5个不同质量梯度的氮沉降处理,即0(N0),5(N1),10(N2),15(N3),30(N4)g N/(m2·a)。结果表明:(1)施氮处理会增加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个体数,而N4处理只对11年生林分和18年生林分中土壤动物个体数有一定的限制作用。(2)不同施氮浓度下,7,11年生人工林中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均呈现表聚性,18年生林分土壤动物也只是在N4处理下表现出向土壤深层趋避的特点。(3)总体上7年生林分土壤动物多样性高于11年生林分和18年生林分。  相似文献   

13.
设置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模拟氮沉降变化,设置CK、N5、N15和N30(分别相当于氮沉降0、5、15和30 g·m-2a-1)4个处理,历时2 a,研究氮沉降对小叶栎、麻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幼苗生长、光合特性以及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沉降浓度的逐渐增加,麻栎、栓皮栎和短柄枹栎的株高显著增高,中高浓度氮显著促进了栓皮栎和麻栎地径的增加。(2)栎类不同树种利用光能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除麻栎外,小叶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速率和光饱和点随氮处理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15水平达到最高。小叶栎和麻栎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随氮沉降浓度增加呈逐渐增加,栓皮栎和短柄枹栎呈先增加后降低,而白栎则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除栓皮栎和麻栎外,氮沉降对白栎、短柄枹栎和小叶栎叶绿素α、叶绿素b和叶绿素α+b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栎属5个树种生物量均表现随氮沉降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栎类树种生物量分配格局受氮沉降影响存在差异。叶重比受影响均不显著,中高氮水平促进麻栎和小叶栎的枝重比以及短柄枹栎和栓皮栎的干重比明显增加。5种树种幼苗根冠比显著降低,且氮沉降浓度越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王鹏  梁政 《绿色科技》2022,(1):22-25
于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对凉山州云南松飞播林进行了不同水平氮沉降处理,试验研究了凉山州云南松林飞播林土壤有机碳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共设置LN(低氮,50 kg/(hm2·a))、MN(中氮,100 kg/(hm2·a))、HN(高氮,150 kg/(hm2·a))和CK4个处理.结果显示:①氮水平增加土壤有机...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施肥对紫穗槐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影响,并筛选出单独施肥对其影响的最佳浓度,为紫穗槐人工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指导。试验采用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单独施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紫穗槐幼苗光合色素以及可溶性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紫穗槐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施K2,钾的含量为0.75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a最高;施P2,磷的含量为0.10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最高;施N3,氮的含量为0.93 g/株,紫穗槐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林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是衡量土壤氮素循环生化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短期氮沉降中不同氮素形态的沉降量对土壤中可培养固氮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以及初期的变化趋势对森林氮素调控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为深入研究氮沉降对杉木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5月,在杉木幼龄林内建立30个1 m ×1 m的样方,进行5种氮沉降量[N0(对照)、N1(20 kg· hm -2a -1)、N2(40 kg·hm -2a -1)、N3(60 kg·hm -2a -1)、N4(80 kg·hm -2a -1)]和2种氮形态(I铵态氮、II硝态氮)的模拟沉降试验。分别于2013年6,8,10月从0~10 cm和10~20 cm 土层取样测定微生物数量。固氮菌数量测定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硝酸和亚硝酸细菌数量采用 MPN-Griess 比色法,反硝化细菌(厌氧)采用酚二磺比色法。【结果】各处理的0~10 cm土层中固氮菌数量均高于10~20 cm 土层;随着氮沉降量增加,可培养固氮菌数量先升高后降低。低于60 kg·hm -2 a -1铵态氮处理有利于固氮菌生长。0~10 cm 土层亚硝酸细菌数量,随铵态氮沉降量增加,先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平缓,在 N1或 N2处理达到最大值;施硝态氮时,菌落数量先降低再升高最终趋于平稳。在6月,虽然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氮沉降量相同,但0~10 cm 土层中的亚硝酸细菌数量差异极显著,10~20 cm土层差异显著。8月和10月的硝酸细菌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均为随氮沉降量增加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且在相同氮素沉降量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间未出现显著差异。反硝化细菌的时间变化与其他菌落不同,施铵态氮时二土层的变化趋势相反,施加硝态氮时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变化较平缓,NO3--N的 N4处理有轻微抑制作用。【结论】0~10 cm土层的固氮菌数量大于10~20 cm土层,0~60 kg·hm -2 a -1铵态氮和0~80 kg·hm -2 a -1硝态氮均可促进固氮菌的生长。亚硝酸细菌在2种氮形态处理时的变化趋势相反,低铵态氮处理可促进亚硝酸细菌的生长,低硝态氮处理抑制其生长。氮形态对硝酸细菌数量影响不显著,低氮处理促进硝酸细菌数量的增长,而中氮处理开始出现抑制作用。氮沉降量对反硝化细菌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理及光合特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白落叶松生理及光合特性对氮沉降的响应规律,比较了不同氮沉降水平下长白落叶松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养分含量及光合色素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最大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水平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40 kg·hm~(-2)·a~(-1)中氮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出现下降趋势;叶片氮含量随氮沉降水平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叶片磷含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氮沉降增加能够显著增加长白落叶松叶片氮含量,对长白落叶松的光合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  相似文献   

18.
小叶杨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年生小叶杨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其光合指标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同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一致,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为先下降再升高的单峰型曲线;小叶杨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19.39μmol/(m2·s),光饱和点(Is)为1 680.60μmol/(m2·s),光补偿点(Ic)为28.97μmol/(m2·s),是一种具有耐阴能力的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19.
以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培方式,供给含不同浓度的硝酸铵或磷酸盐的营养液,着重研究氮磷供给水平对其叶绿素生物合成、叶片氮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5-氨基酮戊酸(5_aminolevulinicacid,ALA)合成速率增加,而当硝酸铵浓度达到16mmol·L-1时,与8mmol·L-1相比,ALA合成速率反而下降17%。在磷处理下,ALA合成速率变化与之相似。在氮磷处理下,氮磷浓度分别为8和1mmol·L-1时胆色原素(porphobilinogen,PBG)合成酶活性达到最大。2)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硝酸铵浓度为8mmol·L-1、磷浓度为0.5mmol·L-1时达到最大。叶片总氮含量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增加。3)磷浓度0.125~1mmol·L-1时,叶片总氮含量只有微量增加,且磷浓度增加到2mmol·L-1时,与1mmol·L-1相比,叶片总氮含量反而下降9%。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逐渐增加,硝酸铵浓度增加到16mmol·L-1时,与8mmol·L-1时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17%。在磷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5mmol·L-1时达到最大。4)当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总体上FvFm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16mmol·L-1时反而下降。在磷处理下,FvFm的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在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长白落叶松幼苗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但硝酸铵浓度为16mmol·L-1时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16%(与8mmol·L-1相比)。在磷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在1mmol·L-1时最大,磷浓度过量(2mmol·L-1)则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氮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氮供给水平也影响幼苗叶片总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因而影响净光合速率。磷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但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则小,同时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也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木麻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以NH4NO3作为氮肥,分析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施氮处理木麻黄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盐害正常生长的对照处理相比,在2~10 g·L-1 NaCl处理下幼苗遭受了不同程度盐害,盐害率为4.3%~100%,耐盐阈值6 g·L-1。在6 g·L-1 NaCl处理下,添加0.25~1 g·L1 NH4NO3显著降低了幼苗盐害率,其中以0.75 g·L1 NH4NO3处理下盐害率最低,较未施氮处理降低了52.3%。NH4NO3明显降低了叶片中Na+浓度,而Cl-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同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增大,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减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