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级稻育种技术和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超级稻发展的历程,由于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超级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综观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超级稻育种技术,并提出了对今后超级稻育种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全国超级稻推广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全国超级稻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3.5亿亩,合计增收稻谷600亿千克,带动全国水稻生产稳定发展。超级稻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典范和农业协同攻关的标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自1996年我国启动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与栽培体系研究"项目以来,超级稻取得长足发展,在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黔东南州首次引进超级稻种植示范以来,超级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单产明显提高,总产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显著,为提高本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了黔东南州超级稻推广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地区的超级稻生产提出了主要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育种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超级稻育种在产量指标、品种的广适性、区域试验方法及育种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超级稻培育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研究团队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探讨了超级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超级稻育种第二阶段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提高超级稻单位面积产量的综合配套技术,加快超级稻新品种与超高产技术的应用推广。2005—2006年黔东南州农技站连续两年在黄平县旧州镇草绿坪村开展超级稻百亩连片高产与超高产示范。项目实施中我们成功地引种了8个超级稻品种,应用其中超级稻新品种——准两优527,对其生育叶龄进程及百亩连片700kg/667m2高产栽培和850kg/667m2超高产技术进行了成功地探索,并总结出了适宜黔东南州生态条件的“黔东南州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这对发展全州超级稻生产,进一步挖掘水稻的增产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洁远 《中国种业》2014,(10):70-71
桂南稻作区是广西主要的双季超级稻主产区。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为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超级稻生产技术水平,根据多年来系列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实践,制订了桂南稻作区双季超级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规程规定了桂南稻作区双季超级稻品种标准化栽培的技术指标,并给出了各项技术指标的技术方法。经生产实践证明,该规程在广西桂南稻作区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超级稻产量,开展超级稻病虫种群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的调查研究,采用检疫、农业、物理、生物、生态控制措施综合应用,减轻超级稻病虫的发生及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超级稻种植大省,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将广西列入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重点项目区以来,广西超级稻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超级稻育种却相对落后。笔者认为广西超级稻推广成效应与超级稻育种齐头并进,由此,针对广西超级稻育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广西超级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问题提出了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宁都县2012年晚稻超级稻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宁都县生态环境的超级稻品种和进一步摸索超级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充分发挥水稻新品种的增产增效作用,宁都县东韶农技站承担了宁都县2012年晚稻超级稻品种筛选试验。介绍了试验经过及结果。  相似文献   

11.
《农药市场信息》2007,(16):31-31
7月27日,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专家组发布超级稻褐飞虱防治意见。全文如下: 2005年以来,我国褐飞虱连年特大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2007年,据华南稻区早稻褐飞虱大发生的现状和7月份迁入长江中下游的虫量来看,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褐飞虱将再次大发生。在长江流域稻区,超级稻主要是作中稻或晚稻种植,与同稻区褐飞虱的发生期相吻合,因此,7月底及8月初抓好超级稻褐飞虱的防治非常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蒋志鹏 《种子科技》2012,30(3):11-11
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粮食生产水平偏低,农业基础薄弱,易受自然灾害与不良农业环境影响,粮食安全隐患较大。超级稻的成功选育和推广应用,为提高粮食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重要途径。超级稻在其推广过程中,受当地土壤、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采取相应的推广措施对发挥超级稻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广超级稻是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优化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2008年根据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布置,实施了超级稻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经县、乡(镇)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功能基因组与绿色超级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基因组研究为绿色超级稻的培育提供了基因资源、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本文界定了绿色超级稻的内涵和概念,概述了功能基因组与绿色超级稻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展望了未来功能基因组成果应用于绿色超级稻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种业》2013,(Z1):59-59
记者从近日在江西召开的全国超级稻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自实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以来,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在新品种选育、育种材料创新、配套栽培技术集成、高产攻关、成果奖励等方面硕果累累。选育水稻品种多。围绕"理想株型塑造与强优势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共育成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早稻、晚稻或单季稻品种69个,比上年增加10个。其中,10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比去年增加2个。楚粳28号、Q优8号等9个品种通过年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确认。  相似文献   

16.
绿色超级稻品种的农艺与生理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明绿色超级稻的农艺与生理性状,对于培育和选用绿色超级稻品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4个绿色超级稻品种为材料,1个超级稻品种和1个非超级稻品种为对照,观察了绿色超级稻的农艺与生理表现。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绿色超级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绿色超级稻品种较高的产量得益于总颖花数和结实率的同步提高,较高的氮素利用率主要在于较高的植株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内部利用效率)。绿色超级稻具有较高的茎蘖成穗率和粒叶比,抽穗期较高的糖花比,灌浆期较高的作物生长速率、净同化率、根系氧化力和茎中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转率和成熟期较高的收获指数。这些性状与产量及植株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建议将上述性状作为培育和选用绿色超级稻品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水稻超高产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水稻超高产的概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的群体特征以及超高产生理特性、水稻超高产的栽培技术以及超级稻栽培的研究进展,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稻超高产与超级稻栽培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氮肥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露  杨建昌 《作物杂志》2012,28(6):19-24
超级稻品种具有巨大的增产优势,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的增产潜力,对于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氮素则是水稻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的氮肥运筹可以实现超级稻最大库容量和最高产量,并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从施氮量和氮肥运筹等方面综述了氮肥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介绍了氮肥影响超级稻产量形成的生物学基础,讨论了超级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超级稻的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朴  项雄  王元辉  陶开战 《种子》2006,25(4):98-101
本文阐述了我国近年成功选育和推广的超级稻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并根据笔者近年研究和推广超级稻的经验,总结形成了筛选当地适栽组合、培育壮秧、宽窄行稀植、精量施肥、好气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09,(1):43-43
“基本不打农药,显著少施化肥,减少灌溉,使水稻生产实现高产高效,生态文明。”12月23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湖北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该工程中心主任张启发教授向记者介绍了绿色超级稻培育的战略设想。他认为,继矮化育种、杂交稻之后,水稻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正呼之欲出,而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应用将有效缓解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农业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