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胡启国 《中国种业》2016,(10):43-44
研究了不同品种肥料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甘薯缓释氮专用复合肥比对照增产20.5%,增收13.9%,商品薯率增加13.5个百分点,薯干产量增加18.1%,淀粉产量增加17.37%;施用甘薯腐植酸专用肥比对照增产15%,增收8%,商品薯率增加16.2个百分点,薯干产量增加20.3%,淀粉产量增加22%。说明合理施用甘薯缓释氮专用复合肥、甘薯腐植酸专用肥能有效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2001~2002年在山西省曲沃县下裴乡进行了不同小麦专用肥的使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种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在单株分蘖、总茎数、小穗数及产量性状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榆次产小麦专用肥增产效果最佳,其次为临猗复混肥Ⅱ和太谷产小麦专用肥,再次为临猗复混肥Ⅰ。  相似文献   

3.
贵州开阳白马磷肥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专用复混肥,是开阳土肥站根据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成果及历年肥料试验成果,结合开阳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水稻需肥比例和需肥规律而归纳总结的水稻专用复混肥配方.为评价该复混肥品种的增产、增收效应,特进行肥效验证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品种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杂交水稻组合良种宜香3003.化肥:水稻专用复混肥(N-P-K≥25%)、等浓度养分通用复混肥(N-P-K≥25%)、普通过磷酸钙、尿素(赤天化尿素N≥46%).有机肥:正常产气使用一个月以上沼气池的沼肥,优质粪水.  相似文献   

4.
在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的非耕地上,采用网棚基质栽培模式,研究了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与微型薯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微型薯产量的原料依次是生物复混肥〉消毒杀菌剂〉保水剂〉粘合剂;原料间最佳组合是:粘合剂2g/m2,保水剂4.50g/m2、生物复混肥970g/m2、消毒杀菌剂90g/m2;原料间粘合剂、保水剂、生物复混肥、消毒杀菌剂重量比是:0.0019:0.0042:0.9095:0.0844。随着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微型薯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在增大,当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超过0.25kg/m。时,对微型薯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有抑制作用。经回归统计分析.多功能专用肥最大利润施肥量为0.26kg/m2,微型薯的理论产量为1.69kR/m2.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试验处理6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专用肥增产效应及水肥生产效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宁夏马铃薯战略性产业基地,定位研究马铃薯专用肥与生产中常规应用的普过磷酸钙肥料的增产增收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探索最佳专用肥养分配比和合理施肥量。通过分组定位对专用肥其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肥料在等量施肥标准条件下,专用肥料处理区田间长势和生长综合评判结果,植株长势健壮,叶色深绿,平均单株产量和薯块商品率高。专用肥较普磷酸钙增产32.54%~46.28%,水分生产效率(WUE)提高34%。瘠薄地力施用专用肥增收率较普磷酸钙肥提高14.9%~34.6%,中等地力农田施用专用肥增收率提高33.5%~53.1%。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炭基土壤调理剂与玉米专用肥(T1)、玉米生物专用肥(T2)配施后对玉米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农户施肥(CK)相比,炭基土壤调理剂配施2种专用肥均能够明显提高玉米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土壤真菌数量下降;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与功能多样性均高于对照;通过PCA分析也表明,T1、T2处理和CK处理在主成分坐标系中差异十分明显,即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T1、T2处理更有利于玉米的增产。总体而言,与农户施肥相比,炭基土壤调理剂配施2种专用肥处理均有较好的效果,以炭基土壤调理剂与生物专用肥配施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区域专用肥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玉米进一步增产和农田养分的高效利用,以山西晋中市为研究区域,制定春玉米专用肥配方并进行春玉米专用肥肥效试验。基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用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及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制定了区域春玉米专用肥配方,平川区与土石山区专用肥配方(N-P2O5-K2O)分别为16-19-10,20-12-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川区、土石山区专用肥处理与农户习惯施肥相比增产显著,产量达到12742.3 kg/hm2、10958.8 kg/hm2,分别提高16.02%、10.01%。专用肥处理还提高了春玉米穗粒数、百粒重及收获指数,降低了秃尖长度。且专用肥处理氮肥效率明显提高,平川区、土石山区专用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0.23%、28.85%,高于农户习惯15.72%、11.70%;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农户习惯;氮肥偏生产力53.09 kg/kg、43.09 kg/kg比农户习惯提高了45.02%、30.58%。综合分析春玉米专用肥处理可作为当地春玉米施肥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田进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对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因素依次是:磷酸氢二铵〉尿素〉糠醛渣〉聚乙烯醇、硫酸锌〉5406菌剂;因素间最佳组合是:聚乙烯醇133.20 mg、5406菌剂300 mg、磷酸氢二铵2499.99 mg、硫酸锌200 mg、尿素4906.50 mg、糠醛渣19999.88 mg。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与玉米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呈正相关,与单位肥料增产量呈负相关。随着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梯度的增加,玉米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多功能专用肥亩施用量在125 kg的基础上再增加施用量,收益出现负值。多功能专用肥与玉米产量间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3043.18+1.0109x-0.0002088x2,经济效益最佳亩施用量(x0)为124.99 kg,玉米预测亩产量(y)为378.16 kg,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试验处理6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复混肥料中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2种土壤玉米苗期生长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土上,施用酰胺态氮为单一氮素形态的复混肥料时,玉米的出苗率明显下降;而用部分铵态氮替代酰胺态氮后制成的混合态氮和由铵态氮与硝态氮构成的复混肥对玉米的出苗率影响较小;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复混肥对潮土上生长的玉米出苗影响较小,各处理的出苗率可达到90%以上。生长45d玉米苗的地上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在黑土上均以全酰胺态氮的配方最高,地上部干重较其他配方增加10%左右;而在潮土上则以铵态氮与硝态氮配方的效果最好,铵态氮和酰胺态氮混合的配方在2种土壤上均较差。玉米苗期的氮素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在2种土壤上均以在复混肥料中含有适当比例硝一铵态氮的配方最高。  相似文献   

10.
核桃专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核桃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核桃专用肥以复混肥搭配有机肥为主,肥料利用率较低,且会造成肥料浪费,增加施肥成本;本研究结合核桃需肥规律和核桃主产区土壤养分情况,针对核桃专用肥的施用现状在云南核桃主产区进行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应用研究,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和提高核桃产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在肥料施用期间检测土壤微生物情况以及功能菌株的定殖情况,并对处理过的核桃植株进行农艺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16-6-8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油枯发酵)能促进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繁殖,抑制真菌的生长,对4株功能细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具有一定辅助作用;16-6-8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烟梗烟末发酵)对核桃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综合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施肥成本,发酵烟梗烟末形成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成本较低,且核桃田间表现和产量更高,因此在核桃生产上推荐烟梗烟末发酵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  相似文献   

11.
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适宜用量与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田内,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的适宜用量及肥效,结果表明: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在增加,但增产量、边际产量、边际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则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与制种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373.01+2.089x-0.00518x2。多功能复混肥适宜用量为80.02 kg,制种玉米的理论亩产量为573.28 kg,与田间试验处理5的结果基本吻合。在氮、磷纯养分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不同种类肥料的肥效是:多功能复混肥尿素+磷二铵。  相似文献   

12.
广西特定蔗区甘蔗专用肥配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广西旱地甘蔗模式施肥公式及参数,确定适合特定蔗区崇左、驮卢、扶绥、宁明等糖厂蔗区施用的甘蔗专用肥配方为总养分29.8%,N、P、K配比为8-11.8-10。经田间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9.8%甘蔗专用肥、30%普通复混肥和常规施肥(CK)甘蔗平均公顷有效茎数(条)分别为61650、60150、61350,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102435kg、91530kg、84345kg,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49%(绝对值,下同)14.30%、14.06%;施用29.8%甘蔗专用肥比30%普通复混肥和常规施肥(CK)的农业纯收入公顷分别增加1962.9元和3256.2元  相似文献   

13.
在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田,采用肥料田间试验,研究了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在增加,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则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符合报酬递减律;多功能复混肥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1199.36kg/hm2时,制种玉米预测产量为8599.61kg/hm2,与田间试验处理5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微区埋袋试验,研究玉米专用肥中缓效氮成分不同添加比例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对盐渍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以期找出在山西晋北轻度盐碱地上玉米生产中适合的专用肥缓效氮添加比例。结果表明:配施缓效氮不仅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的积累,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大幅增加玉米的产量,而且能有效降低土壤pH值。其中,33%缓效氮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产量增加48.72%,成熟期玉米吸氮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40.92%和21.60%。配施缓效氮能显著提高春玉米的氮素利用率,其中缓效氮添加比例为33%和50%处理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提高30.90%和15.49%。通过添加缓效氮,土壤pH值的最大降幅为0.45个单位。综上所述,在山西晋北区域轻度盐碱耕地玉米专用肥中添加33%缓效氮,可以使氮素释放与玉米对氮素的吸收相吻合,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同时对土壤环境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在商洛南五味子药源基地土壤肥力检测评价的基础上,按照肥力分级指标划分出商洛不同种植区的地力分区。依据供试地南五味子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对各分区的N、P、K含量进行调整,拟定不同肥力分区的南五味子施肥配方及缓释配方技术方案,制作指导施肥简易卡片。本研究得到的有关商洛南五味子的缓释专用复合肥配方为N-P2O5-K2O+硼、锰、钼+双氰胺/氢醌,能够作为研究开发适应于商洛地区不同种植区域肥力水平的南五味子专用肥及生产中南五味子施肥技术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缓释专用肥,具有节能、环保、控失,多元素促进养分分层渗透吸收;养分流失少、利用率高,同时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钱等特点。通过示范验证该肥料对玉米的增产增收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概况试验地点位于黑龙江八五四现代农业研发中心。试验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为白浆土。0~20cm耕层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58.213g/kg,水解性氮219mg/kg,有效磷33.15×10~(-6),速效钾131.4mg/kg,pH 5.67。  相似文献   

17.
当前 ,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推广。这对土壤肥力和科学施肥提出了新的要求 ,滕州市土肥站与山东信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滕州银丰化工有限公司联合 ,实现测土、配方、生产、试验、推广销售一条龙服务 ,大力推广有机肥和各种农作物专用肥及其配套施用技术 ,引导农民科学、经济、合理施肥。这不仅节约开支 ,降低成本 ,提高土地产出率 ,而且改良了土壤 ,保护地力和环境 ,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专用肥推广数量占化肥总销售量的 30 %以上。据试验 ,施用专用肥 ,化肥利用率提高 10 %以上。小麦、玉米、花生增产 12 …  相似文献   

18.
王帅  王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141-145
为了验证和明确造纸污泥农用的可能性,通过采用肥料生产的工业手段对其进行加工,将之生产为有机无机复混肥,并将其应用于玉米的生产中。结果表明,造纸污泥有机无机复混肥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施用后,玉米各生理性状、生育期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通过对比常规施肥、无肥和造纸污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造纸污泥经无害化处理后可作为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有机原料,且产品质量符合GB 18877-2002,可大面积推广;(2)在等养分前提下,施用造纸污泥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玉米促早熟方面优势大于常规施肥,此外,前者可有效促进玉米株高、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度减少,且增产效果优于后者;(3)造纸污泥有机无机复混肥不仅具有改良土壤物理性状、蓄水保墒的特点,且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优质专用青贮玉米生产发展较快,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的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地区尝试了专用青贮玉米的订单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发展优质专用青贮玉米生产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与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有待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屯留县玉米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我国玉米主要用途及人均占有总量的对比,提出了产业结构不能盲目调整,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玉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推进玉米区域化、规模化种植,促进市场优质优价,扩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等观点。这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环保能源的开发也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