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菊花瘿蚊生活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花瘿蚊是菊科植物一种重要害虫,其大规模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药用菊花的产量和品质。主要研究菊花瘿蚊形态特征、年生活史、饲养条件、孵化规律和交配规律,为菊花瘿蚊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瘿蚊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瘿蚊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及其原因,讲述了瘿蚊性信息素的鉴定方法,分析了已发现的瘿蚊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总结出瘿蚊性信息素是含有1~2个酰基的烷烃取代物,讲述了瘿蚊性信息素的田间生物学测定方法,并展望了我国瘿蚊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其主要为害桑树。通过近年来对田同大面积调查,桑瘿蚊已是铜仁地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并呈严重趋势,在各地桑园为害率达100%,桑树株受害率为100%,芽被害率为80%左右,止芯率达50%左右。由于桑瘿蚊的严重为为害,造成夏、秋桑叶锐减,严重成胁铜仁地区夏、秋蚕饲养。为了有效防治桑瘿蚊,对铜仁市和松桃县桑瘿蚊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悬挂高度的黄板在枣棉间作田主要害虫枣瘿蚊和棉蚜的诱虫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黄板的悬挂高度不同,对枣瘿蚊成虫和棉蚜的诱集效果也不相同,随着黄板悬挂高度的升高,对枣瘿蚊、棉蚜的诱集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缘距地面20 cm黄板诱集数量最多,下缘距地面140 cm黄板诱集数量明显减少;在枣瘿蚊各代羽化盛期和棉蚜发生较多的时期,下缘距地面20 cm和140 cm的黄板诱集枣瘿蚊和棉蚜的数量均呈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杞柳瘿蚊越冬虫源及越冬场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杞柳瘿蚊的越冬虫源和越冬场所,掌握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控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采摘剥查当年生被杞柳瘿蚊为害的杞柳枝头上形成的虫瘿,及将采摘的虫瘿和剥查出来的杞柳瘿蚊幼虫和蛹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研究其越冬情况,并调查该虫的越冬场所。结果表明:杞柳瘿蚊以幼虫和蛹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枝头上的虫瘿内越冬,越冬场所在土壤外部,越冬虫源主要来自于杞柳加工过程中残留在下脚料上的虫瘿和集中堆放的未经加工的带虫瘿柳条;其次是杞柳收割过程中散落并残留在田间的虫瘿。实际生产中,对收割后杞柳枝头上的虫瘿进行摘除并集中销毁,同时清除残留在田间的虫瘿,可有效降低杞柳瘿蚊的越冬虫源,减轻翌年杞柳瘿蚊对杞柳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疆地区4个县(市)的枣瘿蚊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瘿蚊飞防费用低,仅为人工防治的十分之一,省时、省工、省药,可节约成本近200元/hm2。红枣枣瘿蚊飞机防治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飞机防治枣瘿蚊药剂喷施量低,喷雾均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高粱是半干旱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禾谷类作物。高粱提供了粮食、牧草和饲料;但是,由于害虫危害,农场高粱的籽粒产量一般较低。危害高粱的害虫达150余种,其中高粱瘿蚊的危害最重最广。已经鉴定出了几种抗高粱瘿蚊的基因型。然而,在近赤道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桑芽瘿蚊生活习性,与环境关系,田间调查方法,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初探,表明桑芽瘿蚊在黔东地区一年发生5代,且与桑园的立地环境,海拔高低,季节变化有关,主要危害芽叶,使桑树主枝明显矮化,形成丛枝,产叶量下降;采取翻土,土壤和顶梢用药综合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9、刺槐叶瘿蚊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研究单位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评价日期:2010.07.07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该研究采用室内外相结合的办法,对刺槐叶瘿蚊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茶枝蚊瘿Asphondylia Sp尿双翅目,瘿蚊科,又称烂杆虫、茶蚊,是贵州部份茶区为害枝干的主要害虫之一。对于这一害虫,除夏怀恩老师等曾作过一些观察外,国内外报导甚少。现将我们近年的初步研究,结果整理初报于后。一、分布及为害茶枝瘿蚊在我省遵义、湄潭、黄平、镇远和凯里等茶区都有发生和危害。幼虫长期生活在茶树枝干上,取树皮及木质部,初期造成皮层与木质部分离,虫瘿与健组织交界处分离  相似文献   

11.
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单株虫瘿量作为指标就我国常见的14种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祁菊为高感品种;怀小白菊、小亳菊为感虫品种;温茶菊、杭菊、大亳菊、贡黄菊为抗虫品种;贡白菊及3种野菊花等为高抗品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菊花瘿蚊对不同菊花资源的产卵存在选择性差异。各菊花品种瘿蚊蛹重差异不大,但死亡率差异较大,存在抗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新疆阿拉尔市3种不同管理模式下枣园枣瘿蚊、枣叶螨的种群消长规律及危害,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6年5月4日至8月31日,选取不同灌溉方式、不同结果方式和不同修剪方式3种枣园,采用五点取样法定时定点进行系统调查,确定了枣园枣瘿蚊幼虫全年发生高峰期,明确了3种管理模式枣园的枣瘿蚊和枣叶螨发生规律,为该地区制定害虫防治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杞柳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笔者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四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 mg?L-1,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d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正>垂叶榕自然分布于亚洲热带至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由于树形美观、全年常绿,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被广泛种植到城市和公园作为绿化和造型树种。在垂叶榕的自然原生地——西双版纳热带地区,有一新种瘿蚊寄生于垂叶榕的隐头果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了这种瘿蚊对垂叶榕种子及其传粉榕小蜂互惠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瘿  相似文献   

15.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4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mg/L,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天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1.小麦中尚无BYDV免疫种质,有13个最抗和2个最不抗BYDV的品种。抗BYDV基因Bdv1位于7D上。抗BYDV性呈典型钟形分布,应考虑BYDV抗性的加性效应利用问题。2.抗蚜性呈极端偏态分布,氧肟酸毒蚜效果因蚜种而异。3.抗海森瘿蚊性呈极端偏态分布,已定位25个抗海森瘿坟基因H1~H25。4.土传花叶病由禾谷类多粘菌的游动孢子传播,纯化病毒亦可机械传播,溴甲烷熏蒸土壤灭菌有效。5.抗腥黑性均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南疆小海子垦区枣棉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与截形叶螨两种害虫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小海子垦区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在枣棉间作田发生数量均高于红枣单作田,田间发生动态消长规律基本一致。该研究为南疆枣园害虫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柑橘花蕾蛆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柑橘花蕾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又名橘蕾瘿蚊、柑橘瘿蝇、蕾瘿蝇、花蛆、算盘子、包花虫,为柑橘在开花期间的一种主要害虫(图1)。一、为害特点成虫产卵多在花蕾开始露白时,经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其组织,使花药花丝成褐色。有虫花蕾外形较正常花蕾短,但横径显著增大,形成灯笼(图2),常称"灯笼花",花瓣略带绿色,并有分散绿色小点,导致被害花蕾不能正常开花  相似文献   

19.
<正>芒果叶瘿蚊是芒果新梢期的主要害虫,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和雨季到来,芒果病虫害逐步开始发生为害。根据田间多点调查,目前芒果叶瘿蚊已开始为害,提前预防是提高防效的关键点。各地芒果种植户要密切观注此虫发生动态,在虫害发生之初,积极预防。现介绍此虫害识别方法、发生特点与防控建议。一、为害症状与虫体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为世界性害虫,也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发生有十几种,危害小麦的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其中以前者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以幼虫吮吸麦粒浆汁,造成瘪粒甚至成空壳而减产,一般损失10%~20%,严重的减产60%~80%,甚至绝收。危害特点两种吸浆虫均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为害,被吸浆虫为害的小麦,其长势和穗型大小不受影响,且由于麦粒被吸空,麦秆表现直立不倒,具有假旺盛的长势。受害小麦粒浆液被吸食而变瘦,出现瘪粒,甚至成空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