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升小麦产量,为我国提供优质农产品,本文通过整理阜阳市在小麦土壤肥料的管理方面的优异成绩,总结相应的管理技术。对于土壤,需要通过整地等方式,提升土壤墒情,为小麦提供生长良好条件。肥料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应用,让土壤逐渐恢复肥力。旨在为更多种植地区提供技术基础,提升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2.
熊飞 《科学种养》2011,(9):62-63
谈到抗旱,很多人都想到浇水。其实,中耕也是一项重要的抗旱辅助措施。 中耕之所以能够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主要是因为中耕能够弥合开裂的土缝,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断深层土壤水分上升通道,减少水分蒸发,保住土壤墒情。在浇水或雨后及时进行浅耕,保墒效果尤为显著。中耕还有利于土壤蓄水纳墒,促进作物根系下扎,  相似文献   

3.
赵广才 《作物杂志》2024,(2):255-260
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70%以上。由于2023年秋播时大部分土壤墒情比较适宜,因此小麦播种质量高,出苗齐,苗情好,群体充足,个体健壮。冬季和早春雨雪充足,土壤墒情好,苗情长势整体好于常年,但还要加强春季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力争2024年小麦丰收高产。因此,提出以下管理技术建议,供各级技术人员和种麦农民参考,一是科学春管,分类施策,促控结合;二是绿色防控病虫草害;三是防灾减灾,积极应对;四是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相似文献   

4.
1适时早划锄 生产上提倡顶凌划锄.雨后、浇水后也要及时划锄,以达到破除土壤板结,清除田间杂草,增温保墒促早发的目的.对于群体偏大或生长过旺的麦田,可在小麦起身期进行深断根,深度可在10cm以上,以控制小麦地上部的过快生长,并可断老根,喷新根,促进根部的生长发育,使小麦地上和地下部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蔬菜病毒病"三夏"期间,高温干旱,蚜虫发生量大,是番茄、辣椒等露地蔬菜病毒病的高发期。防治措施:一是及时浇水,降低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切忌大水漫灌和在暴热天浇大水。应根据天气、土壤墒情、蔬菜生长情况决定浇水次数。果实膨大期应避免缺水。雨后及时排水,注意中耕。二是追肥时适当增加有机肥,注意增施磷钾肥,防止早衰,增强植株抗性。三是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番茄晚疫病该病对番茄是毁灭性病害,具有蔓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09,(2):13-15
去年秋播期间,小麦主产区土壤墒情较好,小麦播期集中,出苗整齐,冬前苗情较好。但目前小麦生产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旱情持续发展;二是冻害频繁发生;三是病虫早发重发。  相似文献   

7.
<正>冬前小麦若受到不良气候条件和人为栽培管理的影响,部分麦田会出现分蘖少、麦苗黄弱等生长不良现象,无法达到单株分蘖5~6个、三叶大蘖3个的壮苗要求,以弱苗状态进入越冬期。因此,加强小麦年后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一、冬前弱苗形成原因1.晚播弱苗秋季降雨少,小麦播种期间土壤干旱,需造墒才能播种。由于水源和浇水器械的限制,导致造墒和播种进度不一,未能适时播种的地块,冬前小麦生长积  相似文献   

8.
《种业导刊》2012,(2):15-16
2011年秋播河南省小麦面积稳中有增,主导品种突出,布局更趋合理,加之播种时墒情充足,麦播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整地质量较往年提高,深耕、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处理面积进一步扩大,小麦出苗率较高,苗全、苗齐、苗匀,麦播基础打的好、打的牢。  相似文献   

9.
陈云 《种子科技》2023,(22):94-96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但同时也易受病虫害侵袭。介绍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墒情、草药防治等土壤管理技术,选用优质种子、严格控制温度、合理浇水等育苗技术,合理密植、布局合理、控制灌水量等田间管理技术,基于生态防治、综合防治、合理施用农药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关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2015-2017年通过大田试验设置0(B0,CK),20(B20),40(B40),60(B60) t/hm~2共4个生物炭施用量和不浇水(W0)、浇越冬水(W1)2个浇水处理,研究了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比B0(CK)处理分别增加8.0%和8.2%;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加,B40和B60处理比B0(CK)分别增加7.4%,12.2%和8.0%,16.3%。不浇水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B60和B40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低于其他处理;浇水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施用生物炭增加土壤贮水量、减少小麦生育期耗水量、降低土壤容重,浇水比不浇水增加容重降低幅度。不浇水条件下,生物炭明显提高返青期前土壤日平均温度,浇水使生物炭对土壤温度的作用相反。返青期后,不浇水条件下土壤日平均地温在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浇水条件下表现为日均地温较低时高,较高时低的现象。综合而言,适宜生物炭添加量可以增加旱区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土壤墒情是农业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农情信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贵州土壤墒情监测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墒情监测在贵州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祁伟 《种业导刊》2008,(1):43-44
平舆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18个乡镇,耕地面积8.7万hm^2,2007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6.7万hm^2。由于播种期间土壤墒情较好,全县85%的地块达到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13.
土壤盐分对小麦扬花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长于盐渍化土壤中的小麦在扬花期的农艺性状及土壤pH值、电导率的测定分析,研究了土壤电导率与小麦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对以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与单位面积小麦穗数、旗叶叶片SPAD值、小麦株高、旗叶叶面积、穗表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生物量、根系干物质生物量之间呈负相关,其中与单位面积的穗数、株高的相关性较好,且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以上指标值都有降低趋势.综上分析,土壤电导率和pH值可作为田间判断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单位面积小麦穗数、株高可以作为鉴定扬花期小麦受盐害程度和耐盐性大小的指标.研究结果还表明,土壤盐害不仅对小麦苗期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小麦的后期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害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相应的生理代谢过程,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小麦油菜田通过去年冬前的化学防除,大部分地区杂草得到有效控制,但局部地区由于化除时土壤墒情差,加上部分农户忽视化学除草,杂草严重发生田块仍占一定比例。如不进行及时补除,将对今年夏熟作物的丰产、丰收造成一定影响。目前,立春已过,气温升高,雨水逐渐增多,十分有利于田间各类杂草生长,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杂草危害的严重性,根据苗情、草情、天情和土壤墒情等实际情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冬前麦苗发黄的问题较为常见,一些麦苗长势弱、心叶小、根系差、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对小麦后期生长和高产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分析了冬前麦苗发黄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小麦后期丰收奠定基础。1 深播造成黄苗及防治措施播种时墒情不足,播种过深,部分麦苗被压在大的土块下面,无法正常直立,造成麦苗瘦弱,叶片细长且黄,不分蘖或少分蘖。防治措施:麦田及时进行浇水灌溉,浇透,灌溉前追施尿素150.0~187.5 k  相似文献   

16.
以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58和扬麦11为材料,设置出穗后高氮(HN)和正常氮(NN)两个施肥水平,以正常浇水为对照(WW),研究适度土壤干旱(WS)对小麦茎贮藏性碳水化合物运转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改变了小麦茎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流向,通过诱导小麦茎节间果聚糖外水解酶(FEH)活性的上升,促进了贮藏果聚糖的降解。  相似文献   

17.
高焕梅 《种子科技》2024,(3):107-109+127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养分和施肥管理因素。基于此,以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土壤肥料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土壤肥料管理质量的措施,以期为小麦种植和施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淮北稻茬晚播小麦浇水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淮麦33’为材料,采取人工浇水的方法,研究在越冬、返青、拔节和灌浆初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初期、返青初期浇水对个体和群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好于拔节初期和灌浆初期,随着浇水次数增加小麦的生长明显增强。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能促进小麦穗分化,增加穗粒数,A2B2B3处理穗粒数比CK多3.76粒/穗。单产并不随着浇水次数增加而提高,越冬初期和拔节初期两次浇水单产最高,比对照增15.85%。因此,对于稻茬晚播麦宜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为宜,既能促进小麦个体和群体生长,保证有效穗数,又能提高每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淮北稻茬晚播小麦浇水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淮麦33’为材料,采取人工浇水的方法,研究在越冬、返青、拔节和灌浆初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初期、返青初期浇水对个体和群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好于拔节初期和灌浆初期,随着浇水次数增加小麦的生长明显增强。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能促进小麦穗分化,增加穗粒数,A2B2B3处理穗粒数比CK多3.76粒/穗。单产并不随着浇水次数增加而提高,越冬初期和拔节初期2次浇水单产最高,比对照增15.85%。因此,对于稻茬晚播麦宜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既能促进小麦个体和群体生长,保证有效穗数,又能提高每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夏季是苗木生长旺季,此时易发生旱害和涝害,在这两种灾害天气发生时,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而灾害过后的养护更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养护措施,现介绍如下。旱害后养护管理浇水与施肥干旱过后,第一要务是浇水,但浇水也有讲究。干旱导致土壤严重缺水,树体水分也因蒸腾而保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