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丘红壤茶园由于土壤瘠薄,蓄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茶树生长势差,加之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茶叶品质不如高山茶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若能根据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特性、茶树生长与生理特点以及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2.
低丘红壤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很适宜茶树生长,但在立地的气候、土壤、地形与植被等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茶树品种混杂和农艺管理粗放等人为因素,常造成大面积茶园低产低质、效益不高的现象。据调查,低丘红壤地区茶园平均亩产值多在500元左右,茶叶品质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也不具竞争力。为此,笔者近年在浙赣低丘红壤茶区设置田间试验和生产示范区,对10个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和大区观察分析,为该地区调整茶园品种结构,推广多茶类组合生产技术和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寻求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江西低丘红壤茶园自然肥力低,养分缺乏,加之茶园施肥盲目,土壤养分不平衡,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为此,通过配置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复合肥,根据茶树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低丘红壤茶园专用肥施用技术的研究,以达到提高低丘红壤茶园的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供试的茶园,按茶树生育阶段分成龄茶园(8年生龙井43号)和幼龄茶园(4年生福鼎大白茶)两种类型,每一类型都设有基肥试验和追肥试验,试验设计见表1。  相似文献   

4.
铝对茶树根系生长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耐酸性木本作物,在红壤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李名君等人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所作的一系列调查和试验研究,与黄壤茶园相比,低丘红壤茶园茶叶的自然品质普遍较低,茶叶品质低下与红壤本身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在红壤上生长的茶树其碳氮代谢强度较弱,同化物的转运、分配和贮藏都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形成。从土壤化学和茶树营养学观点来看,低丘红壤是强风化和强淋溶性的粘性铁铝土,酸性较强,活性Al、Mn及氧化铁含量较高,而P、Ca、Mg、Zn、Mo等元素比较缺乏,其中,灿的毒害一直被认为是酸性土中作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据测定,70%的红壤茶园土壤pH值均低于5.0,并呈不断酸化的趋势,交换性Al~(3+)在总交换性酸中的比例较高(吴洵,1991)。因此,进一步研究由于茶园土壤酸化导致活性Al~(3+)含量增高而引起茶树生  相似文献   

5.
红壤茶园土锌的背景值及茶树对锌的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洵 《茶叶通讯》1991,(2):17-20
锌是茶树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尤其是对茶树体内的代谢过程中的许多酶促反应更有特殊意义,因此,它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形成关系极大。但是,茶树体内所有的锌都是从土壤吸收而来,因此,了解红壤茶园土壤中锌含量状况及茶树对锌吸收利用情况,对制定茶园合理施用锌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防护林带对低丘红壤茶园小气候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林带由于对茶树等作物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已作为茶树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但防护林带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相对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护林下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茶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探索适合低丘红壤茶园特点的防护林结构,为广大低丘红壤茶区推广营造防护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洵 《福建茶叶》1990,(3):31-33
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茶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和分解对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演化以及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了解低丘红壤茶园有机质含量现况、积累和分解特点,对拟定茶园土壤合理耕作和施肥、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变低丘红壤茶园低产低质现象等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况 为了了解我国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现况,我们于1986—1989年间,对浙、赣、湘、粤、黔、皖、桂等省主要茶区第四纪红粘土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进行广泛性抽样调查,根据对83个样点的分析结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茶树生存和繁育的基础,要获得茶叶比质高产,首先必须创造茶树生长良好的土壤环境。低丘红壤虽有酸、粘、瘦之别,但实践证明,只要土层深厚,排水通畅,加强肥培管理,是可以创造茶叶的优质高产。本文就杭州茶叶试验场亩产干茶400斤以上的低丘红壤优良茶园所作的初步调查研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低丘红壤茶园在浙江省茶园面积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大多数茶园长势较差,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低,不利茶叶生产的发展,应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茶叶质量,调整茶类结构,是改变低丘红壤低产低质低效益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低丘红壤发展名茶生产,对提高目前茶叶的总体质量,促进茶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兰溪市茶场地处金衢盆地中部平缓丘陵区,海拔45~70m,是典型的低丘红壤茶区,茶园土壤全部为第四纪红土砾石层发育而  相似文献   

10.
一、低丘红壤茶园钾的农化性质 1.钾的含量状况根据对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的测定结果,全钾含量在0.93~2.74%范围(见表1)。土壤全钾量的高低与茶园肥力和茶叶产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有不少低产茶园全钾含量超过了高产茶园。茶园土壤的全钾量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成土母质,据测定的结果,不同母质发育的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的全钾含量次序是花岗岩>冲积物>石炭岩>第四纪红土>红沙土>玄武岩≥凝灰岩。土壤母质中的钾是呈结晶矿物态,从表面上看它与茶叶产量无直接的关系,但它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逐步释放,变成茶树可利用的形态,因此矿物钾是茶园土壤中可贵的钾素“营养库”。 2.钾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十里坪农场四大队地处金衢盆地,是典型的低丘红壤地区,拥有生产茶园393亩,由于茶园土壤养分贫瘠,茶树品种杂乱,加上管理不善,导致茶树长势弱,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1991年产值仅为6.9万元,亏损3.3万元。针对这种局面,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1992年开始实施了“一培二改三配套,春茶重点抓高效”的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茶叶品质不断提高,茶叶产值连年翻番,在实施该技  相似文献   

12.
提高低丘红壤茶园水肥利用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丘红壤遍布我国南方14个省(区),境内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适于茶树生长,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基地。但是红壤地区常有季节性干旱,且红壤本身土性粘重、养分贫瘠,加之管理粗放,水土流失严重等,影响了红壤茶园生产潜力的发挥,致使目前红壤地区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生产力低下。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按客观规律合理施肥和用水,提高茶园水肥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这是当前我国红壤地区茶叶生产中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树镁营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是植物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直接参与茶树茶氨酸合成等酶促反应,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形成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然而,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普遍缺镁的酸性红壤区,且茶园镁肥投入相对偏低.因此,茶树镁营养机制研究和茶园镁营养管理对促进茶叶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园土壤镁供给、茶树镁营养需求、镁营养调控茶叶品质形成、镁素与其他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锌对茶树的生长和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适宜的施锌量能促进茶树生长、早发芽、多发芽。增加叶片叶绿素和新梢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尤其是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使碳氮代谢朝着有利于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方向发展,而过量施锌,其效果则相反。碳代谢所要求的锌浓度比氮代谢低。茶园土壤施锌和叶面喷锌均有良好效果,但叶面喷施对茶叶品质的作用优于土施。叶面喷锌(ZnSO4·7H2O,下同)浓度以0.2%-0.5%,土施锌量以100kg/hm2左右为宜。文中还对碳氮代谢对外源施锌的敏感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谈谈茶园土壤有机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原产于我国云贵高原的一种孑遗植物,属于热带雨林植被的组分之一,后经各种途径传播,演变成为现在的栽培作物。虽经历史长河的进化演替,但至今仍保留着其沮先喜好森林土壤的特征。例如,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及品质有着极大的影响。我省现有茶园200来万亩,由于主要分布在丘陵红壤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低,是这些茶园土壤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红壤茶园土壤活性铝与酸度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洵 《福建茶叶》1991,(1):25-27
茶树是喜酸、聚铝性作物,对土壤酸度和活性铝含量反应十分敏感。红壤作为茶叶生产的重要土壤资源,尤其成土过程中由于脱硅富铝化作用呈酸性反应。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茶园土壤酸化严重,铝进一步富集,在不同程度上已影响茶树生长和产质的提高。研究红壤茶园酸化原因和酸、铝关系,探讨酸度实质,对于制定红壤茶园的土壤改良措施和拟定优化茶叶品质的施肥技术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茶园土壤中磷素状态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磷素营养业有较多的研究,但关于土壤不同形态磷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为探讨这方面问题,作者于1986年4月份在桃源县对大气候条件基本相同地区的砂岩、板页岩及第四纪红土发育的丘陵红壤茶园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多点采集了15个点的茶园土壤(0~30cm)和一芽二叶茶样(蒸青固干样)进行土壤磷的形态和茶叶品质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量水平红壤茶园磷素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70%以上的茶园是分布在低丘红壤上,这种土壤固磷能力极强,有效磷含量很低,磷肥的利用率一般仅为10%,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红壤茶园土的磷素状况又缺乏了解,施用磷肥存在盲目性,效果较差,这已成为我国低丘红壤茶园低产低质的重要原因之。众所周知,施用磷肥的效果决定于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土壤的供磷能力,而土壤供磷能力则与土壤磷素状况直接相关。为此,笔者对我国主要产茶省区红壤茶园土的磷素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改良低丘红壤茶园的磷素营养和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供试土壤分别来自广东、广西、贵州、江西、安徽及湖南6省红壤茶区典型高产(>200kg/亩)和低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70%左右的茶园分布在红壤丘陵地区,低产低质是该地区茶叶生产的基本状况。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和气候条件所致,其中湘南茶区又以水分为关键因子。据此,笔者在湖南祁阳官山坪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选择有代表性的茶园,从大气、茶树、土壤三方面对红壤丘陵茶园的水分生态特性以及抗旱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现根据两年多来的研究结果,试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