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正一、品种选择我县水稻育苗主推品种有:松粳10、绥粳4、龙粳14、空育131,种子质量达到:纯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净度98%以上,含水量14%以下。晒种:种子出库后,选晴天晒种1—2天,要注意经常翻动,每天翻动3—4次。不能直接在水泥地上暴晒,以免造成水稻种子裂口。选种:先筛选,筛出草籽和杂质,再用比重液选种,用密度为1.13  相似文献   

2.
正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抗病能力强、抗耐旱、产量高、米质好、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可以选择龙粳20,龙粳25,龙粳26、龙粳29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8%,净度98%,发芽率8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5%,公顷留种70公斤。播前选择晴天晒种1~2d,要求薄摊勤翻、晒透、晒匀,防止壳破、壳断粒和混杂。播种前用浸种灵等严格进行种子消毒,按100kg水+1kg生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种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本市的自然气候特点,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有垦鉴稻10号,龙粳14号,空育131、三江稻一号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9%,净度95%,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6%,亩留种4公斤。2.晒种:种子出库后,选晴天晒种1—2天,要注意经常翻动,每天翻动3—4次。不能直接在水泥地上暴晒,以免造成水稻种子裂口。3.选种:先筛选,筛出草籽和杂质,再用比重液选种,用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种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本市的自然气候特点,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有垦鉴稻10号,龙粳14号,空育131、三江稻一号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9%,净度95%,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6%,亩留种4公斤。2.晒种:种子出库后,选晴天晒种1—2天,要注意经常翻动,每天翻动3—4次。不能直接在水泥地上暴晒,以免造成水稻种子裂口。  相似文献   

5.
<正>一、选地、整地1、选择靠近水源,种旱田不收、旱种水稻能灌水的低洼易涝地块。2、秋季或春季做池,池子面积5-7.5亩。面积太小不利于机械做业,池了太大可能造成高差太大不利于水层管理。3、整地:秋季浅翻15厘米,春季旋耕。高差大的地块用激光平地仪平地。达到地平土碎的待播状态。二、选种及种子处理1、选种:选择10片叶旱熟高产、抗病、抗倒品种作为旱直播用种。主栽品种为龙粳47、龙粳48,可以搭配试种龙粳24、垦稻19等品种。岗沙土地也可  相似文献   

6.
正一、水稻育苗技术1、选种: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力强、分蘖力强的品种。目前适宜的品种有龙粳31、龙粳46等品种。2、扣棚作床:棚室选择应以大棚育苗为好,3月15日左右开始扣棚增加地温,棚室选择应以大棚育苗为好,当棚内土壤化冻10cm左右开始作苗床,将苗床地整平,搂出残根杂物,中间步道用砖铺上。3、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3天,然后风选或1.13比重盐水选种,去除秕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的水稻生产对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促早熟、防早衰、防霜冻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使水稻高产、稳产。1.栽培技术1.1选种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 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3月20日选种,晒种2 d,以增强种子发芽活力,3月22日浸种,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的水稻生产对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促早熟、防早衰、防霜冻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使水稻高产、稳产。1.栽培方法1.1选种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 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3月20日选种,晒种2 d,以增强种子发芽活力,3月22日浸种,采用1.0∶1.1盐水漂种,清除不饱满的大半仁种子。再用清水洗净种子上的盐分。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状表现比较好的品种为11片叶品种龙粳31、龙粳29、龙粳26、龙粳25;12片叶品种垦鉴稻6号、龙粳2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栽培中注意各品种的自身特点,加强田间管理,可以作为空育131的搭配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品种选择品种是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基础,各区县(市)要根椐本地气候条件、土质条件及栽培水平,选用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要确定出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二、提高种子的质量和播种的质量,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1、晒种:浸种前选晴天将种子翻晒3-4小时,增强发芽势,提高发芽率;2、浸种:先清水将种子漂浮秕谷捞出,用强氯精1克兑水1公斤浸1公斤种子的比例浸种2-3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龙粳系列、垦稻系列等17个品种(系)的主要性状、适应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产量和抗逆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26、产量为575.9kg/亩;龙粳25、产量563.1kg/亩;龙粳21、产量555.9kg/亩。在栽培中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注意各品种的自身特点,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搭配空育131种植。  相似文献   

12.
洪雪 《农家顾问》2013,(5):52-52
农业部确认12个品种为2013年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粳型常规稻:龙粳31,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松粳15,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镇稻11,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扬粳4227,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搭配种植;宁粳4号,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个水稻品种特征特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11片叶品种龙粳31、龙粳29、龙粳26、龙粳25,12片叶品种垦鉴稻6号、龙粳2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栽培中注意各品种的自身特点,加强田间管理,可以作为空育131的搭配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主栽品种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以水稻苗期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通过致病率、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系数为指标分析171个稻瘟病菌对18个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的稻瘟病菌菌株对供试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致病率范围从0%~78%;供试菌株对各品种的致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龙粳31的毒力频率最低,为1.17%;以联合致病性为指标分析品种组合与稻瘟病菌群体间的互作,龙洋16+龙粳31、龙粳31+龙粳43、龙粳31+松粳20为高抗的搭配组合,其联合抗病系数大于0.8且联合毒性系数为零,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契机,以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针对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开展攻关研究,突破关键单项技术,将取得的关键技术与常规技术集成创新,建立适宜于我区水田生产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用以指导水田生产。一、品种选择选择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垦稻12号、龙粳31号、绥稻1号,搭配种植龙粳36号、龙粳38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1种子处理大安市可以使用的品种有:吉粳88、白粳1、长白9、东稻4等。面积较大的稻户应选1~2个主栽品种,配合1~2个辅助品种,防止因为大面积栽培同一品种,致使对自然灾害抵抗、应变能力减弱,造成大面积发病。1.1选种用比重1.13的盐水(即12kg粗盐溶于50kg水的盐水)选种,便于漂出成熟度差的不饱满种子,种子倒入后,5min内必须捞出,用清水冲洗2遍(成熟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龙粳系列、垦稻系列等21个品种(系)的主要性状、适应性、抗逆性、产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产量和抗逆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29、产量为538.2kg/亩;龙粳26、产量519.2kg/亩。在栽培中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注意各品种的自身特点,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搭配空育131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1 种子选择板桥镇水稻品种选择楚粳26、楚粳28、楚粳29号,云粳29、云粳37号、靖粳28号、陆育4号,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选择,每亩大田需种子3~4 kg。2 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确保秧苗健壮,为水稻高产优质打好基础。2.1 发芽试验播种前15 d,对购买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达95%以上方可用于大田。2.2 晒种浸种前将种子放在背风向阳处,连续晒种2~3 d。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寒地水稻直播获得高产,采用盆栽方法对粳稻品种在水旱直播、高低温度条件下进行出苗率分析,结合田间产量鉴定,筛选适宜直播的粳稻品种。结果表明:水直播32个供试品种出苗率表现较好的有6个品种:龙粳29、龙粳31、龙粳39、绥粳4号、龙育1号、龙育2号;旱直播22个供试品种出苗率表现较好的有龙粳14、龙粳20、龙粳26、龙粳27、龙粳36、龙粳39、龙粳42、龙1356共8个品种。低温条件下,水直播的出苗率明显好于旱直播,旱直播同一品种高温区的出苗率明显高于低温区。田间表现,旱直播产量可达7 5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2009-2018年审定的187份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不同积温带不同年度品种以及生育期、活动积温、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千粒重、产量、日产量、积温产量、穗颈瘟、空壳率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统计分析、熵权-功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具有明显积温带生态环境归属特性,品种选育应该以适应积温带生态环境要求为前提,在重点提高抗穗颈瘟和结实率基础上,稳步开展品质、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利用综合指数值能够对各积温带水稻品种进行评价排序和优良稻种资源筛选发掘,并按其值可划分5个类群,但遗传距离存在差异,其类群差异离散程度大小依次为:第3积温带第1积温带第2积温带第4积温带;筛选和发掘出综合性状前10位的优良种质资源,第1积温带品种有龙稻18、龙稻23、龙稻16、龙稻19、东富102、龙香稻2号、龙洋1号、东农430、松粳香1号和龙稻24,第2积温带品种有绥粳14、东农428、金禾2号、北稻4号、牡响1号、绥稻2号、绥粳18、绥稻3号、金禾1号和绥稻1号,第3积温带品种有龙粳25号、龙粳26号、龙洋11、龙粳27号、龙粳53、龙粳32号、龙盾107、龙粳28号、龙花04-050和稼禾1号,第4积温带品种有富合3号、绥粳12、莲惠1号、龙粳65、莲育625、龙粳66、垦稻19号、龙粳48、绥粳25和龙庆稻22号,这些优良种质可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