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北方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冬小麦的一生需经历冬前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直至成熟。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如果前期氮肥过多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如果氮肥过少,那么小麦植株达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状态,小麦受冻严重也会造成减产。二是小麦对磷特别敏  相似文献   

2.
<正>冬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它的一生需经历冬前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直至成熟。北方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如果前期氮肥过多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如果氮肥过少,那么小麦植株达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状态,小麦受冻严重也会造成减产。二是小麦对磷特别敏  相似文献   

3.
正北方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如果前期氮肥过多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如果氮肥过少,那么小麦植株达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状态,小麦受冻严重也会造成减产。二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若三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三叶期后缺磷,会延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如果前期氮肥过多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如果氮肥过少,那么小麦植株达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状态,小麦受冻严重也会造成减产。二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若三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三叶期后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是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三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如果前期氮肥过多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如果氮肥过少,那么小麦植株达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状态,小麦受冻严重也会造成减产。二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若三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三叶期后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亩穗数、穗粒数、千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如果前期氮肥过多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如果氮肥过少,那么小麦植株达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状态,小麦受冻严重也会造成减产。二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若三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三叶期后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是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三者同时下降,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如果前期氮肥过多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如果氮肥过少,那么小麦植株达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状态,小麦受冻严重也会造成减产。二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若三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三叶期后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是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三  相似文献   

8.
姜伟 《河北农业》2011,(10):34-35
冬小麦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其需肥特性与其他作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小麦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较大;二是小麦氮肥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时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三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三叶期缺磷,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此后缺磷,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现结合献县冬小麦土壤肥力状况,提出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参考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9.
2008年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多年来农民在玉米施肥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由于不科学的施肥,施肥量过多,或偏施氮肥造成倒伏而减产,增加不必要的投入;反之施肥量过少,不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也会造成减产。利用土壤养分测定的方法,根据土壤养分和玉米的需肥规律,进行科学配方施肥,起到了明显的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1秸秆还田耕层浅1.1症状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不当,致使耕层不足20cm,有的还不配施氮肥,这样,便使田间部分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秸秆上,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造成秸秆腐熟与麦苗生长争水争肥。小麦黄化减产在所难免。1.2防止措施秸秆切碎后一定要镇压保墒,防止出现真空,直接影响小麦苗期的营养。要及时补施氮肥,最好在年前补施氮肥。2小麦播种过深2.1症状小麦的播种适宜深度为3~5cm,如果超过了  相似文献   

11.
<正>冬小麦苗期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会造成生理性畸形苗的发生,影响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最终造成小麦减产。1立针苗发生原因播种质量不好,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或播前整地不好,播种后地块压苗严重都易形成  相似文献   

12.
陆东  郭飞 《农村科技》2014,(3):35-36
<正>小麦生长中氮素吸收积累的总趋势是苗期少、中期多、后期又少。随着小麦增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土壤常常不能满足小麦增产部分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直接影响小麦氮素代谢生理过程。但是,如果重施氮素肥料,又会造成麦田群体过大、后期倒伏危险增大,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率低。因此,应根据  相似文献   

13.
虞城县小麦倒伏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对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品种选用或栽培技术不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常常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小麦减产.同时倒伏麦田通风透光性差,因高温高湿使病情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倒伏发生的早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抽穗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 小麦叶枯病过去在河南省是局部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条件变化和生产上一些不合适的栽培措施(如播量过大、偏施氮肥等),以及感病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使小麦叶枯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90年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面积已超过700万亩,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5%左右,重病田减产6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马铃薯需肥规律马铃薯对三要素要求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此外,马铃薯对硼元素需求较高。偏施氮肥或偏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均较大,尤其偏施氮肥往往造成大幅度减产。因此,在马铃薯  相似文献   

16.
在冬小麦栽培中,氮肥一般分为两次施用,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的底肥;第二次为春季追肥。传统小麦栽培,有的一次底施,不再追肥;有的底肥占60%~70%,追肥占40%~3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上述施肥比例和时间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在高产田中,会造成小麦生育前期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中期田间郁蔽,倒伏危险增大,后期易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效率低。增产增效情况:氮肥后移技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  相似文献   

17.
玉米倒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的会绝产。因遇风雨造成的轻度倒伏,有些能够恢复,减产幅度不大。如果倒伏较重不能自然恢复时,将影响植物光合造成大幅度减产;玉米螟蛀空茎秆,易造成茎秆倒折;茎腐病也可造成茎秆倒折。极端缺钾的玉米秆脆,苗期施氮肥过多,根系分支少、入土浅,这些都可以使植株的支持力降低,而发生倒伏。就玉米倒伏的原因及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春季是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更是小麦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之时,此阶段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9.
小麦倒伏在广大麦区经常发生,倒伏后的小麦因光合作用受阻,其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据我们连续四年的调查,一般的小麦倒伏可减产20-50%,严重的倒伏(即在抽穗扬花前倒伏的)减产60%以上,倒伏后的小麦籽少粒秕,品质下降。严重地影响到了小麦高产优质。所以在防治上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2005年暖冬气候;冬前小麦生长时间长,越冬死亡率低,春季里更应注意做好小麦防倒工作。小麦起身后,如果出现旺长的势头、田间表现群体过大,亩茎数超过110万茎,在小麦拔节前务必做好以下四项技术措施,以防止小麦倒伏,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0.
连续2 a(2017—2018、2018—2019年)研究了立式旋耕方式下,氮肥不同减施量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实现小麦化肥减量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小麦季300 kg/hm~2氮肥投入水平下,减施10%(RF10)、20%(RF20)、30%(RF30)氮肥能增加小麦成熟期叶片干物质质量和千粒质量,降低根干物质质量。减施20%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成熟期群体穗数,获得较高小麦产量;减施10%氮肥不会显著降低产量;减施30%氮肥则减产明显,与EF(CK)相比,2018年,RF10、RF30处理分别减产4.79%、15.65%,RF20处理则增产3.02%;2019年,RF10、RF20处理分别增产1.20%、2.17%,RF30处理则减产2.00%。减施20%氮肥能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比常规施肥提高13.35%(2018年)、32.11%(2019年);减施10%~30%氮肥均能提高氮肥偏生产力,较CK提高5.81%~28.80%(2018年)、12.45%~40.05%(201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