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的水稻栽培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提倡的是水稻钵育摆栽及抛秧栽培方式.今年我市水稻钵育摆栽面积10万亩;抛秧示范面积0.1万亩.通过大面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栽培技术及优势 (一)钵育摆栽 1、应用大中棚育苗,进行稀播育壮秧,育苗时间为4月10-20日,每公顷育苗面积76m2左右,应用561孔钵盘公顷本田需钵盘421盘,拌过筛细土1000kg,每盘播芽种45-55g,苗床浇透底水.这种育苗方式单苗占有空间大,个体健壮.带钵土移栽,不伤根,无缓苗期,分蘖发生早,成熟整齐,米质好.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栽培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提倡的是水稻钵育摆栽及抛秧栽培方式。通过大面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栽培技术及优势(一)钵育摆栽1、应用大中棚育苗,进行稀播育壮秧,育苗时间为4月10—20日,每公顷育苗面积76平米左右,应用561孔钵盘公顷本田需钵盘421盘,拌过筛细土1000kg,每盘播芽种45-55g,苗床浇透底水。这种育苗方式单苗占有空间大,个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育摆栽及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栽培技术及优势(一)钵育摆栽1、应用大中棚育苗,进行稀播育壮秧,育苗时间为4月10—20日,每公顷育苗面积76m2左右,应用561孔钵盘公顷本田需钵盘421盘,拌过筛细土1000kg,每盘播芽种45—55g,苗床浇透底水。这种育苗方式单苗占有空间大,个体健壮。带钵土移栽,不伤根,无缓苗期,分蘖发生早,成熟整齐,米质好。2、钵体育苗因光照条件优于其它育苗方式,在干物质重、充实  相似文献   

4.
寒地水稻钵体苗摆栽技术试验示范效果研究表明,用352穴盘钵体苗人工摆栽比盘育苗机械插秧增产13.9%~14.8%,用561穴盘钵体苗人工摆栽增产8.0%~10.2%。钵体苗机械抛摆存在不能保证穴距和穴数等问题,有待于改进机械,以适应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钵育摆栽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寒地稻区大面积推广的一种水稻种植新技术,利用带有钵体的塑料育秧盘进行育苗,本田进行摆栽,是寒地水稻继旱育稀植、超稀植和抛秧栽培技术之后,又一项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带土移植,无缓苗期,延长水稻生长期,保障水稻安全成熟。钵体育苗具有多个优点。首先单位营养面积相对较大,可育大苗,插秧时带蘖率达90%以上。其次插秧时秧苗根部植伤少,不缓苗,秧苗入土深浅适宜,低位分蘖早、多,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再次钵育苗结实率和成熟度高,由于钵体育苗分蘖早、有效分蘖多、返青快,水稻进入本田后各生育期比机械插秧明显提前5~7d,结实率和成熟度均有明显提高~([1-3])。  相似文献   

6.
<正>钵育摆栽技术是总局推广的十大技术之一,是利用带有钵体的塑料育秧盘进行育苗,本田进行人工摆栽的栽培方法。由于秧苗基部带有土坨,在起苗、运苗、插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对秧苗根系的损伤。因此,插秧后不缓苗,返青快,有效地提高了活动积温利用率。同时,由于秧苗摆栽时根部入土浅,带蘖下地,有利于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有效地提高了低节位分蘖的利用率,增加有效穗数。钵育摆栽的个体叶片伸展量普遍大于人工和机械插秧,由于叶面积  相似文献   

7.
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是利用较晚熟、优质高产品种,通过种子处理,低温催芽,钵盘播种,三膜覆盖育苗,本田稀植摆栽的高产栽培技术。该项技术综合了钵盘育苗、三膜覆盖、稀植摆栽等多项技术的优势,突破寒地水稻受外界气温限制,延长营养生长期10~15d,抢夺积温100~150℃,培育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逆性强的大龄多蘖壮秧,同时插秧后缓苗快,分蘖早,分蘖节位低,穗大粒多,成熟度好,米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水稻毯式钵育摆栽培技术,是用毯式钵盘育壮秧,再用机械摆栽的一项水稻增产技术,它集钵体育苗、机械摆栽、测土配方、节水技术和"三化一管"等于一体。由于采用毯式钵体盘播种播量合理,秧苗根部营养面积大,加之带土移栽,使得水稻苗壮,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从而增加穗数和千粒重,提高成熟度,是提高水稻产量高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是动态的,是多项高产技术的组合,是集水稻优质品种的选择、大中棚育苗、钵育摆栽技术、科学的施肥技术、水源、水层管理、病虫草的防治等一系列优化措施为一体。水稻大中棚育苗可以有效的解决优质高产品种生育期长和无霜期短的矛盾;钵体育苗人工摆栽不伤根、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滨分公司在超级稻栽培探索中,先后应用过两段育苗栽培方式、钵育摆栽方式、人工摆栽方式,2007年又创新试验了大苗摆栽方式,取得可喜成绩。大苗摆栽就是应用当地上限积温,采取4叶1心大苗人工摆栽或机械摆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取得水稻增产增收的措施。现将大苗摆栽主要技术及近几年超级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安礼 《安徽农学通报》2013,(16):36-37,86
为加快水稻钵苗摆栽技术的推广,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栽进程,组织开展了水稻钵苗摆栽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中籼杂交组合新两优6号、两优996和丰优512和中粳稻品种泗稻11号、盐稻866、宁粳2号等供沿淮麦茬稻区钵苗摆栽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是以塑料钵盘进行水稻育苗,然后将秧苗摆栽于本田的技术。该技术起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人我国,目前在垦区部分农场得到推广示范。应用钵育摆栽技术的水稻具有返青快、分蘖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稳产度高等特点,这在寒地稻作区是十分难得的,尤其是灾年,其优势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钵苗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中的技术要点。[方法]研究了钵苗机插穴盘每孔播种量对甬优2650成苗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育苗基质对武运粳27成苗孔率和栽插成苗孔率的影响,以及2种种植方式(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对水稻品种Ⅱ优118和武运粳27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钵苗摆栽每孔播种量必须保证单孔播种量在4粒以上。采用细土拌细沙、细土拌稻壳、细土拌基质的处理都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成苗孔率,而细土拌细沙、细土拌土壤粘结剂的处理提高栽插成苗孔率的效果较好。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播期明显提早,总生育期明显延长,茎蘖成穗率明显提高。Ⅱ优118和武运粳27的实收产量钵苗机插比毯苗机插分别增产10.5%、12.1%。[结论]该试验为探索钵苗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途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七星分公司主栽作物是水稻,为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七星分公司开始积极探索新型栽培技术发展之路,引进了钵育摆栽技术。钵盘育苗继承了抛秧盘育苗的优点,达到了稀植、带蘖下地、根系生长好、植株健壮、机械插秧不伤根、插后缓苗快。钵育机插栽避免了抛秧盘育秧只能人工抛秧,抛秧株行距不均,受天气影响较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普及水稻钵育摆栽技术,除重点研究经济、适用的机型外,还必须搞好农机农艺配合,按规范的操作程序实施;并对钵育摆栽育苗及本田整地两大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壮秧生产技术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示范应用。针对传统机插秧存在秧龄弹性小、栽后缓苗期长、成熟迟等问题,2017年山南生产区积极引进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壮秧生产技术,现就杂交粳稻钵苗摆栽与常规粳稻25cm硬盘机插效益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先进的水稻钵育摆栽农艺技术的机械化实施瓶颈问题,研制了2ZB-633型水稻钵苗摆栽机。重点阐述了该摆栽机的移箱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钵体毯式育苗技术具有壮苗率高、秧根发达、移栽不伤根、不漂苗、分蘖早、成穗率高等优点,利于秧苗的田间生长;钵体毯式育苗技术与机械插秧技术合理配套,可进一步提高水稻栽培机械化程度,从而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1试验示范方法本田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点200亩。示范区采用434孔钵体毯式塑料秧盘,育中苗,应用F4手扶式插秧机进行摆栽插秧。对照区采用常规育苗和常规插秧机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技术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地示范应用.针对传统机插秧存在秧龄弹性小、栽后缓苗期长、成熟迟等问题,2012年灌南县积极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并针对灌南县水稻生产情况,设计了不同播栽期、不同栽插密度、不同栽插方式等因素试验,探寻适应灌南县稻麦两熟的钵苗机插稻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八五八农场对垦鉴稻6号进行钵育摆栽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钵育摆栽比常规栽培秧苗综合素质强、壮秧率高;钵育苗插秧后缓苗快,分蘖早;分蘖节位低,穗大粒多,能提高单产1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