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种田劳作辛苦、收入相对低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大量农民进入工厂工作,并将各自的耕地抛荒或闲置。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村委组织就将农户抛荒、闲置的分散土地集中起来,集中成片地转包给其他愿意承包经营的农户,同时约定原承包土地上的义务也由现承包人来承担。这种做法对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存在土地流转操作程序不规范、对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种田劳作辛苦、收入相对低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大量农民进入工厂工作,并将各自的耕地抛荒或闲置。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村委组织就将农户抛荒、闲置的分散土地集中起来,集中成片地转包给其他愿意承包经营的农户,同时约定原承包土地上的义务也由现承包人来承担。这种做法对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存在土地流转操作程序不规范、对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中,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对土地流转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农户由于过度依赖土地,他们宁愿把土地闲置也不愿流转出去,这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产生的阻力极大。面对这种阻力,有必要对河南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村委会、村民小组侵害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纠纷 (一)越俎代庖纠纷.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农地抛荒现象极为严重.不少地方的村委会、村民小组在原承包农户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抛荒的农地集中流转出去.而如今原来抛荒的农民返乡要求返还其农地,甚至有些地方还形成了"争地风波".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土地抛荒现象为例,指出了我国土地抛荒的现实性,进而从土地承包制度等方面指出了土地抛荒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要从建立土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和督察制度;创新制度,促使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承包大稳定、小调整制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来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祥云县祥城镇时有耕地常年抛荒和季节性抛荒闲置的情况发生。对祥城镇耕地抛荒闲置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加大宣传力度;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正确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契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规模经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将闲置、零碎的地块的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它农户和经济组织的行为就是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效益,使新技术新机械的利用和推广效率得到提高,能够增加农民收益,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正>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农民弃耕抛荒,避免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然而,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和颍上县等地的农民反映,他们流转出去的土地,依然被抛荒了。颍上县建颍乡陈屯村村民反映,他们村2013年流转出去的100多亩耕地,如今处于无人管理的抛荒状态。村民们觉得可惜,想收回,但苦于流转期未到,不敢行动。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佛  相似文献   

9.
1982年的农户土地承包以“均田制”和“分田制”为主。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90%左右的农户进行了调田,自发转包和转让趋于活跃,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要形式有:“两田制”、“调换”、“股份”、“开发”、“租赁”、“反包”等经营方式。土地流转中尚存在抛荒、半抛荒,转包、转让手续不全,制度不规范,违背政策等现象。当前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建立健全以转让、转包、局部性调整、租赁、拍卖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夏邑县土地流转情况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土地流转在产权界定、承包期限确定、融资、人员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也是河南省土地集中经营中的共性问题。可通过加快土地产权改革,建立地区性土地流转中介市场,建立农户互助资金池等途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广义多层线性模型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励部分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成为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途径,为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并考虑到农户退地意愿同时受家庭特征和所处村庄特征的共同影响,利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和陕西省关中地区583户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村庄特征和农户特征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所处村庄特征影响;2)除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其退地意愿外,农户所处村庄的交通便利程度、土地流转的顺畅程度对其土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村集体是否经常举办非农技能培训对农户土地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庄特征因素显著影响农户退地意愿,在鼓励农户退地时必须将村庄特征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2.
1982年的农户土地承包以“均田制”和“分田制”为主。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90%左右的农户进行了调田,自发转包和转让趋于活跃,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要形式有:“两田制”、“调换”、“股份”、“开发”、“租赁”、“反包”等经营方式。土地流转中尚存在抛荒、半抛荒、转包、转让手续不全,制度不规范,违背政策等现象。当前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建立健全以转让、转包、局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市房山区农民和企业的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方法,对该地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入转出和企业转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意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土地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收益以及户主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出转入有显著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扶持政策、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制度,对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农民承包的土地,所有权属集体,使用权属农民。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主要包括经营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流转权主要指在承包期限内相互合作、转包、有偿转让、入股、联合经营、抵押等。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严格掌握政策界线,不能自行其是,不能用感情代替政策。土地流转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办事。在承包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权单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强迫农户放弃承包权或改变承包合同,不准将农户的承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2015,(3):27
<正>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被称为首部针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全国性指导文件。该《意见》明确将土地经营权分离出来,对农村土地流转领域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了分类指导,强调指出:农村产权交易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为主,且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承包权、所有权不得流转近年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求明显增长,许多地方建立了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5,(1):55
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读者郝某来电:我因做生意,10多年前将一块耕地转由郭某无偿耕种,近期我回乡要求郭某返还耕地,郭某不同意,还在田里突击种上一些树。请问:我该如何处理此事?答:农户依法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在承包期内,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可以自愿转包、转让、互换等形式进行流转,但土地承包经营权利流转,当事人应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否则,转让合同无效。你流转给郭某土地耕种,双方未约定期限,未签订书面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文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受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户间的承包耕地的等质置换;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北省英山县围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集中,通过这种形式念活了"土地经"也"转"出了农民致富的新天地。据统计,全县农村土地累计流转面积达1790.4公顷,流转农户15528户,分别占农村总承包耕地面积和承包农户的12.6%和16.2%,其中规模流转面积433.3公顷,流转农户4120户,分别占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农户的24%和26.5%。  相似文献   

19.
<正>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个人,在拥有土地承包权限的情况下,把使用权出租或者转让给其他的个人或者组织,简单的说就是转让使用权和保留承包权。1.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1.1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实行中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其土地使用权内涵模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容易造成土地集中所有和农户承包权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土地的细碎化经营等,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全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和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土地流转速度逐步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使用,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富强河南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正确引导和完善农村土地科学合理地流转,已成为目前农村工作的重要问题。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及形式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