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明水稻两系不育系9771S杂交制种的母本直播技术,以两系杂交早稻‘两优17’的母本9771S和父本‘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对‘两优17’制种母本设置直播与育秧移栽两种栽培方式,比较母本在两种栽培方式下播始历期变化、母本直播适宜播种量、抗倒性、产量构成因素及制种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优17’母本直播较育秧移栽每公顷增产1.7%;在抗倒性方面表现略有不足;母本直播播始历期较育秧移栽缩短2天,花期缩短1天;直播和移栽在播种量同为37.5kg/hm2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制种产量较其他用种量处理高。因此,‘两优17’制种,母本直播具有省工、制种效益较高等特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育秧方式与机插密度对早稻机插栽培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季早稻机插栽培技术研究对水稻机械化栽插及配套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早稻机插育秧方式与机插密度又是该项技术中的关键点。本研究以‘中早39’为材料,对育秧播种量、育秧床土类型和栽插密度设计不同的处理,考察其对秧苗的生长、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认为,播种量为110 g/盘所培育的秧苗,出苗率、成秧率、苗重/苗高比都较其他的处理高,获得优质的机插秧苗。不同床土类型育秧对比试验表明,以“基质”或“黄泥土+基质母剂”作为床土培育的秧苗个体健壮、茎基宽大、机插质量好。移栽大田后,返青活棵较快,单位面积有效分蘖多,最终获得较高的实收产量。移栽密度试验表明,行株距为30cm×14cm和24cm×17cm,即移栽密度分别为24.45万丛/hm2和23.85万丛/hm2时,穗形较大,群体协调,实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制种田种植密度指单位面积总株数,包括母本总株数和父本总株数。确定密度的原则:制种田的种植密度要比生产田的种植密度高30%~40%;总株数内母本株数占80%,父本株数占20%;每667m2总株数不少于7500株,其中母本株数不少于6000株,父本株数不少于1500株;父母本行比1∶4~1∶5;两行父本间距不能超过3m。为落实上述密度要求有关设计如下:实留膜间空行行距要在40cm以下;父母本平均行距36~45cm;母本株距22~24cm,父本株距15~20cm。玉米制种田种植密度须知@托合提阿由甫$莎车县种子公司!新疆莎车844700…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试验,找出最佳栽培密度,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增加株行距有利于单株或单丛的生长发育;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产量越高;在构成产量的三因素中,株距贡献率最大,行距次之,双株略低于行距。栽培管理及育苗成本是株距>双株>行距。结论:最佳密度组合为(20cm×10cm)+双株。  相似文献   

5.
孙田 《中国种业》2013,(2):59-59
天泰33号是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其母本PC58来源于掖107×齐319,父本PC68来源于巴西杂交种,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山东省审定.由于其父本平均株高170cm,母本株高150cm,父本株高比母本高20cm,在我国西北甘肃、内蒙古等地进行杂交制种时宜采用满天星法进行杂交制种,每667m2制种产量可达638kg.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水直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向阳 《种子科技》2004,22(6):359-359
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制种由农村向农场转移,制种规模也由分户小面积制种向大面积集中制种转变.由于大面积制种母本栽插需要大量劳动力,母本能否适时移栽,已成为制约制种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司从2002年始推广了母本水直播技术.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握好关键技术,母本水直播制种同样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董帅厅  张海清  刘爱民  夏纵印  曹衍  苏和  张青  蔡鹏 《种子》2019,(10):140-144
为探究机械化制种父本最适宜的基本苗数和栽插规格,选用4001S/黄莉占制种组合,设计父本2株、4株和6株3种不同基本苗数,20cm×30cm、24cm×30cm、32cm×30cm、20cm×(20~40)cm和25cm×(20~40)cm五种不同栽插规格,2期播种同时栽插,研究了供试父本群体的苗情动态、抽穗开花动态和穗粒结构。结果表明:采用机插秧6株苗能够显著增加父本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并能增加单位面积颖花数;采用20cm×(20~40)cm和25cm×(20~40)cm两种栽插规格能够显著提高最高苗、有效穗和单位面积颖花数,且25cm×(20~40)cm规格的盛穗历期最长,达到5d;2期父本播期相差6d,抽穗历期可延长1d。说明父本黄莉占以单穴6苗并按20cm×(20~40)cm或25cm×(20~40)cm规格机插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稻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板结等问题,开展垄作双深耕作模式及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选用水稻品种齐粳10号,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垄作双深和常规平作2种耕作模式、4个株行配置,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平作相比,垄作双深处理的穗重和一次枝梗数分别显著增加7.88%和7.00%,灌浆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分别显著增加9.33%、14.81%、11.46%和27.09%。株行配置方面,株距15cm处理的穴穗重均极显著高于株距12cm处理,穗长随着株行距的减小而减小,株行距为12cm×(17~33)cm处理的穗数最大,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株行配置12.87%。垄作双深与株行距为12cm×(17~33)cm互作处理产量最高(10 239.12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徐向阳 《中国种业》2004,(12):47-47
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制种由农村向农场转移,制种规模由分户小面积向大面积集中生产转变.由于大面积制种母本栽插需要大量劳动力,母本能否适时移栽,已成为制约制种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解决这一矛盾,盐城市种子公司从 2002年始推广了母本水直播技术,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握好关键技术,母本水直播制种同样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杂交水稻江优919的适宜手插密度,采用两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天柱县和石阡县开展了不同种植规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与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密切相关;同一密度、相同株距、不同的宽窄行设置对产量形成有一定影响;天柱点适宜手插密度为13468~14815穴/667m2,株距在15~16.5cm之间,30cm等行距种植;石阡点适宜手插密度为10870穴/667m2,株距为23.1cm,行距设置为36.6+16.5cm或33.3+19.8cm,平均为26.55cm。  相似文献   

11.
贵州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栽插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贵州水稻不同生态区插秧方式,海拔700m以下(低海拔)稻区适宜采用宽行窄株方式栽插,海拔900m以上(中高海拔)稻区宜采用宽窄行插秧方式。宽窄行穴距应在13.3cm~20.0cm,穴距、窄行以16.7cm为宜,宽行距离以水稻株高的三分之一容易获高产。本文还对不同海拔稻区的水稻高产栽培密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云烟97’在武陵烟区适宜的栽培行株距配置,2012年4—12月在重庆市武隆县出水村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行株距配置对‘云烟97’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宽的行株距配置能够提高烟株移栽后60天烟株的田间长势,其中行距120 cm、株距50 cm和行距120 cm、株距60 cm的表现较好。烤后烟叶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整体偏高,处理组合行距120 cm、株距40 cm的烤后烟中部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试验因素株距对产量的影响要大于行距,但是行距对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的影响大于株距,行距120 cm、株距40 cm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表现最优。综合分析,在武陵烟区,种植‘云烟97’选择行距120 cm、株距40 c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程正忠  李灿先 《种子》1998,(5):68-70
1试验材料组合:Ⅱ优46(Ⅱ-32A×密阳46)。2目的我县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母本育秧均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秧苗素质较差,不利于制种产量的提高。而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成秧率高,秧苗矮壮,根系粗短,移栽后返青分康快,易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等高产基础,从而提高制种单产。为探索大面积制种产量有新的突破,现将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运用到杂交水稻制种上,特作本试验。3试验方法及过程3.1试验方法试验田面积1334m‘,其中用600m‘作对比试验,即:“旱育秧”、“两段育秧”与“湿润育秧”各200m‘,其余面…  相似文献   

14.
发展机插秧是镇远县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也是未来水稻生产发展的必然方向。机插秧既能控制栽插密度和深度,又能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为加快机插秧的推广,探索适宜机插秧的品种,2008年在舞阳镇黄桑村雷家寨组雷志辉的田块进行水稻机插秧不同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15.
孙开利  罗仕文  马俊  吴瑞  李清超 《种子》2012,31(9):127-128
介绍了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9号高产制种技术。以及相应的田间管理、去雄去杂等关键技术。最佳错期为父母本同播,父本先播所需种量的70%~80%;母本2叶1心时再播剩下的20%~30%的父本;最佳播种密度为3 400株/667 m2,双株留苗行距0.8 m,株距0.5 m,单株留苗则行距为0.8 m,株距0.25 m。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劳动成本、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探索辣椒单行双株移栽实际应用效果,以黔辣10号常规种植1.2 m行距双行单株移栽作对照,设置0.8、1.0、1.2 m行距单行双株移栽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行距单行双株移栽处理的植株抗性、生长势及果长、果粗商品性与对照基本一致,而行距0.8 m单行双株起垄移栽处理产量高、移栽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综上,黔辣10号行株距0.8 m×0.5 m单行双株起垄移栽方式可以在习水县推广。  相似文献   

17.
1 种植方式:行比和密度是影响制种产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亲本自交系的特点,母、父本种植行比为4:1。母亩478行距为56~60厘米,株距20厘米,亩留苗4000~4500株。父本(81515或丹340)与母本间行距为70~72厘米;父本播两行,行距20厘米,株距30厘米。两行父本分期播种,三角留苗,亩留苗1000~1500株。 2 错期播种:花期相遇是制种成功的关键。掖单12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在杂交水稻川农优528制种生产中,采用父本手插单行,母本设计机插4行、8行、12行、手插8行(对照)4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父母本叶龄、生育进程、群体动态、花时、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机插母本分蘖发生早、多,但后期营养不良,成穗少,抽穗不整齐,机插比手工插父母本花时相遇好,父母本1∶8处理的花期相遇好,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协调发展,制种产量高,是母本机插制种较适宜的行数.机插母本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实粒数>结实率>穗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简单相关程度、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结实率和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为:结实率>穗数;结实率和穗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但结实率通过稳数对产量的间接效应和穗数通过结实率对制种产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值,在机插母本制种中必须兼顾穗数和结实率才能提高机械化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垦稻26和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的株行距和穴苗数处理,采取裂区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群体因品种而异,垦稻26在株距10cm、行距30cm、5苗/穴产量最佳,龙粳31则以株距13.3cm、行距27cm、9苗/穴产量最佳;垦稻26在5苗/穴、行株距30cm×10cm处理,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不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较低,利于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且食味评分值高达86.5,显著高于最低处理;龙粳31在5苗/穴、行株距27cm×13.3cm处理,碾磨品质较高,不利于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改善,食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食味评分值高达86.0,与最低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高产优质栽培要因品种选择适宜的穴苗数和株行距,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最为快捷、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带距配置种植方式对高粱品种红缨子产量的影响,设计不同带距配置方式对红缨子群体质量、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适宜种植方式下,通过改变种植的宽窄行距、株距和移栽株数的不同设置可以寻找出带距及移栽株数最合适的配置,红缨子高粱在遵义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27.5 cm),穴栽2株时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