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木虱是海城地区梨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以若虫、成虫刺吸芽、叶和嫩梢的汁液进行为害.使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新梢被害后树体发育不良,树势衰弱,影响当年及来年的产量;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外观品质下降。梨木虱在海城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主、侧枝基部及树缝中越冬。由于越冬成虫出蛰后体表蜡质层加厚.不沾水和药液,给药物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梨木虱越冬成虫出蛰盛期用柴油乳剂进行防治试验,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梨木虱春季集中于新梢叶柄危害,夏秋则多在叶背面取食,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梢的汁液,叶片受害变色,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梨木虱繁殖速度快,平均每头雌虫产卵300粒左右,一年发生3~5代,第一代若虫以后,世代交替,且分泌粘液,影响喷药效果。因此在防治上抓早、抓巧尤显重要。 一、防治要抓早 1.秋天梨树落叶刚结束时喷药防治。此时梨木虱的越冬成虫多在芽鳞等处,比较暴露,且没有  相似文献   

3.
<正>1主要虫害1.1梨木虱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分布广泛,食性专一,主要危害梨树。春季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上危害;夏季和秋季多集中于叶背危害,有时还在套袋果上危害。成虫和若虫吸食芽、叶、嫩梢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为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的黏液,可诱发煤烟病。若虫常将两枚相邻的叶片粘合在一起,栖居其间危害。蚜虫发生时,大部分梨木虱若虫钻在蚜虫危  相似文献   

4.
正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属黄河故道地区,建有万顷梨园,为"中国酥梨之乡"。梨木虱这几年发生有上升趋势,在宁陵,发生严重的梨园危害率在80%以上,现已成为梨园的头号害虫。1危害症状梨木虱主要危害梨树,造成叶片干枯和脱落。梨木虱成虫、若虫均可危害,春季多集中于新梢、叶柄危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汁黏液,危害时常将相邻叶片黏合在一起,污染叶片出现褐色枯斑,严重时引起  相似文献   

5.
王华 《果农之友》2010,(4):46-46
<正>梨木虱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嫩梢汁液危害梨树,年发生3~5代,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越冬代成虫2月下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末至3月初;产卵初期在3月上中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梨树发芽前,成虫开始产卵于短果枝、叶痕、芽缝或小枝上;发芽期、展叶期产卵于嫩叶和新梢的茸毛内;坐果后产卵于叶缘锯齿间、叶脉沟内等处。  相似文献   

6.
梨木虱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 ,由于具有分泌粘液的特性 ,常将相邻的 2片叶片粘在一起 ,若虫栖息其中为害 ,虽喷药但不易接触虫体 ,造成防治上的困难 ,以致早期落叶 ,影响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因此 ,要首先了解梨木虱的发生特点 ,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 ,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1 发生特点 梨木虱以成虫在梨园杂草落叶下及树皮缝隙中越冬 ,一年发生 3~ 5代 ,一般为 4代 ;越冬成虫于 3月上旬 (鸭梨花芽膨大期 )开始出蛰活动 ,3月中旬至 3月下旬为出蛰盛期 ,出蛰后 ,即在 1年生新梢上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 ,交尾产卵 ,第 1代卵初期于 3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目前黄金梨不仅售价高,且果品供不应求,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看好。但是黄金梨在生产中容易发生病虫害,主要病害有黑星病、干腐病、轮纹病和褐斑病,主要虫害有梨木虱、蚜虫类、蝽蟓等。1、主要病虫害1.1梨木虱:该虫主要危害1年生枝梢,成虫、若虫都能吸食叶片和嫩梢的汁液,常使叶片发生褐色枯斑。1.2康氏粉蚧:该虫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芽、叶、树干及根部,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汁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02~2004年在江苏铜山大庙镇对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梨木虱在江苏铜山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活动。气温0℃以上、天气晴朗时出蛰刺吸芽、梢汁液,并交尾产卵。4月初为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卵主  相似文献   

9.
梨木虱为同翅目木虱科昆虫,近几年在梨产区发生呈加重趋势。笔者对陕西省蒲城县梨木虱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措施。梨木虱在陕西省蒲城县一年发生3代,以成、若虫刺吸芽、叶和嫩梢汁液,以若虫危害为主,可造成  相似文献   

10.
<正>梨木虱又名梨虱子,属同翅目木虱科,以成虫或若虫吸食梨芽、叶及嫩梢汁液,以若虫危害为主。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黏液,这些黏液可将相邻叶片粘合在一起,若虫隐藏在中间危害,并可诱发煤烟病等。新梢被害后发育不良。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影  相似文献   

11.
<正>1危害状梨木虱以成虫与若虫吸食梨芽、叶片及嫩梢的汁液,以若虫危害为主。叶片受害后出现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再变黑,并造成早期落叶。若虫能分泌大量黏液,导致煤污病。新梢被害后发育不良。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影响梨果的外观质量,并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梨木虱危害后使树势衰弱,减少当  相似文献   

12.
正梨树害虫种类多达数百种,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是梨木虱。成虫、若虫均能在幼叶、果梗、新梢上群集吸食汁液危害,近些年来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其特点是:梨木虱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型和夏型2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在冬季对越冬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就能在防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河北果树》2006,(5):43-44
1 危害特点 梨木虱以成虫、若虫刺吸芽、叶、嫩梢汁液,使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6~7月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淡黄色黏液,使叶片相互粘连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污病,污染叶片和果面,使果实颜色变黑,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梨园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有加重趋势,应引起重视,及时有效地进行综合防治。 1 害状诊断 以若虫及成虫吸食梨芽、叶及嫩梢汁液,春季多集中于新梢、叶柄危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若虫常聚集于叶背主脉两侧危害,使叶片沿主脉向背面弯曲呈匙状,叶面皱缩,甚至枯黄、变黑、脱落。幼龄若虫将叶片沿叶缘卷曲为筒状。此虫为害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汁粘液,常将相邻两片叶子粘合在一起,雨季高湿时,能诱致煤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害果树比较严重的蝉类害虫主要有黑蚱蝉、大青叶蝉、桃—点叶蝉。蝉类害虫除了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汁液对植物造成为害外,某些种类的独特产卵方式对植物的为害有时比其取食危害更为严重。1 为害特点 黑蚱蝉若虫生活于土中,刺吸寄主根部汁液,成虫刺吸植物枝条汁液,影响树势。尤以成虫喜好在1年生枝条中产卵,其产卵瓣刺破枝条皮层与木质部,造成产卵部位以上枝梢失水枯死,严重影响苗木生长。该虫数年发生1个世代,以若虫在土壤中生活越冬,或以卵在寄主枝条内越冬。 大青叶蝉成虫、若虫均刺吸寄主植物的枝梢、  相似文献   

16.
梨木虱。别名中国梨木虱,属于同翅目,木虱科,寄主为梨树,国内各梨产区均有发生。是我国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1危害特点以成、若虫刺吸芽、叶、嫩枝梢汁液进行直接危害,若虫分泌黏液,招致杂菌.使叶片出现褐斑而造成早期落叶。枝干诱发烟煤病,树势衰弱,同时污染果面.严重影响梨树的产量、质量,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为害各种梨树,尤以鸭梨受害最重.近年来在农二师梨果区不同程度发生为害,成为梨树上又一不可忽视和轻防的害虫之一.每年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梨树发芽前,越冬代成虫刺吸枝条,造成树体伤流,常将枝条湿润.生长季节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梨树的芽、叶及嫩梢汁液,并分泌大量淡黄色呈甜味的粘液,使得相邻叶片相互粘连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病,污染叶和果实面.最终造成枝梢干枯,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低劣,失去商品性,继而影响我区梨业尤其是库尔勒香梨的稳步发展.笔者从1999年~2000年通过在梨树植保工作中,主要针对梨木虱做进一步的观察,从中了解此害虫的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梨木虱防治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梨木虱(PsylachinensisYangetLi)属同翅目木虱科,近年来在我省严重发生为害,成为梨树上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中国梨木虱以成虫、若虫在新梢、嫩芽及叶片上吸食汁液,造成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影响梨树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  相似文献   

19.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害虫,是危害砀山酥梨面积最大、最普遍的害虫之一.梨木虱食性单一,主要危害梨树,以成虫、若虫刺吸梨树的芽、叶、嫩梢汁液,也可危害梨果,在全国分布范围广.近年来由于连续使用阿维菌素、菊酯类等杀虫剂,造成梨木虱发生逐年加重,每年防治该虫用药6次左右,防效与要求仍存在差距.为了更新防治梨木虱的药剂,我们于2014年5月19日进行亩旺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梨木虱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木虱科,在我省梨产区均有发生。以成、若虫刺吸芽、叶、嫩枝汁液,分泌黏液,招致杂菌,使叶片出现褐斑而造成早期落叶,污染果实,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梨树的寿命。1形态特征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体长2.6~3.2 mm,体黄褐色,具黑褐斑纹。夏型成虫体略小,黄绿色,翅上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