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国蜂群损失情况调查 德国有8.5万名养蜂者,蜜蜂存养量90万群蜂.自2004年以来,德国蜜蜂研究所对蜂群消失情况进行监测,研究人员对120位养蜂者饲养的1200群蜂进行跟踪调查,包括每年至少3次的回访.蜂群健康等各方面记录,包括蜂群发展、蜂病感染(蜂螨、孢子虫、病毒)、蜂粮样品中杀虫剂残留等.目前调查结果显示:从7200群蜜蜂的越冬情况看,近4年,冬季(10月至来年3月)蜂群损失在8%~16%.  相似文献   

2.
<正>蚂蚁爬上蜂箱是养蜂人较烦恼的一件事,蚂蚁体型虽小,但对蜂群的危害很大。蚂蚁喜食甜食,爬上蜂箱钻入箱内给蜂群带来危害:搬食蜂蜜或糖浆,骚扰蜂群,污染蜂产品,传播蜜蜂疾病。遭受蚂蚁危害严重的蜂群,蜜蜂易怒爱蜇人,中蜂可成群弃巢飞逃,定地饲养的蜂场连年在原地摆放蜂群,蚂蚁的危害更为多见。为清除蚂蚁上蜂箱,我翻阅了相关资料介绍的方法,经实践后效果不明显,无法根除。为给蜂群创造一安静舒适的环境,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3.
小小的蚂蚁对蜜蜂的危害虽不太大,但也干扰蜜蜂的正常活动。怎样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蚂蚁干扰蜂群,我偶然发现洗衣粉治蚂蚁很有效,并且不伤害蜜蜂。方法一在开水中加入3匙洗衣粉,充分溶解  相似文献   

4.
根据阿·万·莱尔等(比利时)报道:在西方蜜蜂群里经常发现的螨类有30余种。其中许多种类并不是蜂群的寄生者,有的只对蜜蜂的飞翔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仅会破坏蜂群的饲料贮藏。对养蜂会造成重大危害的螨类主要有雅氏大蜂螨(Varroajacobsoni)、小蜂螨(Troptlaelaps clareae)和武氏恙螨(Acarapjs woodi)。武氏恙螨又叫壁虱,最早发现于英国怀德岛,1925年以前英国养蜂业上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它寄生在蜜蜂气管里,致使蜜蜂发病,是蜂群里传播比较广泛的一种病原体。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日本没有发病报道外,其他地方都有发生。著名蜂病专家贝利(英)最近认为传播壁虱的因素是采蜜蜂群数与采蜜量不平衡的关系,蜂群数超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品种(系)蜜蜂蜂巢越冬期温湿度测试研究,进一步在理论上摸清蜜蜂越冬的基本情况,为分析蜂群越冬死亡率和翌年蜂群春繁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防止蚂蚁对蜂群危害的措施柏建民蚂蚁是危害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其分布极为广泛,尤以高温潮湿地区和森林中居多。妈蚊种类很多,对蜜蜂危害放大的有大黑蚁、个黑蚁、大黄蚁和个黄蚁等。蚂蚁大量侵入挽箱,偷吃蜂蜜并袭击蜜蜂,会给蜂群带来危害,严重时可毁灭全群。特别...  相似文献   

7.
正蜜蜂螨病是由大蜂螨和小蜂螨引起的一种蜂的常见寄生虫疾病。大、小蜂螨对蜂群危害很大,常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引起蜂群崩溃综合征[1-2]。西方蜜蜂和部分杂交蜂对蜂螨的易感性远高于东方蜜蜂(中华蜜蜂)。同时蜂螨在蜜蜂个体和蜂群间的传播和对蜜蜂几丁质外壳的侵蚀,可导致多种病原的入侵使蜜蜂染病,造成蜂群大面积感  相似文献   

8.
蜜蜂体内的细菌类群很多,特别是属于肠杆菌种的细菌,在蜜蜂的肠道内是普遍存在的。但这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起蜜蜂的病害的,这些细菌统称健康蜂的微生物区系。而属于致病的细菌,主要的有引起蜜蜂付伤寒的付伤寒杆菌(Bact·Pa-ratyphi alvei)和引起败血病的败血杆菌(Pseudomonas apisepticus)两种。一、付伤寒付伤寒是成年蜂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末和初春,尤其是在当蜂群越冬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患付伤寒病的蜂群,  相似文献   

9.
蜜蜂的螨害目前已成为养蜂界的世界性问题。寄生性蜂螨且严重危害蜂群主要有三种:武氏尘螨(Acarapis woodi),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和雅氏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其中雅氏大蜂螨是危害蜂群最严重的一种螨。自从1904年Oudemans首次报道在中华蜜蜂(Apis cerana)身体上发现了雅氏大蜂螨以后,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养蜂国家。各国都投  相似文献   

10.
2019年3月,家住广东惠州的刘关星师傅给笔者打来电话,告诉我他的蜂场遭到一种蚂蚁(即红火蚁)危害。刘师傅的蜂场原在山里,2019年春节时搬到山外边,但仍靠着山。搬场3天后,发现蜂场中有几群蜂很混乱,开箱一看,发现这种混乱的蜂群中都有一种小蚂蚁,箱底黑压压的一片。这种蚂蚁虽然个头小,但非常凶猛,会主动攻击蜜蜂,蜜蜂被咬后,在箱底下翻滚,然后被蚂蚁蚕食。巢脾上的工蜂不敢下到箱底;蜂箱外的工蜂在巢门口乱飞,不敢进去,蜂群混乱不堪。刘师傅自己也被这种蚂蚁叮咬过。  相似文献   

11.
蜂舞 Dancing Of bees蜂舞(蜜蜂舞蹈)是蜜蜂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通常有指示近距离的圆舞和指示较远距离及方向的摆尾舞两种。迷巢 To drift指蜜蜂误入他群的行为。当蜂场上蜂群成直线排列,幼蜂试飞及笼蜂过箱时,都容易造成蜜蜂迷巢。扇风 To fan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反应。通常有三种功能:其一是蜜蜂在巢门口扇风,使蜂巢通风,用以调节蜂巢内的温湿度;其二是用以传递信号(通常又称“发臭”),即蜜蜂通  相似文献   

12.
陈渊 《中国蜂业》2014,(10):19-20
<正>蜜蜂由野生到人工饲养以来,一直受病虫害困扰,尤其是西方蜜蜂,备受蜂螨和蜂病侵扰。中蜂自身有清螨能力,却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阴影笼罩,中蜂用弃巢飞逃来躲避灾难。一、蜂螨对蜂群的影响蜂螨是蜜蜂的大敌,养蜂人如果不能将其控制在一定限度,蜂群会很快消亡。小蜂螨危害最严重,大蜂螨次之,最近几年一种名叫壁虱(武氏盾蜂螨)开始危  相似文献   

13.
李金平 《蜜蜂杂志》2001,(12):21-21
蚂蚁是一种分布极广泛的昆虫 ,在春夏秋三季活动频繁。它常在蜂箱附近爬行并钻进蜂箱 ,偷食蜂蜜 ,搬运蜜蜂幼虫 ,危害严重时 ,可使蜂群毁灭或飞逃。1.人们就想尽办法防治蚂蚁 ,现把历来我所见的灭蚁法简述如下(1)用药诱杀 ,在蚁穴、蚁路或蚂蚁经常活动的蜂箱周围 ,直接投药诱杀。用 1包“灭蚁蟑”分成 5~ 6份 ,每份约 0 8~ 1g ,可毒杀 5~ 6巢蚂蚁。发现蚁量特别多的蚁穴 ,剂量加倍。也可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 ,施以“灭蚁特效诱杀粉” ,引诱蚂蚁来搬运回巢取食 ,5~ 7天后 ,该药在蚁巢内相互传递 ,舐食 ,即可达到全巢杀灭的效果。(2 )…  相似文献   

14.
蚂蚁最喜欢在蜂群周围筑窝,特别是在新疆的草原上,蚂蚁个大,蚁窝又大又高.蚂蚁们偷吃蜂蜜,干扰蜜蜂的正常生活. 用农药防治蚂蚁,气味大,不环保,影响蜜蜂的健康.我想,如果用辣椒水来防治,也许有效果.于是,我用了100 g干辣椒面,熬了一锅辣椒汤,傍晚等大部分蚂蚁进了窝,趁热灌入.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問:在秋季蜜源缺乏的时候,蜜蜂常采甘露蜜使蜂群受到損失,应該怎样防治? (河北刘祥生) 答:蜜蜂常在秋季蜜源稀少时期,采集大量的甘露蜜。甘露蜜是蚜虫的排泄物,蜜蜂不能吸收,容易引起中毒、患下痢病。 1964年8、9月份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延寿县养蜂生产欠收,各場蜂群巢內存蜜不足,部分蜂場的蜜蜂采集了甘露蜜,因此,蜂群入窖后大批死亡。为  相似文献   

16.
正(续2018年《中国蜂业》第10期)三、越冬期管理六盘山区域属于冷凉高寒地区,蜜蜂每年10月下旬进入越冬期,第二年3月下旬结束越冬,这一时期任务主要是根据蜂群生物学特性和表现,做好蜂群温度调控(确保巢内温度维持在-4℃~2℃之间最为适宜),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以及黑暗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蜂群,减少蜂群的活动和体力消耗。  相似文献   

17.
蚂蚁食性较杂,喜爱甜食,特别是肉类食物;也侵袭如蜜蜂等活体昆虫,养蜂生产中,弱小蜂群常常是蚂蚁的入侵对象。交尾群的特点是巢脾面积小,贮存的蜜粉饲料少,群势较弱,蜂王人为更换频繁等。因此,交尾群蜂对巢内环境的调节能力弱,容易出现饥饿、断子现象,群势下降快,对外界干扰反应敏感,对外来入侵者———蚂蚁的抵抗力较弱,爱弃巢飞逃。1 蚂蚁对交尾群的危害特点蚂蚁是交尾群较常见的敌害,尤其是对弱小无王蜂群危害尤为严重。蚂蚁常由蜂箱裂缝、巢门口或由蜂箱壁凿洞而入,盗食蜂蜜、花粉等,蚂蚁甚至在蜂箱盖下、覆布之上营巢孵卵,就近危害蜂…  相似文献   

18.
<正>(续2017年《中国蜂业》第4期)从科学角度来说,蜂箱大小与巢框面积照搬西方蜜蜂标准箱和巢框与中蜂的普遍群势大小并不匹配,尤其是对弱小蜂群来说,问题在于巢框太大,不利于蜂群繁殖发展。因此,研制中蜂的适用箱势在必行。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养殖中蜂,都应当遵循蜜蜂的生物学特性。不变的是蜜蜂生活的本性,变化的是养殖方法,技术的进步应在掌握蜂群自身发展前提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而不时随心所欲,想怎么养就怎么养的观念,主要是树立以人为管理为引导,蜜蜂自我调节为主导,促进  相似文献   

19.
1 蚂蚁 蚂蚁分布广泛,尤其在高温潮湿或森林地带分布最多.蚂蚁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红蚁、阿根廷蚁、大黑蚂蚁、小黑蚂蚁、大黄蚂蚁等.蚂蚁常在蜂箱附近爬行,从蜂箱缝隙或巢门进入蜂箱,取食蜂蜜、花粉,袭击蜜蜂,干扰蜜蜂的正常活动,严重时,可毁灭全群蜜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蜂毒)、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螯。蜂螫使人体出现局部和全身反应,其中包括意外地治愈了关节炎等病患者。蜂螫治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