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保温被揭盖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温度的影响,基于温室内部不同位置光照的需求建立保温被精准揭盖位置模型,提出一种逐时揭盖保温被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瞬态模型分析不同的揭盖方式下大寒、春分节气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变化。【结果】按照温室规格1∶1建立日光温室CFD模型,所建立模型决定系数在0.91~0.92。选取大寒、春分2个节气分析,在光照完全照射墙体时逐时揭盖分别比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室内部温度提高0.03和2.49℃;在光照完全照射地面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5和0.9℃;在光照完全照射作物层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3和0.62℃。【结论】逐时揭盖对较为严寒的大寒日前后提高温度不明显,全体平均气温最大提高了0.56℃;在春分日逐时揭盖方式全天平均温度最大可提高2.49℃。寒冷季节下,揭盖方式对温度的影响不大,可增大保温被揭起角获取更多的光照,在春分节气可减小揭起角以增加温室内部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温湿度与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湿度、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为葡萄霜霉病的预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光照等三因子交叉试验设计和人工接种叶盘的方法,明确孢子囊萌发的条件及存活的气象因子。【结果】孢子囊只有在水中才能够萌发并释放游动孢子,最适萌发温度是18~22℃。孢子囊的存活与温度,湿度,光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35℃,70;和100;湿度条件下,孢子囊只能存活3 d。而在10~20℃各个湿度条件下,无论完全光照、完全黑暗或光暗交替孢子囊都可存活6 d以上。用干瘪的孢子囊接菌叶盘,仍然发病,说明不能用干瘪孢子囊作为孢子囊死亡的标志。孢子囊经0.58×102μW/cm2的紫外光照射5 h、直射光照射8 h就死亡,但散射光照射10 h孢子囊仍然存活。【结论】孢子囊只有在水中才能萌发,水是孢子囊萌发的决定性因素;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22℃;孢子囊对紫外光比较敏感,在光照强度为65000~107100 lx的直射光下8 h孢子囊就死亡。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又名“跑马干”,是温室黄瓜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越冬茬温室黄瓜生产处在一年中光照最差、温度最低、不易通风的环境条件下,棚内温度、湿度非常适合霜霉病的发生。当温度15℃~22℃,空气湿度达到83%以上,中午高湿,叶面有结露,适宜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从多年的防治经验看,一旦发病,单纯被动用药剂防治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以防为主,关键时期结合化学药剂防治,才能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主要防病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篇名】不同颜色的聚乙烯薄膜覆盖对秋季温室内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作者】 Saleh-SM;Medany-MA;El-Behiry-UA;Abu-Hadid-AF;Abou-Hadid-AF【刊名】Acta-Horticulturae. 2003,No.608,259-265【关键词】 温室;黄瓜;生产;聚乙烯;薄膜覆盖【摘要】该文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的秋季做了两次试验,研究不同颜色(红色、蓝色、紫色、对照色黄绿色、无色、银白色)的聚乙烯薄膜覆盖对温室微环境以及温室内黄瓜生产的影响。经试验验证聚乙烯薄膜的颜色对温室微环境和黄瓜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黄绿色薄膜覆盖的温室内的光强度最大,和它相…  相似文献   

5.
一、调节温湿度 一般在上午可利用温度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可将温室或大棚密闭,使温度提高到30~32℃,既有利于黄瓜生长,又控制病菌侵染.下午可利用湿度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午后开始放风,把温度降到20~25℃,空气湿度降低到60%~70%,控制病菌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适合北京地区的羊肚菌品种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8个羊肚菌品种的纯培养,编号R1、R2、R3、R4、R5、R6、R7、R8,采用ITS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在温室、露地两种环境条件下对8个菌株的菌丝体生长特性、栽培环境、子囊果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观测。【结果】8个菌株都属于黑色羊肚菌类群,R3、R8属于六妹羊肚菌,其余均属于梯棱羊肚菌。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温室环境下,菌丝萌发期和子实体生长期的温度可以调控在8~13℃之间,空气湿度在75%~88%之间。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露地的菌丝生长温度在-7~25℃范围,2017年3月到4月出菇期温度变化范围在10~25℃之间,空气湿度在23%~69%之间。温室条件下R7(梯棱)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为2 070 kg/hm~2,是温室栽培适宜的品种。露地条件下R8(六妹)表现最好,产量为1 275 kg/hm~2,是露地适宜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 1 黄瓜霜霉病 1.1 保叶壮叶。叶面喷1%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液。 1.2 生态防治。加强棚温管理是一项主要措施。上午棚温控制在20℃~30℃,湿度降到75%。下午温度降至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夜间控温在15℃~20℃,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阴雨天、夜间也应通风降温,但不宜浇水。浇水最好在晴天的早晨进行,浇水后立即闭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秋冬季节黄瓜生产温室中不同部位土壤温度和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最小,较适宜黄瓜生长,中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温湿度变化情况不同;长时间低于0℃的空气温度(9 h)以及低于10℃的土壤温度(8.5 h)是导致温室北部黄瓜植株死亡的直接原因;随时间推移,温室每天处于饱和空气湿度的时间逐渐增多,温室中部湿度最大,北部次之,南部最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Q1、A2、H1、H2四种日光温室不同天气下的气温、地温、湿度、太阳总辐射量、太阳辐射透过率、太阳辐射差值的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12月、1月、2月日光温室内外最低温度、地温、湿度、升降温速率进行比较.【方法】采用U12-012温湿度光照度记录仪,使用"五点法"测定温室内室温、地温、湿度、辐射度及透光率.【结果】在日光温室室内日变化中,夜间最低室温由高到低排序为A2,Q1,H2,H1;Q1地温升温最快且温度最高;相对湿度由低到高排序是Q1A2H2H1;Q1透光率最高;Q1总辐射度最高值出现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升温速率排序为H2H1Q1A2,降温速度排序为H2H1Q1A2.在日光温室周期性变化中,A2温室平均最低温度最高;四类温室平均地温均在12℃以上,月平均地温排序均为Q1A2H2H1.【结论】兰州市日光温室后土墙厚度应该在178cm左右,下沉深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12.
【学位论文】温室黄瓜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学〕【作者】王会军(硕士)【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64p2004.6【关键词】温室黄瓜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摘要】该文借鉴大田作物模型建立过程,采用积温学说和作物生长分析法的原理,以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为基础,建立了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模拟模型,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用VC++6.0开发出温室黄瓜生长模型的计算机模拟系统CUMGROW。1)在日光温室和华北型大型温室中分别栽培黄瓜,黄瓜品种为津绿3号,定期测量记录黄瓜生长发育数据及温室环境数据。2)在模型中,模拟包括太阳辐射、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脉冲式烟雾机在温室番茄上应用,对番茄叶部病害和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及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器和脉冲式烟雾机分别在两个温室中施药,使用温湿度计监测并定时记录,调查番茄病害和烟粉虱,比较不同处理防效。【结果】温室番茄病害流行期,烟雾机施药防效高于喷雾器且有显著差异性;发病初期,烟雾机施药防效高于喷雾器施药,但二者无显著差异性;烟雾机施药防治烟粉虱,药后1、3和7 d防效均显著高于喷雾器施药。药后2、3 h和次日11时,烟雾机施药温室内温度高于喷雾器施药1.8~2.3℃,湿度低于喷雾器施药12%~29%。【结论】较喷雾器施药,采用脉冲式烟雾机在温室番茄上施药,温室温度升高,湿度降低,温室番茄叶部病害和烟粉虱防效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 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 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 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 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 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 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1黄瓜生长条件1.1温度和湿度一般在春季种植黄瓜,温度需保持在10~30℃,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若昼夜温差较大,甚至降低到0℃以下,很容易造成黄瓜冻伤或死亡。反之,若温度过高,就会影响到光合作用,也不利于黄瓜的正常生长。黄瓜种植对湿度要求也较高,一般将湿度控制在60%~90%,尤其在结果阶段,黄瓜对于水分需求会增加,若空气湿度超过90%,很容易导致黄瓜出现病害。  相似文献   

16.
棚栽黄瓜生产是在高湿条件下进行的,棚内达65%~85%的相对湿度是黄瓜生长的适宜湿度。用明水沟灌的夜问棚内湿度往往都在90%~100%,到早晨揭苫子后,棚内就有大量雾气产生,这时有人就想打开通风口进行放风排湿,其实这并不科学,因为早晨室内外温差小,放风根本排不出湿气。上午正是黄瓜利用室内的高二氧化碳浓度、高湿、高温来合成有机物的时候,一放风,温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也下降,这很不利于有机物的合成,产量会受影响。正确的做法是:关闭放风口,使温度尽快升到30℃左右,用升温来降湿。试验证明,棚内温度每升高1度就能降低相对湿度2%~3%。这样早晨棚温由20℃升至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GN-N10B日光温室内的温度、光照环境特征,为设施生产中温室环境的调控及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P700数据采集器和TNHY-7型农业气象监测仪,对10m跨新型日光温室结构(GN-N10B型石墙钢架日光温室)的室内气温、后墙内表面温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多点连续监测.【结果】晴天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和后墙内表面温度在揭帘后(9∶30)开始升高,至14∶00和15∶00达到最高,分别为35.0℃、39.5℃,气温每小时升高4.4℃,温室内外平均温差为21.6℃;阴天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和后墙内表面温度在10∶30开始缓慢升高,至13∶30和14∶30达到最高,分别为21.0℃和19.5℃,气温每小时升高1.4℃,温室内外平均温差为16.9℃.整个越冬期(2014-12-12至2015-03-06)温室内平均最低温度为12.3℃.晴天,白天温室气温在升温阶段(9∶00~14∶00)南北方向分布较均匀,在降温阶段(14∶00~16∶00)分布不均匀,南、北两端低,中间高,相差2.2℃;夜间温室气温在水平方向分布均较均匀;在垂直方向,温室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近地面处气温高,中部和顶端气温低,相差1.0℃.晴天温室内光强≥10klx的时长达到7.5h,≥30klx的时长达到4.5h,可以满足温室内作物正常生长.温室平均透光率为68.95%.【结论】GN-N10B型石墙钢架日光温室可满足茄果类等喜温性蔬菜越冬生产的需要,适宜在甘肃河西走廊及其气候相似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 nm)和蓝光(450 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 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红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冠层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产量,促进同化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蓝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比叶面积、气孔导度,促进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了商品果数量和商品果总产量。【结论】补充红光和蓝光由于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温室黄瓜的干物质产量,补充蓝光促进了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从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一、调节温湿度一般在上午可利用温度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可将温室或大棚密闭,使温度提高到30~32℃,既有利于黄瓜生长,又控制病菌侵染。下午可利用湿度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午后开始放风,把  相似文献   

20.
温室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反季节蔬菜生产经济效益较高,特别是冬春茬温室黄瓜生产倍受菜农青睐.但是在冬春季温室内,由于受低温、弱光、湿度的影响,霜霉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在防治过程中,由于菜农没有准确把握黄瓜霜霉病发病原因,不能对症用药,盲目防治,结果造成防治困难.要想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首先要从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病条件--温度和湿度入手,其中湿度是最主要的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