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lostavhychs是毛竹毁灭性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病原菌可侵染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引起枝枯、梢枯甚至全株枯死。发生严重时,致使竹林大面积枯死,状如火烧,造成毁竹荒山,影响竹林的生长和发展,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我省毛竹枯梢病的发生情况及治理措施介绍如下。1毛竹枯梢病发生情况毛竹枯梢病是我省70年代在兴国、分宜、宜春等县(市)调查发现。1982年发病面积达1019.5hm2,分布于6个地(市)18个县(市、区)。由于防治不及时,到1991年发病面积猛增到10041.ghm…  相似文献   

2.
萝卜白斑病(Cercosporella albo—maculans)是我地发生的萝卜主要病害,近两年发生较重。1991年尤为严重。经调查,平均病指为42.5,严重的地块达69.1,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我们从1990至1991年,对萝卜白斑病的流行原因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在我省进贤、九江和鄱阳湖滨湖地区发生十分严重,是芝麻的主要病害,株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一般也在20~30%,植株枯死,产量损失很大。现就芝麻种子带菌的研究报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99o年9月,取进贤县云桥乡葫果感病(而有大量黑点分生抱子器的葫果)的本地黑芝麻和白芝麻的种子,进行带菌分离。分离方法是用0二l%升汞做种子表面消毒1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种子置PSA平板上28”C培养。1991年11月,取进贤县前坊乡大田发病收获后的芝麻种子(两个黑芝麻品种青麻和刑案麻),进…  相似文献   

4.
此病1985年9月8日作者于江苏国营新曹农场调查发现,二刀留兰香田100%发病,病株率均在90%左右,最高死苗率达54%。1986年在湖北五三农场调查发现病情也相当严重。病株叶片枯死、脱落,后期全株枯死,菌丝在叶面蔓延,同时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  相似文献   

5.
柑桔茎枯病 Phoma sp.是柑桔幼树上一种侵染性病害,一般在夏季零星为害当年定植的柑桔幼树,造成桔树枯死。1987年赣南上犹县果园场新植桔园该病发生严重,当年新植宫川5190株,因柑桔茎枯病为害枯死98株,枯死率达1.9%。为此,我们对该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5—1987年,在京郊蔬菜病害调查中发现下述3种新病害: 一、番茄灰斑病 1987年,北京东郊农场温室番茄严重发生。该病于10月中旬零星出现,11月初平均病株率50%,局部约85%。11月中病株率达100%,重病株的中、下部枝叶枯死或全株  相似文献   

7.
方养平 《植物检疫》1993,7(2):152-152
我县自1987年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下面简称细条病)以来,经过5年综合防治,取得一定经验,效果显著。 1991年全县早晚稻种植面积50.31万亩,实行综合防治细条病面积26.7万亩、占53%。细条病发生面积从1990年8532.45亩,下降到1991年4891.75亩。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豌豆黃顶病每年在11月开始发生,发病率一般很低,但个別田块可达50%以上。病株頂部叶片黄化,縮小,皺縮卷曲,叶质脆,植株矮縮,不开花結莢,最后发生丛枝現象,植株很快枯死。武汉地区蚕豆黄頂病每年在苗期(11月)开始发生,发病率約1—5%,翌年4、5月流行,发病率輕的为5—10%,重的达80—100%。症状和广州地区的豌豆黄頂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甜菜黑腐病是我省河西走廊甜菜生长期发生的1种新病害,发病植株急剧萎蔫死亡,根部由根尾向上变黑腐烂。据调查,一般发病率2%~5%,个别严重地块高达21%,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识别和防治该病已成为当地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1病害田间识别田间5月份可发现病株,发病盛期在6~7月。地上部症状有两种类型:①植株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2/3。病叶直立,灰绿色,随着病害的发展,由基部叶片叶缘开始变黄,并成V字形向叶基扩展,然后全叶变黄枯死,并由下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全株枯死。②植株外观无显著变化,日…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丝核菌病在荆州地区已上升为大豆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田病株率24—43%;减产10%左右。 一、为害症状 丝核菌病自大豆苗期到开花结荚期都会发生。一般以开花盛期到结荚期为害最重(7月中旬—8月下旬)。丝核菌病在田间往往先出现发病中心,然后逐渐向四周扩展蔓延,在高湿情况下,病害蔓延迅速,造成落叶,落花、落荚,最后整个植株成光杆而枯死。  相似文献   

11.
进口舞女兰发生严重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海市光华园艺场是我国引种热带兰规模最大的一家单位。1987年该场从泰国引进舞女兰(Oncidium sp.)和熊猫兰(Dendrobium sp.)各六万余株,种植在荷兰引进的大型玻璃温室内。舞女兰和熊猫兰均为上等的切花品种,该场1990年进入盛花阶段,开花旺季每天可提供切花数千枝,畅销港澳和国内各大酒店,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至1991年春,舞女兰的病害爆发成灾,株发病率达100%,叶片遍布病斑,几乎无一完好,  相似文献   

12.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烟株感病后,叶片迅速枯萎,但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湖南乃至长江以南各产烟区发生普通,苗期发病,常导致成片枯死,引起大量缺苗,严重时发病株率高达80%以上,发病丘块亦在10%左右。一旦发生,不仅蔓延快,而且很难治疗。成株期...  相似文献   

13.
玉米纹枯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我省玉米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为此1990-1991年对该病发生情况做了初步调查。 玉米受纹枯病为害后,叶片、苞叶早枯,籽粒灌浆受阻,导致果穗变小且秃顶,粒重下降,重者籽粒霉变腐烂,损失率4.92—10.84%。 一.发生概况 在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12个县(市)36个乡,调查了181份自交系、53份杂交种及4个地方品种。发病的自交系26份,占14.37%,病株率均100%,病指16.72—66.74,其中发病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保护》1986,12(4):19-20
1984年8月中、下旬,在临泽县张掖地区玉米原种场玉米制种田里,母本773因受玉米黑束病而发生枯死株,9月5日到17日,对全区播种的主要杂交种及其亲本做了调查,1985年又做了系统观察和初步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今年小麦条锈病在我省大发生 ,发生面积 43 .3万 hm2左右 ,危害程度仅次于 1 992年。根据 5月上旬调查结果 ,绝大部分县病田率达 1 0 0 % ,一部分重发地区病株率达 80 %以上 ,局部田块甚至出现全田枯死、绝收 ,给我省夏粮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今年的小麦条锈病之所以发生重 ,与我国西北部地区环境条件恶化和我省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同时与推广的主栽品种缺乏抗性 ,与近几年偏低的粮食价格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现将今年该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如下 :1 前期病情发展缓慢 ,隐蔽性强我省 2月 3日在谷城始见条锈病 ,最早见病日…  相似文献   

16.
小麦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年我省小麦发生一种新病害,该病麦苗不表现症状,但到开花前后麦株突然青枯死亡,减产30一80%,重则颗粒无收。患病植株基部发黑随同根系腐烂,自1983—1987年,作者从病田广泛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培养获得3种镰刀菌(Fusarium Spp),经接种试验,证明该病是由一种黄色镰刀菌F.culmorum引起的,用麦粒培养能大量形成镰刀形分生孢子,但在PDA培养基或病株上不形成、黄色镰刀菌以菌丝在病基部扩展蔓延、引起基部组织腐烂,并形成小孢子在田间越夏,以后随田间耕作,腐烂组织破碎,小孢子随之扩散土中,当冬季小麦播种后,小孢子萌发侵入麦苗基部以菌丝潜伏越冬,到开花期引起小麦死亡。 通过与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一年轮作、药剂拌种、木霉生物防治等措施均有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番茄田间死苗指番茄定植活棵后植株发生萎蔫和枯死现象,幼苗期和成株期均有发生,以成株期发生居多。番茄植株发生萎蔫后大部分枯死,田间出现缺棵,对产量影响很大。1番茄萎蔫原因1.1病源性萎蔫1.1.1番茄茎基腐病萎蔫主要危害定植活棵期的番茄幼苗,危害发生在番茄生长发育前期。番茄感病后,茎基部及地下主侧根变褐坏死,皮层腐烂,地上叶片果实因养分供应不足,逐渐萎蔫枯死。1.1.2番茄枯萎病萎蔫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以前,小麦叶枯病只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偶尔发生。1979—1985年我省引种春播小麦,根腐叶枯在春小麦上普遍发生,引起严重的叶枯和穗腐,减产一般在30%以上。1990年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650万亩,仅尉氏县西部沙丘陵发生11万亩,产量损失平均30—40%。1991年全省发生此病1000多万亩,其中周口、商丘、驻马店和南阳地区的发生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小麦叶枯病成为严  相似文献   

19.
武秉铖 《植物保护》1994,20(4):52-53
豌豆潜叶蝇近年在豌豆上发生严重,幼虫蛀食叶肉,使叶片布满白色隧道,使提早落叶,影响结荚;也能蛀食嫩荚及花梗,使植株枯死。1990年种植面积30.2万亩,受害面积28.6万亩,损失554.8万多公斤。1990—1991年按照不同生态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豌豆田块,对6乡17村188户的豌豆田3190亩进行调查,受害面积2920亩,减产10%的占21.6%;减产15%的占23.5%;减产20%的占30.4%;减产25%的占14.7%;减产50%以上的占9.9%。1992年对豌豆潜叶蝇的发生发展规律、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 据田间多点观察,在会宁、靖远一带4月中下旬豌豆幼苗开始被害,表明此时已完成了成  相似文献   

20.
柑桔蚁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富明 《植物保护》1989,15(6):53-53
息烽县是贵州省重要水果基地县之一,近年已种植柑桔苗100多万株。由于栽培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柑桔苗遭受白蚁及黄蚂蚁严重危害,柑桔幼树根颈及土层杂物覆盖的主干皮层被啃食,轻者长势削弱,重者叶片发黄,以至全株枯死。柑桔蚁害的发生期主要在5—9月,以7—8月为害最重,8—9月枯死现象严重。据调查,以定植过深,土面高过嫁接部位的幼树受害最严重;定植深度合理,植株露根亮颈者不遭蚁害。定植后1—3年的幼树受害株率一般达5—10%左右,枯死率达3—5%,严重者受害株率高达15—20%,枯死率达5—10%。定植后5—6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