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头企业的多少、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培植更多更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荥阳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日趋明显.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明显提高 目前,荥阳市成规模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1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郑州市级龙头企业33家.全市年均增加郑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5家.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娣 《现代农业》2012,(11):52-53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着力加强龙头企业"五大"能力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一、加强技改扩能,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兴力量。龙头企业发挥着带农惠农、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其经营的实力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动力,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要靠龙头企业。本文结合阿勒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特点和现状,针对这些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成效和农业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和关键措施来抓,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吉安市具备龙头企业基础、处在起步阶段的企业达1000余家,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达100余家。龙头企业通过经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联结契约化,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核心地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一,促进了主导…  相似文献   

6.
李爱新 《河南农业》2008,(19):27-27
发展龙头企业始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强力推进,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优、做大、做强,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濮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育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因地制宜,强力推进。全面提高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拥有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5.8亿元,实现税金6850万元,带动农户9.875户,户均增收600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积极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头牵引”作用。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市场中最强劲的竞争主体,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对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20年底,力争培育年销售(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超过5亿元、超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0家以上、15家以上、5家以上。此外,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家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5家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60家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 一、认清形势,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任务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伟大创举,是山东省农村经济的强项和“亮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是山东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十五”期间,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任务是: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基地产品销售收入占到农产品销售总收入的60%以上,带动一半以上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有50家左右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行列,200家左右农业龙头企业成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00家左右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区域性骨干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45%以上;农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销售额在省内、省外和国际市场各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有效路径。针对目前政府宣传力度不强、农民产业化知识匮乏,龙头企业牵动力不强等制约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提出改善环境、建立特色基地等措施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方面作用显著,为寻找影响农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最终关键因子,利用福建省87家农业龙头企业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法(SFA)对影响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内部因素和数值型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测算出的农业企业带动农户效率,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其品质型的外部因素进行差异化分析,进而找到了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贾岐峰 《北京农业》2011,(6):257-258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河南省鹿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龙头企业的规模数量、销售收入、还是运行机制、带动能力、在全市都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环京津山区6个县51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龙头企业规模、中介组织数量、生产加工基地数量和产业化覆盖农户数等变量是产业化经营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宋峥嵘 《现代农业科学》2009,(3):251-252,254
永州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发展,但从整体上看,龙头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对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带动力还不强。从招商引资、企业自身、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国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做大做强永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把的强做大龙头企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农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海芳 《北京农业》2011,(9):224-22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在如何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产业化管理部门及龙头企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网工程”下农业产业化领域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网工程"四大网络建设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目前仍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农业产业化领域培育农产品流通组织,特别是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该文分析了只有产业化才能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现代流通体系,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是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前龙头企业参与流通的一些创新销售渠道,提出要提高龙头企业的营销能力,不断创新销售渠道,还需要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融资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农业产业化融资困境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构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龙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创新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农业走向两经农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具备准确立项能力、要素投入能力、高新技术的可行性和农民的接受能力等四个基本条件;提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六个方面的发展态势。协调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载体之间的关系,即科技人员、科技单位、龙头企业、农户和农民、政府相互之间的关系。政府介入应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的主导力量。产业化和产业化经营二者的关系是宏观布局与微观管理的关系;产业化基本组织形式是“科研+实体+农户”,产业化的理想模式是建立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十五”期间天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信息技术产业化、现代装备技术产业化、农产品保鲜技术产业化等五类技术产业化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