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天然的有毒有害物质 很多饲料中含有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硫代葡萄糖苷、皂苷、棉酚、有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有毒硝基化合物等;还有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鱼虾及贝类)、抗生素(生鸡蛋清)、肌胃糜烂素(劣质鱼粉)等。饲料中含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将影响畜禽的生长与健康。如棉籽饼粕中含有棉酚色素及其衍生物,其中游离棉酚毒性最大,  相似文献   

2.
1影响饲料卫生的因素 饲料自身因素。有些植物性饲料自身含有的一些物质对植物自身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但对采食这类植物的动物来讲则属于有毒或抗营养物质。如棉籽饼粕里含有的棉酚,菜籽饼内含有的芥子苷,青绿饲料中的植酸,大豆及其饼粕内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如果在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中,不能对这些植物中所固有的,对动物生长产生危害的成分进行有效处理,就会引起动物中毒、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对动物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和自身安全。1饲料中天然有毒有害物质饲料原料中常含有一种或多种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植物性饲料中的生物碱、生氰糖苷、棉酚、单宁、蛋白酶抑制剂、植酸以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动物性饲料中的组氨、抗硫氨素及抗生物素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对动物体造成多种危害和影响,轻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饲料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饲料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1.1饲料中天然有毒有害物质 饲料原料中常含有一种或多种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植物性饲料中的生物碱、生氰糖苷、棉酚、单宁、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动物性饲料中的组氨、抗硫氨素及抗生素等,如:1)配方不合理,如棉粕用量过多,可造成棉酚中毒。  相似文献   

5.
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对动物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和自身安全。1饲料中天然有毒有害物质饲料原料中常含有一种或多种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植物性饲料中的生物碱、生氰糖苷、棉酚、单宁、蛋白酶抑制剂、植酸以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动物性饲料中的组氨、抗硫氨素及抗生物素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对动物体造成多种危害和影响,轻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重者引起动物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诱发癌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的蛋白质饲料来源主要是棉、菜籽饼粕。但棉籽饼粕中含有棉酚等有害物质,菜籽饼粕含有硫葡萄糖甙等有害物质,其水解产物异硫酸酯和唑烷硫酮,具有毒性,能防碍碘的吸收,干拢甲状腺素的合成,并对肝、脾、肾有危害,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研究棉、菜籽饼粕脱毒技术的同时,应广泛开发其它蛋白质饲料资源。而利用食品工业排放的有机废水来生产饲料酵母,无疑是解决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某些饲料成份含有一些对营养价值有不利影响的物质,如:大豆和其它豆类中的蛋白酶抑制物和植物血凝素、棉籽中的棉酚、油菜籽中的含硫葡萄糖苷、及蚕豆中的鞣酸,这些抗营养因子对生理过程的确切影响,以及对生长和饲料转化的全部作用,  相似文献   

8.
甄二英 《饲料世界》2003,(12):55-56
所谡的“绿色饲料”实际上是指“无公害饲料”。无公害饲料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对饲喂对象产生危害的物质及其前体(注:前体是指本身无毒,但在动物消化道内可水解为有毒成分的化学物质,如菜籽饼粕中的硫葡萄糖苷本身无毒,但在动物消化道内可水解为易硫氰酸酯、噁唑烷硫酮等有毒成分)必须达标;2、对动物产品质量产生危害的物质及其前体必须达标;3、不含有加重动物排泄物对环境污染的物质及其前体。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是动物饲料中的主要成分,目前畜禽配合饲料中最常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是豆粕,而棉子粕、菜子粕等杂粕由于含有特定的抗营养因子,使其在生产实际中的使用量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杂粕类蛋白质饲料资源利用率,必须设法消除棉粕中的棉酚、环丙烯类脂肪酸和菜粕中的芥酸、硫代葡萄糖苷等对畜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大豆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皂素等,大麦和小麦含有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会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饲料消化率。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可提高消化率,如加热可使抗营养因子灭活、用酸或碱处理可脱去棉酚等;同时,加工处理可以改变淀粉在整个消化道的消化部位和消化程度,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饲料的处理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地对饲料进行加工处理,有利于提高家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其生产性能,促进养殖业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尤其是其种子饼粕是饲料中硫代葡萄糖苷的主要来源,不同浓度和结构的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物可以产生抗营养作用、毒害作用、保健作用等完全不同的生物作用。欧盟和我国都对饲料中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的限量做了规定。针对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的检测方法很多,但欧盟并没有推荐标准的检测方法。我国饲料中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检测方法标准正在修订之中。因此,需要对硫代葡萄糖苷及其降解产物在动物中的生物作用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保障和促进油菜籽饼粕等十字花科植物及其副产物饲料的科学有效利用。本文旨在通过从饲料中硫代葡萄糖苷及其代谢产物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的来源、生物作用、限量规定、检测方法、方法标准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对饲料中硫代葡萄糖苷、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存在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可能。(1)饲料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很多饲料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有毒蛋白、有毒硝基化合物等,有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肌胃糜烂毒等。饲料中含有害物质,影响畜禽的健康。(2)饲料霉变或受污染。饲料霉变或受染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并间接影响人类健康。其大致包括致病性细菌(如链球菌、沙门氏菌),各种霉菌及其毒素、病  相似文献   

13.
<正>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作用普遍存在于饲料中,它不仅能与动物小肠液中的胰蛋白酶结合来降低胰蛋白酶的活性,还会引起动物体内蛋白质内源性消耗。消除饲料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动物体的影响是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胰蛋白酶在饲料中的抗营养作用作一综述。1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布及分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又被称作抗胰蛋白酶因子,分子式为C284H432N84O79S7。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功能的小分子量的蛋白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畜牧业生产和动物性食品产量增长,人们过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农药等引起了产品染疫、动物食品残留超标、安全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出口创汇。随着各种问题食品的曝光和人畜共患动物疫病的出现,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性问题。做好动物防疫检疫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键保障。笔者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和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就防疫检疫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污染、饲料安全、有害微生物、转基因产品、人为因素等,现就对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饲料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做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1 引起家兔中毒的饲料因素 1.1 饼粕类饲料 棉饼(粕)是廉价的植物蛋白饲料,但含有棉酚,对家兔的毒性较强,尤其是妊娠母兔对棉酚敏感.普通棉饼在母兔日粮中超过10 % 时,就会引起家兔中毒;超过15 %时,饲喂1周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如:流产、死产和胎儿畸形等.菜籽饼(粕)含有一定的硫葡萄糖甙及芥子酶等抗营养因子,如果饲喂过多,会引起家兔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胀肚和腹泻,耳尖、鼻端和嘴唇等发凉发紫,母兔流产,呼吸及心律加快,最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1 饲料质量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1.1 饲料自身因素 饲料自身含有的毒素,有些饲料自身含有一些不利因子如棉饼中的棉酚和环丙烯类脂肪酸等对动物具有毒性,使鸡蛋的蛋白部分呈粉红色,蛋黄也不正常,鸡蛋不耐储存;猪长期食用这类饲料,猪肉表面就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灰、黄斑块,影响肉的品质;加热不足的大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凝集素和皂角等抗营养因子对畜禽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饲料发霉,玉米、花生饼、菜饼等饲料极易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有致癌作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能导致畜禽出现病变,畜产品质量下降,人食用这类的畜产品会致癌;饲料中某种物质过量也会影响肉品质,饲喂过量苜蓿、胡萝卜等造成黄色素沉着造成黄脂肉;饲料中若含不饱和脂肪酸程度过高,畜禽肥育后期食用会引起体脂和肌肉变软,不利加工和储存,进而影响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1.鸡群本身的因素。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对饲料的利用率也不同,如雏鸡低而成鸡高。鸡个体之间的差别,对饲料利用率也有差别。2.饲料因素。不同种类的饲料其营养物质消化率不一样。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和血凝素等抗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会影响其消化利用率和鸡的一些生理生化过程,如果加热适当,抗营养物质就会受到破坏。菜子饼(粕)中含有硫葡萄糖苷,经芥子酶水解而产生硫氰酸盐或唑烷硫酮等有毒物质,这两种化合物可影响能量代谢和饲料转化率,其他一些饲料原料(如谷实、青饲料、草粉、羽毛粉、血粉等)中也含有一些影响饲料利用率的不利…  相似文献   

19.
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硫葡萄糖苷本身无毒,但在其加工过程中,能与共存的硫葡萄糖苷酶作用,使其水解成毒性较强的曝唑烷硫酮和异硫氰酸酯,导致动物中毒。福州市连江官头镇一户农家于2004年8月曾发生肉猪菜籽粕中毒事件,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在家畜体组织及分泌物、某些农作物与饲料中的分布和种类,抑制因子对家畜营养的有害作用,以及豆类饲料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消除措施如加热、膨化、压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