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香梨、‘早酥’梨及其11个杂交后代为材料,在冷库和室温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过程梨果实失重率与果皮蜡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库和室温条件下贮藏,果实失重率、烂果率呈上升趋势,品种(系)间差异较大,冷库贮藏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明显低于室温下贮藏;果皮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冷库贮藏果实的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室温贮藏;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品种(系)果皮蜡质含量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冷库贮藏的蜡质含量明显高于室内贮藏。冷库贮藏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杲罡 《北方园艺》2002,(1):52-52
1品种特性及采收 梨的品种不同,耐藏性差异较大,有些品种如巴梨、茄梨、字母梨等果实,成熟后果肉易软化,在自然低温下不能久存,只有在冷藏条件下才能长期贮藏.梨的适时采收期为种子颜色由内部变褐,果皮颜色黄略具绿色或绿中带黄,果肉硬度5.5kg/cm2,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即可采收.贮藏期较短或进行冷藏,可适当晚采.梨品种不同采收期各异,一般采收较早的,贮藏后烂损失较少,采收较晚的,贮藏中易产生生理病害和增加腐烂率.  相似文献   

3.
鲜桃皮薄汁多,极难贮运,桃子采后,果后熟化非常快,极易染病。果实采收后放在20℃、1%氧 5%二氧化碳环境中贮2天,然后入贮,0℃条件可使桃子保鲜6周;0℃、1%氧 5%二氧化碳贮藏,中间进行2天的18~20℃增温,可使油桃贮9周。 贮鲜桃,一次量不宜太多。选晚熟品种,在七八成熟采,单果包纸,装入衬有塑料袋的果箱内,于荫凉室内预贮过夜,然后向袋内分别加入少量的2—AB熏蒸  相似文献   

4.
贮藏温度对藤牧1号苹果果实保鲜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藤牧1号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温度对果实酶活性及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0℃和5℃温度条件下果实纤维素酶、PG、LOX、淀粉酶活性变化均表现前期逐渐增加,出现峰值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20℃条件贮藏的果实不但纤维素酶、PG、LOX、淀粉酶活性始终高于5℃条件的果实,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也较早。果实贮藏期间,果肉原果胶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逐渐增加,纤维素含量逐渐下降。20℃条件贮藏的果实的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的含量变化率均高于5℃条件贮藏的果实。随着果实中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的变化,果实逐渐软化,果肉硬度降低,失重率增加,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5.
贮藏环境湿度对采后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荸荠、东魁和炭梅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环境湿度对果实腐烂率、硬度、失重率、出汁率、糖和酸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0℃条件下,高湿(100%RH)处理果实的腐烂率最高;低湿[(71.0±1.85)%RH]处理导致失重率增加,出汁率减少,果实品质显著下降;中湿[(84.1±1.84)%RH]处理可明显减少腐烂发生,有效维持采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南方梨品种绝大多数为砂梨 ,果实成熟期在 7~8月高温季节 ,采收后在常规条件下只可存放 7天左右 ,上市期短。目前 ,南方梨贮藏保鲜的方法仅局限于低温冷库 ,在 5℃左右的低温环境中可保鲜 1~ 2个月。低温冷库贮藏的成本高 ,只在一些大城市被采用。为了探索低成本、简易贮藏方法 ,我们于 1998年和 2 0 0 0年进行了半地下式通风土窖贮藏试验。1材料与方法1 1 不同贮藏库试验 砀山土窖 :即仿安徽砀山半地下通风贮藏窖 ,建在金溪县枫山乡专业户郑细荣果园的红壤丘陵坡下 ,为长方形、平顶砖混结构 ,窖体有一半在地面 ,窖顶盖 2m厚的土层 ,利…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合理采收期,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模拟货架期,研究在常温货架条件下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货架初期,采收期Ⅰ的翠冠梨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采收期Ⅱ与采收期Ⅲ;货架中期,采收期Ⅲ的翠冠梨其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以及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的;在货架后期,失重率、腐烂率和呼吸速率为:采收期Ⅲ采收期Ⅱ采收期Ⅰ。色差指数和硬度在3个采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维生素C含量采收期Ⅲ和采收期Ⅱ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采收期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显著高于采收期Ⅲ。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期Ⅱ的果实常温货架期品质均优于采收期Ⅰ、Ⅲ的果实,为翠冠梨较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新梨7号(原代号85-8-15)是由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梨育种组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该品种早果性好,丰产,稳产,抗病性、抗逆性(较库尔勒香梨)强。2000 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 ~2003年我们进行了乔砧密植矮化栽培试验,以期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1 果实性状新梨 7 号果柄柔韧抗风;果皮薄;果肉白色,肉质酥脆,多汁,口感好,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 %,果心小。果实耐贮藏,在普通土窖贮藏条件下,可贮藏至翌年4月上旬。新梨7号果实中等大,单果平均重 224…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褪黑素处理对采后常温货架期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梨7号果实为试材,设置50、100、150、200、250μmol·L-15个褪黑素浓度梯度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了常温货架期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乙烯释放速率、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等指标。【结果】从处理后5、10、15和20 d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褪黑素处理减少了梨果实内水分的消耗,果实的失重率升高的幅度小,果实硬度较高,150μmol·L-1褪黑素处理失重率和果实硬度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褪黑素处理能够使新梨7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稳定,处理20 d时,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褪黑素处理新梨7号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均低于对照,以150μmol·L-1褪黑素处理最低,较对照减少了87.05%,差异显著;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新梨7号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褪黑素处理能调节果实香气种类和含量。【结论】外源褪黑素处理可延缓新梨7号梨果实失水,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乙烯释放。适宜浓度褪黑素处理可调节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保证常温货架期贮藏品质,综合认为,150μmol·L-1浓度褪黑素处理能够有效延缓梨果实的衰老,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正> 将25个草莓品种的果实在0℃、15%CO_2条件下贮藏42 h(小时),与在0℃空气中贮藏的果实比较,25个品种的果实硬度均有所提高,平均增加30.4%,以 Settler 品种的果实硬度增加最多,为  相似文献   

11.
采后操作对荔枝果实品质、失水与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98℃热水处理、熏硫及结合酸浸等技术、包装方式与贮藏条件对‘黑叶’荔枝果实品质、失重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熏硫结合酸浸处理可提高果皮酸度,对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酸度无影响;无包装自然放置与有孔或无孔塑料盒包装相比,无孔塑料盒包装的果实失重显著减缓;贮藏于4℃的热处理果实与对照果实有相似的失重曲线;无论包装方式与贮藏环境的温湿度如何,果实均不存在呼吸高峰;呼吸速率在贮藏初期随着果实失重的增加而下降,后期变化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2.
粉果番茄贮藏期间主要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浙粉20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1、7、14、20℃)对番茄果实颜色、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浙粉202"果实贮藏13d时,14℃和20℃条件下腐烂率比1℃和7℃条件下腐烂率高,4个储藏温度下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贮藏13d时,1℃贮藏条件下番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最大,20℃条件下的硬度最小,7℃条件下有机酸含量在整个贮藏期较高,14℃条件下果实颜色值最大,20℃条件下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实颜色一直最低,1℃贮藏条件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较高。因此,对于番茄"浙粉202"长时间贮藏的温度以1℃为宜。  相似文献   

13.
摩尔达维亚有利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栽培各种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梨树,在正确贮藏条件下,其果实可供居民9~10个月的长期食用。目前,摩尔达维亚梨的区域化品种组成已经更新,夏熟和晚冬熟品种的比重有所增加.其区域化品种组成包括:留比米察·克拉帕、巴梨、布瑞·鲍斯克、布瑞·亚当庞和十一月梨。这样的品种组成能形成一条供应梨果实不间断的流水生产线。为使这生产线不停地工作,必须很好地组织生产链条中各个环节的作业:栽培——采收——贮藏——消费。果实的采收和商品处理、包装、运输等工作的组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因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红香酥’梨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5、-0.5、0.5、1.5、3.0℃5个低温环境下‘红香酥’梨贮藏120、180、240 d以及对应的20℃货架7 d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确定‘红香酥’梨最适贮藏温度和最佳贮藏期。结果表明:L值和h°可较好地反映‘红香酥’梨果实贮藏期间果皮颜色的变化情况,贮藏后期(贮藏180~240d),1.5℃和3.0℃贮藏果实的果皮颜色亮(L值高)、黄(h°低、a值负值绝对值低)、果皮油腻化、果实腐烂严重;-1.5℃贮藏虽能较好地维持果皮绿色和抑制果实腐烂,但贮藏后期果心出现严重褐变,而且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0.5℃和0.5℃贮藏能长期维持‘红香酥’梨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抑制果皮转黄和果心褐变,保持果实较好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还能更好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降低果实乙醇的积累和减轻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建议‘红香酥’梨中短期(120d以内)贮藏温度以1.5~3.0℃为宜,不宜太高;中长期贮藏(120~240 d)可采用-0.5~1.5℃,不宜太低。  相似文献   

15.
取八朔、宫内伊予柑、川野夏橙、森田脐橙、太田椪柑于采后7天内采用1℃(90%、95%R H)、5℃(93%、98%)、10℃(85%、95%)、15℃(73%、93%)、20℃(64%、92%)、及25℃(54%、88%)预贮处理,预贮处理后贮臧在5℃±0.5℃、88±5%R H的恒温室中,对其果实品质进行了分析。 1、预贮处理中的失重率,以高温、低湿区的失重较大,低温高湿区的失重较小。在5℃条件下,贮藏时的失重率,以高湿区预贮处理的失重率较小。贮藏结束时果实的失重率,不同的预贮条件下差异不林。预贮处理对果肉率、果汁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山楂常温贮藏与冷藏的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山楂贮藏保鲜主要采用常温下土法贮藏和简易贮藏方法,而据商业部济南果品研究所报道,在0℃条件下贮藏山楂150天,用硅窗袋包装和普通筐装的总损耗率为4.6%和31.7%,差异非常显著。为探讨不同的包装方式、不同的贮藏温度对山楂贮藏保鲜的效果,我们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87—1989年间又进行了比较试验。 材料与方法 山楂品种为豫北红。试验重复进行两年,1987年果实采自辉县黄水乡龙水梯村山楂园(10月4日采收);1988年重复以上试验,果实采自辉县上八里山楂园(10月5日采收)。 果实采回后预冷一昼夜,经分选入贮。设4个处理;①普通常温…  相似文献   

17.
贮藏温度对货架期香梨品质和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于0℃和5℃ 2种条件下贮藏60 d后,取出放在室温20℃左右的条件下,模拟货架期,分别对果实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Vc、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PPO活性、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货架期香梨品质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香梨,在货架期间品质变化较5℃小,而5℃的香梨在货架前期生理活性均比0℃高,后期低于0℃.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对辣椒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低温对辣椒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寻找到最佳的贮藏温度,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处理、9℃处理与11℃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辣椒果实的腐烂和后熟,以7℃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但是该处理下辣椒果实发生冷害,不利于贮藏。低温贮藏能延缓辣椒果实含水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减缓辣椒果实MDA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室内常温及包裹保鲜膜、4℃及4℃包裹保鲜膜4种贮藏方式对圆葫1号采后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保鲜条件。结果表明:4℃和保鲜膜包裹能有效降低果实失重率,但4℃条件下叶绿素分解及M D A积累较快;而保鲜膜包裹能延缓叶绿素分解及MDA积累,且在室内常温贮藏条件下,失重率降低,表明圆葫1号在室内常温包裹保鲜膜贮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以“520”梨和“晚香”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果实硬度和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且外包保鲜袋的梨果实,果肉软化速度相对缓慢;与对照相比,对于外包有保鲜袋和没有保鲜袋的处理,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越低,PPO酶的活性越低,果实软化速度越慢;不同贮藏温度对梨果实的硬度和PPO酶活性的变化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低温与保鲜袋的结合处理可以保持梨果的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