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为了提高普洱茶茶膏的得率。[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方法优化普洱茶的浸提工艺,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法对普洱茶的浸提固液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浸提固液比对普洱茶膏得率有显著性影响,最佳的浸提工艺是固液比1∶12.2 g/ml,浸提时间15.6 min,浸提温度为92.5℃,此条件下普洱茶膏的得率达到22.44%。[结论]该研究为普洱茶膏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证明了响应面法对产品加工工艺的优化与改进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从白茶中提取茶多糖,并用硫酸-蒽酮法计算多糖提取率,研究茶多糖提取率与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以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次数对白茶多糖的提取率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料液比及超声时间;响应面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2(g/m L)、超声时间94 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的预测值达到9.7%。采用ABTS法检测茶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发现,所得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其能力随茶多糖浓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为了拓宽紫娟茶中花青素应用领域,建立环保、经济的紫娟茶花青素提取方法.[方法]以紫娟茶为试验原料,0.07%的柠檬酸溶液为酸化剂,纯净水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A)、料液比(B)和提取时间(C)为影响因素,以浸提液中花青素质量浓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法优化紫娟... 相似文献
6.
木薯粉浓醪酒精同步糖化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糖化酶活力及糖化规律,并比较了同步糖化发酵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的发酵效果。[结果]在40~65℃范围内,糖化酶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高于65℃时,酶活力开始降低。60℃时糖化效果最好,0.5h糖化率为48.2%,8h醪液中葡萄糖含量达27.5%,已完全糖化。发酵前4h,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和先糖化后发酵工艺的发酵速度差别不大,4h后同步糖化工艺的产酒精速度明显优于先糖化发酵工艺。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中残还原糖、残总糖含量明显低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发酵效率达90.3%。[结论]采用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的效果优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7.
8.
9.
将糖化菌群与柠檬酸发酵菌混合接种于同一容器中,以经预处理的稻草粉为主要原料发酵柠檬酸,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明确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混菌同步糖化发酵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为,接入柠檬酸发酵种子时间为3d,黑曲霉发酵时间为5d,柠檬酸发酵种子接种量10%(v/v),初始pH 5.5,此时柠檬酸的产量为85.1g·L-1。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为了解打顶对甜荞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晋荞麦3号打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盛花期主茎、侧枝顶端均打的甜荞产量提高17.9%;株高降低12.8cm;一级分枝增加0.8个、二级分枝增加3.6个;单株花减少297.5朵,单株粒数增加41.6粒,单株结实率提高9.2个百分点,单株粒质量提高53.57%。 相似文献
15.
保靖黄金茶红茶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靖黄金茶群体品种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鲜叶为原料,利用红茶自动发酵机在28℃条件下进行不同发酵时间与不同保湿措施处理,对加工的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及儿茶素与茶黄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增加到240 min后,儿茶素向茶黄素转化趋势明显;其中感官审评得分最高的为经发酵240 min及盖布处理的茶样,茶汤颜色红匀明亮、口感醇厚,儿茶素与茶黄素的含量分别为38.650 4、13.493 5 mg/g。所有发酵进程中进行湿纱布覆盖保湿处理,其茶黄素含量均较未盖布处理茶样增加显著,茶汤亮度明显较亮,滋味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甜荞、苦荞和大野荞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电泳法对18个不同地方居群的大野荞、3个甜荞和3个苦荞收集系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进行研究。[结果]从这3个物种的24个收集系中,在高分子量区域(20-70 kDa)共发现12个不同的种子蛋白亚基谱带,种间差异大,种内差异小。3个物种在种子蛋白亚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约30%的谱带相同。其中,甜荞发现有9个谱带,含1个独特谱带(SSP33.71);苦荞有8个谱带,含不同于甜荞的2个独特谱带(SSP39.15和SSP29.35);大野荞有7个谱带,不仅含有苦荞的独特谱带,而且其谱带分布与苦荞极为相似。[结论]该研究为荞麦品质遗传育种、种间系统关系、高品质种子蛋白亚基基因工程等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的两个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重组自交系群体(Homo×甜自100和Lorena-3×甜自21-1)的亲本为研究对象,选取了5个多态性好、带型清楚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计算了每对亲本之间的相似度系数,并构建了各亲本的RAPD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Homo×甜自100和Lorena-3×甜自21-1的亲本中,平均相似度系数分别为39.13%和42.69%;在构建的RAPD指纹图谱中,有29条谱带为Homo(P1)所独有,27条谱带为甜自100(P2)所特有;有26条谱带为Lorena-3(P1)所独有,25条谱带为甜自21-1(P2)所特有。荞麦特异谱带可以作为品种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以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米为原料,在0.4~0.8 MPa气压下进行气流膨化,制得苦荞全麦茶样品.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感官评价得分、复水率、总黄酮含量、芦丁含量和槲皮素含量,分析气流膨化生产苦荞全麦茶的最好气压条件.结果表明,在0.6 MPa气压下苦荞全麦茶感官评价得分为81.10分、复水率为110.61%、槲皮素含量为0.91%,均为所测定的最高值,其中总黄酮含量为1.46%(干基,以芦丁计)和芦丁含量为0.73%,都处于较高水平;在0.6 MPa气压条件下气流膨化生产苦荞全麦茶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20.
施硅量对甜荞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硅肥对甜荞倒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筛选甜荞栽培最适施硅量,为其实现高产、稳产、抗倒伏提供参考。【方法】以宁荞1号(中抗倒伏)为试验材料,2015-2016年在西南大学歇马科研基地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基施0(CK)、100 kg·hm-2(S1)、200 kg·hm-2(S2)、300 kg·hm-2(S3)和400 kg·hm-2(S4)5种施硅量梯度(SiO2≥25%),研究各生育阶段不同器官硅含量及倒伏和产量相关指标。【结果】(1)根中硅含量高于茎,从盛花期到成熟期先增后减,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并且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而增加;茎中硅含量从盛花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随着施硅量增加先增后减。(2)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和根尖数从盛花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根表面积随施硅量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根直径和根尖数随着施硅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S2处理达到最大值。(3)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长度、直径、鲜重和抗折力从盛花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长度、直径随施硅量的增加而增加;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鲜重和抗折力随着施硅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均在S3处理达到最大值。(4)木质素含量从盛花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4CL、PAL和CAD活性从盛花期到成熟期先升后降,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木质素含量,4CL、PAL和CAD活性随着施硅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在S3处理达到最大值。(5)硅肥降低甜荞倒伏级别,显著减小倒伏率;当施硅量在300-400 kg·hm-2时,甜荞倒伏时期推迟到成熟期。(6)产量、单株粒重和千粒重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单株粒数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硅肥基施300 kg·hm-2效果最佳,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