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等差剂量的~(60)Co-γ射线(0、100、200、300、400、500 Gy)对花葵(Lavatera arborea)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察辐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葵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36.69 Gy;经过辐射的花葵种子,其发芽率都有不同水平的降低,辐射处理会对花葵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辐射剂量的逐渐增大,花葵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花葵种子对低剂量的辐射有一定量的耐受性,花葵种子合适的辐射剂量为100~300 Gy。  相似文献   

2.
分别对鲁山杨和圣山杨的种子进行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照射,得到M1代和扦插后的植株,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叶片中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的峰值均在50 Gy时出现;CAT活性的峰值鲁山杨在100 Gy时出现,圣山杨在200 Gy时出现;MDA含量最大值在250 Gy时出现。综合分析表明高剂量60Co-γ处理会显著降低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田方  陈锡  钟理  李岩  王普昶 《西北农业学报》2022,(12):1625-1634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促进植物抗旱性机制。以盘江白刺花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根内球囊霉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白刺花苗期抗旱酶系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综合分析评价AMF接种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浓度AMF菌株对白刺花幼苗的抗旱性影响不同,当接种40%根内球囊霉菌,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接种40%幼套球囊霉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移换酶(GST)活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淀粉含量增加58.2%;接种40%摩西球囊霉菌时,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25.3%;接种20%根内球囊霉菌时,纤维素含量增加45.5%;当接种20%幼套球囊霉菌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白刺花抗旱指标淀粉、CAT、GST、POD和SOD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耐旱相关指标分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6.50%;结合隶属函数分析表明,3种AMF对白刺花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厚皮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0、300、450、600、750、900和1 05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分别辐照厚皮甜瓜皇后、伽师瓜F1种子,观测辐照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期子叶面积、幼苗高度、根冠比和干物质积累量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结果显示:60Co-γ射线辐照对皇后、伽师瓜F1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但同一剂量对两品种影响不同;300、450、600和750 Gy的辐照对两品种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的作用,较高剂量(600和750 Gy)辐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高剂量辐照(900和1 050 Gy)明显抑制其幼苗生长; 不同剂量的辐照均降低了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但随辐照时间的延长(600、750和900 Gy)SOD活性有所回升,POD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对朝牧1号谷稗种子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以朝牧1号谷稗种子为试材,采用0、50、100、150、200和25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谷稗种子,对不同辐射剂量的谷稗种子进行幼苗培养,测定辐射对其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辐射抑制了谷稗幼苗的生长,250 Gy对其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结论】综合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主成分的原性状相关矩阵值计算出特征向量分析发现,50~200 Gy辐射剂量可用于谷稗的辐射育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外源钙处理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商洛一年生黄芩幼苗为试材,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2、0.4、0.6、0.8和1.0 mmol/L)外源钙处理盐胁迫下商洛黄芩盆栽幼苗,测定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脯氨酸、MDA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盐胁迫条件下,黄芩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但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添加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POD、SOD活性在T_4时达到峰值:POD活性为346ΔA_(470)/(min·g),SOD活性为196(吸光度/g),CAT活性在T_3处理下提前出现峰值337Δ_(240)/(min·g);随着外源钙浓度升高,MDA含量呈降低趋势。添加0.8 mmol/L CaCl_2对于缓解黄芩幼苗盐胁迫伤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外源钙处理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商洛一年生黄芩幼苗为试材,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2、0.4、0.6、0.8和1.0 mmol/L)外源钙处理盐胁迫下商洛黄芩盆栽幼苗,测定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脯氨酸、MDA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盐胁迫条件下,黄芩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但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添加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POD、SOD活性在T_4时达到峰值:POD活性为346ΔA_(470)/(min·g),SOD活性为196(吸光度/g),CAT活性在T_3处理下提前出现峰值337Δ_(240)/(min·g);随着外源钙浓度升高,MDA含量呈降低趋势。添加0.8 mmol/L CaCl_2对于缓解黄芩幼苗盐胁迫伤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不同剂量(0~16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三七新鲜种子,辐照后田间种植,统计其出苗率,并检测了幼苗的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研究辐射剂量对三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三七辐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三七种子的适宜剂量(半致死剂量)为54 Gy;丙二醛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都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20 Gy或10 Gy出现峰值。说明三七新鲜种子对较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研究不同诱变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诱变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60Co-γ射线、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EMS) 3 种诱变处理对供试4 种紫花苜蓿干种子进行诱变,以当代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诱变处理后,3 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对SOD的影响,60Co-γ表现为促进作用,紫外线处理降低了SOD活性,EMS处理表现为低促髙抑作用;3 种诱变处理对POD和CAT的影响为60Co-γ辐射随处理剂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紫外线处理则随着剂量增加酶活性增加,EMS处理则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随剂量及品种变化而不同,对MDA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诱变处理显著提高了苜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其中150 Gy 60Co-γ、90 min紫外线和0.4% EMS处理对苜蓿生理活性具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以2个耐盐性不同的番茄品种“交农1号”和“鲜丰”为材料,用0、1/6、1/3、1/2、2/3人工海水浓度处理番茄幼苗2周,研究盐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中腩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明显下降,POD活性上升。“交农1号”在盐胁迫下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POD活性都明显高于“鲜丰”,丙二醛含量则低于“鲜丰”,“交农1号”在盐胁迫下的抗盐性较强,而“鲜丰”抗盐性较差。同化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及SOD活性、POD活性可以作为鉴定番茄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温(5、10、20℃)处理ZS-SJZ结缕草(ZSS)及60Co-γ辐射诱变后筛选的2个新品系(ZSS-50-1和ZSS-60-2),通过测定叶片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同时观测草坪草颜色和盖度变化,比较3种材料之间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种材料的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呈增大趋势,草坪颜色评分和盖度降低。在5℃低温胁迫下,新品系的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MDA含量、颜色评分和盖度高于ZSS,而SOD活性低于ZSS。利用隶属函数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3种材料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ZSS-50-1ZSSZSS-60-2。  相似文献   

12.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种珍珠菜属植物的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4种珍珠菜属植物细胞质外渗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材料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金叶过路黄、广西过路黄>花叶过路黄>聚花过路黄.  相似文献   

13.
模拟叶片损伤条件下密胡杨幼苗的生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胡杨是以密叶杨(Populus talassica)和胡杨(P. euphratica)为亲本杂交选育获得的新树种。选取一年生密胡杨幼苗为材料,利用盆栽方法,模拟叶片损伤条件(摘除20%叶片、摘除60%叶片),分析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估伤害条件下密胡杨幼苗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20%伤害条件下,密胡杨幼苗可以通过保持稳定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抵御伤害的不利影响;而60%伤害条件下,密胡杨幼苗代谢紊乱,仅有POD活性增加、SOD活性保持稳定,自身修复能力几乎丧失。该研究结果为在新疆南疆地区利用新树种密胡杨开发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60Co-γ辐射对胡麻耐盐性和盐胁迫下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以胡麻品种陇亚8号为材料,对种子进行不同剂量(0、200、600、1 000、1 500、3 000、6 000、9 000、12 000、15 000 Gy)60Co-γ辐射,测定100 mmol/L NaCl胁迫下胡麻的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总黄酮、总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低剂量60Co-γ辐射可促进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升叶片SOD、POD、CAT活性,抑制MDA含量的增加,提高SP、SS、Pro含量和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提高抗氧化活性;高剂量60Co-γ辐射则加剧了胡麻的盐害。综合来看,1 000 Gy 60Co-γ辐射是缓解胡麻...  相似文献   

15.
通过60Co-γ射线与赤霉素(GA3)复合处理研究番木瓜种子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用10~4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番木瓜种子的出苗率、成活率、苗高和根长随辐射剂量增大而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质膜透性、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活性则随辐射剂量增大而升高.辐射后用10~50 mg/L的GA3处理能有效地减轻辐射损伤,其中在低辐射剂量时较低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高辐射剂量时则较高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He-Ne激光辐照剂量为0.0(空白对照)、2.6、5.2、10.4、20.8、41.6 J/cm~2,辐照时间为1、2、3 min的条件处理小麦干种子。将处理组幼苗置于4℃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研究小麦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各项抗寒性指标及3种保护酶(POD、SOD、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e-Ne激光预处理小麦种子不仅可显著提高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也可提升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与对照组相比,4℃低温胁迫条件下的处理组幼苗具有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激光处理对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有所降低。小麦幼苗各抗寒性指标变化的最大幅值均出现在辐照剂量20.8 J/cm~2、辐照时间2 min的处理条件下,可见此条件即为He-Ne激光辐照小麦种子提高幼苗抗寒性的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对萝卜幼苗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除草剂对萝卜幼苗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萝卜幼苗的最佳除草剂使用浓度,以萝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处理萝卜幼苗,从除草剂处理浓度变化和胁迫时间变化2个角度研究除草剂对萝卜幼苗4个逆境生理指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草剂浓度(0.312 5、0.625 0、1.250 0 g/L)的升高,萝卜幼苗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随着除草剂胁迫时间的延长,萝卜幼苗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也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除草剂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的1/2推荐使用浓度(0.6250 g/L)是萝卜幼苗的的安全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品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态适应性,以南拳王、普通高羊茅、猎狗5号、新园2号、小英雄和夜明珠6个高羊茅品种为材料,设0(CK)、00、200、300Gy 4个辐射剂量的Co60-γ射线为照射源辐照干种子,通过测定各品种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其抗性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抗性生理指标在不同品种间以及不同辐射剂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品种与辐射剂量的互作也显著。从品种来看,普通高羊茅叶绿素的含量和CAT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南拳王MDA含量最高,夜明珠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相对活性最高。从辐射剂量来看,300Gy辐射下叶绿素的含量最高,100Gy辐射下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效果最高,200Gy辐射下SOD相对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对低温胁迫下油棕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提高油棕种苗抗寒能力及进行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油棕幼苗期,于10℃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ABA后,测定油棕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分析油棕幼苗的抗寒性能.[结果]在10℃胁迫下喷施ABA,油棕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及脯氨酸、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下同),SOD和POD活性显著下降.喷施50.0~200.0μmol/L ABA处理在降低幼苗质膜透性和SOD活性的同时,抑制了MDA和H2O2含量上升,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并提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结论]低温胁迫下喷施ABA可提高油棕幼苗抗寒能力,以喷施200.0 μmol/L ABA的抗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种子引发对大豆发芽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种子引发对种子发芽及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用25%聚乙二醇(PEG)溶液引发处理晋豆19、晋大53两个大豆品种,并测定幼苗发芽指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等。结果表明:引发处理后,两个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比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幼苗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试验还表明,弱抗旱品种晋豆19的引发效果优于强抗旱品种晋大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