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庭农场是2013年一号文件提出来的概念,叫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作为经营农业的主体来体现,同时还提出来有合作社、龙头企业、承包大户等,当然这些概念和形式不在同一个层级上。家庭农场的定义是什么,就是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经营单位。关于它规模的上下限,我认为,它的最小规模是能养活全家,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那么有多少亩地可以生活的很好,那得看具体在什么地方。比如在山东栖霞市,他们还不算是家庭农场,我问他们一家人经营多少地能满足你们的需要?两口子告诉我五亩。我又追问为什么不再多经营呢?他们告诉我精力有限。有种苹果的知道,种苹果的劳动环节是疏花疏果和套袋,在山东地区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袁航  高建中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222-226
以全国家庭农场迅猛发展为背景,基于匹配倍差模型分析了种植业家庭农场对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人口越多,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经营家庭农场.农户经营家庭农场以后,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出租土地收入将会受到负向影响,人均种植业纯收入以及人均转移性收入则会受到正向影响,而人均纯收入则会极显著性的提高.从政策层面上看,应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适度普及、推广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药过量施用不仅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而且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基于安徽省260份家庭农场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业企业技术服务对家庭农场农药施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企业科技服务下,家庭农场施药次数明显减少,与无技术服务农场相比减少24.6%;务农年限、户主性别、信息渠道获取等因素对家庭农场农药施用次数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丰富沟通渠道、加强农企合作以及提升农场经营者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厘清绿色食品认证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基于江苏省626份种植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估计家庭农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构建反事实假设,估计绿色食品认证对家庭农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处理效应,并基于回归调整方法验证了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参与合作社、交易正规化、注册商标对家庭农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具有正向作用,土地规模起负向作用;2)绿色食品认证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升量为0.158;3)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结果显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经济激励、环境约束与商业联结3条路径作用于家庭农场,各驱动要素贡献率分别为49.07%、35.32%和15.61%。因此,相关政策应加强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保障农业生产者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组织之间的商业联结,进而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身份融合是理解农民工经济行为的重要概念。基于2013年浙江省的农民工调研数据,本研究探讨了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身份融合对农民工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身份融合对农民工自我雇佣和工作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户籍地差异。本研究获得的政策启示在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利于稳定他们的就业预期,实现劳动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这也是家庭农场作为一个新概念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表明了家庭农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位置和国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视。近年来,土地整治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农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产品需求增长并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越发展现出其优越性。新时期应在考虑丘陵地区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家庭农场的特点,借助其特殊的组织形式,高效开展并逐步完善丘陵地区的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基于全国1 706个种植业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借助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契约农业对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  结果  Probit模型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参与契约农业对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621;PSM模型结果表明:与未参与契约农业的家庭农场相比,参与契约农业的家庭农场平均处理效应为0.19,技术培训、农场主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年限、农场主的从业经历、家庭农场具有规范的日常收支记录以及未来扩张意愿对技术采纳也有影响。  结论  契约农业是影响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契约农业参与机制,支持家庭农场提升资源禀赋水平。图2表3参18  相似文献   

8.
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日益兴起。农户个人经营家庭农场的目的在于提高收入水平,而政府部门发展家庭农场的目的在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该研究从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意义入手,综述了家庭农场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总结了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归纳整理了适度经营规模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农户制现状探索家庭农场制及其规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艳  王青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81-1284
现代化规模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结合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切实可行的.安徽金安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农业劳动力的人均农业收入随土地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但随耕地平均经营规模的增加每公顷产值呈递减趋势.从农村发展情况看,实行家庭农场经营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运用模型计算出该区合理的家庭农场规模为8.40 hm2,达到此规模金安区将有90.44%的农业劳动力需要从种植业上转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江苏省6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参与三产融合对农户增收的影响效应及其不同路径的组间差异.结果表明:在解决样本选择偏差和反事实问题之后,参与三产融合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户家庭年农业收入有显著的影响;参与三产融合的不同路径对农户增收的带动效果不同,加入企业务工的路径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贫困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基于2014年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和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消除混杂因素及样本选择偏差和管理选择问题等的影响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的效应为0.45%左右,但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效应为2.76倍左右,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高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大致高估了5倍左右。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业收入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13.
荆州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既避免农地细碎化带来的弊端,又能保持具有生命力的家庭经营形式。通过对荆州市家庭农场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现阶段荆州市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问题,给予家庭农场经营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选取粮食作物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粮食作物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主要针对粮食作物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进行了比较,提出需确保粮食作物家庭收入达到当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种植水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应该约为10 hm~2,小麦的适度规模约为30 hm~2,无法达到规模的地区,应考虑种养结合、或者不同农作物的轮作和套种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地理位置较偏远的山区,可考虑发展种植经济作物的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的优势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产业链服务,以期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深度贫困治理是当下扶贫事业的重中之重.基于造血式扶贫视角,借助2015~2017年吉林省梨树县370户贫困农户的追踪调研数据,采用PSM倾向性匹配得分法在消除因农户禀赋异质性导致的自选择问题基础上,基于平衡性检验的结果,选取最稳健的匹配方式估计了造血式扶贫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表明:(1)总体来看,造血式扶贫可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水平;(2)在收入来源方面,造血式扶贫对务工性增长的平均处理效应更为显著;(3)当消除了因农户禀赋异质性导致的自选择问题后,各项收入的估计结果低于前文描述性统计均值,说明若忽略农户自选择问题将导致造血式扶贫对收入影响的效应被高估.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农村扶贫应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造血式扶贫措施以及如何采取造血式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非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土地转出后非农业收入增加,其非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随之上升;(2)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极为显著,表现为土地转出后农业收入下降,其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下降;(3)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有着显著影响,土地流转后其经济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更充足的资金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福利水平上升;(4)农户家庭的失业保障、住房性质、房屋现值、生活设备及娱乐设备的福利水平受土地流转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轩玲 《农家顾问》2013,(10):19-20
今年7月11日,笔者见到全国种粮大户———湖北谷城县冷集镇上集村农民陈秀国时,他正在给水稻浇水。他说就为少一点支出,自己多干点儿。"土地流转规模不是越大越好,400亩家庭农场模式最为合理。"他说这是在实践中得出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研究现状,针对江苏省家庭农场粮食规模生产的"度"的演变和粮食生产的经营特点,从耕地资源和农业劳动力的变化以及家庭投资能力、农民收入期望的角度测算了江苏省未来几年内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应有的适度规模。结果显示,家庭投资能力一直是家庭农场发展规模的限制因素,同时经营者人均均收入要达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2020年江苏省家庭农场粮食生产规模要达到3.55 hm2。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方法】为解决传统方法分析农业技术效应时农户技术采用"自选择"而带来的因果干涉问题,引入非参数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利用滇西南山区8县16村2000年、2002年和2004年473个农户调查数据,评估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对山区农户收入的效应。【结果】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改良陆稻技术采用户的收入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别是非采用情况下的1.49、1.34和1.23倍。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上3个年份中技术采用户的收入分别是非采用户的1.79、1.49和1.27倍。【结论】改良陆稻技术的采用对农户的收入提高具有稳健的正向效应。在考察的年份里,技术采用的效应呈现递减趋势。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会高估技术采用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刘旭凡 《世界农业》2019,(10):18-24
家庭农场是解决中国农业当前面临的低收入与劳动生产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中国的家庭农场最优规模上涉及较少,总的来说,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作物的最优经营规模差距较大,即使相同地区、相同经营作物,使用不同的最优规模衡量标准,得到的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也存在差距.本文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农场发展经验和规模演变规律,得出家庭农场规模的调整一要配套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二要考虑经营者管理能力和经营成本,三要考虑生产率等相关因素.并基于国际经验对中国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给出4条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二是配套产业完善服务,三是重视教育加大培训,四是创新模式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