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坚 《蜜蜂杂志》2007,27(8):31-31
秋天的蜜蜂,最容易互相盗蜜.这是因为秋天蜜源稀少,气温下降,蜂群群势逐渐减弱,蜜蜂在外界采不到花蜜,惟恐挨饿,就飞到别的蜂群里去抢蜜.有这种行为的蜜蜂,养蜂人都习惯地称之为"盗蜂".  相似文献   

2.
盗蜂的发生,往往都是人为所造成的,如果对蜂群管理不适当很容易引起盗蜂。(编者注:盗蜂,实际上是蜂盗,指蜜蜂偷取和抢夺蜂蜜的行为。这种本能行为并非蜜蜂常有,只是在自然界蜜源缺乏,或人为造成蜂群缺蜜,或受到蜜或糖的引诱时,才会发生盗蜂。产生偷盗行为的蜂群...  相似文献   

3.
<正>晋城市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境内蜜粉源丰富,蜜蜂养殖一直是当地的传统养殖项目。在蜜蜂养殖过程中盗蜂一直时有发生,蜜蜂盗蜜是蜜蜂因本能而引起的一种"违法"行为,盗蜂现象在养蜂生产中经常会碰到的,盗蜂的后果很严重,轻者蜂群发展缓慢,重者蜂群死亡,影响全年养蜂收益。此外,盗蜂还是蜜蜂病害的传播者,因为盗蜂所盗取的大多都是病群弱群中的饲料,很容易引发全场病害。一般说来,当甲群工蜂窜入乙群偷取贮蜜时,甲群中有偷取行为的工蜂称为"盗蜂",甲群称为"作盗群",乙群称为"被盗群"。除此之外,被盗群由于无蜜饲料引发被迫去盗其他蜂群的饲  相似文献   

4.
<正>东北地区一般在白露前蜜源断绝,这时由于气温较高,蜂群处在活跃状态,养蜂人应注意以下管理:1.防止盗蜂由于外界气温仍较高,检查蜂群或抽调巢脾时要注意,不要把少量蜜脾和花粉脾长时间暴露,容易引起盗蜂。东北地区给蜂群饲喂糖浆通常在秋分前后完成。若是提早,易起盗,使蜜蜂空飞,既耗蜜又消耗蜜蜂体力;若是过晚,糖浆中的水分没有及时排出,会导致蜜蜂冬季下痢。如果发生盗蜂,可采取简单方法加以制止,如缩小  相似文献   

5.
盗蜂是进入他群或贮蜜场所采集蜂蜜的工蜂。盗蜂常发生在流蜜末期和蜜源缺乏期 ,作盗蜂时常窜入戒守不严的蜂群中 ,在蜜脾上吸吮蜂蜜盗回本群。如果被盗蜂群有抵抗能力 ,就与盗蜂互相撕杀 ,驱逐盗蜂 ,如果被盗蜂群无抵抗力 ,只好任其将巢内存蜜盗光 ,以至全群饥饿而死。作盗的蜜蜂多为身上绒毛脱落 ,腹部光亮的老蜂。被盗蜂的巢门前比较混乱 ,工蜂相互撕咬、斗杀 ,地上有被螫刺而死的工蜂 ,进巢门的工蜂腹部小 ,出巢门的工蜂腹部大 (蜜囊中吸满蜜 ) ,行动慌张 ,如用手指挤压钻出巢门的盗蜂腹部 ,蜜即从吻中流出。而作盗蜂群的巢门前外勤蜂像…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不在缺蜜期用蜜、糖浆饲喂蜂群。在缺蜜期急需补充蜜、糖的蜂群,以调入整框封盖蜜为最好。处于缺蜜期又必须饲喂的,一般应在傍晚、夜晚进行,喂给量要限定在天亮前"吃"完。如不小心糖浆倒在箱底流出来了,可用大蒜素溶液喷在蜜液上,盖住蜜味即可防止他群蜜蜂寻味来盗。不过有2个时期饲喂一般不起盗:一是低温时期(5℃及以下),蜜蜂不能正常飞行采集故不会起盗,但此时饲喂本群蜂一般也不采食,可采用下述塑料袋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缺蜜期蜂场都要进行饲喂,最容易引起盗蜂的还是本场蜂群.因为饲喂总是在傍晚进行,外场的盗蜂至少有1 km的距离才能到达本场,只有本场的蜂群最先感觉到喂糖,只要天未完全黑,蜜蜂在喂糖后就会飞.  相似文献   

8.
张建国 《中国蜂业》2004,55(6):15-15
晚秋蜂群起盗、饲喂不足或越冬前气温偏高耗蜜量大等原因都会造成一些蜂群越冬饲料不足.蜂群越冬前检查时发现有此类问题的应及时补喂足.不宜采用第2年早春过早喂饲的办法,那样会引起蜂王早产卵,巢温升高,蜜蜂空飞损失加剧,蜜蜂寿命缩短,形成蜂群早衰、群弱或死亡.  相似文献   

9.
防止分蜂群返巢作盗的方法流蜜结束后分蜂,会发生盗蜂,笔者认为是分出群的蜜蜂返回原巢引起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只要把分出来的蜜蜂喂些1%的蜜酒液,再关闭一会儿巢门,这样蜜蜂吸食蜜酒后,就不会飞回原巢作盗了。江苏省盱胎县洪...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盗蜂的"培养"和形成很多时候,人们总喜欢把赘脾等丢在蜂箱门口,让蜜蜂吸食再吐回巢房,摇蜜时溢出的蜜和割封盖蜜时带蜜的封盖蜡不甚落地,这些都会引起外群蜂前来采食,蜜蜂的这些不正常采食就是盗蜂的"培养",久之盗蜂就形成了。二、发现盗蜂勤查蜂群的飞翔情况,尤其是早晨到中午,发现有不正常的飞翔要详细观察原因再做处理,分清蜜蜂回巢是正常采蜜还是盗来的蜜,或是采水?如果是盗蜂回巢,有的很饱,有的不太饱,轻挤其腹,吐出的蜜较浓且  相似文献   

11.
夜间取蜜     
控制中蜂盗蜂的发生,是管好蜂群的重要工作。在闽侯地区,蜜源末期白天取蜜,很容易引起盗蜂,影响蜂蜜的产量。根据我在工作中的试验,在夜间取蜜,可以控制盗蜂的发生,而且蜜蜂清理巢脾残蜜,等于作了一次奖励饲养,第二天采蜜活动更积极。在夜间取蜜应该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2.
检查蜂群时蜜蜂钻入耳内的预防措施20余年来,本人有3次检查蜂群时蜜蜂钻入耳朵内的痛苦经历。现有几种防治措施告蜂友:1.检查蜂群时如有盗蜂骚扰,或者有的蜂群平时爱攻击人,可以把蚊香点燃,手拿于蜂箱上借风力让蜜蜂呛烟吃蜜,变得驯服后再提脾查蜂。2.如在开...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唯一的主要秋季蜜源,然而转地到该地采集的蜂群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蜜粉源花期推迟、蜂蜜价格偏低、蜜蜂中毒、缺乏水源、盗蜂严重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养蜂者弃蜂改行、弃花躲蜜的因素。尤其盗蜂导致蜂群秋衰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了盗蜂自然会吸引养蜂者前来放蜂采蜜,蜂群数量增加,促进蜜蜂为向日葵授粉,提高向日葵产量,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秋季主要蜜源,花期蜂群极易发生秋衰,让众多养蜂者"弃花躲蜜",不仅浪费资源,同时也导致向日葵授粉蜂群不足。调查研究认为,蜂群秋衰因素错综复杂:向日葵花期盗蜂严重,农药、甘露蜜与花蜜中毒,向日葵分泌的黏性物质伤蜂,早晚气温低冻伤蜜蜂,采集难度大与花期长致蜜蜂劳累过度等都是导致向日葵花期蜂群秋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蜂蜜价格比白糖价低时 ,我们不得不用蜜喂蜂 ,而很多养蜂者不敢用蜜喂蜂 ,原因是怕蜂蜜的浓香味引起蜂群互盗 ,一些新手更是谈“盗”色变。下面介绍我喂蜜的方法 :时间应在晚上蜂不飞行时进行 ;方式应用盒式饲喂器在箱内饲喂 ;最重要的是喂蜜时尽量少加水 ,因为加水太多 ,工蜂将蜜搬到巢脾上后 ,会在箱门口振翅排水分 ,第二天早上还不能停止 ,扇出巢门口的蜜香味会引来盗蜂 ;饲喂不可超量 ,以蜜蜂上半夜吃完 ,下半夜安静为好 ;有蜜渗出蜂箱外 ,及时用水冲掉 ;饲喂壶式蜜桶应放在蜜蜂不能发现的隐蔽处淡季用蜜喂蜂如何防盗@陈方权…  相似文献   

16.
<正>这里的固体饲料是指未加水溶化的冰糖、白砂糖、葡萄糖、人工加工的炼糖和天然花粉。有蜂群生活的蜂箱里,湿度大,而冰糖、白砂糖和葡萄糖都会吸水潮解吸引蜜蜂取食。因潮解的速度较慢,只能维持蜂群群体活动的消耗量而不能储存,利用这个特性,可对因盗蜂而群内蜜空的蜂群进行救治。把饲喂器装满白砂糖,浇一些清水(以刚近糖面为好)。这种让盗蜂无可奈何的救治饲喂,原群不挨饿,盗蜂无蜜盗,作盗会慢慢停止。但此法只是作为  相似文献   

17.
作盗的蜜蜂多为身上绒毛脱落,腹部光亮的老蜂。1识别被盗蜂的巢门前比较混乱,工蜂相互厮咬、斗杀,地上有被螫刺而死的工蜂,进巢门的工蜂腹部小,出巢门的工蜂腹部大(蜜囊中吸满蜜),行动慌张,如用手指挤压钻出巢门的盗蜂腹部,蜜即从吻中流出。而作盗蜂群的巢门前外勤蜂像  相似文献   

18.
定西地区的春季,天气多变,这对蜂群的春季繁殖影响极大.该地区最早的粉源植物--榆树,"清明"前后吐粉.由于外界缺粉少蜜,遇上天气晴暖,蜜蜂活动频繁,很容易发生盗蜂.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封闭式"蜂群春季繁殖法.在春季气温不稳定地区可以减轻外界温度波动对蜂群的影响,提高繁殖效率.另外,还可以避免或减轻盗蜂的发生.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华 《蜜蜂杂志》2011,31(4):22-22
在北方,早春开繁因自然界中没有花粉、蜜可供蜜蜂采食,常在开箱紧脾、治螨、检查蜂群时易发生群与群之间互盗,耗饲料、伤蜂,严重影响蜜蜂正常繁殖。  相似文献   

20.
<正>这里所说的“被盗”蜂群,非日常养蜂中蜂群之间的盗蜜行为,而是指蜂群被人为盗窃了部分工蜂的残存蜂群。这种盗窃部分蜜蜂的现象,完全不同于连蜂带箱全群盗走,而是行盗者展开麻袋口,打开蜂箱,提出部分巢脾,将工蜂甚至是连蜂王在内,抖入麻袋内后盗走,而又将抖了蜜蜂的空巢脾,重新放回原蜂箱,盖上箱盖。从外观看,不留行盗痕迹。这种盗蜂很隐秘,极易被蜂主所忽视,因为场内蜂群总数量并未减少,连箱内巢脾数量都未减少。只有被盗部分工蜂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