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长礼 《蜜蜂杂志》2007,27(12):22-22
近几年,冬季气候极不稳定,即使强群越冬也会"剥皮"死蜂、空飞损蜂,使强群变弱群. 在"立冬"前后,白昼最高气温15℃左右时,蜂群开始结团,群势极弱,此时可直接合并蜂群,多个蜂王囚起挂在一个蜂路即可,不会斗杀.  相似文献   

2.
正蜜蜂群势是指一群蜜蜂中工蜂个体的数量和密度,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蜜蜂群势强盛是养蜂优质高产的基础。蜜蜂群势随气候和蜜粉源等的周期性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影响蜜蜂群势有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管理方法等因素。一、蜂群中何为"势"蜂群群势,什么是势?我认为,中蜂每群3~4框、意蜂每群6~8框为基本群;蜂略多于脾为基本势。高于这一指标为强群,低于这一指标为弱群。强群在采  相似文献   

3.
提高蜂王浆产量,就会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蜂王浆产量呢?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培养强群,蜂群群势要达到16框以上 在蜂群中,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所以,要提高蜂王浆产量,蜂群中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青年蜂.如果只有8~10框足蜂,就不可能夺取蜂王浆高产.为此,必须培育青年蜂多的强群,使群势达到并较长时间保持在16框以上,为增产蜂王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蜂蜜、蜂王浆能否取得高产与蜂群的群势和生产能力有关。在蜜蜂春繁时,适时扩大蜂群,养成强群,蜂群中拥有大量适龄采集蜂和泌浆蜂,蜂群的生产能力才强大,才能获得高产。所以,春繁时如何将蜂群养成强群是取得全年丰收和夺取高产的基础,掌握春繁强群饲  相似文献   

5.
一、强群越冬,蜂脾相称。群势不同的蜂群,其抗寒能力相差很大。如只有稀落的几只蜂,在尚未封冻之前就会被冻僵而伤亡;而一个强群,即使气温下降到-21℃,也能安然无恙。因此,必须将弱群合并起来,组成强群,并要蜂脾相称。若脾大于群,空间大,不便保温;但很强的蜂群,应脾大于蜂,以防蜂过多而积温伤热。  相似文献   

6.
张洁  丰雪 《中国蜂业》2009,60(2):19-19
蜂群超强集团越冬 由于冬季气温低且极不稳定,强群越冬也常常扒皮死蜂,空飞损蜂,强群往往变成弱群,损失严重。若使用强强联合、多群联合的集团越冬法,人为组成超强蜂群,可使越冬效果变得很好。蜂群在“立冬”前后,白天最高气温15℃左右时,开始结团,此时群界极弱,可直接合并蜂群,多个蜂王囚笼挂在一个蜂路即可,不产生斗杀和伤害。  相似文献   

7.
韦公远 《中国蜂业》2013,(11):31-31
一、强群越冬,蜂脾相称 群势不同的蜂群,其抗寒能力相差很大。如果只有稀落的几只蜂,在尚未封冻之前就会被冻僵而死亡。而一个强群,即使气温下降到-21℃,也能安然无恙。因此,必须将弱群合并起来,组成强群,并要蜂脾相称。若脾多于蜂,空间大,不利于保温。但过强的蜂群应脾多于蜂,以防蜂过多而出现伤热。  相似文献   

8.
强群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蜂场是饲养单王群,由于蜂王的产卵力有一定的限度,蜂群要发展到满两个以上箱体(20框足蜂以上)有很大困难,而且蜂群发展到12—15框蜂以上时,就容易发生分蜂热,很难维持强群,群势消长驼峰明显。在一群蜂中人为的诱入两只蜂王进行繁殖,可以利用蜂群中多余的哺育力,加速蜂群发展,适时的培育出大量的工作蜂,为大  相似文献   

9.
喀蜂在粉源缺乏的情况下,育虫受到限制。秋天,蜂群群势下降很快,所以喀蜂一般不容易达到强群越冬。但喀蜂春季发展快,只要早春加强对喀蜂的饲养管理,即使是比较弱小的蜂群也能发展成为强群,夺取春蜜和全年的丰收。由于早春气温不稳定,不利蜂群的繁殖,要做好喀蜂的春季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如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东北地区强群与弱群的标准是:早春4月上旬开始定群,有6框蜂的为强群,4~5框蜂为中等蜂群,3框以下为弱群。“以弱补强”不是目的,而是使强群、弱群平衡发展的一种方法。过去,一般采用“以强补弱”,将强群调出一些蜜蜂补助弱群,让强群和弱群平衡  相似文献   

11.
饲养强群,提高蜂群质量,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获得蜂产品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强群、维持强群,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现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看法,和同行们讨沦。 1.制定蜂群各时期的群势标准。从当前的生产实际来看,蜂群质量是较差的,一些蜂场只注重蜂王头数,不注重蜂数。弱群  相似文献   

12.
韩振和 《中国蜂业》2005,56(1):30-31
在养蜂生产中,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培养强群,提高产量.所谓强群,就是三多:蜂多、子多、脾多,即每群蜂达到15框蜂以上足蜂、8~10框子脾、蜂数在3万只以上的蜂群.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蜂群群势较强,但在某个蜜源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益并不好.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地、适时地、有计划地限制蜂王产卵,使大量的采集蜂"内耗",如子脾过多、幼龄蜂过多,一方面占据大面积的巢脾,使储存蜜脾的面积变小,另一方面哺育幼子、幼蜂消耗大量采集蜂的精力,使大量的外勤采集蜂转做内勤哺育幼子、幼蜂的工作,从而影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蜜蜂度过漫长的冬天,经过寒冷、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蜂群多由强变弱。如何在有限的群势上下功夫,将弱群在有限时间内繁殖成有生产力的强群,取得蜂产品丰收?现谈谈我的做法,供蜂友们参考。1群势的调整"立春"以后选择10℃以上的晴暖天气对全场蜂群进行查看,把全场蜂群分为3类——确定强群、中等群和弱群数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全场群势进  相似文献   

14.
强壮的蜂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是养蜂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饲养强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越冬期蜜蜂的死亡率是影响饲养强群的一个主要因素。从秋末或冬初蜂群内最后一批幼蜂出房到翌年春季新蜂出房之前,蜂群内部没有新蜂出世,蜂群中只死不生,逐日减少,蜂群强度下降,以至下降到群势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也是蜂群新一年繁殖的起点。越冬蜂  相似文献   

15.
饲养强群和千方百计地加速蜂群繁殖,是赢得分蜂、取蜜、产蜡全面高产的重要条件。但是怎样饲养强群,和如保充份发挥强群的作用,以及怎样把蜂群的繁殖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强群,从蜂群的繁殖与生产上来讲,蜂数应该是:繁殖群要不低于6—8框蜜蜂;采蜜群须具有15框以上的群势;同时它还应该具备有优良的蜂王、充足的饲料(花粉的蜂蜜)和足够的完整巢脾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强群,使蜂群群势达到12框以上的足群。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是供给蜂王和蜜蜂幼虫的主要食料,所以,要增加蜂王浆产量,就必须要有较多青年蜂的强群,并要适时调整产浆群。如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长期生产王浆的过程中 ,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高产技术措施 ,供同仁参考。1、饲养强群 ,提前生产王浆。蜂群中只有出房 7— 1 5日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能泌浆的幼蜂大约占整个蜂群的 6——— 8% ,必须要有 1 5框脾以上的群 (大约 3万蜂 )才有 2千多只泌浆蜂分泌王浆 ,生产周期 3天 ,一次可产浆2 0———3 0g。如果只有 1 0脾蜂的中等群 ,每次只能产浆 1 0g左右 ,因此强群是提高王浆产量的基本条件。养强群应从秋季繁殖抓起。秋繁越冬蜂多 ,蜂群就能安全越冬 ,来年如有 4脾足蜂参加春繁 ,至 3月中旬即可组织生产强群 ,提早半个月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18.
正新分的蜂群群势弱,防御能力低,最容易起盗蜂。我的做法是:在打算分蜂的蜂群边上,紧挨着原群放新分群的蜂箱,巢门开在靠强群一侧。这样有强群在一边盗蜂不容易靠近,新分群开始和原来群一个气味,是不会到弱群去偷蜜的。  相似文献   

19.
1流蜜期管理的准则消除分蜂热,使蜂群一直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要适时取蜜,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产量。组织强群采蜜,只有强群才能获得高产。根据群势的发展,如估计到采蜜时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封盖子脾。在整个流蜜期要掌握流蜜期前发展群势;流蜜期中,补充封盖子脾,延续群势;流蜜期后,互相调整蜂群,恢复群势和人工分群增加蜂群  相似文献   

20.
一、荔枝花期的蜂群管理 1.组织强群强群应在荔枝开花前50天左右大量繁殖组成,开花前10天左右加继箱,以训练蜂群。采蜜时,意蜂应拥有20框的强大继箱群,中蜂应是6~8框的强群,同时还要有辅助繁殖群。这样,可随时从繁殖群中抽调老蛹脾或成年蜂补充采蜜群,采蜜群中多余的卵、虫脾又可随时调入繁殖群,做到采蜜、繁殖两不误,又主次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