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务院 《新疆林业》2007,(5):15-15,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退耕还林(含草,下同)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农户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  相似文献   

2.
四川洪雅县3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新世纪实施的六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启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旨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目前关于退耕还林的报道很多,主要涉及退耕区造林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存在问题、建议以及三大效益如何统一等方面(徐振华等,2003;傅新红等,2003;杨时文,2002)。但是,退耕还林区不同植被模式对土壤入渗率影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袁建平等,2001)。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退耕还林(草)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和关键,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本文立足陕西实际,通过对陕西退耕还林(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今后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退耕还林(草)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领导,落实退耕责任,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对策,并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有效,矛盾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兴文等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应处理好退耕还林与林粮间种、退耕与保护耕地、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与适地适树、国家补助与自力更生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还草实行“三补两免两落实”的政策,解决了当前退耕后农民在一个时期内的生计问题,同时缓解了农民在农业税、生活需要上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造林种草种苗费用。但通过两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我们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相关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进一步完善。 一、退耕坯林还草面积应以实际水平面积为准  相似文献   

6.
8月初,中国林业科学院黄鹤羽研究员从西部考察归来,本刊记者就退耕还林(草)中经济林方面的问题,采访了以森林经理研究知名的黄先生。   黄先生说,这次西部之行,感觉各地领导对退耕还林(草)工作都极为重视,群众积极性很高。退耕还林(草)在西部地区的进展情况很好。   同时,黄先生也注意到,各地存在着退耕还林(草)示点在地方扩大化、层层搞的现象;存在着重经济林,忽视生态林;重造林,轻种草以及退耕工作“一刀切”的形式主义作法。   把退耕还林(草)与西部地区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与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  相似文献   

7.
定西市安定区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总体方针,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条例》,把退耕还林草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后续产业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严把规划设计关、种苗供应关、整地栽植关、保苗管护关、补植补造关,并把巩固退耕成果与推进退耕规模并重,边推进,边开发,边巩固,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今年,退耕还 林(草)项目在巴 盟乌拉特中旗实 施。旗委、政府对 这项工程非常重 视,把它作为一项 扶贫工程、德政工 程和形象工程全 力以赴,抓紧抓 好。 乌中旗在实 施退耕还林(草) 试点工程中,行动 早,动作快,组织 有力,措施到位。 截至目前,已完成 退耕4万亩,还林 12.2万亩,开创了山旱区大规模造林绿化的先河,干出了乌中旗退耕还林(草)工作的新特点: 一是领导到位,实行“两条线”负责制。一条线是旗长陈和平亲自挂帅退耕还林(草)领导小组,旗乡党政领导负总责,实行旗、乡、村、社、农户五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  相似文献   

9.
关于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胡玉平 《中国林业》2001,(22):22-23
退耕还林还草实行“三补两免两落实”政策,解决了当前退耕后农民在一个时期内的生计问题,同时缓解了农民在农业税、生活需要上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造林种草种苗的费用。总的来讲,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较优惠,农民普遍欢迎,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但通过两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笔者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相关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完善:一、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应以实际水平面积为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求以实际的水平面积为准,但目前农户的承包面积并非是实际水平面积,而是传统的承包面积,是以指手为界或…  相似文献   

10.
巴盟杭锦后旗召庙乡由于紧邻乌兰布和沙漠,因此成为全旗生态治理的重点乡,两年来全乡退耕34.8亩,还林(草)49165.5亩。 在工程建设中,召庙乡确立了“退耕还林、间种牧草、以草为业、种草养畜”的思路,把工程实施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退耕地内采取了大行树套草模式,两年来累计在退耕地内种优质牧草1000亩,形成了稳定的饲草基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乡牲畜总数由去年底的6.1万头(只),增加到6.6万头(只)。去年召庙乡退耕3400亩,涉及到农户533户,退耕地内全部还林种…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计划管理、退耕还林还草面积、退耕地界定和布局、退耕后还的方向、种苗、退还主体不一致、前期工作经费、林草管护、退耕后不反弹以及承包耕地再分配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一年多来,进展顺利,成绩显著。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影响林草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本文主要就政策、技术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退耕还林还草的粮补与钱补标准问题。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政策,退耕每亩补助粮食200斤,现金20元,还林还草种苗补助50元。但是,由于各地条件差异大,群众反映不一。条件差的地区原来亩产150斤至200斤左右,退耕户基本满  相似文献   

13.
洪雅县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选择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段营造苦竹(Pleioblastus)、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 mopsis)、楠竹(Phyuostachys pubesens)、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与优质牧草扁穗牛鞭草(H.compressa L.f.)的立体种植植被恢复模式,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契机栽竹种草大力发展奶牛、奶羊等养殖业和生产竹材,逐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本文就苦竹+牛鞭草退耕种植后的植被变化特征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1.巩固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1)青海省海东地区加大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组织广大退耕农户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购买优质种苗,对五年来造林成活率较低,保存率不高,难以郁闭成林的地块每年进行补植补造,直至成林为止,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质量。(2)强化管护,提高退耕还林建设成果。“三分造林,七分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重点是加强管护。在今后工作中,坚持造管并重的原则,将管护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要以明晰产权为契机,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制。对退耕还林的林权,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管…  相似文献   

15.
西门大戈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力小  何英 《林业科学》2002,38(1):130-135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草)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草)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当前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普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计划管理;退耕还林还草面积;退耕地界定和布局;退耕后还林的方向;种苗补助费;退还主体不一致;前期工作经费;林草管护形式与经费、退耕后不反弹以及承包耕地再分配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董宝明 《中国林业》2008,(16):34-34
一、退耕还林基本情况青海省化隆县退耕还林(草)工程从2000年开始进行试点,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到2006年已连续实施7年。截至2006年,累计完成工程建设20,584公顷,全部为生态林,其中退耕地还林(草)8333公顷,周边荒山治理12,224公顷。工程涉及18个乡镇1个管委的257个行政村、20,588户农户。  相似文献   

18.
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地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还草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河北省试点县张北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并在GIS的支持下,探讨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域选择问题,主要包括地域选择基本单元、选择方法、退耕地分析等问题,以期为合理实施退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地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还草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河北省试点县张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并在GIS的支持下,探讨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域选择问题,主要包括地域选择基本单元、选择方法、退耕地分析等问题,以期为合理实施退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业实用技术》2006,(5):46-46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四川省林业厅下发了《关于组织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研工作的通知》,对各地组织开展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研工作进行了部署。通知指出:按现行政策规定,退耕还经济林和退耕还草部分已陆续停止补助,从2008年开始,退耕还生态林也将开始陆续停止补助,国家停止补助后对退耕农户有什么影响,退耕还林成果能否稳得住、不反弹,是事关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和国家投资效益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用数据回答上述问题,并对停止补助后巩固成果存在问题的地区分类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