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大巴山北麓,全县国土面积150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2%。为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发展“一区两谷”的战略目标,着力建设100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大力发展绿色药谷和畜谷,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由“七五”末的68%上升到“九五”末的84%,净增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第四大省,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近年来,青海省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扎实开展造林绿化,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林业建设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森林资源得到快速恢复与增长。青海省林地面积16825.3万亩,森林面积661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008.95  相似文献   

3.
《陕西林业》1999,(5):34-36
汉中林业历经五十年的努力,现已拥有了占全省五分之一的森林面积、四分之一的森林蓄积,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全省重点林业市、木材及林特产品产区。 建国以来,我市坚持将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林业放在首位,大力倡导国家、集体、个人参与开发,共造林1628.3万亩,其中用材林1108.1万亩、经济林370.4万亩、防护林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陆域国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十五”以来,全省林业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国家林业局在我省开展林业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动力,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决定,加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呈现出盛世兴林、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根据200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5年来全省森林面积从8308.8万亩增加到8766.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1.38亿立方米增加到1.94亿立方米,单位面积蓄积量从每亩2.13立方米增加到2.9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到60.5%,阔叶林比重从22%提高到29%。…  相似文献   

5.
《河北林业》2015,(2):16-17
2014年,承德林业紧紧围绕生态建设、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强力推动造林绿化、经济林产业、森林资源管护、林业改革发展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在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中,着力推进"三个转变",即由单纯重视造林向严格的资源管理转变;由常规造林向建设经济林产业转变;由森林数量规模型向森林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森林资源质量、完善森林生态功能,促进了京津绿色屏障建设。抓软硬件建设,夯实资源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建设五大森林生态体系和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致力构建南粤大地新的生态格局,取得良好的成效。全省完成森林碳汇造林1695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05万公里,新建森林公园588个、总数达到1373个,新建湿地公园132个、总数达到203个,绿化美化村庄近1.2万个。截至2016年底,全省森林面积增至1.63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8.98%,森林蓄积量5.73亿立方米。珠三角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等市先后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省认定“广东省森林小镇”38个。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能够综合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综合效益.依据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借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指标体系,以乔木林林分(小班)为研究对象,提取8个相关指标,采用权重赋值法,评价了茂兰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盟共有11个国有林场,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林场正成为锡林郭勒盟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在本世纪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日本林野厅公布了时隔7年于2002年实施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最新数据表明,日本森林面积增减幅度不大,为2512万hm^2,但森林蓄积量却突破40亿m^3。这表明林业政策已从过去的扩大造林转变为提高森林质量。1995年调查的森林蓄积量为34.83亿m^3,这意味着7年间森林蓄积年均增加约8000万m^3。  相似文献   

10.
国有林场在我省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十分突出,50多年来,国有林场广大职工艰苦奋斗,为培育森林资源,为安徽大地增绿,  相似文献   

11.
浅谈保护森林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不过1.2亿hm^2,蓄积量为95亿m^2,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7%,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20位,而森林分布不平衡,人均占有量不足9m^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对木材及其社会效益的需求在逐步增长,木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每年缺材量逐年升高,达上千万m^2,因此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不断扩大后备资  相似文献   

12.
临安位于杭州市西郊,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人口52万,是杭州至黄山国际黄金旅游线上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被誉为长三角的一颗绿色明珠。全市森林覆盖率76.55%,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  相似文献   

13.
西藏林芝工布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照红 《防护林科技》2004,(3):43-44,56
阐述了西藏林芝工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出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保护区建立后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等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绿化》2005,(2):11-12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近完成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森林面积1.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状况 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充分显示了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1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11,576万公顷,天然林蓄积量10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5326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5亿立方米。但同时也揭示出森林资源与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超限额采伐仍未杜绝,森林经营水平普遍不高,木材供给严重不足。据统计,1998~2003年间,我国的商品材消费量由16,171万立方米上升到20,871万立方米,增长了29.1%。国内商品材生产由11,345万立方米。增加到12,045万立方米,只增加了6.2%,消费量增幅高出生产量增幅近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俄罗斯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明显上升。统计表明,全国每年发生林火1-2万~3.4万起,受灾面积22.9万~102.6万hm^2,损失达30亿~35亿卢布。总体上看,无论是火灾发生次数还是受灾面积,  相似文献   

17.
《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4月2日张晓松文:“数字勾勒我国资源形势”指出,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但与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出版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2005》对照,这一排名可能有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林业》2007,(7):18-18
在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区森林面积2078.9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位,活立木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缅甸地区2000年和2005年Landsat TM/ETM+、MOIDS VCF(Vegetation Continuous Fields)影像生成缅甸森林覆盖变化图,统计缅甸森林覆盖变化图,发现缅甸2000—2005年森林年均损失率为0.68%。统计缅甸全国28个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核心区的森林覆盖变化情况,发现28个保护区核心区森林年均损失率为0.33%,低于全国平均值,表明保护区对缅甸森林起到保护作用。统计3个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区Parsar、Kahilu、Nat_ma_Taung核心区及缓冲区的森林年均损失率,分析发现造成保护区森林严重损失的原因主要是迁移农业,其次是非法伐木。  相似文献   

20.
《木材工业》2005,19(1):49-49
国家林业局于近日公布了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及加快林业建设措施的实施状况。清查从1999年开始,历时5年,动用2万余人,耗资6.1亿元,是我国首次对大陆国土面积全覆盖森林资源的调查,收集数据1.1亿组。清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75亿hm^2,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hm^2,蓄积量15.05亿m^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