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金盏菊为材料, 比较了几种薄膜覆盖种植与露地种植对其在冬、春季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露地种植相比,薄膜覆盖使金盏菊蓬径和开花数量增加, 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2.
冻干鲜花品质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鲜花冻干技术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金盏菊、康乃馨和玫瑰为素材,进行了真空冷冻干燥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护色、预冻和升华干燥时间对3种冻干花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金盏菊经8h预冻,11h升华干燥,冻干后花瓣由单层变为双层,花型更饱满;康乃馨经8h预冻,13h升华干燥,冻干花品质最好;康乃馨和玫瑰经护色后形色较好,且无鼓泡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金盏菊为材料,比较了几种薄膜覆盖种植与露地种植对其在冬、春季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露地种植相比,薄膜覆盖使金盏菊蓬径和开花数量增加,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4.
以金盏菊根尖为材料,分析取材时间、根长、预处理时间与试剂种类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研究其核型。结果表明:在根长为1.0~1.5 cm、上午8:30至9:30取材,能获得较多有丝分裂中期相的细胞;用对二氯苯饱和溶液在6 ℃处理金盏菊6 h,可以获得浓缩程度适宜且形态清晰的染色体。通过染色体制片可以观察到,金盏菊常染色体数为28,包括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5.93%~8.46%,相对长度系数为0.83~1.18,臂比最大值为2.34;金盏菊体细胞中有多达11~18条B染色体,B染色体有棒状和点状形式,其核型公式为2n=18m+10sm,为2B类型。  相似文献   

5.
以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为材料,研究甜菜碱(Glycinebetaine,GB)和硫酸锌(ZnSO4)对遭受35%海水胁迫的金盏菊幼苗的形态建成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B(100~300 mg/L)和ZnSO4(1×10-5mol/L)可以促进金盏菊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态建成,促进叶中叶绿素含量的积累,降低根系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强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缓解海水盐分胁迫对金盏菊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金盏菊和万寿菊分属菊科金盏菊属和万寿菊属,为园林常用地被花卉。为研究其耐盐性,采用3种浓度的Na Cl溶液对2种菊花的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并在人工模拟盐环境条件下观察其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会提高菊花幼苗的耐盐性,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耐盐性效果不同;金盏菊以0.6%浓度的盐胁迫处理、万寿菊以0.4%浓度的盐胁迫处理耐盐性最好;金盏菊和万寿菊的耐盐性在形态方面主要表现为根较长、植株较高和茎较粗3个方面,在生理指标方面表现为叶片POD活性比较高,研究结果为利用盐胁迫处理提高菊科植物耐盐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用于金盏菊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添加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各占育苗基质10%)不变的条件下,以泥炭作金盏菊育苗基质主要材料为对照(T0),将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用于金盏菊育苗,并且按照V(园林废弃物堆肥)∶V(牛粪有机肥)=4∶0(T1)、3∶1(T2)、2∶2(T3)、1∶3(T4)和0∶4(T5)配制育苗基质,以期筛选出适合金盏菊的新型育苗基质,达到减少或完全替代泥炭的目的,增加园林废弃物堆肥在花卉无土栽培领域中的应用。采用室内实验指标测定和温室育苗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6种育苗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通气孔隙、pH值、电导率(EC值)、全N、速效P和速效K等9个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讨了不同育苗基质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对金盏菊出苗的影响。通过为期15d的金盏菊育苗试验,得出不同处理育苗基质对金盏菊出苗率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T1>T3>T2>T4>T5>T0。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可替代泥炭可作为金盏菊的育苗基质,其中T1处理(10%珍珠岩+10%蛭石+80%园林废弃物堆肥)最有利于金盏菊的出苗,出苗率可达81.7%;其次是T3处理(10%珍珠岩+10%蛭石+40%园林废弃物堆肥+40%牛粪有机肥)的出苗率达73.3%。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富思德农林保水剂对金盏菊和长春花的成活率、花期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保水剂的对照比较,施用富思德农林保水剂并且减少约三分之一浇水次数,金盏菊和长春花的成活率分别提高2.9~6.3个百分点和4.1~4.6个百分点,开花期分别延长11~13d和21~25d。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多数金盏菊都是在温室中培养的。根据花色及叶片的变化,可以了解金盏菊的具体生长情况。这种植株矮小的菊科植物,在开花时花朵密集,花期长,可供长期欣赏,花朵颜色缤纷,在我国的园林和城市中是用来装饰提升格调的草本花卉。随着科技的发展,栽培技术的进步,大批量的菊花己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饲用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万寿菊又叫金盏菊、臭芙蓉、蜂窝菊,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一、育苗 育苗时间、面积、用种量.育苗时间可根据移栽时间而定.一般春万寿菊于移栽前40d左右育苗,每栽667平方米春万寿菊需苗床20~25平方米,用种约30g.  相似文献   

11.
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天竺葵和金盏菊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和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e栽培基质的可能性,将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以0%,25%,50%,75%和100%的比例替代泥炭进行试验。将天竺葵和金盏菊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基质中进行育苗研究,当幼苗生长35 d后进行测定。将幼苗分别移栽到不同基质中,栽培6个月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园林废弃物比例的增加,基质的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园林废弃物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基质pH值、电导率值、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育苗试验显示:天竺葵幼苗在园林废弃物处理中的生长量显著(P < 0.05)低于对照组,即使在25%的低比例下也会对幼苗产生不良影响。金盏菊幼苗在添加25%和50%的园林废弃物处理中的生长量与对照组一致。盆栽试验显示:添加园林废弃物显著(P < 0.05)增加了天竺葵和金盏菊的地上部分干质量、株高、茎直径和叶面积以及金盏菊的根干质量和花蕾数。园林废弃物堆肥可以部分代替泥炭作为金盏菊育苗基质及天竺葵和金盏菊的栽培基质。表 5 参1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几种常见菊科绿化植物的光合、蒸腾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的比较。[方法]测量常见菊科小丽花、矮翠菊、黄晶菊与金盏菊的光合、蒸腾等生理特性,对其抗旱能力做出详细分析。[结果]对比3种双峰曲线绿化植物,小丽花的蒸腾速率日平均值最低,其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Pn/Tr)最高,其次为矮翠菊、而金盏菊Pn/Tr的值最低。气孔导度反映了气孔开张程度,小丽花、矮翠菊与金盏菊都在上午、下午出现2个峰值,但小丽花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12:00。[结论]小丽花在参试绿化菊科植物中的抗旱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以珍珠岩与蛭石的7种比例和蛭石颗粒大小的5种组合进行了金盏菊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与蛭石的比例对基质和金盏菊的生长影响较大,并且以珍珠岩与蛭石的比例0.3:0.7,0.5:0.5和0.7:0.3为最佳;蛭石颗粒大小对基质和金盏菊的生长影响无影响。并通过试验得出了基质参考标准:总孔隙度为65%~87%,通气孔隙度7%~15%,容重为0.25~0.4g/cm^3,电导率为1~1.6mS/cm,pH值为5.5~6.5。  相似文献   

14.
利用隶属函数和动态聚类方法,综合分析6种草坪地被植物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叶绿素(chl)、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5个生理生化指标在6种草坪地被植物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金鸡菊和金盏菊叶绿素含量较高;百日草和天人菊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金鸡菊和百日草丙二醛含量较低。通过隶属函数和动态聚类分析,初步将6种草坪地被植物的耐旱性划分为3类;胁迫前期,醉蝶花、金鸡菊和金盏菊表现为高耐旱性,百日草表现为中耐旱性,金鱼草和天人菊属低耐旱性;胁迫后期,百日草和天人菊表现为高耐旱性,金鱼草、金鸡菊和醉蝶花表现为中耐旱性,金盏菊属低耐旱性。  相似文献   

15.
田雪慧  田航军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4):218-218228
结合生产实际,主要深入阐述了金盏菊工厂化促成育苗技术并解决了育苗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播种、苗期及商品成苗管理和苗期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缩短草本花卉育苗周期,提高育苗质量,本试验以金盏菊、瓜叶菊、雏菊三种常见春季草本花卉为研究材料,在20℃、25℃和30℃的条件下,对种子进行发芽培养。主要研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三个重要指标,根据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在25℃~30℃范围内金盏菊,瓜叶菊,雏菊发芽率与发芽势较高,其中瓜叶菊发芽率与发芽势最高,金盏菊最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适宜温度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17.
生血剂下脚料改土种花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血剂下脚料含有较高的养分,往园土中掺加20%以上发酵腐熟的下脚料,对金盏菊类春季草花有明显促进花早,花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明确金盏菊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防治药剂。【方法】对分离得到的金盏菊枯萎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基于该病原菌的EF-1α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对其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引起金盏菊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通过生长速率法和盆栽法筛选了防治金盏菊枯萎病的药剂,结果表明,30%噁霉灵水剂和80%乙蒜素乳油对供试菌株F.oxysporum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同时对于该类病原菌的盆栽防效最好,高达88.09%和82.14%。【结论】研究结果为金盏菊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田间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万寿菊(Tageteserecta)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0.0、0.5、1.0、2.0、4.0 mg/L不同质量浓度镉(Cd)胁迫对这2种菊科植物株高、总根长度、总根表面积、总根投影面积、根尖数及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 mg/L低质量浓度Cd胁迫处理下的万寿菊、金盏菊,其株高增长量高于0.0 mg/L(对照)处理,2.0、4.0 mg/L高质量浓度Cd胁迫处理下的万寿菊、金盏菊,其株高增长量低于对照;随Cd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2种菊科植物叶片中MDA含量及金盏菊POD、CAT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万寿菊叶片中SOD、POD、CAT活性及金盏菊CAT活性呈下降趋势,Cd胁迫质量浓度为0.5 mg/L时2种菊科植物叶片MDA含量高于对照;Cd胁迫质量浓度1.0 mg/L处理的万寿菊、2.0 mg/L处理的金盏菊其总根长度、总根表面积、总根投影面积、根尖数根系等生长指标相对较高。金盏菊和万寿菊对镉的耐性生理响应存在差异,金盏菊对Cd的耐性强于万寿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金盏菊植物对环境中重金属(Hg)污染的修复效果,构建merA重组表达载体质粒,再经农杆菌介导法建立遗传转化体系筛选出转merA基因的金盏菊植株,研究其对汞的富集率。结果表明:转merA基因金盏菊对土壤中Hg2+的转移率提高84%,而且大部分Hg2+在merA基因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的Hg挥发到空气中,提高了其忍受HgCl2的浓度;在Hg2+胁迫下,转基因植株中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转基因金盏菊具有较强的抗重金属汞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