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Ⅱ优153是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和自主选育的恢复系宁恢153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Ⅱ优153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以Ⅱ优3301为对照品种,对引进将乐县的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905、广两优676、春优84、Ⅱ优7954和川优673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Ⅱ优3301,适合在将乐县推广种植。总结了各品种在将乐县种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3.
eⅡ优315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采用长穗颈不育系Ⅱ-32 eA与FR315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e-杂交稻组合。本文研究了eⅡ优315的分蘖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eⅡ优315株高133.5 cm,全生育期为145 d;实割产量8350.5 kg.hm-2,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10.1%,达显著水平。本文还对eⅡ优315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Ⅱ优 90 6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以及几年来的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5.
董家胜 《中国稻米》2005,11(5):24-24
2005年河南省审定通过6个水稻新品种:红光粳1号、两优培粳、中优293、Ⅱ优550、冈优336、B优827,现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Ⅱ优5928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龙恢5928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广适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色优势性状。概括了Ⅱ优5928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心宁 《北方水稻》2008,38(3):137-138
介绍了国审杂交中籼稻Ⅱ优1259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适时播种、适时移栽、科学运筹肥水、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技术要点。Ⅱ优1259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6,(2):68-71
为探究蓉18A系列杂交水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特性,选用4个蓉18A所配代表性品种蓉18优188、蓉18优198、蓉18优662、蓉优908为材料,以Ⅱ优838、冈优725为对照,设置4个氮肥梯度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氮(150 kg/hm2)和低氮(75 kg/hm2)水平下,蓉18A系列品种的稻谷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高于对照Ⅱ优838和冈优725,在高氮(225 kg/hm2)条件下稻谷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低于2个对照,具有明显的低氮高效特性;氮肥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有效穗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Ⅱ优69是湖北恩施州农科院选育的高产抗稻瘟病新组合,2002—2003年参加恩施水稻品种区试,平均产量8.712 t/hm2,比对照增产5.39%,200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介绍了Ⅱ优69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川东南地区"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下的最适水稻品种。[方法]以Ⅱ优838作对照,比较25个品种在川东南地区"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下的头季稻和再生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抗逆性。[结果]川优3203、川香198、冈优2009、蓉穗415、宜香1313、Ⅱ优498、Ⅱ优3213、Ⅱ优615等8个品种头季产量高,再生力强,再生稻产量高,抗逆性强;华优75、G优802、一丰8号、Ⅱ优9号、内5优5399、冈优1237等6个品种2季产量均达10 500 kg/hm2以上,再生力较强,再生稻产量也较高;宜香3551、泸优2号、川优89头季和再生季均表现与对照相比显著减产;天龙优504、冈优1237头季中稻产量较高。[结论]在川东南地区,川优3203、川香198、冈优2009、蓉穗415、宜香1313、Ⅱ优498、Ⅱ优3213、Ⅱ优615等8个品种适合作为"中稻—再生稻"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华优153是广东省汕头市农科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联合以Y华农A为母本,R15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培育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是减少因病害损失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携带稻瘟病抗性等位基因Pi25的品系BL108为供体、恢复系恢11-32为受体,应用该抗性基因的连锁标记Si13070C和功能标记CAP3/BglⅡ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携带Pi25抗性等位基因的恢复系R153,经福建省上...  相似文献   

13.
光身杂交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B和光身R及光身光温敏核不育系光S,并用其配组率先育成一批三系光身杂交稻组合,如光香优德87、光香优602、光香优613等;还选配出一批非光身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如光香优7号、光香优13和光香优6号以及两系杂交稻组合光两优113和光两优193等.光身杂交稻及其配套亲本的选育成功,将进一步促进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可望实现我国杂交稻育种在米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方面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不同控释氮肥运筹对粳稻养分吸收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粳18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一次性施入控释氮肥免追肥条件下,设置不同施肥量(高、中、低、无)和施肥深度(5 cm、10 cm),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粳稻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粳稻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均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施肥深度5 cm组,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粳稻的氮吸收总量增加,同时可促进磷的吸收,但影响幅度较小。钾变化与氮、磷变化有所不同。施肥深度10cm组,施高量氮肥抑制了粳稻对磷的吸收、减少了对氮的吸收,但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对钾的吸收无显著影响。施用树脂包膜控释肥,纯氮用量为153 kg/hm^2、施肥深度5 cm、一次性施肥免追肥可获得最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并显著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粳糯稻糯89 1与籼稻蜀恢527构建的籼粳交F7代RIL群体169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含105个微卫星(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在5℃低温条件下,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芽期耐寒性鉴定;在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再生稻桩越冬耐寒性鉴定;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再生力鉴定。利用SSR标记对水稻耐寒性、再生力进行QTL检测。结果表明,水稻耐寒性和再生力在RIL群体呈连续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共检测到控制芽期耐寒性的QTL 2个(qCtg3、qCtg5),分布在第3和第5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5.57%和79.04%;检测到控制再生稻桩越冬耐寒性的主效QTL 1个(qCtr5),在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再生力的QTL 2个(qRa4、qRa5),分布在第4和第5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8.17%和7.09%。qCtg5、qCtr5和qRa5同时与第5染色体上标记RM153连锁,在分子水平上表明水稻芽期、越冬耐寒性与再生力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光温敏核不育系转育起点温度的高低是决定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能否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选育起点温度较低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可以显著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本课题组利用系谱选育法,将播始历期较短、不育起点温度较高、农艺性状较好的两系不育系中间材料7HS006与播始历期较长、育性转换温度较低的绿102S进行杂交,选育出籼型两系不育系H153S,该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较低,育性稳定,可繁性、农艺性状较好。H153S将在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和推广中起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杂交中稻皖稻15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肥氮肥用量对抛栽杂交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孕穗肥氮肥用量能提高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有效叶面积,保持后期有较高的光合潜能;增加二次分枝数、每穗粒数、着粒密度.杂交水稻皖稻153抛栽孕穗肥以施用尿素12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皖稻153作直播稻示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作母本,“RH00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审稻2008013),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阐述了皖稻153作直播稻栽培的示范效果,总结了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种子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6份野生稻,53份粳稻,153份籼稻和28份杂交稻F1代种子的钾含量进行了分析。水稻种子含钾量的差异十分显著,尤其是籼稻和粳稻种子有着成倍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