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乡双季稻直播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晚稻直播技术虽然在生产中存在一定的潜在的风险,但由于具有省工节本的优势,在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本文通过介绍该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操作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为今后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双季稻—马铃薯是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具有高产高效特点。介绍了诏安县双季稻—马铃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双峰县双季稻免耕抛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双峰县开展了双季稻免耕抛秧与翻耕抛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翻耕抛秧比较,早晚稻免耕抛秧栽培均表现有效穗数多,结实率高,节省成本,每公顷增收达684~1629元。双季稻免耕抛秧栽培,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水稻高产群体优化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福建永定县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水稻生产水平,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上最高苗数多但成穗率低的主要限制因素,以提高成穗率为核心、增加穗粒数为目标,提出了以“壮秧、适苗、扩行、调肥、水控、化控”为主的水稻群体质量优化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粮食高产途径,1997年在邵东、隆回、武冈、洞口等地采取了选用高产优质良种,搞好品种搭配,大力推广早稻旱育秧和晚稻以两大联用多效唑,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划行插秧和定距拉绳插秧,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双季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收提高双季稻产量,增 力,增收节支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成全 《作物研究》2005,19(1):50-50
2003年,笔者在龙市乡亭子坪村推广"白菜-玉米-晚稻"2.3 hm2,平均每公顷产稻谷8 400 kg,玉米棒69 000个、大白菜41.25 t,创产值71100元,最高丘块达75 000多元.与"油菜-双季稻"相比,每公顷增加产值47 330元.根据市场价格核算,该种植模式每公顷总成本为17065.5元,投工为772.5个,投资效益为5.8元/元,投工效益达70.1元/个,成本产值率、收益率、利润率分别为4.2元、3.65元、2.08元.其模式效益高、市场好、可操作性强,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高产群体优化调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高产群体调控栽培技术的探讨,认为提高成穗率、增强生育协调能力、保持后期青稻老健是水稻群体优控法栽培高产的机理,其关键技术措施在于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排灌、注意防治病虫鼠草害。  相似文献   

8.
1989年雨水地区农科所与庆元县农牧特产局、松源镇农技站联合在庆元县松源镇大畈墙、南门墙建立千亩双杂高产栽培示范片,该片实际面积964亩,全年平均亩产943.0公斤,320亩全年平均亩产超吨粮,其中52亩中心方经实打验收,早杂平均亩产588.3公斤,晚杂平均亩产579.6公斤,全年平均亩产达1167.9公斤,增产极为显著。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 根据测产、考种及产量调查:早杂威优35亩产从4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主要靠增穗增产,从5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则穗、粒都有相应的增加,而亩产550公斤以上的更高产,则主要靠增粒增…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湘南双季稻的灌溉方式,以早稻中嘉早17和晚稻盛泰优018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淹水灌溉、间歇灌溉、湿润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湘南双季稻产量的影响,并从根系形态、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等方面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处理2季总产最高,达15.55 t/hm2,分别较淹水灌溉和湿润灌溉处理增产8.59%和10.44%;灌溉方式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间歇灌溉处理成穗率、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灌溉方式影响水稻源特性,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以间歇灌溉处理最大,且水稻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单穴根鲜重、单穴根干重和单穴根体积降幅均以间歇灌溉处理最小;灌溉方式影响水稻物质转运,茎鞘与叶片物质输出率均以间歇灌溉处理最大。可见,间歇灌溉通过扩库、增源、提高茎鞘与叶片物质输出率实现双季稻增产,可在湘南双季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发挥水稻旱育秧低节位、分蘖强的增产优势,又要控制过多的无效蘖。应采取重基肥、早控无效蘖以培育出高产优势协调的茎,蘖,叶的群体,有利于育大穗提高成穗率达到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麦双季稻叶蘖同伸规律的试验研究和苗穗粒结构的综合分析,阐明了:(1)在构成产量的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穗实粒数;(2)大麦双季稻高产栽培的关键叶龄期是离乳叶龄期 移栽叶龄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剑叶全展期,其中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是决定有效穗数的关键时期;(3)针对各时期的主攻目标,优化形成了大麦双季稻亩产超吨粮的按叶调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2008年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攸县示范种植697 hm2双季超级杂交稻,经专家现场验收,双季单产达16.83 t/hm2.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中小苗移栽、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合理管水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初,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与济宁甜菊糖厂等单位联合承担了山东省一轻厅“甜菊万亩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项目,两年来开发小组采用了先进的综合增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发研究基地设在本省济宁郊区3个乡镇,通过开发,甜菊春夏两季面积扩大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壤丘岗地优质稻高产高效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优质稻在栽培中每公顷施纯氮180kg,每蔸插植5苗,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通风透光,生长稳健,结实率高达90.65%,产量可达8017.2kg/hm2;(2)双季优质稻比双季常规稻种植,全年增加纯收入3000元/hm2左右;(3)优质稻采用不同干燥法对米质有影响,应用牛屎晒坪能提高米质,改善食味,推广水泥晒坪,造价低。  相似文献   

16.
17.
旱稻耐旱性强、适应性广,在辽阳市铧子、沈旦等乡镇实行种植旱稻3 a,生产成本250元/667 m2左右,平均产量485 kg/667 m2,生产效益可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实现小麦夏玉米两熟双高产,须将一年上下两季作物作为统一生产系统,高度协调好前作与后作关系以及群体与个体关系。在高产途径上采取保证足穗、主攻大穗、稳定提高粒重,优化品种搭配组合,优化播期密度组合,提高播种质量,合理运筹肥料和后期促进根叶互养等5项配套栽培技术,保证小麦夏玉米两熟的生育进程与当地最佳季节同步,茎蘖动态与叶面积动态合理协调,搭好丰产架子与增加经济产量并重。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双季稻品种的变更,介绍了中国双季稻栽培技术的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双季稻三高一稳栽培技术、旺壮重栽培技术、以抛秧和机插稻为主导的轻型栽培技术及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技术要点、研究进展,并根据当前中国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套包括品种替代、化肥污染控制、农药污染控制、水稻健身栽培、土壤质量提升、灌溉与水体净化等技术的双季稻丰产栽培中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对中国南方双季稻区的水稻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