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永州地处湖南南端,与两广相连,全市辖区九个县,二个县级行政区。每年发展加强牲猪1000万头以上,出栏牲猪680余万头,外贸出口活大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市牲猪养殖专业大户2.7万户,牲猪养殖村187个,规模化养殖场500多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专业户25户,千头以上的专业户  相似文献   

2.
地处沮水河畔的保康县重阳乡西坪村,全村有7个组、386户、1446人。1993年,出栏肥猪1490头,户均3.9头,人平1头。其中出售商品猪1100头,实现产值60.3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一举成为全县牲猪生产的状元村。到今年四月底,牲猪存栏已达2280头,户均5.9头,已出售商品猪200头。预计今年牲猪  相似文献   

3.
牲猪生产是湘阴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值的40%以上。牲猪出栏连续四年突破百万头,但由于出栏猪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低,严重影响了农民养猪效益的提高。为加快瘦肉型猪推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尽快把湘阴牲猪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从1998年起,我县全面实施推广“杂交商品瘦肉型猪综合技术”,并与省农业厅丰收办签定了推广合同。三年来,在省丰收办及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项目实施进展顺利,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8年,全县发展瘦肉型猪89.3万头,比上年增加29.6万头,增长49.6%,出栏瘦肉…  相似文献   

4.
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系粮猪型,改革开放以来,牲猪生产持续稳步地发展,成为全国牲猪产销大省。1998年,全省出栏肉猪由1978年的1513万头增加到6061.69万头,猪肉产量由1978年的70万t增加到394.01万t。出栏肉猪和猪肉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4.01倍和5.63倍,20年持续递增7.19%和902%。相应地,全省牲猪产值1998年达到38818亿元,占牧业产值的76729,占农业产值的30.75%。这充分体现了养猪业是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然而,我省牲猪生产的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效益低下的严重挑战。究其成因,无可讳言地说,在资源经济…  相似文献   

5.
靖州县太阳坪乡贯堡渡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05户,1170人,耕地面积109.3hm2,1997年人平纯收入2500元1993年,该村投资48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7亩,建筑面积1020m2,8栋猪舍,年生产规模2000头的养猪场,至1997年底已累计出栏牲猪6000余头,创利120万元,其中1997年出栏商品猪1200头,创产值86万元,他们还以猪场为基地,组织销售牲猪5000余头,两项收入360万元,创利40万元.养猪成为贯堡渡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并形成了“基地十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1997年,全村共出栏牲猪350O头,16户养猪专业户,人平畜牧业收…  相似文献   

6.
湘潭是享誉全国的牲猪基地,1997年,全市牲猪饲养量达600.7万头,出栏肉猪362.3万头,全市牲猪养殖业产值达26.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兴旺的养猪业,支撑起了庞大的饲料市场,全市猪饲料年需求量达100万吨以上,若加上每年1500万羽家禽饲养的需求,则湘潭饲料市场规模更大。置身如此诱人的市场中,湘潭饲料企业应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1997年,全市饲料产量仅为11.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经济向市场农业转轨的新形势下,松滋县抓住农业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牲猪生产。1993年,全县牲猪出栏73万头,人平出栏0.84头,成为全省饲养规模最大,出栏数量最多的牲猪大县。牲猪产值由1990年的1.16亿元增加到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5%上升到26%,占全县多种经营总收入5.5亿元的40%。1993年,全县农民多种经营人平增收80元,其中养猪收入占  相似文献   

8.
我想讲一个观点:如何进一步提高全省饲料工业的整体水平。从这个切人点结合法制讲,我省畜牧业方面从全国来看占有一席之地,是畜牧业大省,牲猪饲养量人均全国第一位,总量是第二位,虽然是畜牧业大省,但还不是强省。畜牧业之所以发展成大省,这是从方方面面做起来的,是各种要素的整合、资源的配置。这个月底将召开全省畜牧业产业化会议,参会的有50个重点县和各市州分管书记和市长。戚和平副书记对开好这次会作了重要指示,有些县正在准备材料。我看到湘潭市政府一个材料,准备把牲猪发展到1千万头,现在是500万头,要翻一番。  相似文献   

9.
荔浦是一个有36万人口的县,其中农业人口31.8万人,耕地30.8万亩,其中水田22万亩。这个县的牲猪生产完成了第一个翻番以后,1991年又取得了可喜的增长形势。饲养发展到48.17万头,出栏量达到24.39万头,分别比1990年饲养量43.09万头和出栏量19.18万头增长11.78%和27.16%,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农业人均有猪1.51头,人均出栏猪0.76头,耕地亩均有猪1.56头,水  相似文献   

10.
湖南是闻名全国的养殖大省。1997年,全省出栏牲猪5838万头,人平0.9头;肉类总产量450万吨,人平69.8公斤;淡水养殖产量110.8万吨,人平17.1公斤。畜牧水产养殖已成为湖南农村的第一大产业。作为连结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纽带,饲养业规模化、现代化物质基础的饲料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在全省39个工业行业中,饲料工业产值居第  相似文献   

11.
1996年3月,由省畜牧局主持,邀请省、市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房县养猪“三优”计划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房县继牲猪“四化”后,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以“优化良种杂交繁育体系,优化饲料日粮配合,优化饲养管理方式”为内容的养猪“三优”计划项目,自1991年实施以来,经过五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项目协议规定的任务。 (1)牲猪生产发展较快。1995年房县出栏肉猪21.4万头,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数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初起我县三堡、马路、大並、筋竹、诚谏、南渡和吉太等乡(镇)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畜牧、税务和工商三家联合执法、发放“牲猪防疫屠宰卡”,对加强牲猪防疫和税收管理、整顿肉食市场、完善收费办法、巩固防疫效果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三堡镇l~6月屠宰牲猪4191头、征收税款40530元,比上年同期的2863头和27720元分别增长了40.38%和46.21%,市场管理费增收14.46%。检验肉猪3944头,收统防统治费牲猪3977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088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以来,我市各级党政和畜牧部门,紧紧围绕牲猪品改工作,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规划,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实现了公猪良种化、母猪二元杂交化,大大提高了商品猪的质量。三年来,我市共淘汰和更新劣种公猪共3628头,引进良猪母猪5.5万头,牲猪出栏率也由1998年的160%,提高到现在的188%,提高28个百分点,出栏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由1998年的29%提高到现在50%以上,提高21个百分点。牲猪品改工作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大实事二等奖,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日报》、《…  相似文献   

14.
“八五”期间,咸丰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八五”期初大牲畜出栏1088头,八·五期末上升到3038头,增长了2.7倍;牲猪存栏由22.9万头,增加到32.91万头,增加了10.01万头,年平均增长8.7%;肉产量由8956t增加到16781t,增长  相似文献   

15.
某养猪场养猪 12 0头 ,口服北农大生产的“阿福丁”粉剂驱杀体内外寄生虫时 ,不慎出现 1头牲猪中毒 ,生命垂危 ,经救治很快痊愈。阿福丁粉剂 ,北农大生产 ,每包含有效成分 10 mg。口服用药牲猪 12 0头 ,体重分别约15 kg。服药方法 :一次性将 10包阿福丁混入饲料槽让 10头猪自行  相似文献   

16.
<正> 湖北省钟祥县靠规模经营和系列服务,推动养猪业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全县牲猪持续五年增长,连续4年实现人平饲养1头猪。1988年出栏肥猪43万头,比上年增长14.3%,比1983年增长73%。目前,全县已办起国营、集体养猪场40多个,其中千头以上的7个,万头养猪场一个。家庭养猪场(亦称养猪专业户)2900多个,全县养10头猪以上的农户已达4000多户。  相似文献   

17.
一、检出情况1979—1985年××肉联厂屠宰牲猪共1425303头,检出病猪16196等,占屠宰牲猪总数的1.14%。其中猪丹毒1579头,占检出病猪总数的9.75%,居首位。按年度统计猪丹毒检出最多的是1984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减少畜禽疫病的传播,我区自1984年以来,全面开展了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两年共检活猪3.6万头;集市检疫马584匹;奶牛结核检疫1247头;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牲猪2985头,牛  相似文献   

19.
新晃县新晃镇三拱桥村33岁的青年农民吴泽民近2年来,靠规模养猪致富而闻名湘黔边境.目前.已做到“自繁、自养、自防、自治、自销、自己加工饲料”的一条龙养猪.去年,共养猪2010头,出栏肥猪1500头,养牛40头,加工饲料500t,贩猪6O0头,总收入IOS万元,除去成本开支,纯收入12万元,家庭人平均纯收入2万元;上交备件税费2.34万元,并给SO户村民提供了养猪技术咨询,帮助带动13户走上了规模养猪之路,16户走上牲猪贩运之路,每户年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去年来.多次受到省、地、县、乡的表彰和奖励.1979年6月,吴泽民高考落榜,在…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我市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2年全年牲猪出栏44.2万头,是1980年的2.3倍,家禽出笼230万只,比1980年增长1倍多。但仔细分析12年来的畜牧业发展过程发现,“七五”以来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农村第一步改革初期,即1980年至1985年,而近七年来却呈现出徘徊的局面。1992年与1985年比,七年牲猪出栏只增长5万头,年递增1.1%左右,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大发展后,我市畜牧业经济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