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不同饲料对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乔慧  黄成  王喆  潘建林 《淡水渔业》2007,37(1):58-61
将40尾成熟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高蛋白的幼鳗人工配合饲料和低蛋白的鲤鱼人工配合饲料50 d,每10 d分别从各组中随机取3尾做消化酶测定。结果显示:幼鳗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黄颡鱼胃中淀粉酶比活力呈下降趋势,蛋白酶比活力呈上升趋势,肠中淀粉酶比活力变化不明显,而蛋白酶比活力呈上升趋势;鲤鱼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黄颡鱼胃内和肠内淀粉酶比活力均呈上升趋势,而蛋白酶比活力均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比活力与蛋白酶比活力的比值(A/P值)比较显示:高淀粉成分的食物长期诱导下可以使黄颡鱼体内淀粉酶相对含量上升,并且出现食性转化的现象;高蛋白成分的食物长期诱导不能使淀粉酶相对含量一直下降。  相似文献   

2.
初始体重差异对黄颡鱼补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R ichardson)按初始体重不同分为大(L)、小(S)两种规格(平均体重分别为11.79 g和2.76 g),在水温(28±1)℃、自然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初始体重差异对其补偿生长的影响。试验为期4周,每种规格设定3组,第1组为对照组,整个试验期间正常投喂;第2组第1周正常投喂,第2周停止投喂,后2周恢复投喂;第3组前两周2停止投喂,后2周恢复投喂。大规格鱼的3组分别以LC(对照组)、LD1和LD2表示,小鱼分别以SC(对照组)、SD1和SD2表示。结果显示:整个试验结束时,两种规格试验鱼试验组的体重均未赶上对照组,但各组的特定生长率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现为部分补偿生长;L规格鱼的补偿生长主要通过显著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摄食率实现,S规格鱼通过显著提高摄食率实现;试验结束时,除LD2组的脂肪含量显著较低外,其余各组的鱼体生化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免疫增强剂因能增强机体抗疾病感染的能力、作用时间较短且没有记忆成分,被认为是一种提高鱼体免疫力及对疾病抵抗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免疫增强剂在黄颡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主要从微生物来源、动植物来源、营养因子类来源这3大类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免疫和抗病能力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展望了黄颡鱼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可为黄颡鱼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感染累枝虫(Epistylis sp.)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病愈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患病鱼和经药物治疗痊愈及健康的黄颡鱼的血清皮质醇、葡萄糖、乳酸(LD)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显示,患病组黄颡鱼血清皮质醇、血糖含量和AST活性均显著高于痊愈组(P0.05),血清ALT活性与痊愈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患病组相比,痊愈组黄颡鱼血清LD含量,LDH和AL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组相比,痊愈黄颡鱼血清皮质醇含量和AL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葡萄糖、LD含量,LDH、AKP和AST活性则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累枝虫的寄生引起了黄颡鱼显著的应激反应,使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经治疗痊愈后的黄颡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可恢复正常,鱼体应激反应消失并表现出正常的游泳行为。  相似文献   

5.
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00、1 000 mg/kg的组胺,制成4种等氮饲料(分别记为C、H10、H100和H1000),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02.13±0.52)g为试验对象,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生长、皮肤显微结构、皮肤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力和脑中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微流水室内养殖系统,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组胺对黄颡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高组胺添加量组(H1000组,组胺含量1 390 mg/kg)黄颡鱼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及脑组织中MC1R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添加量组(H10和H100)黄颡鱼皮肤黑色素含量和脑中MC1R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组胺添加量的增加,皮肤酪氨酸酶活力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组胺对黄颡鱼生长表现无影响,但会引起黄颡鱼体色白化,且白化程度与饲料中组胺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试验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慢性应激,观察和分析了应激激素皮质醇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和外周血细胞的效应。试验组饲料中皮质醇添加剂量为100 mg/kg,日投饵率为3%,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外源皮质醇通过减少肠道黏膜皱褶和促进糖异生作用使黄颡鱼幼鱼增重受阻;(2)外源皮质醇使黄颡鱼幼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但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则呈上升趋势;(3)外源皮质醇能促进红细胞增生,增加黄颡鱼幼鱼外周血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黄颡鱼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用平均体重6.5g的黄颡鱼540尾分成5组(4个试验和1个对应组),每个试验组设2个平行,酶制剂分别按0%、0.05%、0.10%、0.15%、0.25%添加,通过40天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P<0.05)其最佳添加水平为0.15%。  相似文献   

8.
饥饿对黄颡鱼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饥饿状态下黄颡鱼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下降,溶菌酶活性、溶血酶活性、抗菌活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说明黄颡鱼饥饿一定时间后,免疫机能受到影响,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人工授精的稳定性,分别用卵子和精子同步激活法以及预激活精子法,在6个梯度浓度(0%~0.5%)范围的低渗溶液中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比较精子活力、受精率和孵化率。结果显示:低渗溶液浓度与精子活力、精子激活率和受精率密切相关,在相同浓度的低渗溶液组中采用预激活精子法的受精率显著高于卵子和精子同步激活法(P<0.05),受精率相对应提高了7.7%~14.5%;低渗溶液的浓度和人工授精方式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0.3%的低渗溶液中采用预激活精子法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饵料对瓦氏黄颡鱼稚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uachelli)稚鱼分为活饵料组(L)、驯化组(D)和饲料组(MP),分别对3个组进行牛长和消化酶活性的监测.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稚鱼在整个试验期间的特定牛长率,活饵料组>驯化组>饲料组,且3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组蛋白酶的比活力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活饵料组的蛋白酶比活力高于驯化组和饲料组(P<0.05).活饵料组的淀粉酶比活力在试验期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驯化组和饲料组的淀粉酶比活力则呈现增加的趋势.活饵料组、驯化组和饲料组的脂肪酶比活力在45日龄以前基本维持在一个特定水平,饲料组的脂肪酶比活力高于驯化组和活饵料组(P<0.05),在45日龄以后,驯化组、饲料组的脂肪酶比活力呈增加的趋势,活饵料组的脂肪酶比活力则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仔鱼食性及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人工孵化的黄颡鱼仔鱼为材料 ,对孵化 2 0d内的仔鱼的食性和生长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黄颡鱼仔鱼 2日龄开始开口摄食 ,5日龄全部开口摄食 ,混合营养期为 1~ 4d。仔鱼的开口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体长 8~ 2 2mm的仔鱼由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为主转变为以寡毛类、摇蚊幼虫、水蚯蚓等底栖生物为主 ,仔鱼昼夜摄食节率变化明显。仔鱼随着体长的增长肠胃饱满指数也逐渐增加。仔鱼的体长生长前期较快 ,后期减慢。体长与日龄的相关式为 :L=0 95 2 8d+4 97(r=0 992 0 )。体重与体长的回归曲线为W =6 4× 10 -4L2 2 56(r=0 9797)。  相似文献   

12.
黄颡染色体组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 10sm 8st 6t。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生长特征与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研究了黄颡鱼的生长特征及食性,得到黄颡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3.571×10^-4L^2.379,体长生长方程为Lt=237.002(1-e^-0.280(t+0.127),主要食物为虾类,其次为小鱼、鱼卵等。  相似文献   

14.
15.
沉水植物对黄颡鱼鱼种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诚 《水产学报》2001,25(6):579-581
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底栖鲶形目鱼科鱼类 ,有关黄颡鱼生物学基础研究国内已有过报道[1-3 ] ,由于过度捕捞及水环境恶化 ,该鱼种资源受到极大的破坏 ,“黄颡鱼引种繁育及推广养殖”作为江苏省农业品种更新工程项目已顺利完成人工繁殖工作 ,但在育苗期间总伴有大量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现象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鱼苗健康生长不仅需要充足的饵料和溶解氧 ,还需要保持优良的水质环境。栽培沉水植物是维持鱼池正常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措施 ,也是加强鱼苗体质减…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鲜鱼虾肉、自制配合料为饵料,在室内和室外水泥池内进行黄颡鱼亲鱼培育;采用DOM、PG、LHRH-A2、HCG不同剂量组合进行人工催产;采用静水和微流水两种方法进行孵化。在孵化网箱内进行鱼苗培育。结果表明:黄颡鱼亲鱼喜食新鲜饵料,也易驯食配合饲料,室内和室外人工条件下均能获得成熟亲鱼;用DOM+HGG+LHRH-A2或PG+HCG+LHRH-A2的混合剂人工催产,微流水孵化效果较好,催产率为50%-1005,受精率为60%-90%,孵化率达70%-90%;小网箱培育鱼苗,成活率高,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17.
18.
盐度对江黄颡鱼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平均体重为2.72g的江黄颡鱼鱼种作耐盐性试验,其96h半致死盐度(96hLC50)为12.00;直接将鱼种置于盐度为32的水体中,其平均成活时间(MST)、50%成活时问(ST50)分别为46.8min和49min。生长试验的结果表明,江黄颡鱼鱼种在盐度为0—7范围内可以安全生长,其生长和成活率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