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促进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妨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体育行为内容、体育行为时间、体育行为空间和体育行为方式等方面,对河南省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体育取向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总体参与体育意识比较强 ,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平均达到 1h的占总人数的 5 4 5 9%,有43 5 2 %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但男女生之间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生体育意识和行为明显高于女生 (P <0 0 1或P <0 0 5 )。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 ,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社团助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实现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的保证、以及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选择及需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身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助推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手段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寻求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大学...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农业大学女大学生为例,对河北省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不浓厚;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总体不高,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低、时间短;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放松心情、增强体质和娱乐等。通过对研究结果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加强体育教育、提升校园体育氛围、改善体育锻炼客观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12所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及体育锻炼意识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到54%,近半数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女大学生对健身类、健美类、娱乐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对一些对抗性体育项目则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7.
从个人主观积极因素、客观积极因素、主观约束因素和客观约束因素4个方面对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影响广州大学城学生体育健身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对体育健身运动的爱好,同时受到体育健身消费和个人体育技能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学校场地、体育消费场所的价格、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体育健身意识等都会影响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建议学校从课程安排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锻炼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情运动和锻炼;多组织体育运动比赛,并聘请相关体育专业人员进行体育技能方面的指导;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尽量安排勤工助学,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多拓展女子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8.
从个人主观积极因素、客观积极因素、主观约束因素和客观约束因素4个方面对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影响广州大学城学生体育健身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对体育健身运动的爱好,同时受到体育健身消费和个人体育技能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学校场地、体育消费场所的价格、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体育健身意识等都会影响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建议学校从课程安排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锻炼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情运动和锻炼;多组织体育运动比赛,并聘请相关体育专业人员进行体育技能方面的指导;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尽量安排勤工助学,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多拓展女子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取向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影响大学生体育取向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提出利用有利因素消解不利因素,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锻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李智杰 《现代农业》2010,(12):169-17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方法对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体育社团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认识与明确了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体育社团是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满足了校园人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体育社团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媒介,促进系与系之间的交流,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快学校体育的发展。加强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不但可以营造校园良好的体育氛围,为学院选拔出体育人才,更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为终身健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对终身体育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目标动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三个年级学生在运动技术掌握目标动机上基本不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学生运动技术掌握障碍动机上差异不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运动技术表现目标动机方面差异较小,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运动技术表现障碍维度上差异不显著。提出教师要积极创设体育运动参与目标动机的良好氛围,加强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加强对体育生活方式宣传,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与个案分析法,对广东32所民办普通高校体育科研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产生科研论文总量与质量偏低、各学校体育科研工作失衡、部分院校“0科研现象”、课题申请立项极度困难等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外部环境与机制建设、强化内部行为与意识以及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等3个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今天,针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教学改革正日益受到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重视,然而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却不尽人意,特别是民办普通高等院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民办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上海民办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逐步加强和改进体育活动的效果和措施,并为进一步完善上海民办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差生是指体育能力及身体素质低于正常大学生的学生 ,全国各高校均有部分体育差生。笔者对高校体育差生进行了调查 ,了解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 ,为提高体育差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差生参与锻炼行为、培养体育差生良好的习惯、增强自我锻炼的意识及能力提供可操作性经验。1 研究的内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 ,体育消费 ,阅读体育书籍、报纸、杂志的情况。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2 1 研究的对象郑州大学医学院 2 0 0 0级大学生和入校体育达标不及格学生被列为体育差生 ,体育达标合格学生按兴趣被选入各专项班 ,详见表 1,2。表 1 郑州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从自发性走向群体性、有组织性;小城镇体育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品味不断提高。但是存在资金匮乏、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辅导员和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低下的问题。建议:用市场手段缓解资金问题、实现社会体育辅导员本土化、提高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最后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郑大体院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状况,为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提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好,但随着年级的增长,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身体形态相对较好,呈现正态分布;身体机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压力增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原因是影响他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公共体育课应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体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重视,体育教学主要强调技术教学,按照规定的几项教材向学生灌输一些运动技术,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既无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又无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作者认为体育教学应加强体育理论和应用方法的内容,以提高学生体育认识水平,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有助于体育意识形成和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锻炼"能力的提高,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正规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终身体育"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相对匮乏,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开展还存在课时不够,内容不够系统等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拓宽思路,寻找新的路径,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广州7所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认识与明确了校园体育社团的地位与作用。结果表明:校园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和体育需求;扩大学生体育人口,发展学生运动才能;促进学校场馆设施、器材设备建设;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快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议有关教育部门重视加强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建设,促使其持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测试、统计、调查的方法对贵州大学2000~2002年,大学三、四年级在校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结果显示,只有8%的被测试者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优秀等级,有18%的被测试者未能达到或通过合格等级,其不尽如人意显而易见。学生在测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良的考纪考风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从政策、措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通过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变被动单纯的学习为自觉行为,为国家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