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塌地乌2 500.0 kg/667 m2的技术条件产地,农药、肥料使用条件和原则,及生产管理等要求措施。文中的标准适用于沿淮长江地区露地塌地乌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2.
沿淮地区黄心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心乌是沿淮地区秋冬季节广受欢迎的一个蔬菜品种,其生物学特性与白菜较为接近,富含维生素,口感较好,营养价值较高。该文从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简述了沿淮地区黄心乌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季德祝 《农林科学实验》2014,(8):111-111,116
黄心乌是沿淮地区秋冬季节广受欢迎的一个蔬菜品种,其生物学特性与白菜较为接近,富含维生素,口感较好,营养价值较高。该文从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简述了沿淮地区黄心乌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沿淮淮北地区年度间土壤含水率差异较大,土壤含水率与当年降雨量呈正相关,60 cm以上土层的含水率相关显著.淮北地区的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沿淮地区.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率的变化逐渐变小.淮北地区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分布呈"S"型,沿淮地区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扬麦1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属优质中筋蒸煮类小麦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淮南及沿淮地区种植,其推广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6.
安徽沿江沿淮地区果蔗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安徽沿江沿淮地区果蔗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为沿江沿淮地区果蔗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果蔗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沿淮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 ,属半湿润季风气候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农业生态环境决定了其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笔者揭示了沿淮地区无汛期蔬菜大棚光能资源和热量资源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光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途径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以促进本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塌棵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不结球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以墨绿色叶为产品器官,味甜鲜美,品质极佳,为小白菜中的上品,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白菜相近,根系须根发达,分布较浅,再生能力强,莲座叶着生于短缩茎上,叶片呈椭圆至倒卵形,有裂刻,墨绿色,叶面平滑或皱缩,叶柄肥厚,塌地或半  相似文献   

9.
沿淮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南食米北食面”,对于沿淮地区来说,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如何获得小麦高产高效是沿淮地区的农民主要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就沿淮地区如何获得优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沿淮洼地治理及农业结构调整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沿淮洼地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也是治理难度很大的地区。本文通过分析沿淮洼地存在问题与治理规划及要求,认为必须针对这个区域常受洪涝灾害的自然特点,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养”的农业结构体系,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实现沿淮洼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沿淮地区素有渔米之乡之称,稻作历史悠久,水稻成为沿淮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阜南县地处沿淮区域,淮河贯穿阜南县南部地区,千里淮河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促进沿淮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安徽省沿淮洼地的经济地位,分析了该地区长期遭受旱涝灾害困扰的情况及原因,指出沿淮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沿淮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沿淮地区油菜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使用的品种有十多个,不少品种只宣传推广一年,就被自然淘汰.2005年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和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6个新品种(系)在我县进行品比试验,探索新品种(系)在沿淮地区适应性,以确定其使用价值.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了优质白菜新品种"淮中雪地乌"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乌塌菜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塌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2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塌菜、黑菜、塌棵菜、太古菜、塌地菘等,是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其原产我国,在长江流域栽培广泛,具有适应性强、易于管理、营养丰富、味甜鲜美、色泽浓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香港、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是食用与观赏兼备的优良蔬菜品种之一。因其极耐寒,适宜在北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沿淮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沿淮地区是安徽主要产粮区,该区大多县为安徽省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文章论述了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等提高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乌塌菜,别名塌菜、黑芽,南方普遍种植的品种,近几年在西宁地区引种长势良好,可周年生产。它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株型塌地,根为肉质直根,其须根发达,分布较浅,适应育苗移栽,叶色深绿,叶片全缘,椭圆,四周向外翻,总状花序,黄色,虫媒花,长角果,千粒重贮藏期5年,使用期3年,生育期长,耐寒性强,耐酸不耐碱,冬性品种,产品鲜嫩,可清炒、凉拌,口味极佳。  相似文献   

18.
王侠 《新农业》2022,(16):52-53
沿淮地区种植西瓜无论是从土壤的适宜程度还是早晚的温差考虑都是非常适宜的,那么,种植技术就成了西瓜能否高产以及味道是否优质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沿淮地区西瓜露地种植技术进行探究和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为沿淮地区的西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淮北沿淮地区群众栽培水稻的经验和特点水稻是一种高产作物。我省淮北沿淮地区(指阜南、颍上、凤台、怀远及五河等五县沿淮地区的岗地)的农民,为了改变低产面貌,长期以来,就不断地进行着将旱地改种水稻的斗爭。据考查,嘉庆十五年(公元1517年)凤台旧县志中就有“下地亦宜稻”的記载。这說明本区栽培水稻的历史至少已长达四百多年之久。不过由于在解放以前,数百年来一直沒有灌溉条件,致使水稻栽培面积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地群众把沒有灌  相似文献   

20.
沿淮地区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降雨量通常在900mm左右.冬季寒冷而干燥,1月份气温为全年最低,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8℃.因此,沿淮地区种植食用仙人掌必须在保护地栽培才能安全越冬.塑料大棚造价低廉,简单易行,在该地区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