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汕优6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文选育而成。19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kg,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6号迟3天,比汕优63迟1天,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拔,克服了汕优63叶宽易披叶的缺点。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总粒107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9,根系发…  相似文献   

2.
Ⅱ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是沿海地区农科所继特优559、汕优559、协优559之后配组育成的又一个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品种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1 .特征特性Ⅱ优559全生育期150天左右 ,比汕优63迟熟5~7天。株型集散适中 ,分蘖率中等 ,株高120cm左右 ,主茎总叶片18~19叶 ,5个伸长节间 ;穗型较大 ,穗长25cm左右 ,一般每穗总粒190粒左右 ,结实率85 %以上 ,千粒重27g左右 ;稻米品…  相似文献   

3.
Ⅱ优46     
Ⅱ优46系浙江省庆元县、丽水地区和遂昌县种子公司共同协作,用Ⅱ—32A与密阳46配制而成。经丽水地区作单季稻区试和浙江省作连晚区试,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全生育期作单季稻栽培与汕优63相仿,作连晚栽培比汕优10号长2~3天。1991年4月已通过丽水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作为海拔800m以下单晚推广和河谷平原作连晚搭配种植。1主要特征特性Ⅱ优46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色深绿,株高95cm左右,分蘖力中等偏强,每亩有效穗19~21万,每穗总粒数120~130粒,实粒数105粒左右,结实…  相似文献   

4.
广优4号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红莲型不育系丛广41A与青六矮1号组配育成的华南早籼迟熟组合。1990~1991年早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迟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均名列第一,亩产481.8和480.48kg,比汕优63增产9.62%,达极显著值,1993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广优4号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熟2~3天,株高105cm,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5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4~24.5g。前期长势较弱,中后期长势转旺,分蘖力中等,抗倒性中等,后…  相似文献   

5.
粤优938系江苏省农科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R938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粤优938具有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已于2000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产量表现粤优938在1994年测产品系比较试验中产量为9.28t/hm2 ,比汕优63增产4.8%;在1996年江苏省杂交中籼稻联合鉴定试验中产量为10.05t/hm2,比汕优63增产8.3 %。在1997年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9.06t/hm2 ,比…  相似文献   

6.
超级杂交稻的生育特性及经济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5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和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计从4月20日到6月20日的7个播期,研究超级杂交稻组合的生育特性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两优培九、P88S/0293、协优9308、协优9320的生育期显著长于汕优63,适宜作一季稻栽培;国稻1号的生育期与汕优63相近,可作一季稻或双季晚稻栽培;两优培九、P88S/0293、国稻1号表现较强的感温性,协优9308和协优9320还表现一定的感光性,协优9320和协优9308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国稻1号较短;超级杂交稻组合具有明显的穗重优势,表现穗大粒多;协优9308和协优9320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在适宜条件下,5个超级杂交稻组合的产量优势明显;产量≥10.5 t/hm2的平均穗粒结构是:有效穗222.93万/hm2,每穗总粒数216.15粒,结实率83.75%,千粒重27.42 g。  相似文献   

7.
D优63     
D优63(D汕A/明恢63)是四川农业大学与福建尤溪县管前农技站协作育成的D型细胞质杂交稻组合。1985~1987年在全国15个省累计推广561.53万亩,产量与汕优63相接近或略高,一般亩产达600kg左右,高的达700~800kg。是一个可与汕优63搭配或轮换种植的组合。1产量表现D优63属中稻型偏感温组合,作单季栽培全生育期150天左右,作连晚栽培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2~3天。株高100~105cm,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壮、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一般每亩有效穗为17~18万…  相似文献   

8.
特优73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龙特甫A为母本,明恢73为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籼稻组合。明恢73是用粳187/IR30∥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的。经三明市连续2a区试和示范表明,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1999年2月通过了三明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7年参加三明市连晚杂优区试,平均产量62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42%,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列参试组合第二位;参加三明市单晚杂优区试,平均产量786t/hm2,比汕优63增产801%。1998年参加…  相似文献   

9.
Ⅱ优725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生产中表现出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200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并作为四川省重点推广组合。同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一、主要特征特性1 .产量水平高1997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 ,在成都、威远、巴中、武胜、中江不同生态区种植 ,平均单产8.85t/hm2,比汕优63增产8.57 % ;1997年在安县界牌镇示范种植40hm2 ,多点测产验收 ,单产达9.345t/hm2,比汕优63增产…  相似文献   

10.
献改优63是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中籼强优组合。该组合的栽培应采取稳定穗数、主攻大穗、增加总颖花量的高产策略,按其分蘖的成穗规律和穗、粒的最佳组合建立高产群体,抓好培育多蘖壮秧、适期播栽、合理施用穗粒肥等措施,并注意克服薄弱环节,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协优413     
协优413(协青早A/中413)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已通过浙江省品委会水稻专业组考察审查。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该组合茎秆粗壮,株高95~110cm,根系发达,耐肥抗倒,株型紧凑,剑叶挺,叶色浓绿,分蘖力强,亩有效穗可达18~20万,穗型大,每穗总粒130~170粒,每穗实粒数125~150粒,后期熟相好,千粒重26~28g。一般亩产500kg,高产田可达600kg以上。协优413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较耐细条病,抗褐稻虱。协优413米质中等偏上,糙米率83.4%,精米率75.7%,整精米率6…  相似文献   

12.
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413开花灌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盆栽试验对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413、其父本中413和籼型杂交水稻汕优10号的开花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413单穗籽粒总干物重最高,协优413次之,汕优10号最低,分别为4652.5、4173.9和3194.4 mg,结实率中413和协优413相近,分别为80.8%和83.9%,显著高于汕优10号的70.5%。单穗产量的差异与组合(恢复系)的开花灌浆特性有关,即与单穗颖花开花集中程度和强弱势粒灌浆结实的差异程度有关。对于供试的3个品种(或组合)而言,颖花开花越集中,强弱势粒灌浆结实差异越小,产量越高。还对单穗颖花开花历时作为今后亚种间杂交水稻的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金优桂99     
金优桂99是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用该所选育的籼型优质米不育系金23A,与优质恢复系桂99配组育成的。于1994年1月5日破格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该组合生育期比威优46和汕优桂99短2~4天,可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和迟熟晚稻,华南作早稻栽培。株高95cm左右,株叶型好,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20~22万。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5.5g。表现出:(1)米质优良。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分析,该组合糙米率80.4%,精米率7…  相似文献   

14.
汕优多系一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多恢一号组配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抗性、品质、产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汕优63。1994~1995年连续两年参加宁德地区中晚稻杂优组区试,表现丰产性好,株型适中,株叶形态较好,分蘖力较强,苗期耐寒性较好,早生快发,适应性强抽穗整齐、熟期转色好、穗长粒多,结实率高、米质优,较抗稻瘟病。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1994~1995年参加宁德地区中稻杂优组区试,两年平均占产49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3.7%,最高亩产达660kg。据两年区试统计表明,汕优多系一号属穗粒兼顾型组合,株…  相似文献   

15.
优I63     
优I63(优IA/明恢63)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合作选配而成。不育系优IA为印尼水田谷6号不育细胞质。保持系优IB系从协青早B中选优而来。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基本营养生长型。全生育期在四川和湖南作中稻比汕优63短2~3天。在湖南作双季晚稻栽培比威优6号长3天左右。作中稻栽培,株高110cm,作双晚栽培株高105cm左右,比汕优63矮5~6cm,株型紧凑。叶片较汕优63略窄短,且比较直立,有利丰产栽培。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在基本苗充足的情况下,亩有效穗可达18~…  相似文献   

16.
D优赣9号     
D优赣9号(原名D优秀8号)系宜春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D汕A不育系为母本,该所选育的恢复系秀恢2号(华矮17/IR24)为父本测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中熟组合,1992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D优赣9号。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总叶片14~15叶,全生育期120天。株高90~93cm,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2万以上,每穗着粒100~127粒。结实率81.68%~91.1%,千粒重26~28g,耐肥中等偏上,田间抗性强,后期落色好,作双晚种适宜短秧龄20…  相似文献   

17.
一、组合来源及主要特性; 汕优66是用“明恢66”与珍汕97A配制的新组合。明恢66是“(IR30×圭630)F4×IR24-51”组合后代选育而成,性状整齐、稳定、抗瘟对野败型不育系具有强恢复力。汕优66是基本营养型的野败籼型杂优组合。作连晚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汕优63早熟5-7天,作单季种植143天左右。株高90cm左右,株形集散适中、冠层叶直立,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穗长21cm,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结实率80-86%,千  相似文献   

18.
协优3550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3550组配育成的华南晚籼型组合(3550恢复系是青四矮16/IR54杂交选育而成)。1988~1989年晚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弱感光性迟熟组区域试验,亩产386.6和512.35kg,比对照组合汕优桂44分别增产10.8%和15.6%,达极显著值。1992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性晚稻组合.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95~100cm,茎秆坚实、叶片厚直、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每穗粒数120~130粒,后期耐寒…  相似文献   

19.
兰兴庆 《杂交水稻》2007,22(4):43-45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对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该组合产量构成因子中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高产栽培技术要主攻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在足穗、大穗的基础上增加粒重,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20.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圭630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籼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汕优63株高100~110cm,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9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kg和431.4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