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将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粤优1号去子叶胚接种在以B5+0.20 mg/L 6-BA+0.20 mg/L NAA的培养基上,测定胚的萌发及幼苗各器官多胺氧化酶(PA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萌发过程中,开始吸胀而未萌发的花生胚无PAO活性,直至2 d后才检测到活性,并且有一个峰值;而POD活性、蛋白质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从胚吸胀第2 d就存在较高的活性,以后在第8 d~14 d降到峰底又开始回升,而这一低峰值被认为是植物从胚萌发到植株形态建成,从异养到自养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番茄离体子叶培养的形态发生及过氧化物酶的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S附加BA5mlL^-1,IAA0.2mgL^-1及BA1mgL^-1,IAA0.2mgL^-1的培养基上,考察了离体番茄子叶的愈伤组织发生及组织再分化的进程,并测定了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通过分析离体组织形态发生初期的生理生化变化,试图寻找番茄子脱分化及再化与理化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 MS 附加 BA 5mgL~(-1)、IAA 0.2mgL(-1)及 BA 1mgL(-1)、IAA 0.2mgL(-1)的培养基上,考察了离体番茄子叶的愈伤组织发生及组织再分化的进程。并测定了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通过分析离体组织形态发生初期的生理生化变化,试图寻找番茄子叶脱分化及再分化与理化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6-BA、NAA和IAA对黄瓜子叶离体培养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春四号’黄瓜(Cucumis stativus)的幼龄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浓度的6-BA、NAA、IAA对其诱导愈伤组织以及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及不定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在组织培养再生完整植株时,只需极低浓度的NAA即能诱导大量愈伤组织;在0.05~0.10mg/L浓度范围内随NAA浓度的提高,出愈率提高,愈伤组织增殖加快;MS 6-BA1.0mg/L NAA0.10mg/L为较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6-BA1.0mg/L IAA0.05~0.10mg/L为较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1/2MS NAA0.5mg/L培养基对生根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金花茶胚和子叶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金花茶胚和子叶离体培养技术,探讨了胚离体培养取材的时间以及子叶离体培养的适当培养基、丛生苗和假珠芽的形成等,为克服金花茶杂交育种中常规播种繁殖困难和快速繁殖金花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热研1号”槟榔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6 - BA和NAA对槟榔胚离体培养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6 - BA质量浓度为2mg·L-1时胚苗生长最快且芽、根整体发育较整齐;NAA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根的生长情况最好,小苗整齐一致.这结果为槟榔组织培养及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土壤质地对花生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塑料箱中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地的土壤(沙土、壤土、黏土)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生育前期均表现为沙土壤土黏土,在生育后期则表现为壤土沙土黏土;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在生育前期表现为黏土壤土沙土,生育后期表现为黏土沙土壤土;对产量性状而言,荚果产量、子仁产量和有效果数均表现为壤土最大、沙土次之、黏土最小。由此可知,沙土虽能够提高花生生育前期叶片的生理活性,但生育后期衰老也较快;黏土则在整个生育期均不利于花生叶片生理活性的提高;而壤土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叶片生理活性,进而提高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花生萌发种子和幼苗中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两个品种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萌发种子(萌发3 d)和幼苗(萌发5 d)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萌发种子的PAO活性主要分布在胚根,其次是子叶;幼苗中PAO活性主要分布在胚轴和根,其次是初生叶,子叶的PAO活性最低.另外,萌发率高的花生粤油79品种萌发种子各部位的PAO活性均高于萌发率低的湛秋48品种,显示PAO活性的高低与种子活力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芥蓝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品种‘尖叶夏芥兰’带叶柄子叶和不带叶柄子叶切块为外植体,探讨了直接分化形成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带叶柄子叶比不带叶柄子叶切块的不定芽分化率高,其中在MS+0.05mg/L NAA+2.0mg/L6-BA+30.00g/L蔗糖+8.00g/L琼脂(pH5.8)培养基上,带叶柄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达93.75%;将分化形成的不定芽转接到不添加NAA和添加0.1mg/LNAA的生根培养基中,不定芽生根率分别达到100%和86.11%,其中以后者所形成的根多且较粗壮. 相似文献
11.
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L.)幼苗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的分离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PAO活性在花生幼苗各器官中的分布以及在不同萌发时期的变化、酶提取液组分对PAO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萌发的花生幼苗,其胚根和胚轴的PAO活性分别在萌发后的第4 d和第5 d出现一个峰值;含1%PVP和0.5 M NaCl的磷酸缓冲液(0.1 mol/L,pH7.0)用作花生PAO分离提取液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Xinyan Wei Lifeng Liu Shunli Cui Huanying Chen Jingjing Zhang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2011,5(3):268-273
More molecular markers for potential use in peanut genetic research were developed. A total of 92403 EST sequences of peanut (Arachis) in the NCBI database were downloaded and analyzed. 2594 SSRs distributed in 2267 non-redundant EST sequences were detected, with tri-nucleotide motif (65.54%) as the most abundant motif type followed by di-nucleotide motif
(28.10%). Among the 92 repeat types, the top eight motif types were AG/TC (20.1%), AAG/TTC (11.8%), AAT/TTA (10.1%), AGG/TCC
(6.6%), AGA/TCT (6.3%), AT/TA (5.9%), ACT/TGA (3.8%), and ATG/TAC (3.7%) with higher frequency. A total of 237 primer pairs
were successful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2267 SSR-ESTs using DNA star software. 相似文献
14.
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4个花生品种在覆膜施肥、覆膜不施肥、不覆膜施肥3个处理下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覆膜条件下,施肥对4个花生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其中花育39的百仁重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在都施肥全生育期除草条件下,覆膜对4个花生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天府28的出仁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下,与花生的主茎高和百仁重显著相关的农艺性状数量最多。(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下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6.39%、91.14%、85.31%,且不同处理下的主成分存在差异,但是主茎高、总果数和百仁重的载荷值均较高。综合分析可知,在今后的花生选育工作中要重点关注花生主茎高和百仁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花生属植物起源、分类及花生栽培种祖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了解花生属植物的起源、分类及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对利用野生种改良栽培种花生品种和扩大其遗传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质来源,现已经鉴定出花生属植物有80个种,分属于9个区组;花生区组包括花生栽培种和其它30个野生种,花生栽培种与花生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亲和,与其它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不亲和。通过种间杂交、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对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比较一致认为A.duranensis和A.ipaensis最有可能是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花生野生种质资源改良花生栽培种和进行种质创新是今后花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