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19,(24)
<正>田菁又叫碱青、涝豆,属豆科田菁属,为一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具有耐盐、耐涝、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性,常被作为优良的夏季绿肥作物进行土壤改良,特别是在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种植田菁可明显降低耕层土壤盐分。以田菁籽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田菁胶粉用  相似文献   

2.
田菁是一种优良的夏季绿肥作物,具有耐盐、耐涝、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逆力强等特性。由于固氮能力较强,植株养分含量丰富,翻压后改土增产效果显著,特别是在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盐碱地上种植田菁,可以明显降低耕层土壤盐分,耕层盐分平均下降30%~50%,故为盐地区改良土壤的优良作物。  相似文献   

3.
引言田菁俗称(?)豆、拔矸蒿、肥田草。为豆科田菁属(Sesbniapeasooa),种名(Cannodinia),是高产的一年生夏季绿肥作物。田菁原产热带,最初栽培在我国南方沿海  相似文献   

4.
1 绿肥作物的主要种类1.1 按生长期可分为一年生和多年生绿肥一年生绿肥是指当年播种当年利用的绿肥,如油菜、绿豆、田菁等。多年生绿肥是指栽培时间超过一年的绿肥,如紫穗槐等.大都利用荒地或河沟边、池边、路边隙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滨海盐渍土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种植豆科绿肥田菁、草木樨,分析了绿肥生长季滨海盐渍土容重、孔隙度、p H、养分、有机质及盐离子总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种植前相比,一个生长季后,种植田菁、草木樨土壤容重减轻6.72%~8.82%,孔隙度增加6.90%~9.43%;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含量分别较种植前增加4.56%~6.80%和9.49%~10.7%,且含量最高的是1月和3月;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降幅范围为2.17%~35.6%;0~20 cm土层p H降低,可溶性盐离子总量及氯离子含量分别由种植前的3.36~5.92和1.12~1.89 g/kg降低到种植后的1.44~2.08和0.178~0.247 g/kg,脱盐效果显著。【结论】种植豆科绿肥田菁、草木樨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p H与盐分水平,提高土壤有机质与有效氮含量。  相似文献   

6.
7种绿肥作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抗旱萌发的绿肥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为对照,对红三叶、田菁、黑麦草、紫云英、毛叶苕子、油菜和白三叶7种绿肥作物分别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和1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抗旱萌发试验,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并计算其相对值,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干旱处理降低了7种绿肥作物种子的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发芽天数增加。种子萌发指标的相对值显示7种绿肥作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黑麦草、油菜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强于小麦,而毛叶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紫云英、田菁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弱于小麦。  相似文献   

7.
田菁生育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夏播田菁的株高生长呈S形曲线。9月中旬达开花盛期,也是有效开花终止期。田菁荚果的长度、宽度、荚果内种子依次生长达最大值。田菁较耐盐。生长良好的田菁有明显抑制杂草作用。利用茎秆剥制纤维以结荚中期进行为好。  相似文献   

8.
稻田种植绿肥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东南稻田绿肥连续10余年定位研究表明,紫云英、绿萍、田菁等绿肥作物均可纳入稻田多熟种植制度,并获得较高的产青量。  相似文献   

9.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是一种耐盐碱、抗干旱又能耐涝的豆科植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主要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河南等省。多年来一直作为改土的绿肥作物,70年代后从田菁种子里提取田菁胶,作为增稠剂或胶凝剂,开始用于石油、矿冶、纺织、食品等工业。提胶后的下脚料——田菁粉,富含营养物质,但也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多元酚等,加上气味难闻,长期被当作废物丢弃或作肥料下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我省夏季绿肥作物适宜的品种問题,我們从1962年开始进行了绿肥作物品种引种栽培試驗。希望能够通过休闲田种植绿肥,选择出适宜的绿肥作物品种,为开辟肥源,提高地力提供科学技术資料。供試夏季绿肥作物品种共20种,其中有18种为豆科作物(绝大部份为一年生),主要包括:田菁、檉麻、猪屎豆等,以绿豆为对照,进行品种观察。主要观察項目有:生长发育情况、綠色体合成量高低,腐烂难易,根瘤生长状况等。  相似文献   

11.
田菁由南方引入我区种植后,证明它是抗碱、耐涝、产草量高的优良绿肥作物。很受群众欢迎。但是,田菁留种问题在我省多数引种地区还缺乏经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便扩大田菁种植面积,从1962年以来,我所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和调查研究。结果证明,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完全可以获得产量高、质量好的田菁种子。我所1962年亩产田菁种75斤,发芽率40%,千粒重8.7克;1963年亩产125.8斤,千粒重12.8克,发芽率68.6%;1964年亩产最高达217斤。据我们两年来在德州、乐陵、济阳等地田菁留种成功的生产队调查,亩产种子也在百斤左右,最高的能收200余斤。  相似文献   

12.
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分别进行了田菁盆栽、田间耐盐试验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田菁的耐盐能力在6 g/kg左右,耐盐极限为10 g/kg左右;种植田菁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3.
解决耕地缺肥和改良利用盐碱地是发展农业生产极为重要的任务。打渔张灌区魏家试验站于1963年进行了春夏播田菁的试验,结果证明田菁有巩固和提高改良盐碱地的效果,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恢复地力,在原来不出苗的盐荒地上种植田菁可亩产鲜茎叶3000余斤,于前茬种植田菁的地上播种棉花,并且是四十年不遇的大涝年,尚较原耕地提高产量近11-45.2%,每亩增产籽棉22.4-93斤。田菁具有耐盐、耐涝、生长快、适应环境力强等特点,能在一般绿肥与禾本科作物难以出苗生长的洼碱地上正常生长。由于它植株高大,枝叶茂密,覆盖密实,能大量減少地表直接蒸发,  相似文献   

14.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又名咸豆、(豆劳)豆。为豆科蝶形花亚科田菁属,是一年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其生长快、耐涝、耐盐碱、耐瘠薄,鲜草产量高,纤维可作纺织、绳索用,茎叶可作绿肥,又可用于盐碱地区改良土壤,因此田菁得到迅速推广应用。采取驯化、系统选育及人工诱变等育种手段现已选  相似文献   

15.
绿肥(green manure)是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专门栽培做绿肥用的作物称之为绿肥作物(green manure crop)。绿肥还具有培肥改土、作饲料、水土保持和荒坡废地修复等多种功能。如豆科的绿豆、蚕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绿肥有黑麦草、荞麦、肥田萝卜、满江红、水葫芦、水花生等。  相似文献   

16.
在闽南大棚甜椒种植的夏季休耕期,采用土壤泡水、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和种植绿肥作物田菁还田3种耕作模式对土壤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耕作模式均可有效促进大棚甜椒的生长,减少甜椒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甜椒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和种植绿肥作物显著和极显著提高了甜椒产量,同时降低土壤盐化程度,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主栽作物草莓收获后,利用空闲季节种植田菁,并将成株后的田菁收割移至田外,可大大降低大棚内土壤的含盐量,使土壤含盐量最高下降36.23%,从而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逐年加重的状况,确保主栽作物持续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正> 细绿萍属水生植物,田菁耐湿性强,根据两者适宜水生生长的特性,将其共同养栽在同一稻田内,以期获得更多的产草量,增加肥源.即麦收后将细绿萍放入稻田养殖,田菁进行早地育苗,然后移栽稻田,在同一时间,同一田内,水面,空间共同生长两种绿肥作物,待绿肥生长到一定时期后,掩青作水稻的基肥.试验共设四个处理:1、对照区(不养栽绿肥).2、田菁区,其中设两种密度:  相似文献   

19.
各地生产试验证明种植绿肥是解决大面积有机肥料不足的经济有效措施。也是改良利用盐、碱、涝、薄低产田的好办法。田菁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绿肥作物,1957年引种我地区,只能开花结角种子不能成熟,为了解决田菁能在当地留种问题,我们从1962~1978年进行了田菁早熟性育种工作。 1.选育途径通过①引种、异地驯化;②早熟栽培方法;③短光照处理,获得了大量早熟单株,为早熟性育种提供了宝贵材料,本着从早中选早,从优中选优的原则,进行了系统选育。 2几年来选育结果看出,73~29、73~9 两个品系,表现株型一致,生育整齐,产量高,可确定为推广品种。辽菁一号(73~29)生育期116天,种子产量316斤/亩,春播鲜草产量4936.5斤,夏播4549斤/亩。辽菁二号(73~9)生育期105天,种子产量231.2斤/亩,春播鲜草产量4545.4斤/亩,夏播3934.9斤/亩。 3.田菁具有多型性,根据结荚习性,生育性状可分成三种株型。①主茎结荚型;②主侧枝结荚型;③侧枝结荚型。田菁多型性表明其遗传基础比较复杂,具有早熟基因源的存在,它们的后代能分离出早熟型的纯合体,而且能够遗传下去。 4.田菁为短日照植物,从近纬度引种早熟田菁品种,从中选出对日长反应不敏感的变异类型,从中选出早熟单株,是早熟性育种获得早熟材料的有效途径。 5.田菁的早熟性是可以透过早熟性状来判别早熟单株的。早熟单株形态特征为,植株高度中等,茎较细,分枝早而密,分枝部位低,茎色多呈紫色,羽状复叶小,结荚部位低,多主茎结荚,幼苗生长迅速,开花集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生产上选择耐低温萌发的绿肥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为对照,以红三叶、田菁、黑麦草、紫云英、毛叶苕子、油菜和白三叶7种绿肥作物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和4℃低温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并计算其相对值,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耐低温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低温处理降低了绿肥种子的活力,并且7种绿肥作物种子的耐低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毛叶苕子、白三叶和紫云英种子的耐低温萌发能力强于小麦,为强耐低温种子,而红三叶、田菁、黑麦草和油菜种子的耐低温萌发能力弱于小麦,为弱耐低温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