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明确抗性基因在水稻品种资源中的分布,将有助于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性品种。本研究针对13个重要抗病基因,包括8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1、Xa4、xa5、Xa7、xa13、Xa21、Xa23和Xa26)和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2、Pi9、Pi25和Pita),应用这些基因的基因标记或连锁标记共29个,检测103份杂交稻亲本,初步确定了其等位基因分布和利用情况,为水稻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1等16个材料作为参照,对粳稻品种8411/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两个抗白叶枯病新种质SH5和SH76进行了白叶枯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SH5和SH76在苗期的抗谱较广,并且与已知抗病基因的抗谱不同,但与IRBB5(xa5)和IRBB7(Xa7)相似。分别用xa5和Xa7的分子标记2F_1R和M5进行检测,确定SH5和SH76中不含有xa5和Xa7基因。初步推测SH5、SH76可能含有一个新的抗病基因或者一个连锁的基因簇群。  相似文献   

3.
占小登  程式华 《杂交水稻》2001,16(4):10-11,13
利用浙江省流行小种混合菌系对IRBB近等基因系进行抗白叶枯病鉴定,结果表明,多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聚合有利于抗性的提高。育种上可利用聚合有多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IRBB52、IRBB54、IRBB60等作为抗源供体,与抗稻瘟病恢复系CDR448、明恢63等杂交,利用花培、常规遗传选育等方法,选育双抗恢复系。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7,(5):13-15
N632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广占63S为轮回亲本,与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株系6G241杂交、回交和自交,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瘟病基因Pi9(t)导入广占63S后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松紧适中,剑叶内卷,叶色深,不育起点温度低,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2011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以N632S与科恢752选系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两优6375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保持先B和天B为受体和轮回亲本,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育种材料P59为供体,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农艺性状表现和田间接种抗性鉴定,育成2个含有Xa23基因且抗白叶枯病的保持系先抗B和天抗B,再分别与先A与天A测交、成对回交,育成抗白叶枯病水稻不育系先抗A和天抗A,于2013年9月通过广西科技厅田间技术鉴定。这2个不育系具有败育彻底、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结实率高和抗白叶枯病等特点,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明显的白叶枯病抗性和产量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IRBB21为Xa21基因供体,广亲和恢复系4183为受体,进行1次杂交并回交3次,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在保持广亲和恢复系4183优良经济性状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育成抗白叶枯病的广亲和恢复系抗4183,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4183的广亲和性、恢复性及优良的经济性状。并就杂交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及育种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Moroberekan和Tetep为稻瘟病抗性基因供体,镇恢084和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供体进行杂交和复交,通过系谱法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选育出5个农艺性状良好且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系08F039-7-2、08F039-11-2、08F014-2-1、08F017-15-1和A6-20-2。对这些品系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聚合Xa4、Xa7和Pi157的08F039-7-2和08F039-11-2高抗白叶枯病,08F039-7-2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抗和中抗,08F039-11-2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聚合Xa21和Pi-ta的08F014-2-1和08F017-15-1中抗白叶枯病,08F014-2-1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高抗和抗,08F017-15-1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抗和中抗;聚合Xa7、Xa21、Pi157和Pi-ta的A6-20-2高抗白叶枯病,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均为中抗。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的穗颈瘟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黄淮海稻区育成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其基因型,[方法]收集了来自本稻区5个不同地区的水稻品种,连续两年通过稻瘟病菌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对供试品种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并利用4个抗病基因Pita, Pib, Pi54和Pikm的分子标记,对水稻品种基因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抗性等级为表型值对品种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分别达 85.2%和 65.9%。Pi54和Pib检出率分别达 84%、65%。同时抗性聚类分析表明Pi54和Pib在本稻区的抗性贡献率却很低。[结论]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携带的抗瘟基因的抗性在不断减弱或丧失,需加强稻瘟病主效抗性的发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8220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Ⅱ优8220是以Ⅱ—32A与浙大8220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其父本浙大8220是以密阳46与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1的IRBB21杂交,再与明恢63复交后,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人工接种鉴定育成的抗病新恢复系。Ⅱ优8220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姜洁锋  兰玉  牟同敏 《杂交水稻》2014,(3):13-15,19
华1015S是以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广占63-4S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2基因的抗稻瘟病材料VE6219和携带Xa23基因的抗白叶枯病材料HBQ810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复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并通过低温筛选和人工气候箱鉴定选育而成的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获得显著改良的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抗白叶枯病、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配合力高等优点,2013年8月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  相似文献   

11.
《北方水稻》2012,42(4)
盐粳水稻是辽宁省盐碱地所以盐丰47为母本,辽粳20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一般产量650-700kg/667m^2。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63d,株高103.9cm,穗粒数123.2粒/穗,结实率92.1%,干粒重26g,主茎16片叶,茎叶夹角小。  相似文献   

12.
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茶业生产向效益型转变,在对茶区进行大面积调查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一培、二改、三配套”的低丘红壤茶园综合治理栽培技术。同时,对如何提高春茶的经济效益提出了4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林省优质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优质品种产量低、抗病性差、优质不优价等诸多问题,从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插秧技术、本田施肥等技术环节阐述了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蛋白高淀粉高产玉米杂交种正红10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玉米杂交种2021为基础材料,利用南北穿梭同步定向育种法,用自交系156作测验种,在S3和S5分离世代连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配合力测定和定向选育,同步育成玉米新自交系K305及其杂交种正红102。该杂交种区试平均产量为8077.5kg/hm2,比对照增产9.7%;子粒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分别高达11.9%和79.2%;具有抗病、抗倒、耐旱力强、株型好、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正红102适宜平坝、丘陵及部分山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及综合加工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标准规范秧田地的设计、规划及建设情况,指出了建设高标准规范秧田地对水稻生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品种选择、播种时期、育苗方式、肥水管理、栽插方式等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水稻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高稳系数(HSC)法鉴定和筛选甜菜优良单胚二倍体亲本,结果表明:二倍体亲本兰26、兰50产质量好,稳定性强;兰25可作为高糖、高抗病的二倍体亲本材料。用HSC法评判甜菜品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8.
阿单9号是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以446为母本,92115为父本,于1994年杂交育成,属高原中熟种,需≥10℃积温2 300℃·d左右,在1996~1997年州区试和1998~1999年生产试验示范中,产量雄居首位,适宜高海拔2 500 m左右种植,密度以8.25万株/hm2为宜,制种时,母本五叶一心时播父本,父母行比以1:4为宜。  相似文献   

19.
春夏玉米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春夏玉米套作在土壤氮素平衡、子粒产量、营养产量及纯收入等方面的表现,并提出了春夏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要点。与单作相比,套作增加了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合理施氮可以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春夏玉米套作,每公顷产量可达18 000kg,纯收入达20000元,同时可以生产近20 000kg秸秆作饲料,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缓解了人畜争粮争地的矛盾,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统一,在黄淮海地区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抛秧高产高效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稻抛秧技术高产高效,本文对其原因作了浅析,由于抛秧具有秧苗根系保护好、成活率高、分蘖早、节位低、通风透光好、生育后期的冠状结构、光合生产率高、根叶活性增强、病虫害轻等优点,所以抛秧的秧苗穗大、子粒饱满、千粒重增加,并且抛秧技术省工、省力、节约成本,既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