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15N示踪技术,在池栽群体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土壤肥力和两种灌水量组合对冬小麦生产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氮肥的当季吸收利用率变化在39.08%~53.08%,土壤残留率在21.80%~33.59%之间,损失率变化幅度为18.81%~34.62%,植株吸收积累氮素中的29.88%~47.55%来自肥料;证明,采用不同土壤肥力和灌水量组合来调控小麦生产系统的氮素平衡具有较大的空间。(2)随土壤肥力的提高,植株吸收的总氮和土壤氮量显著增加,但营养体滞留量增加,向子粒的分配比例减少;而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则表现为中肥>高肥>低肥;氮肥损失率表现为低肥>高肥>中肥,残留率无明显变化,说明土壤肥力达到本实验的中等水平后再继续提高,会给肥料氮的吸收利用带来不利影响,但可有效降低对肥料氮的依赖。(3)增加灌水量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均可促进对总氮的吸收量,但对土壤氮吸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肥料氮,同时也提高了肥料氮的损失率、降低了土壤残留率和向子粒的分配率。(4)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灌水量均可提高小麦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土壤A值,降低收获指数;子粒蛋白质含量随肥力的提高而增加,随灌水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分配及叶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通过^15N示踪结合叶片代谢变化研究二棱期,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四分体期分别施氮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四分体形成期和雌雄蕊原基形成期施氮处理,收获期营养器官中^15N原子百分超显著降低,籽粒中^15N原子百分超明显增加,并提高了开花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片衰老后期的光合作用速率,显著增加了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硝酸钙和氯化钠不同浓度对番茄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Ca (NO3 ) 2 和NaCl按 5∶1的比例均匀混合设计 0 % ,0 1 % ,0 2 % ,0 3% ,0 5 % ,0 7%的盐浓度 6个处理 ,模拟宁夏不同日光温室的土壤含盐量 ,以番茄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份对番茄苗期叶绿素含量 ,光合作用 ,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0 5 %盐份处理对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 ,在 0 1 %盐份处理对光合作用和光能转换率有刺激作用 ,但随着盐份浓度的加大 ,叶绿素含量降低 ,光合作用下降 ,光能转换率降低 ,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以近几年主栽的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相关统计分析和对比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水稻品种对早粳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寒地稻作区优质米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不同熟期碾米品质的3项指标中,糙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3.1%、82.9%、83.1%、83.0%;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1.9%、71.9%、72.0%、73.0%。不同品种的糙米率,不同熟期间差异很小,晚熟品种的精米率略高于早熟和中熟品种,品种间表现有差异。不同熟期的整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1.7%、61.7%、66.5%、67.2%,晚熟品种比早熟和中熟品种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和中熟品种的整精米率变异系数较晚熟品种增加1.2个百分点,说明品种间差异较大。稻米垩白米率与胶稠度(0.0566)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李雅娟,1995)的研究结果一致。垩白米率与精米率(-0.4827)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育种上筛选垩白米率低的种质资源是关键。(2)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很多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影响稻米食味品质(佐佐木忠雄,等.1982)。关于直链淀粉含量姬田正美(1996)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稻米食味越差。本研究结果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6.67%~22.40%,平均含量为18.8%,品种间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0.8207)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对冬小麦茎蘖、产量、土壤硝态氮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优化施肥以及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对冬小麦茎蘖动态、冬小麦产量、土壤硝态氮动态和氮素平衡等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是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Ncon)、优化施肥(Nopt)、控释尿素(100%)(CRU1)、普通尿素(33.3%)+控释尿素(66.7%)(CRU2)、普通尿素(66.7%)+控释尿素(33.3%)(CRU3)和普通尿素(100%)(CRU4)。试验结果表明:2个生长季内,各施肥处理之间冬小麦群体动态没有显著差异,施用控释肥也并没有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尽管施氮处理之间冬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RU2处理的产量、氮肥利用效率(RE)、农学效率(AE)和偏生产力(PP)略优于其他处理。因此,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合施用(比例为2∶1)仍然是一种较佳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9.
不同灌水量对加工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灌水量对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过量灌溉引起加工番茄落花落果,导致产量下降;灌溉量为5000 m3/hm2处理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采取简易坑测与田间小区相结合的方式,以每次灌水量对棉花生育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量灌水,通过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协调作用,促进棉株成铃数增加0.9~1.8个,铃重增加0.23~0.39g,衣分增加0.6%~1.3%,总产皮棉增加15.7%~28.1%,灌水效益达0.26~0.44kg/m3。但增产效益与灌水量不是成比例增加,水量过多易诱发疯长,成铃减少,棉铃素质下降,对产量不利。从经济效益角度,在初花至盛花期,每次灌水450~675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复合接种微生物对海滨盐土改良以及促进生长植物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考察在海滨盐土中接种不同比例的AM真菌和毛霉菌(Mortierella sp.)对蓖麻生长、叶绿素含量、磷吸收和土壤速效磷含量、pH值、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和毛霉菌混合接种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脲酶、转化酶、中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增加了蓖麻对磷营养的吸收,在盐胁迫下有效促进了蓖麻幼苗生长。温室条件下在海滨盐土中接种AM真菌和毛霉菌促进蓖麻生长最有效的混合比例是28.56:(11.5×105)(AM真菌孢子数:毛霉菌落数)。本研究结果证明了适当比例的AM真菌与解磷真菌具有提高海滨盐土质量并促进蓖麻生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复混肥对盐碱土及白菜品质改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微生物复混肥对盐碱土微生物量、土壤容重、土壤盐分及白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化肥和基质处理相比,白菜收获后施用微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土壤细菌总数分别增加了106.04%,58.99%和48.12%;土壤容重分别降低0.05g/cm3,0.03g/cm3和0.02g/cm3。微生物复混肥对降低耕层土壤含盐量有明显作用,但对1m土体土壤平均含盐量影响效果不明显。施用微生物复混肥能改善白菜品质,比不施肥与施化肥分别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0.14ppm和1.80ppm,可溶性糖量分别提高0.4%和0.8%。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科学合理地利用浅层咸水资源。【方法】依托短期定位试验开展了在第3年和第4年不同咸水利用方式下(CK:造墒和蕾期灌淡水;T1:造墒和蕾期灌咸淡混配矿化度3 g·L^-1的微咸水;T2:淡水造墒蕾期灌矿化度5 g·L^-1咸水;T3:造墒和蕾期灌矿化度5 g·L^-1咸水;T4:淡水造墒蕾期不灌水)棉花长势、叶绿素荧光参数、土壤盐分累积及其运移的变化。【结果】T1和T2处理的齐苗率、株高、干物质质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产量及霜前花率与CK无显著差异,土壤盐分含量较CK有所增加,但未对棉花生长产生明显抑制。T3处理的棉花长势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较CK显著降低,0~100 cm土壤盐分含量较CK明显增加。【结论】从土壤质量安全和咸水高效利用的角度考虑,连续4年用3 g·L^-1的咸淡混合水灌溉或用淡水与5 g·L^-1的咸水轮灌不仅能节约淡水,且不影响棉花产量。本研究结果为当地在棉花生产中安全利用咸水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矿山废弃地土壤基质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并影响到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重建,已被看作是矿区土地修复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生态恢复的植被重建过程中,基质改良是生态恢复的核心问题。研究借鉴目前国内外土壤基质改良的方法,较系统地介绍了矿山废弃地土壤基质物理、化学、生物改良技术措施。最后提出我国矿山废弃地土壤改良方法的选用原则: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借鉴国际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研究废弃物土壤化演化的自然规律和机理,最终实现人工辅助的土壤化演化。 相似文献
17.
18.
减量施氮对带状套作大豆土壤通气环境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大豆土壤通气环境及结瘤固氮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模式: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带状套作(MS),副区为不同施氮量:不施氮(NN:0 kg hm-2)、减量施氮(RN:45kghm-2)和常量施氮(CN:60kghm-2),监测了大豆生育期内土壤的O2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各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容重和孔隙度差异,探讨了大豆生育期内结瘤量、固氮能力的变化特征。2年数据结果表明,与单作大豆相比,带状套作大豆可提高土壤O2含量、>2 mm粒径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强后期土壤呼吸的速率,显著降低<1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与土壤孔隙度;R5期根瘤干重差异不显著,但结瘤数量显著增加39.9%,固氮酶活性与固氮潜力也在此时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各施氮量间,土壤O2含量、0.25~1.00mm粒径的百分含量、带状套作大豆的土壤呼吸速率以RN处理最高,施氮能降低<0... 相似文献
19.
K. Panneerselvam Chigen Tsukamoto Nozomi Honda Akio Kikuchi Jeong‐Dong Lee Seung‐Hwan Yang Gyuhwa Chung 《Plant Breeding》2013,132(1):121-126
Seed saponin composition of 3025 wild soybean (Glycine soja Sieb. and Zucc.) accessions collected from nine regions of Korea was analysed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o determine its polymorphic vari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find mutants in saponin components. The saponin composition of seed hypocotyls was primarily divided into seven phenotypes, designated as Aa, Ab, AaBc, AbBc, Aa+α, AaBc+α and AbBc+α. The predominant phenotypes were AaBc (55%), Aa (33%), AaBc+α (7.5%) and Aa+α (3.3%). The frequencies of Ab, AbBc and AbBc+α were very low (0.3‐0.5%). Codominant alleles Sg‐1a and Sg‐1b and dominant allele Sg‐4 occupied 98.6, 1.1 and 63.3%, respectively. Alleles Sg‐3 and Sg‐5 were found to be dominant in all the analysed accessions except the mutants. Three accessions were discovered as mutants via LC‐PDA/MS/MS. The accession CWS0115 did not produce saponin Aa and Ax, CWS2133 did not produce saponin Aa and Ab and CWS5095 did not produce any group A saponins. These newly determined mutants might be utilized in producing a new soybean variety with good taste as well as in biosynthetic studies. 相似文献
20.
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连作年限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测定,明确了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作处理根际土壤pH值随连作年限增长呈下降趋势,各连作大豆根际土壤中氮、磷、钾、镁、锌、硼、钼、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均低于正茬,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中铁、钙、锰含量的影响未表现出线形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