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总结完善了草莓与番茄、豆角及西、甜瓜的套种关键技术措施,并对套种后的增效效果进行了优劣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莓与番茄、豆角及西、甜瓜进行套种,均能不同程度增加整体效益,分别达17.8%、19.7%、12.1%和19.6%,套种豆角、甜瓜效益增幅相对较高。其中,草莓套种豆角能延长草莓收获期,增加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草莓品种"甜宝"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草莓的坐果率、畸形果率、单果重、产量、产值,研究了熊蜂和蜜蜂授粉对日光温室草莓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熊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平均率从蜜蜂授粉的11.08%降低为5.28%,2种授粉方式的坐果率均为100%。熊蜂和蜜蜂授粉的草莓单果重平均值分别为11.08g和8.09g,熊蜂较蜜蜂授粉的草莓单果重增加了36.96%。熊蜂授粉的草莓果纵径、横径以及单果种子数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熊蜂授粉的草莓产量和产值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且利润较蜜蜂授粉增加了33.80%。  相似文献   

3.
草莓的病毒病严重威胁着草莓生产.据报道,草莓栽培无病毒苗能够增加植株的生长量,其中无病毒植株较同品种带病毒植株株高增加17.8%~46.2%,叶面积大2.6%~67.2%,匍匐茎数量多26.7%~89.5%;更能提高植株的产、质量,其中增加产量达7.8%~45.1%,结果数增多8.7%~18.6%,单果重增加0.67%~24.1%,成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8%~8.3%.……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草莓病害发生,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并在控制病害的同时保护生态,利用蜜蜂授粉的原理,对蜂箱进行改造,在箱体巢门位置增加布满枯草芽孢杆菌的改良垫片,以达到通过蜜蜂传播枯草芽孢杆菌来抑制灰霉菌传播和侵染草莓的目的。通过比较使用改良蜂箱技术,草莓始花期灰霉病发病率比普通蜂箱降低25%,成熟后果实发病率降低31%;草莓僵果较少,果实个大饱满,比普通蜂箱草莓平均糖度增加了18%,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36%;比普通蜂箱草莓增产21%;节省人工费用、化学农药费用,同时减少用药次数,对生态环境友好;可见,在生产中适合推广示范该蜂箱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5.
甲壳素对克服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光温室草莓连作易发生植株根系弱化、病虫害加重、果实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开展了在日光温室连作草莓管理中施用甲壳素(阿波罗963养根素)灌根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莓定植到开花期连续使用甲壳素灌根3次,对提高草莓植株株高、座果率、早熟性、平均单果重、产量品质及延缓根系衰老方面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提高5.6%、座果数量提高20%、前期结果数量提高12.8%、平均单果重增长3.61%、每667 m^2产量增加30.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5%、根系延展长度提高17.8%,根系鲜重提高26.9%,这为缓解草莓连作障碍和指导日光温室连作草莓施用甲壳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温室草莓结果期滴灌施3种不同水溶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草莓结果期适宜的水溶肥。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采用金土地、芭田水溶肥和圣诞树水溶肥,草莓分别增产3.8%、6.8%和13.4%,水分生产效率分别增加0.3 kg/m^3、0.5 kg/m^3和1.1 kg/m^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0.6、2.0和1.1个百分点。因此,生产中草莓结果期推荐使用芭田和圣诞树两种水溶肥,其溶解性好、无杂质,对草莓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市场研究公司IndexBox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草莓市场的崭新报告,主要谈及进口、出口、生产和消费等方面。报告指出,全球草莓市场在2016年的食用量达920万t,同比2015年高出了5%。2007~2016年,草莓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年增长率为5.1%,而全球草莓的产值达到了156亿美元。预计草莓食用量将继续增加,到2025年的全球市场食用量将达到1 150万t。  相似文献   

8.
在大棚草莓上进行熊蜂授粉和自然授粉比较试验得出,熊蜂授粉的草莓平均产量为20 190.45 kg/hm2,比自然授粉增产38.81%;熊蜂授粉草莓平均单果质量为15.10 g,较自然授粉10.02 g提高37.02%,差异显著;熊蜂授粉草莓畸形果率降低81.82%,差异显著;熊蜂授粉草莓果实可溶性糖为11.82%,自然授粉为10.85%,差异不显著;熊蜂处理的草莓着色一致、色泽鲜亮、香甜可口,优于自然授粉,产值增加48.73%,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庆丰"草莓为试材,施以不同剂量中药型土壤净化剂"土专家",探析该药品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索出适合草莓苗生长发育的药剂剂量。结果表明:在草莓整地之前撒施15 kg·(667m~2)~(-1)的"土专家",相较于对照组叶柄长度降低33.01%,株径增加91.05%,叶片面积增加118.71%,草莓苗生长更为健壮;可以有效防治草莓病害,降低草莓发病率24.97个百分点,提高草莓成活率30.76个百分点;增加叶绿素含量49.61%,增大单果质量31.80%,提高果实内维生素C含量61.21%。而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土专家"与对照值差异不显著。"土专家"为中药型药剂,适宜于绿色有机生产,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脱毒苗使用率低、重茬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简述了我国草莓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亲土1号和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得出,施用亲土1号后,草莓平均的根腐病发病率为7%,而常规对照草莓的发病率则为12%。草莓叶片的SPAD值为49.6,较常规施肥增加5.6%。亲土1号处理的草莓大果率在50%左右,平均单果重为35g,含糖量为11.6%,较常规施肥处理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亲土种植的理念,亲土种植是守护亿亩良田,践行乡村振兴,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赵改灵  李秦  张洁 《中国果菜》2020,(1):59-61,65
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日光温室中熊蜂和蜜蜂对草莓的授粉效果。结果可知,熊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率为11.004%,蜜蜂授粉的畸形果率为17.226%;熊蜂和蜜蜂授粉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26.96 g和23.08 g,熊蜂较蜜蜂授粉的草莓单果质量增加了16.81%;熊蜂授粉的草莓果实纵径、横径以及单果种子数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的。因此,熊蜂比蜜蜂更适合对日光温室草莓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12.
蚯蚓粪改良剂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作4年草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蚯蚓粪改良剂为试材,研究了0、1.5、2.0、2.5、3.0、3.5kg/m2不同改良剂用量对草莓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克服草莓连作障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改良剂用量为2.0kg/m2时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好,草莓株高和分枝的增长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6%和8.6%;草莓产量提高了21%左右;糖分含量提高了17.4%;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1.7%。说明改良剂在克服草莓连作障碍,改善草莓品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草莓生产后期果实品质,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1.0、1.5 mmol/L)硅酸钠,研究草莓生长后期植株长势以及果实硬度、品质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喷施1.0 mmol/L硅酸钠处理效果最好,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和产量指标均表现较好,且抑制了植株徒长,与CK相比较,草莓株高显著降低11.1%,茎粗显著增加15%;喷施后10 d新叶叶绿素生长量增大80%,果实硬度变化幅度增加6%;8成熟、9成熟、10成熟果实硬度分别显著提高65.9%、81.5%、86.8%,果实糖度分别增加8.70%、3.17%、10.77%;平均单果质量、行产量、测产行产量分别增加2.8%、12.9%、8.0%,畸形果率则降低3.6百分点。建议在草莓结果后期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说的冬草莓 ,是和春草莓相对而言的。一般春草莓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市时间集中在 4月下旬到 5月份 ,而冬草莓是在圣诞节、元旦、春节期间供应市场。近几年来冬草莓上市时间越来越提早 ,虽然价格较高 ,但仍受到消费者欢迎。生产和经营提早上市的冬草莓 ,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冬草莓的早期产量 ,是冬草莓栽培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据我们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 ,前期 (2月份之前 )产量占总产量比例偏低 ,仅有 17 1%~ 30 3% ,而 70 %~ 80 %产量分布在 3~ 4月份。如果能把前期产量提高到 35 %~ 4 0 %时 ,就可大大增加生产者和经营…  相似文献   

15.
盆栽条件下,对添加杂草后土壤指标和草莓植株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杂草施入量的增加,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进而促进了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草莓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逐渐增加了植株的干物质含量.添加4%比例(重量比)的杂草后草莓植株的各项指标均最佳,在草莓生产中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沼液肥的优势,降低化肥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草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用量沼液肥替代化肥下的草莓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沼液能显著增加草莓的产量和提高草莓的品质,化肥用量60%,添加沼液40%时,草莓产量最高,为30 579 kg/hm2;化肥用量60%~70%,添加沼液30%~40%时,草莓果实品质最好。试验表明沼肥作为普通肥料的替代物施加给草莓,可节约化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转光膜是一种可以吸收太阳光中部分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为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蓝紫光和红橙光的功能性农膜。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研究转光膜对草莓生长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膜相比,转光膜可使棚内日平均温度提高0.39 ℃,生育期积温增加75.0 ℃ ;盛果期,转光膜处理的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膜处理,分别增加了14.3% 和14.0%;转光膜处理能够显著促进草莓的早熟和增产,与普通膜相比,转光膜处理的草莓可提前10 d 成熟,每667 m2 增产219.9 kg;转光膜对改善果实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草莓第1 茬和第2 茬果实的VC 含量比普通膜处理分别增加了16.1%、24.4%,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日本"红颜"草莓为试材,对温室设施大棚栽培模式种植土壤施用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0(CK)、200(T1)、400(T2)、600(T3)、800(T4)kg·hm~(-2)),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对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用量氰氨化钙处理对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创新草莓栽培模式、提高草莓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草莓植株植物学性状、结实性状影响明显,各品质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差异显著。T1、T2、T3处理下放线菌与真菌比值(A/F)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50%、5.83%、32.14%;T1、T2、T3处理下细菌与真菌比值(B/F)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02%、25.08%、39.12%。T3处理下植株生长性状表现较好,增产效果可达34.48%,并能有效提高固酸比值,增加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改善果实风味,是较为理想的氰氨化钙施入浓度。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曾用聚乙烯透明膜、黑白双面膜和银色反光膜在草莓上进行覆盖试验,以透明膜的效果最好。徐州的试验结果:覆盖透明膜草莓的采收期提早5天,前期产量比对照(不盖膜)高85%,总产量增加32.9%,每亩纯收入增加507元。锦州的试验:前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熊蜂和蜜蜂对大棚栽培草莓的授粉效果试验得出,与蜜蜂相比,熊蜂的出巢时间早,工作时间长,趋光性差,撞棚膜现象发生少,且饲喂简单,饲料投入量少.采用熊蜂授粉的草莓平均产量可达16 708.5 kg/hm2,比采用蜜蜂授粉的棚增产35.0%;熊蜂授粉草莓单果质量为8.28 g,比采用蜜蜂授粉的增加58.6%,差异显著;熊蜂授粉的草莓糖度为11.68%,蜜蜂授粉的草莓糖度为11.29%,差异不显著;熊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率平均比蜜蜂授粉的低67.9%,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熊蜂比蜜蜂更适合用来进行设施草莓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