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滇西南植胶区橡胶树白粉病进行了定点定期观测,对其发生规律与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植胶区橡胶树白粉病抽芽期开始发生,古铜期、淡绿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逐渐升高,稳定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逐渐下降,病害流行过程符合S型流行曲线.临沧地区橡胶树物候早于德宏地区,且历期较短,白粉病发病早.掌握滇西南植胶区橡胶树白粉病发病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橡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简要阐述橡胶采胶及病虫害防控方面的现状。探讨分析橡胶采胶及病虫害方面所面临的采胶技术管理执行不够好,橡胶树割面干涸病防控技术仍未获得突破,橡胶树常规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及新病虫害不断涌现,橡胶栽培技术经济合理性研究不够等问题。提出通过切实做好采胶技术管理,割面干涸病防控技术研发,高效安全的采胶技术及新型刺激剂复方的研发,橡胶树突发病虫害监测预报及应急防控技术,橡胶树根病综合防控及植保药物技术研发等建议,发展提升橡胶产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宣贯橡胶树栽培和割胶技术规程 提升植胶业科技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贯彻执行<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和<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了技术规程对植胶生产的意义、各植胶区宣传贯彻的经验及其成效,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强平流降温橡胶树寒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拉尼娜现象和异常大气环流影响.2008年1—2月中国植胶区出现罕见的强平流降温天气过程。导致各植胶区橡胶树普遍直接受害或引发了病虫害等次生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本年度以及以后一段时间的天然橡胶生产。为了查明灾情。总结抗灾减灾经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灾害发生过程和灾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现就调查情况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5.
云南橡胶树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俊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08-309,320
介绍了云南植胶区橡胶树生长现状及该区基本气候特点,对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的气候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经历了近50年的栽培驯化,光合作用的基点温度降低,已经基本适应我国温度较低的气候。  相似文献   

6.
橡胶树死皮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综合症,严重制约了天然橡胶产量的提高。为了解海南植胶区橡胶树死皮发生现状,分析了海南植胶区12个国营农场与5个民营胶园的橡胶树死皮现状。结果表明:海南橡胶树的平均死皮率高达28.62%,其中3级以上死皮率与停割率分别为21.93%与14.27%,国营农场的死皮率较民营胶园低4.20%,死皮率和停割率均随割龄的增长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3个主栽品种的死皮率和停割率依次为:热研7-33-97PR107RRIM600;死皮总体发病指数为22.24,民营农场总体发病指数高于国营农场。随着割龄的增大,发病指数也逐渐增加,3个主栽品种的总体发病指数依次为:热研7-33-97PR107RRIM600。调研显示,海南植胶区橡胶树死皮发生严重,为橡胶树死皮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磷的分布及与橡胶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西双版纳植胶区不同品系橡胶树生长对土壤磷的影响、了解土壤磷变化与橡胶生长的关系,分别在西双版纳不同植胶区(景洪、勐腊、勐海)采集了不同品系、不同割龄橡胶林土壤和橡胶树叶片,分析了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橡胶树叶片磷空间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壤磷与橡胶树叶片磷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双版纳不同植胶区、不同品系橡胶林土壤中磷的变化差异较大,橡胶林土壤中全磷以景洪植胶区最高,勐腊、勐海植胶区相对较低,并随橡胶种植品系而变化。RRIM600、GT1品系橡胶林土壤中全磷含量较高、云研-774相对较低,10~20割龄较高、0~10割龄和20~30割龄较低。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低、变异最大;橡胶树叶全磷含量表现为勐腊、景洪>勐海,RRIM600和云研-774最高、GT1较低,低割龄和老割龄磷相对较高。土壤速效磷与橡胶树叶片磷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速效氮磷比与对橡胶树叶氮磷比成显著的正相关。橡胶树及土壤磷含量随橡胶树品系、割龄、生长环境而变化;不同割龄、不同品系橡胶树生长对土壤磷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多主棒孢侵染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Corynespora leaf fall disease, CLFD)是世界天然橡胶种植业的第二大病害。该病在中国橡胶树主栽区的苗圃和部分开割树上普遍发生,随时可能爆发成灾。为保障中国天然橡胶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开展了CLFD安全性评估工作。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CLFD的研究成果,综合中国CLFD前期监测结果,明确了该病在国际植胶国和中国植胶区的发生情况,分析了CLFD的潜在经济危害性、受害橡胶树等寄主作物的经济重要性、病害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危险性管理难度等,采用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CLFD对相关产业的综合风险值R为2.30,属于高度危险,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该病的检测、检疫等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营橡胶发展提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橡胶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分析目前民营橡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科学植胶意识小强,胶园生产能力偏低,技术力量薄弱,橡胶树病虫害防控能力不强.民营橡胶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橱过树立科学的植胶观念,增强科学植胶意识.加强橡胶树先进适厢技术的集成配套及推广应用,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民营橡胶技术力量,增强民营橡胶自身病虫害防控能力.提高民蓠橡胶产品质量水平等途径,提升民营橡胶整体发展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候变化以及植胶区橡胶树种植规模的扩大,干旱成为橡胶园的重要灾害之一,导致橡胶树生长受阻,干胶产量下降,严重干旱能够造成胶树回枯死亡。本文基于橡胶树旱害发生机制的分析,探讨了干旱对橡胶树的影响与危害,并提出了橡胶树抗旱定植技术,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1.
探讨和分析了滇西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觉,提出滇西南植胶区天然橡胶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云南省推进天然橡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蜜具有丰富的矿物质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较好抗氧化剂的来源,其生产可为橡胶树种植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对胶园立体复合系统效益提升具有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橡胶树蜜生产量有限,国内相关科学研究仅限于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从橡胶树泌蜜量影响因素入手,归纳了植胶区寒害与降雨、胶园立地环境、蜂群生产与繁殖、橡胶树白粉病...  相似文献   

13.
一、上半年生产情况和全年预测受去冬今春的低温天气影响,全国植胶区普遍推迟割胶。其中:海南植胶区受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橡胶树出现轻度寒害和较严重的衍生病害,物候普遍推迟。东南部地区比往年推迟15天割胶。3月中旬低温天气使中西部地区大面积橡胶树嫩叶受害脱落,开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成就 1904年,中国引进橡胶树并试种成功。但直到1949年前,中国仅有各类型小胶园2800公顷,橡胶树120万株,年产天然橡胶199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艰难攻关,克服了中国植胶区台风、低温、干旱等国外植胶区少有的种种困难。打破了橡胶树种植的传统禁区。在北纬18—24&#176;地区大面积成功种植橡胶树,并且取得大面积平均单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其产物天然橡胶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且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目前在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地区有较大面积种植.我国植胶区相对偏北,风害、寒害、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多,橡胶树产量偏低、生长缓慢.为了实现橡胶树的高产、高效生产,本文就橡胶树栽培技术规范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植胶区地处热带北缘至南亚热带地区,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分布不均,60%~90%的降雨量集中在5~11月,干湿季明显。干旱对橡胶树生长和产胶均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干旱可导致橡胶树干枯死亡。多年来,国内外对橡胶树旱害表现、早害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发展了一些抗旱栽培技术。现将橡胶树抗早栽培措施介绍如下。1、选择良好地段植胶从减轻旱害的角度考虑,在干旱较严重的地区植胶,胶园应选择在阴坡坡下、壤土且土层深厚的地段上。  相似文献   

17.
钟恳 《中国农垦》2013,(11):7-9
记者:我国冲破传统植胶理论,创造了北纬1 7度以北大面积成功植胶的奇迹,天然橡胶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艰辛历程?杨绍品: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解放初,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等战略物资的封锁禁运,1951年8月,党中央做出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天然橡胶基地的战略决策,同年11月在广州成立了华南垦殖局.1952年3月,抽调2万余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先后到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区组建一批国营农场,开荒种植橡胶树,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三代植胶人60年的艰苦奋斗和艰难攻关,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经历了艰苦创业、调整巩固、填平补齐、整顿提高等发展阶段,克服了我国植胶区台风、低温、干旱等制约橡胶树生长的种种困难,推翻了世界上关于北纬15度以北不能种植橡胶树的传统论断,在北纬18-24度地区大面积成功种植橡胶树,建立起了海南、云南和广东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跻身世界产胶大国行列.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热带北缘非传统植胶区,低温寒害和风害是发展天然橡胶生产面临的严重挑战和威胁。存我国要大面种植和发展橡胶,必须开展以抗灾为重点的橡胶树北移种植技术研发。云南植胶区的育种方向就是抗寒高产。1997年东风农场承担了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省科委攻关项目——《橡胶树抗寒高产新品种区域性栽培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橡胶树寒害减灾栽培过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橡胶种植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笔者基于近70年(1952—2020年)我国橡胶种植业寒害减灾文献资料和植胶生产实践,根据橡胶树寒害减灾特点,明确了橡胶树寒害减灾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寒害程度区域划分、植胶环境生态类型区划分、橡胶树寒害分级划分,归纳总结了胶园地点选择、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橡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橡胶树生态环境和我国植胶区的特点及各种因素对橡胶树生长的影响。比较了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特性、用途,突出了天然胶的优点。描述了主要产胶国状况及全球天然橡胶消费行情和市场供求情况,进一步说明我国市场的供应与需求。重点指出我国在橡胶树科研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在分子水平上对橡胶树的研究。提出了今后橡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