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位于江淮丘陵区的安徽省滁州市为例,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农田土壤(0~20 cm)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4种养分要素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土壤养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丰缺状况,为农田土壤养分的分区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玉米分区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黑龙江省双城市粮田耕层土壤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区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南部玉米主产区黑钙土养分含量比较丰富,硼含量较高,氮含量较低.土壤中B、N、S、P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中B元素空间分布的偏斜程度较大.土壤养分偏斜程度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674.玉米分区平衡施肥取得了显著效果,较习惯施肥平均增产851 kg/hm2,平均增产率10.9%,平均增收610元/hm2.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辽宁省近48年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8年辽宁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5年滑动平均和小波变换法对辽宁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61~2008年辽宁年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各季节变化幅度差异较大;60、70、90年代为多雨期,80年代为少雨期;春季降水年季变幅很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呈减少趋势;降水主要波动周期为7~9年,在7~9年的振荡周期中还包含2~3年的更小震荡周期。[结论]该研究为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实,利用1958~2009年本溪县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温、光、水三大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县气温呈波动性明显上升变化趋势,而降水和日照则呈波动性减少变化趋势。气温的四季变化特点是春夏秋冬均呈升高趋势,以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降水的四季变化为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为增加趋势。夏季减少最多,冬季增加最多;日照时数的变化除夏季为增加趋势外,其余均为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是减少的主体,秋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稀释法对22种药用植物土壤中镰孢菌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共分离到10种95株镰孢菌,其中尖孢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其次茄腐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而半裸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中间变种分离频率较低。三个季节中夏季分离频率较高,平均一个土样1.77株。22种药用植物中黄花乌头和五味子土壤样品中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700~1320m地段,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设置12块样地,并采用Jaccard指数,对不同蜱螨目(Acarina)土壤动物群落间物种共有度的海拔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蜱螨群落间物种的共有度,无论以哪一生活层的螨类来表达,基本都以与其最相邻的群落间为最高.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甲螨亚目(Oribatida)、蜱螨目(Acarina)螨类的共有度,均随着海拔差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并不与植被情况完全吻合,低海拔群落间甲螨亚目、蜱螨目共有度大于高海拔,而中气门亚目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宁部分花生产区土壤多点随机取样,经室内分析后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宁花生主产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各产区均为重度污染,污染物主要为Cd;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阜新、铁岭地区为中度污染,锦州、葫芦岛地区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乐清湾北部贝类产品微生物、贝类毒素、多氯联苯和重金属含量。[方法]对浙江省乐清湾北部189个贝类样品中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多氯联苯、铅、镉、腹泻性贝类毒素和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乐清湾北部贝类的大肠杆菌、菌落总数、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符合农业部Ⅱ类以上贝类生产养殖区规定,可直接上市销售。铅、镉和多氯联苯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相关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掌握浙江省乐清湾北部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3414"试验结果,初步摸清了水稻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土地依存率与土壤有效养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测土值与水稻养分吸收关系,并根据有效养分含量与校正系数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水稻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推算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