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保水剂的吸水保水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3种(两种类型)保水剂的理化性质,保水剂在水中和土壤中的吸水、保水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保水剂溶液的pH在6.72~8.5间,并随保水剂浓度增加而略有下降,EC值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淀粉类保水剂的pH、EC值高于聚丙烯酸盐类.淀粉类保水剂吸水速率比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快,需要10~20 min,而聚丙烯酸盐类需要60 min达到吸水饱和.无论在水中还是土壤中,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吸水倍数均大于淀粉类,其在蒸馏水中吸水倍数为620.40倍,而淀粉类保水剂为400倍左右.保水剂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加,吸水量增加;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均能抑制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淀粉类保水剂作用大于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对砂土的作用大于壤土.  相似文献   

2.
在砂、炉渣、锯木屑三种基质中加入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并进行菜心育苗和盆栽试验,研究保水剂对基质的持水特性、容重和菜心出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3种基质的持水量和锯木屑的湿容重显著增加,而砂、炉渣的湿容重趋于降低;保水剂可提高菜心出苗率,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菜心幼苗萎蔫天数、植株高度和生物量也显著增加;菜心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保水剂用量超过一定水平,菜心水分利用效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着重就保水剂物理保水特性对作物出苗及对地温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土壤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减少蒸发,特别是改变水分特征曲线,增加土壤有效水,提高地温,对促进作物出苗作用尤为突出。加入保水剂后西红柿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空白试验成活率仅为37.50%,而加入保水剂的实验成活率达83.33%。植物根系周围加入保水剂其根系周围土壤温度比空白高出2~4℃。  相似文献   

4.
【目的】添加适量的保水剂,能够促进生菜幼苗的生长。为了了解保水剂对生菜基质育苗的影响,研究最适宜添加的浓度。【方法】在育苗基质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4‰及8‰的保水剂,研究不同浓度保水剂对育苗基质性状及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加,基质的持水量、pH值、电导率(EC值)增大,水分散失速度减缓。基质中添加4‰保水剂的处理显著提升了生菜地上、地下部鲜重及全株干重;显著升高了干物质积累速率(G值)、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了生菜叶片的叶绿素a、b及总含量;显著提升了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结论】在生菜穴盘育苗基质中,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为4‰。  相似文献   

5.
不同保水剂对基质保水性和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不同种类与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应用于自制无土栽培基质,设置系列保水剂施用量,盆栽黄瓜进行水分耗竭试验,对不同处理的累积失水曲线,株高,干重,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表明,在生长时间一致的情况下,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基质的累积失水量减少,基质保水性质增强,幼苗表现出萎蔫的时间滞后;植物生长初期大量施用保水剂对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随着生长时间延长,保水剂又促进了植株生长,保水剂对植株干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因保水剂种类,粒径以及施用量而异,桑松牌保水剂(KL、B)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科翰高分子吸水树脂(KH)和淀粉接枝保水剂(D),桑松牌保水剂粗粒(KL)效果优于细粒(B)。  相似文献   

6.
【目的】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尾矿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强烈的干湿交替条件加剧了土壤水分亏缺。保水剂由于吸水持水能力强,研究其在稀土尾矿区的应用对于提升土壤水分条件、促进尾矿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通过模拟土壤吸水和蒸发过程,分析了6次干湿循环条件下保水剂粒径(1.0~2.0 mm、0.45~1.0 mm、<0.18 mm)及浓度(0.2%、0.4%、0.6%)对尾砂土保水和持水能力的影响,为开展保水剂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稀土尾砂区土壤水分条件差,其土壤饱和含水量(SWC)显著低于未采矿区自然土(36.21%<39.85%),自然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快、完全干旱时间较短;添加保水剂能显著改善尾砂土壤水分状况,尾砂土SWC提升了0.12~0.91倍,通过抵御土壤水分蒸发,土壤完全干旱时间延长了0.67倍,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得到提升。(2)保水剂应用效果主要受到土壤干湿循环因素的影响,经历6次干湿循环后添加保水剂的尾砂土SWC从54.87%降至39.33%,土壤完全干旱时间缩短,土壤中的保水剂吸水倍数(SC)从47.19 g/g降至18.01 g/g;削弱效应...  相似文献   

7.
保水剂与氮肥的相互影响及节水保肥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保水剂在吸水的同时,对不同氮肥的吸持作用以及不同氮肥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保水剂和不同氮肥配合施用下的节水保肥效果。【方法】采用茶袋法测定保水剂在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差减法计算保水剂对氮素养分的吸持量;盆栽条件下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保水剂与这些氮肥配合施用的节水保肥效果。【结果】保水剂在不同氮肥溶液中的吸水倍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氮肥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的顺序递增;保水剂在大量吸水的同时,也对溶于水中的尿素分子或者NH4+有吸持作用,吸持量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除尿素外,保水剂对氮素的吸持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保水剂和尿素、碳酸氢铵配合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玉米生物学产量、根系干重和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结论】保水剂在吸水的同时,还能吸持溶解在水中氮素养分,氮肥能显著降低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尿素对保水剂吸水性能影响最小,保水剂与尿素配合施用,水肥调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蔬菜穴盘育苗技术的应用中,秧苗营养面积很小,基质的持水量和保水性成为提高秧苗质量的重要限制因子。采用两种保水剂和三种施用浓度研究了对基质保水性和黄瓜秧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的两种保水剂最大浓度处理T3(西沃特4‰)每克基质吸水后质量为2.400g;T6(科翰4‰)为2.475g,而对照基质的饱和持水后质量仅为2.250g。且失水速率与保水性规律一致。证明在实行营养基质育苗时,能够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育苗中需水严格与供水保水不足的矛盾,但高浓度保水剂最终的秧苗质量较差,实验中发现,秧苗质量以科翰保水剂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高吸水性树脂)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吸水、保水能力特别强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保水剂在工业、农业(特别是节水农业)、建筑、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单质肥料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钾肥对保水剂的吸水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肥料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保水剂的吸水能力,随着肥料浓度的增加而保水剂的吸水能力随之下降,这种现象可以根据保水剂的吸水机理加以解释,保水剂与水接触后,由于离子型亲水基团的电离,造成树脂结构内外产生渗透压,是保水剂吸水的动力之一。当水溶液中有电解质盐类存在时,就会使树脂内部的渗透压降低,结果导致保水剂吸水性能的降低,尿素是一个例外,因为它是非电解质肥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保水剂对硫酸铜溶液的吸收性能,明确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吸水时间为3 h时不同保水剂用量(0,2.5,5.0,7.5,10.0 g/kg)对20 mmol/L CuSO4溶液、吸水时间为3 h时5.0 g/kg保水剂对不同浓度(0,10,15,20,25 mmol/L)CuSO4溶液以及不同吸水时间(1,3,6,16,22 h)下5.0 g/kg保水剂对20 mmol/L CuSO4溶液的吸水倍率、铜离子去除率和二次吸水倍率3个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吸水时间为3 h、CuSO4溶液浓度为20 mmol/L的条件下,保水剂用量的增加使其吸水倍率和二次吸水倍率略有增大,同时铜离子去除率也明显提高。在吸水时间为3 h、保水剂用量为5.0 g/kg时,CuSO4溶液浓度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和铜离子去除率,同时二次吸水倍率也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仍有较好的吸水效果。在保水剂用量为5.0 g/kg,CuSO4溶液浓度为20 mmol/L时,吸水时间对保水剂的吸水倍率、铜离子去除率和二次吸水倍率均有明显影响,吸水时间为3 h左右时,保水剂吸水倍率基本达到最大,以后随着吸水时间的延长,其吸水倍率反而明显降低;铜离子去除率一直呈增加趋势,而二次吸水倍率却显著减小,至22 h前后已基本丧失吸水能力。【结论】保水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去除重金属铜离子的材料,且保水剂用量越大、吸水时间越长,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高吸水树脂在土壤改良中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保水剂施入农田耕土后土壤持水性质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提高了土壤蓄水容量和持水能力,能有效抑制土壤蒸发,可在较长时间内使土壤维持较多的水分。随着高吸水树脂含量的增加,土壤液相组成比例增加,蓄水功能增强。高吸水树脂还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壤中加入高吸水树脂后,水分被树脂吸收,土壤中的自由水减少,土壤的热传导效应降低,降低了作物生活环境的昼夜温差,对作物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施用土壤保水剂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B保水剂在旱地马铃薯上施用具有一定的保水蓄水、增产作用,可有效提高20~60cm土壤水分含量,对40~60 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加显著;保水剂施用要与地膜覆盖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保水剂蓄水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覆膜模式下,保水剂适宜施用量为4 g/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保水剂对煤矸石废弃地上高羊茅生长及营养特征的影响,按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设3种基质梯度,每种基质分别添加3种质量的保水剂,设对照(CK),共10种处理。观测和分析不同处理下高羊茅的生长高度、生物量、营养特征及SPAD值(相对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保水剂主要影响高羊茅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而煤矸石与土壤的质量比主要影响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相同条件下,添加1 g/kg的保水剂即可促进高羊茅的生长,添加2 g/kg保水剂能使高羊茅尽快适应基质环境,使其日均生长率在出苗后第2周达到峰值。煤矸石基质中添加保水剂能促使高羊茅将煤矸石基质中的营养元素从植株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供植株生长需要,基质中添加1 g/kg保水剂时高羊茅对磷的吸收效果最好。此外,添加保水剂能使叶片的SPAD值增加。综合比较不同处理下高羊茅的株高、生物量、营养特征及叶片的SPAD值认为,处理6(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为750:250、基质中添加2 g保水剂)与处理8(煤矸石与土壤质量比为500:500、基质中添加1 g保水剂)是适合煤矸石废弃地上高羊茅生长的较好配比。  相似文献   

14.
不同粒径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麦燕科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粒径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保水剂均可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10~60 cm各土层各处理差异较明显;施用保水剂可明显提高燕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其中以小粒径保水剂效果较佳;保水剂能提高燕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显著(P<0.01)提高燕麦产量,大小粒径保水剂分别比对照增产12.65%和16.61%;大小粒径保水剂均可显著(P<0.01)提高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5.12%和23.56%.说明,小粒径保水剂在提高当地土壤水分和促进燕麦生长方面优于大粒径保水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砂页岩紫色土为对象,研究不同坡度下生态措施对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相应的裸露荒地相比,坡度5°时,坡改梯、横坡种植、杨梅林地和恢复草地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降低10%、18%、37%和94%;10°时,坡改梯、刺槐、枫树和枣树林的地表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分别降低7%-60%和15%-86%,而林间除草的藤茶林增加30%和77%;15°时,草地恢复结合谷坊工程的地表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降低了30%和40%.坡改梯、横坡种植、经果林和水保林可在较低坡度(≤10°)降低水土流失,但须减少土壤扰动、增加林间或林下植被覆盖;人工或自然植被恢复结合谷坊工程可在较大坡度(15°)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砂页岩紫色土的地表径流系数与土壤侵蚀模数呈显著指数相关(R2=0.73-0.98,P<0.01),说明地表径流系数可用于指示和评价易分散岩性土壤的水土流失状况.  相似文献   

16.
陈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30-7031
[目的]研究了土壤特性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测试了聚丙烯酸钠系高分子保水剂在不同pH、不同土质土壤中的吸水倍率。[结果]保水剂的吸水倍率随着土壤pH和土质变化而发生变化。在pH为7.0左右,达到最大。黏粒、有机质含量越高吸水倍率越低。吸水初期,吸水倍率主要受土壤孔隙特性的影响;随着吸水时间的加长,土壤溶液中离子交换量增大,吸水倍率逐渐下降。[结论]揭示了不同pH、土质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机理,为高效应用保水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保水剂在春小麦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方法,在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以不施为对照,研究沟施、混施、撒施BJ2101-L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特别是在缺乏灌溉的开花期具有显著作用,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不同施用方式降低了土壤最高温度,提高了最低温度,缩小了日温差,降低了日均温,其中撒施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沟施对10cm土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沟施、混施、撒施促进了根系向深层土壤分布,增加了根系及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2.6%、16.3%和8.0%;不同施用方式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和灌溉水分产出率,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说明沟施是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施用BJ2101-L保水剂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丘陵红壤旱地伏秋干旱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覆盖与施用保水剂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的效应。结果显示:稻草覆盖和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肥力,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产量。在5个处理中,以5000kg/hm2稻草覆盖+施用30 kg/hm2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对所制高吸水性树脂采用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衍射等检测手段对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高吸水性树脂吸液速率、保水性、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树脂表面看不见明显的淀粉颗粒,且不影响树脂的吸水倍率.影响树脂吸水率的主要因素是在树脂内部通过交联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在高温和高压下均...  相似文献   

20.
在试验室稳定蒸发条件下测试了DQ-1型保墒剂在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土中的保墒性能。结果表明,DQ-1型保墒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持水性能并增加土壤有效持水量。在风沙土中该保墒剂施用量得当可明显增强风沙土的保墒性能;其最佳保墒阶段在该土壤中为重量含水量的10%~20%。DQ-1型保墒剂在风沙土中施用量在5.0‰左右表现出最好的保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