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对中国蜡梅野生资源和品种资源分别构建了核心种质。并按居群进行分组,共分为2大组13个小组。各组内在9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和遗传丰富度进行调整,构建了中国蜡梅种质资源的163份初选核心种质,其中野生初选核心种质77份,占总数的26·9%,几乎覆盖了蜡梅的全部分布区,品种初选核心种质86份,占总数的50·6%。根据对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和观赏性状特征值检验,结果表明,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全部供试种质的遗传变异幅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黍稷核心种质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构建黍稷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方法】以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8 016份黍稷资源为材料,按地理来源划分成23个组。各组内在1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比例法取样,并依各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适当调整,构建黍稷核心种质。通过对核心种质各性状特征值、符合率、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来检测核心种质。【结果】780份资源组成的初选核心种质占原始材料的9.73%。对构建的核心种质多项参数进行了评价。【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供试种质。  相似文献   

3.
水稻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包括34项质量性状和15项数量性状数据的丁氏收集稻种资源中的2262份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抽样方法、3种类型的性状数据、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调整的欧氏距离构建巢式核心种质,以确定一种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结果表明,抽样比例在2.2%~9.9%之间的核心子集已足以保持原群体最大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整合的质量数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遗传多样性最大,优于仅由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采用优先取样结合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结合可变类平均法或类平均法构建的效果最好,由此得到150份核心种质,占原群体的6.6%。对核心种质的评价与验证表明,核心种质绝大部分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原群体,其表型频率方差均小于原群体,表型保留比例均达到100%,大部分数量性状的均值与原群体无显著差异,最大值、最小值、极差与原群体完全符合。150份核心种质较好地保存了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扩增稳定且谱带清晰的18对SSR引物,对360份山葡萄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逐级压缩法选择核心种质,比较了样本数不同的5个核心样本群的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 遗传多样性和Shannor's信息指数等参数,最终选择了79个样本组成的样本群作为核心种质.用DPS软件对初始种质和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树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按照茶树的原产地(生态区)、树型和品种类型将我国茶树种质资源分为18组,各组通过离差平方和法聚类,采用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相结合,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加以调整.从615份茶树种质资源中选取126份种质作为核心样品,经过遗传多样性t测验、农艺性状检验.结果表明,初选出的核心样品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辣椒种质资源是改良辣椒品种的物质条件,构建核心种质能够以最小数量最大限度保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挖掘辣椒优异基因奠定材料基础,对提高杂交种亲本的选配效率进而缩短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辣椒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展开概述,总结了辣椒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辣椒核心种质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为辣椒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牧草遗传资源是牧草遗传与育种研究的基础材料,然而数量庞大的遗传资源给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的概念、构建方法、步骤和核心种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花莲核心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美  付杰  向巧彦  刘艳玲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5):3193-3205
 【目的】构建花莲核心种质,以利于对花莲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和利用。【方法】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395份花莲原始种质按照种属来源分组后采用组内简单比例法和聚类抽样法建立候选核心种质,比较不同候选核心种质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等参数,最终确定花莲核心种质,并进行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和t检验。【结果】所获得88个品种的花莲核心种质包括60份中国花莲品种,3份美洲黄莲,16份中美杂交莲和9份日本莲品种。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22.27%的样品,多态性位点和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保留率为99.27%,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为100.00%、101.72%、110.00%、106.67%。t测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差异不显著。【结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剔除原始种质中的冗余种质后,建立的核心种质以最少的花莲资源可代表原始种质最大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所构建的花莲核心种质在遗传上能最大程度地代表原始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具有广泛性和长期性,并为培育质量更高的新品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核心种质是以最小的资源数量和遗传重复最大程度地代表该物种整个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因此,利用目前已有的基本数据、评价鉴定数据和部分特征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构建的桃核心种质,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在桃种质的保护、利用中无效的收集较多、种质圃的占地大和管护成本高的问题,也使一些优异基因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并提高中国桃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评价和创新利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菊花品种初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 917份中国菊花品种以及从中确定的413份初选核心种质为试材,比较了两者表型性状差异,检测了初选核心种质对总体品种资源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的5个质量性状的不同表现型频率和7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值等参数与菊花品种总体资源基本一致;质量性状平均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平均符合度均在95%以上(分别为97.5%、98.66%和97.22%);初选核心种质与所有品种资源12个观赏性状的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菊花初选核心种质能够较好地代表供试总体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作为中国菊花的初选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11.
影响喀什石榴裂果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降低喀什石榴裂果率的措施,以提高其商品性.[方法]以6年生喀什噶尔甜石榴为试材,研究间作、套袋、喷施CaCl2和激素、树盘覆盖及土壤负压等对裂果的影响.[结果]果实膨大期果面喷GA3可显著降低裂果率,GA3较CK可降低裂果率近20;,GA3各浓度间无差异;果面喷20 mg/L NAA的裂果率高于CK并与GA3差异显著,其余浓度与GA3间均无差异.果实膨大期树冠喷施CaCl2溶液有利于降低裂果率,可降低7;左右.树盘覆草、覆膜对降低成熟期石榴裂果率有一定效果,其中覆膜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裂果率近9;.套袋可较CK降低裂果率7.4;.不同间作物对石榴裂果的影响略有不同.初步认为64 kPa是石榴裂果明显增加的土壤负压阈值,在出现裂果之前将土壤负压控制在64 kPa以下有利于控制裂果.[结论]果实膨大期果面喷GA3可显著降低裂果率,果面喷NAA亦可降低裂果率,但其效果明显逊于GA3;果实膨大期树冠喷施CaCl2溶液可降低裂果率7;左右;套袋有利于降低裂果率,可较CK降低7.4;;树盘覆盖杂草和薄膜对降低成熟期石榴裂果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对安徽省进行石榴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共记载17个观赏品种,建立观赏品种分类检索表,同时对观赏石榴在园林中的造景和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按照造景形式提出独立造景、配置造景和意境造景,并分别建议适合的观赏品种,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观赏石榴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榴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国内外石榴病虫害的种类(包括23种病害和40种虫害),简介各种石榴病虫害,着重介绍国内石榴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石榴品种资源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6份石榴品种(类型)为研究对象,用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2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并用这些引物对36份材料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11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9.25条。12个引物扩增出不同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程度达到72.07%。用Statistic分析软件计算出的遗传距离在0.027~0.441之间,并对36份材料进行了UPGA法聚类,RAPD结果的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36个品种或类型基因背景较复杂,说明了我国的石榴栽培品种有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Recent investigations on pomegranate products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successfully drawn consumers’ attention to nutritional and medicinal values, promoting the pomegranate industry’s development worldwide.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on pomegranates grown in China is available.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of fruits and arils from 20 pomegranate cultivars in six regions of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Combined with overall scores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Yushiliu N...  相似文献   

16.
成熟石榴叶片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丽华  王先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41-15143
[目的]为了从成熟石榴叶片中提取高质量、高产量的基因组DNA。[方法]针对成熟石榴叶片含多糖、多酚的特性,用改良CTABI及改良CTABⅡ法分别提取2个品种(墨石榴和青皮软籽石榴)的成熟石榴鲜叶、冻叶、干叶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酶切鉴定。【结果]改良CrABⅡ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电泳时点样孔干净,无拖带,OD260nm/OD280nm为1.7—1.9,酶切完全,其质量、产量都高于改良CTABI法。[结论]改良CTABⅡ法是提取成熟石榴叶片中高质量、高产量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研究宾川石榴品种资源,以期为扩大石榴品种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对大理宾川的红皮石榴和绿皮石榴、以及引种的四川会理青皮软籽和小红皮、山东酸石榴、河南封丘麻石榴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调查和果实主要品质分析。[结果]青皮软籽和麻石榴果树长势和果实主要品质较好,对宾川的气候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小红皮果树长势一般,果实主要品质一般,风味差;宾川本地红皮和绿皮石榴果树和果实主要品质一般,风味差;酸石榴虽然长势好,但风味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提出石榴种质资源研究方向,确定石榴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育种、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并为石榴生产提供了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荥阳市河阴石榴主要的栽培品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各品种的品质特征,并着重阐述了突尼斯软籽石榴的栽培技术.突尼斯软籽石榴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410g,最大果重700g;果皮薄,光洁明亮,百粒重56.2g,出汁率91.4%,含糖量10.78%;果仁特软,品质上等,耐贮运.这些优良特性使其成为石榴的主栽品种.栽植株行距2m×4m,采用单干或双干疏层形,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加强肥水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石榴果实PgANS、PgCHS和PgACT基因,并对这三个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以喀什甜石榴为试材,通过酚-氯仿法提取籽粒中的总RNA,用TIANScript cDNA试剂盒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并用特异引物对其RT-PCR扩增,将得到的cDNA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上,然后将该载体转到DH5α,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PgANS基因片段长度为474bp,Genbank登录号为KT779433,与NCBI数据库中KF841619、GU376749两种石榴核苷酸的同源性均为99%,与甘薯核苷酸(GU59821)、白桑核苷酸(JF499385)、草莓核苷酸(AY695817)的同源性分别为85%、79%、76%;PgCHS和PgACT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140bp和148bp,分别与NCBI数据库中JF747148、GU376750两种石榴核苷酸同源性为99%和93%。【结论】获得PgANS、PgCHS和PgACT基因片段,为进一步研究贮藏条件对石榴籽粒花色苷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发掘优异基因、改良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个SSR位点,对来自全国28个省补充完善的248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采用PowerMarker Version 3.25软件统计等位变异数、平均等位变异数、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及亚群特有等位变异数等参数;基于遗传距离建立了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无根Neighbor-Joining树;用Structure2.2软件对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进行评价。【结果】100个SSR位点在248份材料中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460个,每个位点变异范围为2—33个,平均为14.6个,每个位点PIC值变异范围为0.158—0.932,平均为0.743。基于模型的群体结构分析显示,依据LnP(D)无法判断最佳K值(群组数),但通过计算系数ΔK发现,K=3为微核心种质的最佳群体结构。结合种质的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分析发现,地理来源相同的种质具有聚在一起的倾向,但来源相同的种质也有分在不同组的情况。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均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和特有等位变异。【结论】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用来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多的互补及特有等位变异,是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为微核心种质在育种中的直接或间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