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广西甘蔗绵蚜虫发生发展气象生理指标和绵蚜虫历年发生情况资料,建立了误差反传前向网络(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模型模拟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报精度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朝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天气预报预警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阳新一代天气雷达作为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雷达之一,为临近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了高质量的大气观测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重大社会活动和重要专题气象保障服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阜阳市历年棉铃虫发生情况的研究,建立了棉铃虫各代及年发生程度和防治适期的气象预报模式,并应用于实际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袭祝香  王文跃  王晓明  纪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36-11337,11394
为了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VB6.0编程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和Surfer8绘图技术研发了吉林省农用天气预报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农用数据管理、农用指标和预报方法浏览查询、农用天气预报快速制作等功能;该系统使业务人员能在一个一体化的平台上查询农用数据,浏览细化的作物发育期指标、农事活动指标及知识库、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农用天气预报方法,快速制作农用预报图和农用天气预报,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的集约化、客观化、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转Bt(Baci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品系R93-4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棉品种中棉所12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4龄棉铃虫幼虫连续取食转基因棉最终不能存活,5龄和6龄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379%~856%和634%~965%;5龄棉铃虫幼虫取食转基因棉后,体重和蛹重分别减轻187%~572%和35%~362%,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降低482%~875%和667%~100%,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降低501%~697%和806%~878%;取食转基因棉的花粉后,成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98%和721%  相似文献   

6.
以1971~1987年陕西关中主要产棉县一类棉田棉铃虫系统观测资料为依据,对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将关中棉区棉铃虫发生期统计标准分为渭、洛河下游早发区和泾、渭、沣河迟发区两个类型,并分别制定了棉铃虫发生期、发生程度、为害损失的统计标准。经对大荔、泾阳棉铃虫测报资料检验,历史符合率为97.6%,与发生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棉铃虫的体重和发育历期,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了转基因棉和寄生蜂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棉中抗310与对照常规棉泗棉3号相比能明显地抑制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棉铃虫幼虫的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和棉铃虫齿唇姬蜂均能有效的控制棉铃虫,且当转基因棉和寄生蜂共同作用时,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任一单因子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世代种群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铃虫种群动态的多年研究证明 ,棉铃虫年发生世代从 3.3代增加到 4.5代 ,年平均百株累计卵量增加了 4倍。主害代明显后延多发 ,完全 5代出现率已达 2 2 % ,大发生频率巨增。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猖獗危害与虫源基数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搜集和整理了河北省正定1972~1993年棉铃虫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并运用相关矩阵法对世代间卵量、幼虫密度、成虫始期、历期和蛾量间关系及2~4代卵量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原因。结果表明:(1)越冬蛹数量加大是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基础,1~3代幼虫密度与越冬蛹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2)虫源积累是棉铃虫猖獗危害的重要原因。2~4代累积卵量与上代累积卵量、幼虫密度、蛾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建立了幼虫密度与上代史源的关系式;(3)各代间成虫始蛾期里正相关,但发生期早晚与蛾量及下代卵量、幼虫密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4)二三代累积卵量与5月下旬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6和0.9,而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屈荷丽  张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6-5818
[目的]为新疆棉花抗虫育种及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室内饲养与室外接虫的方法,研究棉铃虫对石河子地区12个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0、12、13、21、23、28、33、36号和中棉42、ZM-1、标杂A1、新炮台1号)的危害情况。[结果]各棉花品种田间2代棉铃虫卵量为(9.2~35.7)粒/100株;田间落卵量与棉花叶片茸毛密度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室外网室鉴定结果表明,各棉花品种的平均蕾铃受害率为15.75%~28.50%,其中标杂A1受害最轻,新陆早21、33、36号受害较重。室内饲养结果表明,用新陆早36号和ZM-1饲养的棉铃虫死亡率最低,均为5%,用标杂A1饲养的棉铃虫死亡率最高,为55%。[结论]石河子地区棉花主栽品种对棉铃虫的耐害性均不高。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展与改进了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的综合治理技术。其基础措施包括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冬耕春翻灭蛹;树枝把、性诱剂、灯诱蛾;三代适时打顶,四代及时四清理灭虫灭卵;种植诱集作物,保护利用天敌;喷撒生化制剂。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二代期禁用菊酯单剂,不用含菊酯的混配剂,四代最后一次药不用含菊酯的复配剂;精心选择药种,科学组合使用;确定启动用药指标,打好第一遍药;产卵盛期全程药控。确定药剂使用剂量;适时终止用药;利用抗性监测,优化药种组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