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扬州园林地域特征自然属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园林地域特色的形成和其气候、地形、水文等条件以及植物资源、造园材料(建筑材料、假山石)的地方性有关。扬州园林"北雄南秀"特点的形成,得益于历史上的扬州曾为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南北造园、建筑匠师因而得以交流。扬州园林中水、月、石、花、茶等自然属性及其衍生出的文化特色,使扬州园林在构思立意、基址选择、园林布局、植物配置、叠山置石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是扬州园林的物质基础和创作的源泉。也正是由于扬州园林善于利用自然资源,把握"借宜造景"及"借因造景"的造园主旨,扬州园林才能傲立于中国古典园林之林,享有"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垒石胜"的赞誉。  相似文献   

2.
扬州地区水生花卉的盆栽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0种水生花卉在江苏扬州地区进行盆载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千屈菜、黄菖蒲等18种水生花卉在扬州地区盆栽生长良好,在园林中既可用于盆栽水面绿化,又可盆栽陆地绿化,在本地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扬园林风格差异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州园林色彩艳,建筑大,有市民化的倾向;苏州园林色彩雅,建筑巧,有文人化的倾向.扬州园林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苏州园林具有传统性和纯正性的特点.究其原因,苏、扬两地园林风格的差异性,是因为两地不同的园主、画风和学风造成的.扬州多盐商巨贾造园,苏州多官宦文人构园.扬州园林受扬州画派和扬学的影响;苏州园林受吴门画派和吴学的影响.参15  相似文献   

4.
<正>问号粉碎机:暮春,暖意薰,百花竞艳,国色天香领风骚,又到观赏牡丹的最佳时节。虽然乱花渐欲迷人眼,可细心的人还是会发现一簇簇、一棵棵的"牡丹"各有不同,原来确是牡丹和芍药"鱼龙混杂"。虽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之说,但随着人工培育控制技术的发展,不仅牡丹应季开放,芍药也  相似文献   

5.
卢燕  吴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24-4726
以扬州的个园、何园、瘦西湖公园3个古典园林为例,选取个园的"四季假山",何园的"片石山房"、贴壁假山,瘦西湖公园的"卷石洞天"、"石壁流淙"为扬州园林假山的代表,调查其植物类型,分析了植物与假山的搭配方式,认为植物可以作为背景,衬托山体;与假山紧密结合,形成主景;作为点缀,与假山互为补充;或是充当前景,丰富层次。分析了植物与假山造景的特点,指出假山造景结合了植物的文化特色,注重植物配置方式的多样性,注重植物形态与赏景角度的结合,并结合了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此基础上,就扬州假山的营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6.
扬州是我国现存古典私家园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扬州园林在我国造园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认识扬州园林,宏扬其精华,是当今扬州的园林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扬州园林的基础上,对扬州园林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7.
<正>1背景我国早在本世纪初叶,即被西方誉称作"园林之母"(E. H. Wilson: China, Mother of Gardens,1992)。的确,中国既有丰富多彩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提供观赏植物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潜力,又已有梅花、牡丹、芍药、月季、菊花、山茶、杜鹃花、报春花等名花,都从中华传播到全世界。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两个怪现象:(1)今年,尤其是近10年来,洋花大量涌入我国园林和家庭,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扬州芍药谱》一卷,王观撰。成书时间应在公元1075-1078年之间。扬州芍药,宋初盛极天下,王观睹盛,遂成此谱。该书序论完整,详列芍药花品三十九种,可藉此窥视扬州地区风土人情。本文尝试从作者生平,作品版本情况以及该书的史料价值等三方面对其进行较为详尽的考论。  相似文献   

9.
根据扬州园林的构思立意、创作手法、园林意象、园林建筑、叠山垒石、植物配置等艺术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特征的评价因子进行重要性分析。评价因子影响力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园林的风格特征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叠山垒石、园林建筑、园林意象、构思立意等方面。选择在18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力权重排序占优(前10)的评价因子作为扬州园林风格特征的基本内容,结合古城扬州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对园林的影响,将扬州园林风格特征表述为借宜造景、画意入园,比拟联想、旱园水作,月观风亭、画舫烟雨,分峰用石、贴壁成山,曲廊迂回、复道行空,竹西佳处、绿杨城廓。  相似文献   

10.
芍药作为我国传统名花,具有很好的景观美学价值,是园林造景的重要资源。本文在分析芍药独具魅力的景观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对芍药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述了芍药在古典园林造景中的作用,对其在现代园林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1.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范例,与颐和园、留 园、抽政园并成为中国四大名园。意境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明清时期意境的理论也已经发 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承德避暑山庄可以说是那个时期已经集大成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2.
梅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之一,古典专类梅花名园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和文化渊源。本文简要综述了前人对我国古典专类梅花名园胜地的起源、历史与梅花文化等研究进展。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发展对我们传承梅花文化精神以及营建现代梅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标记SSR绘制中国芍药品种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开发芍药品种分子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在目前芍药SSR引物开发较少的情况下,采用文献相关引物84对,并结合自行设计的27对引物,将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与四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从111对引物中筛选出29对扩增稳定、多态性高的核心引物;共检测到223个SSR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为7.69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658±0.328,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371±0.104,观测杂合度(Ho)为0.532±0.045,期望杂合度(He)为0.645±0.03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介于0.20~0.84,平均0.60。基于最少引物鉴定最多种质的原则,按照PIC值由高到低顺序串联排序的方式,最终筛选出4对SSR引物(Pmg153、Knu73、Pmg209、J38)。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对SSR引物组合可以有效鉴定66个芍药品种;采用个位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结合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成功绘制了66个中国传统芍药品种的分子身份证。本研究为芍药品种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与高效的分子检测方法,也有助于中国传统芍药品种的遗传改良与芍药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芍药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从历史和现状两个层面上概述了中国芍药的分类学研究进展.芍药科系单属科,由芍药属从毛茛科独立而来.芍药属内划分为3个组,即牡丹组、北美芍药组和芍药组,其中芍药组系属内最大的组,约含22个种,组内又有全缘羽叶亚组和多裂叶亚组之分.在中国芍药种质资源的分类史上曾先后提名过13个种,但目前已基本得到公认的却主要有8个种(5个变种),皆隶属于芍药组.中国芍药品种资源众多,其分类历史悠久,按照花型演进规律目前已形成日趋一致的花型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俊愉先生一直潜心投入观赏园艺事业,对梅花的研究更为深入。他提出的推选梅花和牡丹并列为我国国花是一个新的思路。梅花和牡丹各具优点,列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应尽快确定为我国国花。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芍药切花应用与市场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近些年在国外正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切花,发展迅速。文章分析了中西方芍药切花的发展历程、切花应用方式以及芍药鲜切花市场现状与趋势,展望了芍药切花的广阔市场前景,对我国芍药切花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洛阳牡丹、芍药4种真菌性病害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洛阳牡丹、芍药种植园圃,记述了牡丹的2种真菌性病害(牡丹灰霉病和牡丹黄斑病)和芍药的2种真菌性病害(芍药红斑病和芍药拟盘多毛孢褐斑病)。根据形态学特征,4种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a commonsii Ell.et Ev.)、芍药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多毛粘质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P.L.Zhu]。  相似文献   

18.
自 1 8世纪以来 ,全球已约有 1 0 0个国家选出了自己的国花 ,这实是全世界成功的经验。但是 ,目前我国仍未选定国花 ,这是不正常的 ,也让我们十分被动。 1 982年 ,本人首次倡议评选国花 ,并在该年《植物》杂志第 1期上发表了《我国国花应是梅花》一文 ,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当时香港的《明报》还专为此事发表了社评 ,赞成我的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 ,本人愈益感到国花是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崇敬和热爱之情的集中表现。因此 ,要求国花是原产我国的传统名花 ,既富民族特色 ,观赏价值又高 ,最好兼有其他经济用途。为了解决国花未定的难题 ,也为了较好…  相似文献   

19.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绘画、手工等艺术紧密联结、源远流长,是中国园林大系中私家园林代表之作。简单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几个代表名园,并就其构景艺术及理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