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唐代以来,我国的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业经济所占的地位日趋重要。人宋以来,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茶叶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叶产区不断扩大,而且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了唐代。宋代茶叶成为当时社会中倍受欢迎的大宗商品,茶业经济是宋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唐代开始,封建政府便不断采取措施税茶、榷茶,加强对茶业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来政府承袭了唐代的榷茶精神,根据当时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政府的特殊需要,创造了更加灵活的榷茶方式。贴射法便是宋政府经…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茶政与茶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长春  康芬 《农业考古》2003,(2):293-298
在中国古代,茶业是中央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大事。因此,茶业政策的制定,茶政法规的颁行,茶税的征收管理,茶叶贸易体制的建立与调整,都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明朝立国以后,在茶政与茶法上基本沿袭了唐宋旧制,同时又对茶叶的生产、运输、贸易、检验及榷税等方面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理,逐步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茶业政策和制度法规,它主要包括榷茶制度、茶马制度、茶法制度和贡茶制度四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因研究者们对明代的贡茶制度多有涉及,本文仅就其他三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五、茶叶课税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茶叶税收是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茶农、掠夺和独揽茶利的一种手法。我国自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征收茶税。这是户部侍郎赵赞提出的,他主张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以为常平本钱。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税额不断增加,如到贞元时期(公元785至804年)茶税收入每年增加到四十万缗(一千文为一缗)。《婺源县志》载:宋代初婺源茶叶课税,原额五千一百四十贯五百文(一千文为一贯);熙宁十年(1077年)县务课四千七百八十二贯七百五十文,清华镇课二百四十四贯五十九文,共计五千零二十六贯八百零九文;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我国茶叶生产有了空前发展,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贸易”。“税茶”始于唐代,“榷茶”在宋代已成为一种制度,茶利收入是宋代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唐代茶产地:山南、淮南、剑南、浙东、浙西、黔中和岭南等七大地区(据《茶经》)。宋代,种茶地区比唐代大为增加,除淮水以北诸路外,南方诸路皆产茶,淮南、两浙、江南、荆湖、福建和广南都是有名的产茶地区,至绍兴末年(绍兴三十二年)东南十路,六十州,二百四十二县产茶,川峡也是盛产茶叶之地。  相似文献   

5.
得益于唐代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流行于江南的饮茶之风,迅速传到北方乃至全国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推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随着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焙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出现了精致的名茶,也带来了市场繁荣和茶馆的增多,茶商往来各地从事收购和销售,形成日益发展的茶产业经济。唐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贞元以后开始征收榷茶。茶税逐渐成为唐后期重要的财赋来源。  相似文献   

6.
宋代茶叶产量和贸易空前发展,茶叶经济在国家财政乃至政治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官府通过榷茶和卖引等茶法以及打击走私来实施专卖,保证了政府的茶利来源。但官府对茶农和茶商的深重剥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私贩情况屡禁不止,茶寇作乱频发,各地大小规模的茶商自卫武力兴起。茶商武力成为南宋社会一股可观的力量,也在抗金报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茶叶与养兵     
唐朝茶叶与养兵 1.饮茶唐朝始盛饮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在阶级社会里,茶叶的运用得到发展,在中国古代,茶叶有医药、解渴、祭祀等功能。但饮茶之风的盛行则是唐朝才开始的,唐朝饮茶之习俗开始在民间普及。在唐代,人们已认识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唯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在市里巷陌、寻常百姓之家,饮茶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不可更改之习俗。 2.茶税之始正因为唐代,尤其是唐中期以后,饮茶盛行,茶叶的消费大增,封建统治者便开始注意到茶叶之利益,茶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茶叶业的兴旺始于唐代,发展到宋代,更为人们所崇尚。北宋著名的奸臣蔡京之子蔡绦曾指出:“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祜陵(即宋徵宗,笔者注)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茶叶业的兴衰同国计民生紧密联系起来。江西气候湿润多雨,丘陵广阔,极宜茶叶的生长,故自唐以降,茶叶就成为江西农村生产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到宋代,江西的茶叶种植、管理及茶叶焙制工艺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茶叶收入成为江西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宋政府茶利的主要提供地之一。研究宋代江西经济状况,必须提到江西茶叶业的情况;研究宋代茶叶业的发展状况,也必然要提到江西的茶叶业。本文试图对宋代江西的茶叶业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明代的茶叶专卖和茶马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一种上好的饮料,自古以来,芳留众口,香飘四海,以其独特的功效备受世人的钟爱,被誉为“饮料之最”。早在先秦时期,茶叶就已由一种野生的植物被驯化,培植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汉魏六朝,饮茶之风,日渐盛行,至唐中叶,“茶道大行”,成了“不可一日以无”的珍品。由于茶叶在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被纳入了封建国家的赋税和禁榷的轨道,为了保证国家对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控制和垄断,调整茶叶经济关系,惩治违法,茶法、茶政就应运而生,成为古代财政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吴怡仁 《农业考古》2007,(5):268-270
中国之茶以“闽中茶品天下高”著世,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是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属蒸青团饼茶包括炒青绿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类,即生产加工在武夷山的半发酵茶。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武夷茶始于唐,兴于宋,衰于明而盛于清,历史久远。历经宋元…  相似文献   

11.
五代楚国,产茶业在唐基础上得到了较大发展。本文认为楚国共有十个产茶州,其对产茶业的管理除了征收茶税外,还通过低价收购茶叶,广设回图务进行官方贸易。丰厚的茶利增强了楚国的经济实力,另外,茶叶作为楚进奉给中原王朝的贡品,在外交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章丽 《古今农业》2014,(3):78-83
饮茶风气在唐朝开始遍及大江南北,贩卖茶叶的利润大涨,于是茶叶生产贸易也在唐朝逐渐兴盛,唐政府开始对茶叶贸易进行干涉,从税茶到专卖制度,再到榷茶,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茶叶利润与财政收入,同时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控制。不可避免,茶农以及贩茶商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躲避赋税,经常进行茶叶走私贸易,进行私茶贩卖,与政府的茶税作斗争。然而,茶法愈严,茶叶走私贸易愈多,茶商的抗争也就愈加激烈。本文梳理了唐五代时期政府的茶法,同时探究了这一时期茶叶贸易中的走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宋代茶马贸易上饶茶厂吕维新茶是商品,但在某个历史时期,它的政治属性远远超过商品属性,在我国如宋、明两朝,由于国家加强战备,渴求战马,因而强化茶的禁榷,积极开展茶马互市贸易,且成为边捶要政。在国外,如公元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茶叶条例”,准许东印度...  相似文献   

14.
茶马互市之制,始于唐代。最初唐王朝用茶叶或金帛与西北少数民族无定制地换取马匹等物,如唐代宗时,“回纥有助收西京之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到唐德宗贞元(公元758—805年)末年,开始正式与回纥茶马互市,“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王朝用缯帛、茶叶等物同回纥交换马匹的数量往往规模很大,“动至数万马”。  相似文献   

15.
(一)宁红茶是武宁县传统出口产品,名列四大特产之首(茶、麻、油、豆),素以美形、优质、制特、味隽而闻名中外,曾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称誉。宁红茶前身——修江茶,至少在唐代已经相当发展,其时修江上中游的豫宁(今武宁、修水)等县,不少农民已开始不种五谷,专种茶叶了,茶叶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政府始征茶税,表明茶叶的栽培和贩卖已经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了。江州(今九江)位鄱阳湖出长江口处,为江西北大门和长江中游重镇,有“九省通衢”之说,在唐代就已成为茶商云集、茶叶贸易的商埠,“集四海之珍茗,会天下之  相似文献   

16.
茶流天际     
茶流天际陕西省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蔡如桂茶者,中国之“国饮”也。祖籍云贵高原。茶流之源于盘古开天,汇入整治了的河床──殷、商……秦、汉……唐、宋……明、清……直奔二十一世纪,已漫度五千年。茶叶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引为国萃,而且茶叶...  相似文献   

17.
吴立民 《农业考古》2001,(2):248-252
茶文化 ,禅文化 ,融成茶禅文化 ,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神农尝百草 ,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 ,东晋僧人 ,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 ,以饮茶苏 (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 )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 ,演至唐代 ,而茶文化兴起 ,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 ;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 ;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  相似文献   

18.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茶业大事编年为体裁《中华茶叶五千年》 ,已由人民出版社于 2 0 0 1年 12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原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 )和中华茶人联谊会联合编著。内容上起神农时代 ,下迄 2 0世纪末年 ,分史前、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14个史段 ,全书共收集茶叶大事 (或记事 )条目 2 2 70余条 ,图照 72 0余幅 ,6 9.2万字。每条皆有年份。内容涉及茶的源流与传播 ,种植与茶类 ,贡品与名茶 ,茶政茶法 ,茶马互市 ,茶产与机械 ,标准与检验 ,科研与教学 …  相似文献   

20.
话说浮梁茶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就有僧人采茶。自唐代开始,浮梁就盛产茶叶了,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各地产茶数量多少不一,以浮梁出茶最多。”又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700万驮,税15万余贯”。当时的浮梁,茶多,茶好,再加上水陆交通发达,故成为我国茶叶的集散地之一。一些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转运销售。茶叶销售分为两路:一路走水运,一路走陆运.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诗中曾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据史料记载,那时的西域一带(今西北、华北各地)从浮梁运销的茶叶达十几万驮之多,《敦煌变文集》中的《茶酒论》即记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