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血清学检测,是猪场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案例中,笔者对江苏某猪场送检的193份血清样进行了猪瘟抗体、猪伪狂犬g B/g E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后备母猪猪瘟免疫欠佳,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母猪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程度较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普遍感染且抗体偏高;公猪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偏高;商品猪猪瘟免疫效果不稳定;猪蓝耳病感染比较普遍,且部分猪群抗体水平偏高,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欠佳。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该场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猪瘟、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考虑通过测序了解本场的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以确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2.
几种常见猪病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猪蓝耳病抗体血清1552份、猪瘟抗体血清2180份、猪圆环病毒抗体血清454份、H1N1猪流感抗体血清462份、猪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488份、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抗体血清116份.结果表明,规模猪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较高,母猪达92%,肉猪达82%,小规模自繁自育场为30%,发病隐患较大;猪瘟抗体检测,规模猪场母猪抗体阳性率达95%,其余均在60%以下(国家规定抗体合格率≥70%),发病隐患较大;圆环病毒抗体检测,无论规模场或自繁自育场,阳性率均在60%以上.另外,猪流感、肺炎等症小规模猪场感染较为严重;胸膜肺炎则规模猪场感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后猪体内的PCV2抗体水平,随机采集90份免疫猪的血液样品(后备母猪、1胎母猪、2胎母猪、3胎以上母猪、3周龄、6周龄、9周龄、11周龄、19周龄猪各10份),通过ELISA检测PCV2抗体。结果显示,除3周龄猪抗体阳性率为90%以外,其他各猪群抗体阳性率均为100%,猪群没有发生圆环病毒病和其他传染病,猪群生产性能正常。检测结果证明商品猪3周龄首免,3周后二免;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间隔3周二次免疫;经产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的免疫程序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猪瘟、猪蓝耳病的免疫状况、评价免疫效果、制定合理免疫程序与防控措施。笔者于2014年分4次对某规模化猪场采血进行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场母猪的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合格;产房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较低;保育阶段猪瘟和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均较低;育肥阶段猪瘟抗体水平较低,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且标准差大。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仔猪的猪瘟首免日龄应根据抗体消长情况推迟,同时应考虑对仔猪免疫猪蓝耳病疫苗。  相似文献   

5.
猪瘟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当前猪场造成重要威胁,猪瘟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由于两种疫苗同时注射有利于减少猪群应激并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旨在探讨仔猪3周龄时同时注射猪瘟疫苗和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瘟抗体滴度变化的影响。选择3头同期分娩母猪,将每头母猪所产12头仔猪随机平均分到A、B、C、D这4个组。4个组都在3、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A组只注射猪瘟疫苗;B组和C组在1、3周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3周龄时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B组为两种疫苗分点注射,C组为混合注射;D组在2、4周龄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统计分析表明,10周龄和13周龄时4个组猪瘟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并不干扰猪瘟抗体的生成。另外发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3周龄接种猪瘟疫苗会受到母源抗体的部分干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集某猪场公猪、后备母猪、怀孕前期、怀孕中期、怀孕后期、哺乳期母猪、仔猪(0~15 d、16~30 d)、保育猪(31~45 d、46~75 d)及育肥猪(76~100 d、100 d至出栏) 64份血清,用进口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猪瘟及猪蓝耳抗体检测。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公猪及母猪各组的阳性率为100%,抗体较好,仔猪至保育和育肥阶段抗体阳性率仅为23.33%,抗体水平较低,应在仔猪阶段加强猪瘟免疫;猪蓝耳抗体总阳性率为54.69%,公猪及母猪各组阳性率在50%以下,仔猪至育肥猪各组间40%~100%波动较大,猪蓝耳感染存在较大风险或已存在猪蓝耳野毒感染。猪场抗体监测有助于了解猪场免疫状态,可为及时调整或修改免疫程序、降低传染病发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2型三联高免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制备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2型三联高免血清的试验。试验采用三种疫苗对试验牛只进行多次免疫后,对其进行颈静脉采血和分离血清,并对所制备的高免血清进行无菌检验和安全性试验,通过间接ELSIA检测血清中的猪瘟、猪蓝耳、猪圆环病毒三种抗体的效价。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猪圆环病毒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2056、1:1280...  相似文献   

8.
在某个存在多种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的规模猪场,通过使用猪瘟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猪瘟ST传代弱毒细胞苗进行免疫对比试验。免疫前该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比较低(平均ELISA阻断率低于40%),猪群表现为不稳定,存活率低,并且病原检测到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与弱毒苗相比较,猪瘟E2亚单位疫苗免疫后,猪瘟抗体滴度显著升高,猪群成活率明显提升。临床应用结果表明E2亚单位疫苗可以突破免疫抑制的影响,在猪群存在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提高猪瘟抗体水平,提供有效保护,提升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9.
猪瘟和猪蓝耳病是目前猪场重点防控的两种疾病,但两者免疫接种存在免疫干扰.试验通过猪瘟和猪蓝耳病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4周后检测猪瘟抗体滴度,结果发现蓝耳病灭活苗对猪瘟免疫影响较小,而蓝耳病弱毒苗和猪瘟疫苗同时免疫影响最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蓝耳病弱毒苗和猪瘟疫苗先后间隔7d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福建宁德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应用ELISA法对待配后备母猪、繁殖母猪(怀孕40d母猪、怀孕70d母猪和哺乳母猪)、公猪以及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和160日龄商品猪血清同时进行猪伪狂犬病gE和gB抗体检测,以掌握不同阶段猪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并制定适合本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调整以后的检测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猪群伪狂犬病疫苗程序的调整,商品猪后期和待配后备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为阴性,说明目前场内采用实验室检测调整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方法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母猪的繁殖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可导致猪群特别是仔猪阶段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或并发其它传染病。主要有蓝耳病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溶血型链球菌等。故而,猪圆环病毒又称为猪的“艾滋病”。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诊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异常死亡原因,从怀孕母猪、产房母猪、后备母猪、种公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6个猪群采集90份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采集的90份血清样本和1份病死猪淋巴结组织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6个猪群综合的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g B蛋白、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78%、70.00%、88.89%、4.44%;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阴性,猪圆环病毒2型病原核酸检测淋巴结组织样本显示阳性。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猪场保育仔猪死亡的原因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同时,怀孕母猪群出现了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抗体阳性,提示怀孕母猪群可能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猪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本人在猪病诊疗实践中,发现猪群单发猪蓝耳病较少,多见猪蓝耳病与其他病毒病或细菌病混染症,如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染症,猪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染症,猪蓝耳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进口ELISA试剂盒检测规模猪场母猪、保育猪血清中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等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被检测规模猪场的猪瘟抗体合格率为65.2%,特别是保育阶段仔猪抗体水平比较低,只有55.3%.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达19.01%,母猪与保育猪之间差异不大;而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母猪可达92.6%,保育仔猪只有80%.PRRS抗体水平母猪与仔猪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8.4%和85.9%,这些场都有注射PRRS弱毒苗,说明该疫苗免疫后抗体转阳率比较高.圆环病毒2型的抗体检测阳性率达91.2%.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本人在猪病诊疗实践中,发现猪群单发猪蓝耳病较少,多见猪蓝耳病与其他病毒病或细菌病混染症,如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染症,猪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染症,猪蓝耳  相似文献   

1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2个猪场317份血清中的猪瘟和蓝耳抗体,其中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64%和90.2%,未免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和74.39%,结果表明猪群蓝耳病毒的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仍很严重。进一步对免疫和未曾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进行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比较,结果发现育肥猪和仔猪的猪瘟和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存在着反比关系,因此,蓝耳疫苗(活苗)的免疫对猪瘟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1免疫技巧1.1疫苗的选择以经典毒株为主猪蓝耳病与猪瘟疫苗的使用,需间隔2周以上,最好先免猪蓝耳病疫苗,再免猪瘟。1.2注意事项紧急免疫接种后,待猪群稳定后再免疫1次。重视滴鼻免疫的重要性。2推荐免疫程序2.1阳性猪场商品猪:仔猪3~5日龄滴鼻0.5~1头份,40~50日龄肌注1头份种猪:普免3~4次/年。初次免疫25~3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1头份。后备母猪:配种前免3次种公猪:普免3~4次/年。  相似文献   

18.
对鄂西北地区46家规模化猪场采集的1 480、1 535和1 599份血清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达到强阳性的比率分别为87.0%、50.6%和77.5%;抗体弱阳性的比率分别为10.7%、17.8%和17.0%;抗体阴性的比率分别为2.0%、31.6%和5.5%。统计分析显示,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达到群体免疫合格的猪场数分别为38家(82.6%),16家(34.8%)和36家(78.2%)。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和猪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猪场免疫效果差异较大,猪蓝耳病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规范3种疫苗免疫和抗体检测计划,尤其要加强蓝耳病的有效免疫程序制定,以实现本地区有效控制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等疫病。  相似文献   

19.
甘肃某规模猪场在常规免疫程序下,300头基础母猪场中,20多头不同胎次怀孕猪短期内出现流产。为确定病因,分别采集流产母猪、空怀母猪、怀孕30日龄母猪以及怀孕60日龄母猪的血清共20份,针对常见可引起猪流产的病毒进行抗体检测;同时采集流产胎儿肺脏、淋巴结和肾脏进行病原学检测。其中抗体检测分别送检3个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均在95%以上,猪伪狂犬病病毒g E抗体阳性率为100%、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5%;流产胎儿脏器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猪蓝耳病病毒检测为阳性。调查结果表明,蓝耳病与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是导致该规模场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云南楚雄地区某中小规模猪场的疫苗接种情况及免疫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集云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100头母猪的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5%,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为100%,猪伪狂犬病毒gB抗体阳性率为100%,猪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5%。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支原体、猪伪狂犬病毒gB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国家标准(>70%),免疫抗体水平均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