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色素形成调控机理及乌骨绵羊黑色素沉积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素(melanin)产生于黑色素细胞,是由酚类或吲哚类物质氧化聚合而成的不易溶于水的聚合体,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机体,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病毒感染、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生成多巴,多巴经过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形成黑色素。现有研究发现,多种信号通路(α-MSH/MC1R/cAMP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及相关调控因子(MITF、MC1R、TYR等)参与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哺乳动物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毛囊组织,而乌骨绵羊的内脏组织也能存在大量黑色素细胞,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乌骨绵羊的乌质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与其营养和药用价值密切相关,受机体组织黑色素沉积程度的影响。文章简述了黑色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及其合成路径,回顾了近年来发现的调控动物机体黑色素合成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理,总结了影响乌骨绵羊黑色素沉积和分布规律相关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入研究黑色素沉积调控机理及候选功能基因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不同的肤色和被毛颜色与黑色素沉着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黑色素的沉着需要众多基因的参与,涉及KIT和MLPH基因等,前者在黑色素的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后者在黑素小体转运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KIT基因的突变,导致动物被毛颜色的改变,同时,KIT基因突变还与人类疾病有关;MLPH基因的变异影响动物被毛的颜色,导致动物被毛颜色变淡。本文主要对黑素细胞的形成、黑色素的合成、黑色素的转运和KIT及MLPH基因的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黑色素沉着机制、动物皮肤和被毛的着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综述了对牦牛黑色素有调控作用的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鼠灰信号蛋白基因(Agouti)、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基因(MITF)和酪氨酸酶基因(TYR)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提取纯化大黄药材中的总蒽醌类成分,使其纯度达到有效部位的要求。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先用75%乙醇提取,将所得干膏用8%盐酸水解-氯仿萃取后,用D301大孔树脂纯化处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大黄总蒽醌以大黄素计,在0.000 8-0.020 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42.039 C-0.010 4(r=0.999 2)。经提取纯化,大黄总蒽醌纯度达80%以上。结论:用此方法得到的大黄蒽醌纯度较高,达到有效部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分析黑色素相关基因在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中的差异表达。试验测定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2~17周龄胸肌和腿肌肉色亮度值,比较黑色素相关基因TYR、TYRP1、PMEL和MITF在两种乌骨鸡胸肌和腿肌的差异表达量。结果显示:2周龄时余干乌骨鸡胸、腿肌和丝羽乌骨鸡胸肌肉色亮度值显著小于其他周龄(P<0.05),余干乌骨鸡6周龄胸、腿肌亮度值显著大于6周龄丝羽乌骨鸡(P<0.05),17周龄时丝羽乌骨鸡腿肌亮度值显著大于余17周龄干乌骨鸡(P<0.05);4个基因在2种乌骨鸡2~17周龄的胸肌和腿肌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周龄时表达量较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黑色素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品种效应,2周龄时TYR和TYRP1基因在丝羽乌骨鸡腿肌中表达量较高,17周龄时MITF基因在余干乌骨鸡腿肌中表达量较高。TYR、TYRP1、PMEL和MITF 4个基因在2种乌骨鸡胸肌和腿肌中表达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4个基因表达与2种乌骨鸡肉色亮度值显著负相关(P<0.05),且对黑色素沉积呈现正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在乌色度选种时可以将TYR、TY...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武定鸡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测定300日龄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的血浆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分析了MC1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位点(SNPs)与黑色素的关系,并检测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武定鸡乌骨品系血浆中3种黑色素指标均高于非乌骨品系。在MC1R外显子区域检测到4个突变位点(T133C、T244C、G460A和C833A),除武定鸡非乌骨品系C833A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以外,其余位点均未偏离;武定鸡非乌骨品系G460A位点呈低度多态,其余突变位点均呈中度多态,其中T244C位点CC基因型和G460A位点AA基因型的真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属于优势基因型。此外,武定鸡乌骨品系各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乌骨品系,且各组织间的表达趋势为皮肤>肾脏>肝脏>心脏>肌胃>脾脏>腿肌>胸肌。本试验结果表明,MC1R基因T244C位点和G4... 相似文献
12.
13.
14.
蜂毒肽是一种两亲性阳离子肽,作用类似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溶血、广谱抗菌和抗肿瘤细胞等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蜂毒肽对黑色素调控相关G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择30日龄乌骨鸡20只,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注射蜂毒肽(剂量为150~200μg/kg体重,6 d后重复注射1次),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安慰剂。12 d后采集胸侧皮肤样本,进行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和相关基因的转录、蛋白水平检测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蜂毒肽组日增重下降,肤色亮度(L)值的始末增幅加大;蜂毒肽组GNAI1基因及其上游EDNRB基因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GNAS基因及其下游ADCY3基因的mRNA表达量下降(P<0.05);蜂毒肽组GNAI1基因编码Gi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GNAS基因编码Gs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蜂毒肽组的胞内cAMP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蜂毒肽组的GNAI1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GNAS表达强度略低于对照组。综上,蜂毒肽可促进Gi活化,抑制Gs活性,进而影响包括cAMP在内...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水平摇床充分溶解盐酸恩诺沙星,在10h以内得到pH5.3的稳定的饱和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室温下盐酸恩诺沙星的平衡水溶解度,研究pH对盐酸恩诺沙星溶解度的影响,为测定盐酸恩诺沙星溶解度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为其生态风险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数据。结果表明,当盐酸恩诺沙星饱和水溶液pH分别为2.8、4.0、5.3、7.0、8.2和9.9时,室温下溶解度分别为1.161g/L、10.637g/L、19.770g/L、4.198g/L、1.874g/L和16.108g/L;盐酸恩诺沙星水溶液在pH5.3时溶解度最大,溶液中的恩诺沙星绝大部分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小部分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溶解度次最大时PH为9.9,此时的恩诺沙星几乎完全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相似文献
17.
18.
《畜牧与兽医》2015,(1):64-66
甲酚纳米乳消毒剂中甲酚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8.21X+0.003 9(r=0.999 0),甲酚在0.01~0.05μg/m L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浓度为0.000 4μg/m L;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重复性试验的RSD为1.17%;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36%。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得甲酚纳米乳消毒剂中甲酚的平均标示量为99.29%,RSD为1.07%。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酚纳米乳消毒剂含量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甲酚纳米乳消毒剂产品生产过程和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家蚕自古为滋补食疗珍品,丰富的有效活性成分使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为推进家蚕幼虫体的药用开发,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将家蚕幼虫干燥粉碎,选用80%乙醇为溶剂,原料体积质量按0.0333g/mL在60℃下抽提4h,重复抽提3次,可高效地提取家蚕幼虫体黄酮类化合物。以NaNO2、Al(NO3)3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10nm波长下比色,可精确、稳定地测定出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家蚕幼虫体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不同蚕品种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分析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melanocortin-1 receptor,MC1R)基因的分子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中已报道的赤狐MC1R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预测及分析,构建了12个物种MC1R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赤狐MC1R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954 bp,共编码317个氨基酸,为单一外显子,G+C含量高于A+T,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4.8694 ku,等电点为9.13的亲水性稳定碱性蛋白;存在7个强跨膜区、7个广泛磷酸化位点和1个潜在的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第157位的苏氨酸),α-螺旋为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一员,包括多个潜在重要功能基序;同源性分析与分子进化树结果均表明,赤狐与北极狐、狗和貉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