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阐述了动物机体内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黑色素生成调控以及有关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毛囊黑色素沉着包括黑素细胞能持续产生黑色素的活性,黑色素颗粒往皮质和髓质角质细胞的运输以及有色毛干的形成。毛囊黑色素沉着与毛发生长周期相关联,即在毛发生长初期,毛囊产生黑色素,而在毛发生长的中期。不产生黑色素,在毛发生长末期,黑色素产生仍不足。在毛囊黑色素沉着过程中,许多的调节因子发挥作用。了解毛囊黑色素沉着的相关内容对治疗人的头发变灰、变白,研究哺乳动物毛色形成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囊黑色素沉着包括黑素细胞能持续产生黑色素的活性,黑色素颗粒往皮质和髓质角质细胞的运输以及有色毛干的形成.毛囊黑色素沉着与毛发生长周期相关联,即在毛发生长初期.毛囊产生黑色素,而在毛发生长的中期,不产生黑色素,在毛发生长末期,黑色素产生仍不足.在毛囊黑色素沉着过程中,许多的调节因子发挥作用.了解毛囊黑色素沉着的相关内容对治疗人的头发变灰、变白,研究哺乳动物毛色形成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物不同的肤色和被毛颜色与黑色素沉着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黑色素的沉着需要众多基因的参与,涉及KIT和MLPH基因等,前者在黑色素的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后者在黑素小体转运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KIT基因的突变,导致动物被毛颜色的改变,同时,KIT基因突变还与人类疾病有关;MLPH基因的变异影响动物被毛的颜色,导致动物被毛颜色变淡。本文主要对黑素细胞的形成、黑色素的合成、黑色素的转运和KIT及MLPH基因的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黑色素沉着机制、动物皮肤和被毛的着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黑色素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黑色素的分类、生物合成机制、分析方法、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分布、沉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新近在云南发现的乌骨绵羊乌质性状形成相关的黑色素的生成的基因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乌骨绵羊和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色素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黑色素的分类、生物合成机制、分析方法、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分布、沉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新近在云南发现的乌骨绵羊乌质性状形成相关的黑色素的生成的基因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神经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黑色素(NM)是人脑儿茶酚胺神经元中的一个复杂色素聚合体。它在人脑中的量很多,在一些其他非灵长类物种很少,在许多低等生物中甚至没有。由于神经黑色素可能与帕金森疾病(PD)中细胞死亡的含神经黑色素的神经元损害有关,最近几年对这种色素的研究再一次受到关注。作者集中讨论了NM的结构、生物合成、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melanin)产生于黑色素细胞,是由酚类或吲哚类物质氧化聚合而成的不易溶于水的聚合体,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机体,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病毒感染、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生成多巴,多巴经过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形成黑色素。现有研究发现,多种信号通路(α-MSH/MC1R/cAMP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及相关调控因子(MITF、MC1R、TYR等)参与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哺乳动物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毛囊组织,而乌骨绵羊的内脏组织也能存在大量黑色素细胞,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乌骨绵羊的乌质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与其营养和药用价值密切相关,受机体组织黑色素沉积程度的影响。文章简述了黑色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及其合成路径,回顾了近年来发现的调控动物机体黑色素合成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理,总结了影响乌骨绵羊黑色素沉积和分布规律相关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入研究黑色素沉积调控机理及候选功能基因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是一类具有光保护、化学保护和体外抗病毒特别是抗艾滋病病毒等作用的生物多聚体,其在医药、保健和化妆品行业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动物黑色素的性质、分类、生成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乌骨绵羊黑色素特性、分布与沉积及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乌骨鸡黑色素生成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庆  周海龙 《中国家禽》2003,7(Z1):115-117
乌骨鸡黑色素不仅具有滋补、抗衰老、抗疲劳、调节肌体平衡等作用,而且还具有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从分子角度对黑色素生成的机理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乌骨鸡黑色素生成的分子机理还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乌骨鸡黑色素的提取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取乌骨鸡黑色素,制定出其详细、准确、可靠的提取方法。本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源于经典文献[1],同时又加以改进、创新,乌骨鸡黑色素平均提取百分含量为0.336。该方法可靠、简单、易操作、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用13个SNP分子标记对122只湖北乌羊个体进行基因分型,计算个体基因型杂合度,另外测定湖北乌羊的血液黑色素指标(即褐黑素含量、碱溶黑色素、总黑色素、酪氨酸酶活性),并利用SAS软件对个体基因杂合度和血液黑色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杂合度与血液黑色素含量间无显著关联,在生产中改变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提高生产性能时并不会影响黑色素含量。但碱溶黑色素与褐黑素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与褐黑素、碱溶黑色素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4.
动物黑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色素(melanin)是一种生物多聚体。它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皮肤,毛发和眼睛中。动物黑色素可分为两类,一是真黑色素(eumelanin),不含硫原子,呈棕色或黑色;二是脱黑色素(pheomelanin),含硫原子,呈黄色或微红棕色。动物与人的皮肤毛发色素沉着决定于其所含真黑色素与脱黑色素的相对数量。脊椎动物黑色素的合成与酪氨酸酶(tyrosinas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7只兰坪乌骨绵羊、4只本地绵羊(非乌骨绵羊)和2羽乌骨鸡组织器官黑色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乌骨绵羊黑色素与乌骨鸡黑色素的IR光谱基本一致,黑色物质主要是真黑色素;乌骨绵羊各组织器官中的黑色素含量高于本地绵羊;黑色素在乌骨绵羊组织器官中的沉积表现出明显的时(年龄)空(组织器官)差异,即随着年龄的增加,组织器官中的黑色素含量也随之增加;各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含量高低顺序为肝脏>气管、心脏、肾脏>脾脏、肺>舌、肌肉、皮肤>骨骼,与乌骨鸡的沉积模式有所不同;乌骨绵羊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含量与绵羊的毛色有关,黑毛绵羊组织器官黑色素含量高于花毛绵羊。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乌骨鸡黑色素的分类、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生成过程及其在体内的分布与沉积规律进行,概述了中草药对酪氨酸酶及黑色素形成的影响,提出通过使用中草药促进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从而达到提高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乌骨鸡黑色素的分类、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生成过程及其在体内的分布与沉积规律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中草药对酪氨酸酶及黑色素形成的影响,提出通过使用中草药促进鸟骨鸡黑色素的沉积,从而达到提高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乌骨鸡黑色素的分类、生物合成机制、分析方法、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 ,黑色素的分布、沉积与选育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畜禽黑色素及其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黑色素对畜禽乌骨及体色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年来在人和鼠上的试验结果表明,与黑色素相关的基因有很多,作者对一些影响畜禽黑色素的主要基因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0.
动物黑色素是一类具有复杂化学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沉积在动物的皮肤、组织及毛发中。探索黑色素形成机制不但为培育经济性动物奠定理论基础,也可为黑色素瘤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文章从黑色素的起源及其参与形成过程的信号因子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黑色素的相关研究及黑色素瘤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