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仪征市低丘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研究的结果表明,实行林农、林经、林笔渔复合模式,是开发仪征低丘之路。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中,林网建设以意杨与杂交柳组合较好,能在短期内产生效益;在经济林模式中,以梨与茶、甜柿与茶、板栗与茶组合效果好;在林牧渔模式中,板栗、牧草与鹅,桃树、牧草与鹅,板栗与鸡,桑与猪,鸭与鱼配置较佳。从林农间作的模式投入与产出比看,以经济林与花灌林组合效益最高,在经济林与农作物组合中,以板栗与玉米+蚕豆、板栗与山芋+雪菜、板栗与芝麻+胡萝卜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蛀干害虫天牛控制效果和复合经营的效益结果表明,5种复合经营模式与纯林相比,杨树天牛虫口密度下降了87.94%-97.16%,有虫株率下降了81.11%-96.17%,复合经济收益有显著增加。同时,综合评估了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显示,以林渔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佳;林农(油)模式的控制天牛效果最好,林牧模式次之。采用林菌模式可获得更长期的复合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林农复合经营的功能性,从生物效益、环境友好、经济效益、科技发展、就业水平和生活水平6个方面构建了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模糊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有效解决了指标间相互关联的评价问题。以此对江苏省泗阳县典型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优化选择了该区域适宜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杨树生长逐年进入郁闭期,林地农作物效益愈来愈低,分析了宿城区高效林农复合经营现状,探讨了通过林地综合效益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林地产出率,提出了林间套菜、林间套茵、林间套禽等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冰 《辽宁林业科技》2000,(3):20-22,28
通过对辽宁西部低山缓丘区农林复合经营类型的调查,对辽宁西部低山丘区农林复合经营类型进行分类,初步分为1个系统,3个类型组,25个类型,并对主要类型进行了描述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林农复合经营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梳理和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林农复合经营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认为现阶段对林农复合经营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定量分析的理论研究较少,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结果不够精确,且缺乏广泛适用性;缺乏区域的最优化模式研究;缺乏对林农复合经营长期系统的跟踪研究等。在此基础上对林农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评价进行了展望:林农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评价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实现系统全面的评估;大力开发计算机模型等;加强多学科之间深层次、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杨树人工林林渔模式、林农模式、林牧模式的调查,分析了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蛀干害虫天牛控制效果和复合经营的效益.结果表明,3种复合经营模式与纯林相比,杨树天牛虫口密度下降了87.94%~97.16%,有虫株率下降了90.74%~96.17%,复合经济收益有显著增加.同时,通过对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综合评估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江苏海岸带林农复合模式林分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江苏海岸带1-4年生5种造林密度林农复合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在造林后1 ̄2a内,林分密度对林农复合经营影响不明显,2a后,则成为制约林农复合经营综合经济效益的主导因子,在5种密度林农复合模式中以农林比例5:1,株行距采用小株距、大行距配置形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会议收益率为19.65%,净现值为5825.57元/hm^2,净现值指数为1.712,林业农业土地经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黑龙江省西部平原缓丘农区的自然资源、气象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发 ,对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类型及其效益进行探讨 ,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基础、类型与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并讨论了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技术措施 ,为黑龙江省平原缓丘农区的资源合理利用 ,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省朝阳低山缓丘地区实施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措施 ,研究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的效益。2a的试验结果表明 ,与荒坡对照区相比较 ,有植被覆盖的区域水土保持能力强。单纯种植农作物 1997年平均减水 40 0 7%、减沙 38 8% ,1998年为 2 5 52 %和 39 1% ;农林复合经营 1997年平均减水 36 4 2 %、减沙 53 9% ,1998年为 44 2 9%和 59 3 %。初步证明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效益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林业害虫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害虫防治史可划分为初始控制阶段、化学防治阶段、综合防治阶段和有害生物综合管理阶段。文章着重说明了综合管理阶段。该阶段从生态学角度,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经济效益及防治效果。它有3个基本观点,即生态学观点、辨证观点和经济学观点。文中介绍了综合管理的一个典型研究课题-"赫法柯研究课题"的内容和意义。还介绍了先进国家的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区域融合发展是市场化开放型经济的必然产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有林区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后,东北国有"林区"的内涵逐渐向国有"林"演变和回归,这种内涵上的变化也成为林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的一个关键变量,并客观上形成了林区与地方之间融合发展的积极条件。东北国有林区与地方之间的融合发展以一体化规划、协同性发展为原则,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打破林区与地方生产要素、制度要素、文化要素、管理要素等多重边界为基本前提。积极探寻东北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适应后改革时期持续深化国有林区定位布局常态,对国家生态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互联网+林业”的技术—产业—运作三维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立足我国"互联网+林业"发展滞后的现实,探讨未来发展的多维理论架构,提出其各维度的提升与融合路径。首先从技术特征视角对"互联网+林业"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比较数字林业、林业信息化及"互联网+林业"3个阶段的本质;对"互联网+林业"阶段的不同提升层次进行划分,构建出"互联网+林业"的技术—产业—运作三维金字塔体系,探讨各维度的滞后根源及提升路径。接着将技术维与产业维融合,分析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林业三次产业的提升路径,并提出"互联网+林业三次产业"的整合视角;在此基础上,将技术与产业2个维度与运作维联系起来,研究三者的集成化提升与融合途径。研究表明,互联网与林业绝不是一"+"就灵的,"互联网+林业"发展不能只靠技术改造,必须对"互联网+林业"三维金字塔体系中各维度提升路径、技术维与产业维2个维度的融合路径以及技术维、产业维与运作维3个维度的集成提升路径进行综合分析,使互联网技术的每个层次和互联网管理运作的每个环节都与林业三次产业密切结合,才能挖掘"互联网+林业"发展的真正源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发布,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被推上日程。分析美国西雅图雨水管理系统由传统排水到可持续排水的过程以及可持续雨水管理的思想、行政管理及工程措施的导控机制对雨水管理系统的能动作用,同时反思我国海绵城市体系在规划体系、实施过程和多学科融合等方面的弊端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和雨水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省洱源县钉螺孳生区,建立了11种抑螺防病试验林,结果表明:综合抑螺防病效果和经济效益,以"核桃+大蒜"复合经营模式效果最佳,其次为"核桃+辣椒"、"核桃+烟草"等,而纯草地模式不能发挥抑螺效果。同时,在抑螺防病林营建的基础上,总结凝练了云南高原山地抑螺防病林营建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森林资源监测的一般概念,依此讨论了不同的监测模式和技术,并提出和论述了在一定监测模式下建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所亟待解决的若干技术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在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试验表明:(1)BL3BM0(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填加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3年生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BL0BM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2)BL1BM9(清走树木的所有地上部分)处理生长最慢;(3)BL2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BM0(商业性收获)的略好,但未达到差异显著;(4)除了BL3BM0处理与BL1BM0处理间的杉木单株总生物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外,其余任何处理间的生长指标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5 )采伐剩余物分解至质量残留 5 0 %的时间需要 2 0个月 ,估计分解至质量残留 5 %需要 90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上杭县是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森林覆盖率达77.38%,位居福建省乃至全国前列。根据杭县编制的(2016~2025年)的森林经营规划前期外业调查和后期内业资料数据整理,对该县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概述,并从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林种、树种结构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以便为科学制订上杭县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效益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上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倩  张越 《绿色科技》2021,(7):262-266
为了让学生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共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园林植物岗位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教学全过程,为此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