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饶县石人乡杉树行政村过去是一个老区特困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开发蚕桑生产,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该村白沙自然村11户农民,自1986年承包了白沙蚕场45亩桑园以来,到1989年累计养蚕301张,生产蚕茧214.1担,茧款收入11万余元,扣除生产成本后,净收入7.72万元,户平净收入7019元。  相似文献   

2.
致富不忘众乡亲编者按:本期介绍三位蜂友的养蜂事迹。他们都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依靠科学技术,科学养蜂。他们致富了,并未忘记帮贫扶困共同发展。在养蜂的道路上,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四川省剑阁县涂山乡石剑村养蜂致富户敬国奇,讲文...  相似文献   

3.
<正> 四川省泸县方洞乡新联村二社青年妇女温明芳、与丈夫一道,依靠科学技术栽桑养蚕,8年来,用勤劳的双手建成了一个温馨的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能人,在田野上实现了金色的梦。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砖窑山大队,位于黄河西岸,共80户,328人,粮田面积803亩,桑园330亩1979年粮食总产21.7万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养蚕15张,产茧1009斤,平均张产67斤,收入1700元。桑条桑皮收入800多元,蚕桑总收入达2500元,今年,在五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社员群众更是精神振奋,计划五季养蚕27张,力争  相似文献   

5.
<正> 略阳县徐家坪乡明水坝村高照建,全家七口人2个劳力。1981年落实责任制时他家承包耕地17.2亩。因为他爱人经常给集体养蚕,他认准了栽桑养蚕是项时间短、见效快的好副业。所以连续四年在承包地坎上栽桑250多株,加上原来的累计  相似文献   

6.
<正> “致富能手”、“养蚕模范”,“农民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一排齐整整贴在粉白色墙壁上的奖状,反映了主人公的品质和形象。他就是苍溪县六槐乡新建村蚕桑专业户吴邦海。1882年春,农村实行户营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决定将集体栽植的3.2亩坡地桑园,以每亩上交60元承包到户.通知一出,有的人说,  相似文献   

7.
长寿县八颗乡新安村党支部、立足山区优势,积极发展蚕桑生产,走科学养蚕致富奔小康之路,1992年全村涌现出2000元以上的蚕户23户,1000元以上的蚕户41户,人平均达到243.34元,成为全县发展蚕桑致富的典范。座落在长寿西山脚下的新安村,消息闭塞、交通不便,是1个偏僻的穷山村。要建立小康生活,出路何在呢?新安村党支部思考着这个问题。县蚕桑办的干部深入到新安村,与党支部一道共谋山区脱贫致富的门路。经过调查、分析,一致决定立足山区,走栽桑养蚕致富之路。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正> 秦家乡马台村改革给江津市曹照财带来了发财致富的天赐良机。1990年,江津县人民政府与西南农业大学签定了科技兴蚕合同,课题组选点选在秦家乡。这一喜讯像春风一样吹进了苦于贫穷。企盼致富的曹照财的心田。他喜滋滋地来到乡上,仔细聆听西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和县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鸡东屯过去村民想要致富常常是烧香磕头祈求神灵的保佑。如今,鸡东屯的村民们却深有感慨地说:“求神保佑不如找党员赵金。” 赵金今年50岁,原为鸡东屯一位靠种地为生的普通农民,自从土地承包到户后,人均不足1.5亩的耕地使他一家6口人也只能维持温饱。1983年,他把目光集中到养鹿上,抱定“靠养鹿发家致富改变自身  相似文献   

10.
<正> 石泉县饶峰乡菩西村四组陈长兴,男26岁,全家6人,劳力4个,承包土地12亩,其中水田4亩,坡地8亩,粮食收入1.5万斤,人均粮食2500斤。1983年养蚕14张,总产茧607.7斤,平均张产64.8斤,收入现金1461.70元,育良桑苗2.5万株,收入现金750元,蚕茧和桑苗共收入2211.79元,人均收入368.51元。1982年  相似文献   

11.
<正> 安康市建设乡梅花石村余福连,全家9口人,一个男劳,三个半劳,1989年养蚕21张,产茧644.3公斤,收入6450元,繁育良桑苗4万余株,收入4000多元,仅蚕桑一项收入过万元。过去由于家里人多,孩子小,经济很困难,托欠信用社贷款几千元。自1984年承包集体桑园4.2亩,每年进行施肥,冬翻,夏耕,补植,老劣桑锯桩芽接改造等管理。几年来,桑园面貌大为改变,由原亩桑养1张蚕的低产桑园,达到亩桑养蚕5张高产桑园,  相似文献   

1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已成为"三农"的主题。随着国家为推进桑蚕产业发展,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借此东风,务川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使之区域化、规模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覃川 《广西蚕业》1994,31(2):73-73
何美儒是象州县中平乡捂桐村公所白衣村的一位农民党员,现任梧桐村公所村长。  相似文献   

14.
新兴县船岗区龙庆乡洗村二队梁金庆,全家14人,6个劳动力,过去,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生产单一化,经济上不去,1980年集体人平分配只有63元,1981年农业大包干后,全家分有责任田15.8亩,他大胆调整生产布局,改变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种桑养蚕,于当年12月种桑5.7亩,82年3年30日采叶养蚕,全年养43.5张,总收入  相似文献   

15.
化州县那务公社京塘大队黄玉华,家有五口人,三个劳动力。他发挥自己养蚕的专长,除管好自己的责任桑外,还承包其他社员的桑叶养蚕,去年养蚕95张,收入茧款8209元,加补贴,奖励后超万元,除了养蚕成本和承包桑叶支出外,纯收入达4400多元,人均纯收入880元。  相似文献   

16.
<正> 李泽民,家住南充县共兴乡七村七社,全家8口人,在吃“大锅饭”的年月,他家因人多劳力少,工分挣不多,口粮分配低,连续10余年为补队户. 1982年,在党的“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号召下,李泽民决心在桑、桔上下功夫,在土地上做文章。他成天在荒山坡上转,房前屋后看,思索着变革的道路,经过勘察构思,在家庭会上,他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正> 江都县高徐乡徐庄村周小妹,82年起承包桑园17.5亩、水塘5亩、口粮田3亩。她吃苦耐劳,钻研技术,认真管桑,精心养蚕,连年蚕茧丰收,84年养蚕53.5张,总产茧4377.9斤,蚕茧收入8031元,平均亩产茧250.2斤,亩产值458.91元。加上小蚕共育款收入和桑条、余叶等收入,蚕桑总收入9000多元。另外连养鱼、养猪、养禽等收入,副业总收入11000多元。由于她勤劳致富,83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84年她家新起了一幢六间两层楼房,走上了富裕路。周小妹的致富经验主要是: 1.巧用食物链,降低成本。她利用部分蚕沙和桑田青草喂鱼,预计5亩水塘可收成鱼3000多斤,未化一分钱饲料,水塘里养鹅鸭68只,蚕沙及鹅鸭粪肥了塘泥,塘泥肥桑,  相似文献   

18.
广丰县吴村乡潭家衬共有22户,122人,107.6亩耕地,人平水用0.66亩;三面环山,田少地瘦。过去经营项目单一,生产水平低下,群众欲富无门,1981年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开始栽桑养蚕。现有桑园26亩,有16户养了蚕。  相似文献   

19.
这些日子,山东省莒南县裕祥养牛合作社社长崔可文的家里喜气洋洋,笑声不断,原来,他的小儿子娶媳妇了。听说,他不但风风光光地为儿子操办了婚事,而且还给儿子买上了车和房。这一切都得益于肉牛养殖啊!养牛使我走上  相似文献   

20.
<正> 略阳县史家院乡厌家院村王桂英,全家6口人,栽桑2400株,1986年四季养蚕5张,产茧197公斤,收入现金546.76元,加上蚕沙、桑枝等收入,人均超过百元。致富不忘乡邻。本村有6户村民,有桑叶养不好蚕,身为共产党员,村妇联主任的王桂英,主动帮领蚕种,亲自催青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